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百业史调查:“一体四环
2005年国际博物馆日
域外博览 城市生活与博
域外博览 城市生活与博
皮影 日渐式微 能否东山
活动课教学参考设计之四
课堂教学 活 才是精彩
何晓红 因材施教 新教材
康有为流亡生涯
张进 焚书坑儒 的悲剧剖
最新热门    
 
流亡:“谋食”、“谋道”及其他——何以孔子要周游列国

时间:2009-7-24 13:54:13  来源:不详
为”,而是其“不能”,或者用司马迁的话说,是“莫能用”。为什么“莫能用”?也许齐景公当年曾对孔子说过的一番肺腑之言,语重心长、最可说明:“吾老矣,弗能用也”。难道仅仅是“吾老矣,弗能用也”?其未老之时“能用”过他么?其中的问题,恐怕并非如此简单。但这句话无疑却道出了当时身为一国之君的齐景公,在国内现实政治中所面临着的难处与苦衷,“非不为而实不能也”。但其中的问题却依然是为什么不能?答案很简单:“人民”不答应,“人民”不赞成,“人民”不拥护,“人民”不高兴,“人民”不满意;一句话,正是“人民代表”的畜群道德使然。因而不但不能用而且“齐大夫欲害孔子”。“齐大夫”是谁?曰:“人民代表”也。

也许我们可以将使孔子“莫能用”或者使国君“弗能用也”的人称之为孔子乃至于今人所习用的那个专有名词“小人”(villains)。但我们却看到,人世间却多的是这样的“小人”,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而且正是这样的“小人”而非“君子”,曾占据和正占据着我们人类的绝大多数。难怪哲人尼采要对这样的人如此痛恨,甚至要骂他们是“the last man”(末人、最后的人或者报废的人);难怪孔子会在一部《论语》之中,总是习惯性要将“君子”与“小人”直接对立起来说,“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48],“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49],“君子上达,小人下达”[50],“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51],“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52],“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53],“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54],“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55],“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56],“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57],“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58],“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59],“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60],“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以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61],“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62],“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63],“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64],并且还要明确教育他的弟子说,“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65]等等。言简意赅、要言不烦的孔子何以要在一部《论语》中大谈特谈“君子”与“小人”?须知,他的一生就是叫这种其所谓的林林总总、形形色色的“小人”给害惨了,因此他没法不“不厌其烦”。

那么,如此之多的小人何以来?施特劳斯有句话,“有什么样的政府,就有什么样的人民”而不是相反。如此看来,也许要算是孔子生不逢时,时运不济、前途多舛吧?谁让他生就的年代是历史上那样一个极为特殊的时代?谁让他又偏偏生活在那样一个政府和政治的鲁国呢?而“政治是人类的基本生存方式”,“政治是人类的基本生存状态”。“政治性属于人类生活的基本特征。在这个意义上,政治乃是一种命运。因此人无法逃避政治。政治之无可逃避就表现在这样的矛盾中,即如果人们试图取消政治,就必然陷入到无措的境地”。在这个意义上,庄子则把这个“政治”称之为“义也”,并将其视作人之成为人、成为其所是,视作生于天地之间、处于天地之间、无所逃于天地之间的人的另一条“大戒”[66]。

总之,由《孔子世家》看来,孔子当年之“去鲁”,应当说是必然的;而其最终“反鲁”,则亦同样是必然的。而这一“去”一“反”的十几年时光,却是引人遐思、耐人寻味的;尤其是其何以周游列国,无疑更是巾短情长,语说不尽。尽管太史公司马迁在其字里行间已暗示给了我们个中原因,但最终原因是怎样,则恐怕也只有孔子本人才能够真正说楚、讲明白。这正有如脂砚斋红楼梦中之所云,“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不错的。

注  释:

[1]《史记•孔子世家》。此外,本文中所引而不加注者,皆出自于此篇。故特志于此。

[2]至鲁哀公十一年(即公元前484年)“反乎鲁”,若按《史记•鲁周公世家》载,“(鲁定公)十二年(公元前498年)……孔子去(鲁)”则为十五年;按《孔子世家》云,“(鲁)定公十四年(公元前496年)”孔子“去鲁”,则为十四年(司马迁持此说)。或依“索隐”之论,当为十三年。其中,十三年与十四年其实并无甚分别,盖仅在于周年与虚年之间。

[3][47]《孟子R

 << 上一页  [11] [12]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