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汉武故事与道德建设
汉武帝徙民会稽史事证释
制度变革与汉武帝盛世的
论从秦始皇到汉武帝时期
张骞通西域与汉武帝的求
最新热门    
 
汉武杂 “方” 与道教渊源

时间:2009-7-24 13:55:18  来源:不详
或矿石等达到轻身健肌,固筋强骨最终不死的目的。武帝仙方中能归入服食的见《汉书·郊祀志》:“太初年建建章宫,宫中有铜柱,上有仙人掌,承露,和玉屑饮之。”这种服食基于认为玉能健肌体的理念,手段简单。《山海经》中有一段食玉的记载为我们提供了早期服食的状况,《西次山经》:

  “……其(峚山)上多丹木,员叶而赤茎,黄华而赤实,其味如饴,食之不饥。丹水出焉,西流注于稷泽,其中多白玉。是有玉膏。其源沸沸汤汤,黄帝是食是飨。是生玄玉。玉膏所出,以灌丹木。丹木五岁,五色乃清,五味乃馨。黄帝乃取峚山之玉荣,而投之钟山之阳。瑾瑜之玉为良。坚粟精密,浊泽有而光。五色发作,以和柔刚。天地鬼神是食是飨。君子服之,以御不祥。”

 袁珂先生考证《山海经》成书于春秋末年到汉代初年[6],此段反映的很可能是战国至汉初神仙家的想象——文中提到丹木之食可令人不饥并两次提到黄帝,这都是神仙家传习其理论和方技的特点[7]。这里的黄帝服食玉膏是出于想象,还没有提到如何炼制玉膏,在方法上与武帝服食混合了露水的玉屑处于相同水平。文中提及“五色”、“五味”也尚未跟玉膏的提炼发生关系,应是神仙说开始受阴阳五行思想影响,但未吸收形成自己理论基础这一时代烙印。
  服食是以后道教的重要方术。云母、石英、茯苓、首乌、松脂、灵芝等多种矿石、草木被认为能使人长生。道教服食复杂精致,在产生出各种服食药房的同时积累出化、炼、伏(服)、蒸等手段[8],这种复杂的服食仍然是由其滥觞——汉代乃至此前的服食渐次发展而来。

3、黄冶

  黄冶即早期的炼丹术。《汉书·郊祀志》颜师古注引晋灼曰:“黄者,铸黄金也。道家言冶丹沙令变化,可铸作黄金也。”武帝时的仙方中有黄冶。《史记·封禅书》记李少君劝武帝“祠灶则致物,致物而丹砂可化为黄金,黄金成以为饮食器则益寿”是中国古代关于炼丹术的最早记载[9]。丹砂是天然硫化汞矿物(HgS),它经过化学反应生成一些黄色合金的现象可能是战国工匠在提炼鎏金工艺所需要的大量水银时发现的,只是限于当时的科学水平不能认识生成物的成分,还以为是丹砂化作了黄金[10]。这种发现激发了方士们关于物质变化的想象。他们认为黄金质坚能强固筋骨,遂将这一现象应用于黄冶。《汉书·艺文志》有《泰壹杂子黄冶》三十一卷;《汉书·楚元王传》:“淮南有枕中鸿宝苑祕书。书言神仙使鬼物为金之术,及邹衍重道延命方”。但西汉时的黄冶术还只是炼丹术的早期尝试。它既无系统理论作指导(当时已经流行的阴阳五行原理尚未被黄冶术吸收),具体手段亦简单粗糙(尚无专门的丹炉、釜灶和对火候的认识)。直到魏晋时期,丹鼎派道士葛洪极大地发展了黄冶术的理论与实践[11],此后炼丹便成为道教方术最重要的实践。

  综上所述,辟谷、服食、黄冶这类长生方思维的共同点是将人体与宇宙视作同等的系统,企图实现两个系统间物质和能量的转换,这是当时人们未认识到物质现象和生命现象的本质不同,仅凭想象将之等同的结果。以后的道教继承了这样的思维方式,并吸取阴阳五行说成为其理论基础,还附有符咒、拜神等仪式作为行动补充,究其最早渊源,便是来自于武帝时的辟谷、服食、黄冶等仙方。

二、接神方——候神、封禅、明堂

  接神方是西汉仙方的重要内容,也是区别于养生之道最本质的内容[12]。它主要是张羽具、起楼台候神,此外由于方士们对黄帝史迹的歪曲,封禅和明堂也成了接神的手段,详下文。

1、候神方

  候神方即张羽具、筑楼观、设祭具以等神的降临。少翁在元狩二年“作甘泉宫,中为台室,画天地泰一诸鬼神,而置祭具以致天神。”武帝时的候神更多是由公孙卿主持的,主要有河南候神和在长安、甘泉宫筑馆、台候神[13]。太初元年起建章宫,中有泰液池,池有蓬莱、方丈、瀛州三神山,中有专供候神的神明台。《三辅黄图》卷三:“神明台,武帝造祭仙人处。上有承露盘,有铜仙人,舒掌捧铜盘、玉杯以承云表之露,……《长安记》仙人掌大七围,以铜为之。”《三辅黄图》卷五:“飞廉观在上林。武帝元封二年作”,高四十丈,因顶上有铜铸飞廉(能致风气的神禽)而得名。
  候神方与长生方不同。它并没有对人的生命现象的探索,完全出于方士们的想象。候神方起楼的方式可能也吸收了阴阳五行的内容。

2、封禅方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