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张居正改革的成败
《张居正》引发文史之争
明代官场——张居正 没
试论王安石变法与张居正
赵子龙的日记揭开了真正
谁是真正的汉奸?
赵子龙的日记揭开了真正
最新热门    
 
张居正的性格悲剧

时间:2009-7-24 13:54:15  来源:不详
得意地说:“ 大功克就,岭表辑宁,朝士大夫始服公之雄略,而信仆知人之明。”[6] 万历元年,张居正刚上台,就面临广东潮州一带的反明势力的叛乱,在给殷正茂的信中说:

“大抵南贼譬之蔓草,铲尽还生。从古以来经略南方者,皆未能以一举而收荡平之功,其势然也。今当申严将令,调益生兵,大事芟除,见贼即杀,勿复问其向背。诸文武将夫有不用命者,宜照勅书,悉遵军法从事, 斩首以徇。了此,则诸不逞之人,皆破胆而不敢旁睨矣。不惜一朝之费,而贻永世之安。”[7]

见贼即杀,勿复问其向背,这是非常残酷的镇压理论。用战争时期形成的孙子兵法,治理和平时期的内政,必然崇奉暴力。综观他的内外政策,除了对蒙古俺答实施优抚政策外,对境内的动乱和治安,不论是起义还是盗贼,力行诛杀,从不手软。万历五年徽州织丝机工抗税,他认为: “此事虽由殷石汀(殷正茂)议处欠当,然既奉钦依,则令由上出,乃不行申诉,辄纠众鼓噪,是抗王法也。此而不惩,则天下效尤,渐不可长。”[8] 在他明知此事是官府处理不当而引起的纠纷,本可协调解决的,仍然制止申诉,只是因为令已发出,为了不使天下效尤和朝廷的脸面,照样施以惩办,使闹事的机工冤沉海底。虽然他也有符合民意的,认为地方动乱之源是在官吏不良的言论,但他考察官吏以功实为准的实质,实际上重视的是镇压是否得力,公然鼓励施暴。毫无疑问,有些小股起义乃是弱势群体对压迫的反抗,在他看来,不论起因如何,只要冒犯朝廷,一概杀之无赦,以暴力彻底摧毁任何可能有的反抗,巩固明王朝的统治才是他最终的目的。

历史上著名的“星火燎原”的命题,就是发端于他的镇压理论,他说:

“爝火之方微也,一指之所能息也。及其燎原。虽江河之水,弗能救矣。鸿鹄之未孚也,可俯而窥也,及其翱翔浮云,虽蒲且之巧,弗能加矣。人心之欲,其机甚微,而其究不可穷,盖亦若此矣。是故善养心者贵豫,主敬以存之,典学以明之,亲正人君子以维持之。禁于未发,制于未萌,此豫之道也,所以保身保民者也。”[9]

这篇提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文章,冠以《人主保身以保民论》的标题,说穿了,就是向君主进言,要保持权位的稳定,就要密切注意刚露头的星火,一举扑灭。这就是他“禁于未发,制于未萌”的真谛。

对于镇压,可以做到不惜工本,一鼓荡平,斩草除根。广东岭西的山民从嘉靖时就有反抗朝廷的活动,到万历初仍然有势力,当地督府请求征讨,朝臣多认为难以平定,张居正亲自调兵遣将,以三十万兵力一举讨平,倘在此后:“ 根芽再萌,惟旋生旋除”[10]。

叛乱的平定,给他带来莫大的欢乐,万历元年,镇压都掌蛮获得成功,他给四川巡抚的信中连连称道:“喜甚!喜甚!” 自述“闻九丝捷专,不觉屐齿之折,殄此巨寇,不惟蜀民安枕,且国家神气藉此一振。”[11]

一听到镇压的捷报,兴奋得跳跃,不觉连鞋齿都被折断,这样嗜好镇压和诛杀之功的是一种魔鬼般的心情。所以他不恤人言,对反夺情的同僚下毒手,打的血肉横飞,逐出京城,毫无怜悯之心。

然而,人的性格是个复杂的系统,刚与柔、粗与细,崇高与卑微、高傲与谦逊等等相互对立的因素,往往同生共长,相互缠绕,盘桓,回旋一生。在张居正魔鬼般的心理中,也有脉脉的温情,他是个知恩图报的性情中人。顾东桥是最早赏识他的,对于恩人的苦心栽培,张居正铭记在心,尽力图报。隆庆初年进入内阁,立即给去世的顾东桥请求追加恤典,托付南京提督学政吴遵关照顾的家属。顾东桥生前最疼爱的儿子是顾峻,由于是庶出,担心日后为家族不容,特地拜托张居正照顾。张居正对此念念不忘,万历二年帮助顾峻排解家族纠纷,顺利得到荫庇。万历四年顾峻应选,又亲自嘱派官船供其遣使。一再表白自己能有今日,都是顾公所赐,尽最大的努力,一一兑现了顾东桥的生前嘱托。

对于除阶,他几乎以一生的努力给以回报。徐阶罢官后畏惧高拱不放过自己,面嘱居正“家国之事,一以相托。”张居正心知肚明,不仅在徐阶儿子犯法时,保全了他的幼子和谋生的财产,又尽力加以抚慰,不惜得罪权势正盛的高拱,曲意呵护,所以有记载说:

“其(扌+勾)新郑也,救徐文贞也。文贞为江陵馆师,又拜相之苻师也。考江陵拜相谢文贞时,文贞面嘱之曰:‘ 家国之事,一以相托。’则安知非虑新郑之(扌+勾)” 己,而托其相庇乎? 高公再相,徐果受陷,三子被逐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