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全公主对孙吴政局变化的
孙吴之学术文化风尚考论
最新热门    
 
论孙吴政权中的南北士人(附田余庆、祝总斌先生批语)

时间:2009-7-24 13:54:52  来源:不详
北士人的不同政治态度所造成的结果。缺后时间如此之久,反映了南北士人的势均力敌以及孙权的矛盾心态。但从另一角度分析,也可以说孙权对南士的态度已经发生变化,不再是一味迎合、拉拢了。
  与立后事件同时发生或稍后的吕壹校事案有助于我们理解孙权对南士的态度。吕壹任典校郎时,劾奏大臣,牵涉面很广,对孙吴政治影响很大。《三国志》卷47《吴书·孙权传》简略记载了吕壹案的经过:

  初,权信任校事吕壹。壹性苛惨,用法深刻,太子登数谏,权不纳,大臣由是莫敢言。后壹奸罪发露伏诛,权引咎责躬,乃使中书郎袁礼告谢诸大将,因问时事所当损益。

吕壹行事,用法深刻,“举罪纠奸,纤介必闻,”[13]与南士一贯主张的“施德缓刑”、“忘过记功”宗旨大相径庭,所以除太子孙登外,反对吕壹检校文书的多是南方士人。[14]在这个问题上,也再次反映了孙登与南士的进退一致。但是,孙权对孙登诸人的进谏劝阻置之不理,因为吕壹“举罪纠奸”,正是授(田先生:“受”?)意于孙权。《资治通鉴》卷74明帝景初二年云:“吴主使中书郎吕壹典校诸官府及州郡文书。”按《三国志》卷52《吴书·步骘传》,步骘上书言陆逊、顾雍、潘濬之忠(田先生:上文言步夫人代表江北势力,此处又说步骘进言南士忠诚,是否有难通之处?),反对用吕壹检校文书,最后云:“此三臣者,思虑不到则已,岂敢专擅威福欺负所天乎?”《通鉴》胡三省注释“天”为“君”,说明顾、陆、潘诸人引起孙权的怀疑,因而令吕壹检校文书,主要目标则针对南士。以后,吕壹所举奏的多是南方士人也证明了这一点。《三国志》卷52《吴书·顾雍传》云:“雍等皆见举白,用被谴让。”同书卷57《吴书·朱据传》,吴郡四姓之一的朱据亦被吕壹所诬,孙权数加责问。估计陆逊也不会幸免。但是,吕壹行事影响十分恶劣,搞得吴国上下寒心,以致太常潘濬“欲手刃杀壹,以身当之,为国除患”[15]。在这种民怨沸腾的情况下,孙权不得不将吕壹诛夷。
  暨艳检覆(田先生:“?”)郎署,触动了吴郡四姓利益,孙权主动而又坚定果断地处置了暨艳一案,甚至牵涉其中的吴郡四姓之一张温也不能幸免,废锢于家,反映了孙权为取得南士支持,坚决维护南士利益的决心[16];而吕壹检校官府文书,则系秉承孙权旨意 ,且主要针对南方士人,虽然孙权此后引咎自责,但很难说有多少诚意。吕壹案的发生与暨艳案相反,反映了孙权对吴四姓的压抑和打击。
  立后之争体现了南北政治势力之间所存在的矛盾。但这种矛盾毕竟还处于隐伏阶段,并不明显。在二宫之争过程中,南北士人矛盾终于公开,孙权对南北方士人的态度也由游移不定转为倾向于北方士人。(田余庆先生:江东化指权力在地域集团转移而言,是和平渐进过程,而且不是绝对地用此弃彼。直到吴末,淮人在朝还不少。总之,对此问题,要从大处看,不能绝对化。说隋用关陇本位政策,关陇集团当权,也不能绝对化地理解。)

  二宫指太子孙和和鲁王孙霸。他们之间的斗争始于孙权对二宫分宫别僚,之后,斗争日渐加剧,朝中文武百僚、外戚宗室均牵涉其中,分造两端,各有所依。《三国志》卷59《吴书·孙和传》注引殷基《通语》对二宫分立情况记载比较明确:

  自侍御宾客造为两端,仇党疑贰,北延大臣。丞相陆逊、大将军诸葛恪、太常顾谭、骠骑将军朱据、会稽太守滕胤、大都督施绩、尚书丁密等奉礼而行,宗事太子,骠骑将军步骘、镇南将军吕岱、大司马全琮、左将军吕据、中书令孙弘等附鲁王,中外官僚将军大臣举国中分。

两宫之争中官僚的对立地域性特别明显(田先生:?,例外多了一些),实际代表了两种不同的政治势力。
  陆逊当时是南方士人领袖,而顾谭是丞相顾雍之孙,为吴郡四姓之首,朱据出自吴郡,亦在四姓之列。另外,吴郡张氏也是太子的支持者,《吴书》卷59《孙和传》注引《吴书》曰:“(孙权将废太子),张纯亦尽言极谏,权幽之,遂弃布。”张纯为张敦之子,而同书卷52《顾郡传》及注引《吴书》云,张敦为吴郡士人,少与陆逊齐名。可见,吴郡顾陆朱张四姓俱党于太子。除四姓外,支持太子的大臣基本也是南士或与南士关系密切的北士。施绩是丹阳朱治养子朱然之子,而朱治曾大量举荐吴四姓及公族子弟入仕吴王府[17],与南士关系紧密。尚书丁密则是会稽山阴丁览之子[18]。又据《吴书》卷57《吾粲传》载:“遭二宫之变,(吾粲)抗言执正,明嫡庶之分,欲使鲁王霸出驻夏口,遣杨竺不得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