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张居正改革的成败
《张居正》引发文史之争
明代官场——张居正 没
试论王安石变法与张居正
赵子龙的日记揭开了真正
谁是真正的汉奸?
赵子龙的日记揭开了真正
最新热门    
 
张居正的性格悲剧

时间:2009-7-24 13:54:15  来源:不详
>晚明商业繁荣,商品丰富多彩,消费生活日益高涨,在社会上兴起一股去朴从艳,追求奢华的风尚,在晚明笔记小说中有很多这样的记载:“ 家才儋石,已贸绮罗,积未锱铢,先营珠翠。”[9] 有的“卒岁之资,制一裳而无余。”[10] 有的“从典肆中觅旧缎旧服翻改新制,与豪华公子列座。”[11] 一般市民尚且如此,当官的更是争奇斗艳。工部郎徐渔浦“每客至,必先侦其服何抒何色,然后披衣出对,两人宛然合壁。”太守金赤诚“家无儋石,貌亦甚寝。每过入室,则十步之外,香气逆鼻,冰纨雾  ,穷极奢靡。至以中金为薰笼,又为溺器。而作吏颇清白,第负乡人债数千,不能偿耳。”[12] 以负债讲究奢华,其人还是清官,这在古代是难以理解的事,在晚明却不以为奇。负债消费是近代的消费方式,在晚明却超前出现,这是商业领先繁荣而造就的城市生活方式。

张居正也不能免俗,他素爱整洁、修饰,还喜欢抹香脂,他的友人说: “居正性整洁,好鲜丽,日必易一衣,冰纨霞绮 ,尚方所不逮。”[13] “故相江陵公,性喜华,楚衣必鲜美耀目,膏泽脂香,早暮递进,虽李固、何宴无以过之,一时化其习,多以倡饰相尚。”[14] 他癖好收藏古玩,当时赝品甚多,但没有人敢欺骗他,所以收藏的多是精品,但尚未发现他以权掠夺的记录。

然而上有所好,下必争相趋奉。万历六年张居正回乡为父送葬,地方官特地为他制作一顶轿子,前有起居室,后有卧室,两边有回廊,各有一个书僮为之焚香挥扇,用三十二名轿夫扛抬,沿途府、州、县官全部出动跪接迎送,浩浩荡荡,声势显赫,其排场之豪华,规模之盛大,创下官员乘轿之最,由此可见其生活之豪华,非同一般。在骄奢的生活中,难以设想他多次上疏要求宫廷节省开支,带头不戴貂皮暖耳,可这都是事实。在理性上他治国理财的严明,在生活中他的讲究和奢华,是他性格多侧面的表现。

爱好奢华的不一定是贪官,贪官的生活不一定都豪华,人就是那样复杂的构成。早在张居正被抄家时,就发现他的财产远不及宦官冯保,只相当严嵩的二十分之一。原本想在抄家中获得意外之财的神宗,也未免大失所望,这似乎已能说明张居正为官尚有操守。事过三百八十年,一场文化大革命的风暴,掀开了张居正的棺木,意外地发现,作为权倾一时的宰相,竟然很少陪葬。据《张居正》小说的作者熊召政到实地采访后记述:“ 墓很坚固,用锹铲之类的工具无法挖开,便有人开来推土机,终将墓室摧毁。掩封了近三百八十年的棺材显露出来。红卫兵们一拥而上,掀开棺盖,除张居正的保存完好的一副尸骨之外,袍服尽烂,棺内只有一条玉带和一方砚台,别无任何陪葬品。这结果让红卫兵们深感失望,也就一哄而散。”[15] 玉带是官位的象征,砚台以示文墨,此两件随葬品恰如其分地表现了墓主的追求和品味。在厚葬普行的风气中,仅此两件陪葬又似乎有些寒酸,这固然与张居正的薄葬观念有关,也是家庭财力的表现。

这两项实证,比连篇累牍的议论更有说服力,再看他多次拒贿的记录,才能理解他的由衷之言。万历三年,张居正委婉地回绝郧阳巡抚刘虹川的赠礼说:

“仆之求士,甚于士之求已。虽越在万里,沈于下僚,或身蒙訾垢,众所指嫉,其人果贤,亦皆剔涤而简拔之。其为贤者谋也,又工於自为谋,公闻之往来之人,岂不诚然乎哉? 胡乃不以贤者自处,以待仆之求,而用市道相与,馈之厚付,要之以必从,又欲委之於私家,陷之以难却,则不知仆亦甚矣。

古人言:‘非其义而与之,如(冖+真)之壑中。’诚不意公之以仆的壑也 !    以公夙所抱负,又当盛年,固时所当用者,此后阖门养重,静以(立+矣) 之,    弓旌之召,将不求而自至。若必欲如流俗所为,舍大道而由曲径,弃道谊而用    货贿,仆不得已,必将言扬于廷,以明已之无私,则仆既陷于薄德,而公亦永    无向用之路矣,是彼此俱损也。”[16]

同年,他退还知县傅应桢所赠的宝物:

“往者别时,曾以‘守己爱民’四字相规,故屡辱厚惠,俱不敢受。盖恐自背平日相规之言,有亏执事守己之节。而执事乃屡却不己,俞至俞厚,岂以区区为嫌少而加益耶? 至于腰间之白,尤为殊异,顾此宝物,何处得来,恐非县令所宜有也。”[1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