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中国再婚制度的历史沿革
中国改革:历史与伦理的
50年来的中国近代文化史
中国通史的一种读法——
20世纪中国社会变革的可
中国知识分子的历史轨迹
顾颉刚与《当代中国史学
近百年来的中国哲学史研
20世纪中国古代财政史研
中国艺术考古学初探
最新热门    
 
中国古代北方役重问题研究

时间:2009-7-24 13:54:07  来源:不详
以及上次摊征未完银九十四万五千余两”。[38](《蠲赈》)共10398920余两!诚如清末张之洞所揭露的那样:“所谓差徭者,非易民力也,乃敛民财也。”[27](《职役二》)仅此河夫之役所折成的货币地租,就可看出劳役地租的经济价值和财政意义。北方地区所付出的地租总量,即使在封建社会后期也不亚于南方,北方劳役的经济意义同样十分重要,其价值不可低估。

    劳役地租与实物地租、货币地租的重要区别在于,劳役地租是地租的最低形态,更直接体现并强调着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的人身依附关系,是国家对人民的奴役。因而,强制性更突出,剥削更严重。因为“赋有常经,徭无定额”,往往是“既无定时,又无定数”,[27](《职役》)“上命非时曰杂役”。[23](《食货志二》)与赋税剥削相比,劳役剥削随意性强,更容易失控。北方的劳役几乎制约了所有青壮年男子和部分妇女,使之被迫按官方指定的范围和目的从事劳动,劳动者的劳动自主性被剥夺,生产时间被剥夺,劳动成果则被无偿占用。如果说南方的人身依附关系主要体现在农民与地主之间的话,那么北方则主要体现在农民与政府之间。北方人民与政府和政治、军事的直接联系比南方密切,北方人民与政府的人身依附关系显然也更严重。政治、军事局势的变化直接关系着北方人民的社会生活、生产和命运。

重役有利于国防,有利于官方,但带给北方人民的却是灾难,既恶化了北方的生产关系,又严重阻碍了北方社会经济的正常发展。首先,无节制的大规模徭役,占用了大量生产时间和劳动力,劳动力不能更多地、充分地从事物质财富的创造,使正常的农业、手工业生产和商业遭到严重损失。该耕种时不能耕种,该收获时无法收获,千百年来经常如此,损失无法估量。也就是说,若无此重役,北方地区会创造出更多的物质文明。其二,残暴的大徭役,经常导致役夫因战争、瘟疫、工伤事故、饥寒而伤亡,仅从前文所举例子就可看出,一场徭役行动即死亡10余万人,对生产力的摧残是骇人听闻的。徭役像黑洞一样吞噬了难以数计的宝贵生命,破坏性不亚于一场大战争。再者,许多人因躲避徭役,采取消极反抗方式而自残,丧失了生产能力或自身再生产能力。著名的有隋朝人民被砍去手或脚,称“福手福足”。而明朝畿辅地区不少男子则自宫充当宦官。[39](《禁白宫》)以致有人说“燕云只有四种人多:阉竖多于缙绅,妇女多于男子……”[20](卷3)自杀避自身或家人劳役者,也是史不绝书。其三,为逃避徭役,大批人民流亡他乡,致使北方许多地方土地抛荒,人烟稀少。如前文所言,元朝至元年间流亡江南的有15万户约100多万人;明朝弘治年间,北方人民避役到汉中地区者10多万人。[40](《巡抚事宜疏》)人口南移,此消彼长,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发展,加大了南北经济的差距。其四,反抗徭役经常引起农民起义,农民对官府的打击和官兵的镇压战争,对北方经济的破坏更是毁灭性的。总之,重役造成北方经济的损失以及北方人民所作的巨大牺牲,怎么估计都不过分。北方经济在此不断阻碍摧残下,元气大伤,宋以后遂落后于南方,一蹶不振。

结    语

  

由于政治地理、军事地理和经济地理不同,北方地区劳役重于南方,应是显著的事实。这是历史形成的社会地域分工。明确了这一特征,在学术上颇有意义。我们在对北方经济评估时,必须充分考虑到劳役的经济价值,必须充分考虑到北方的社会劳动总量和地租总量,仅用实物地租、货币地租数量来进行南北经济比较,不能真实反映出北方经济的实际地位和贡献。此外还应指出,沉重的劳役使北方经济由发展缓慢到逐渐落后,成为经济重心南移的主要原因之一。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