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汉代的女权
试论冯友兰的“释古”
反纳粹运动中的歌德勒团
“正家之法”与赵宋的“
从台谏制度的运作看宋代
明清易代的偶然性与必然
历史哲学危机时代的史学
历史研究的“语言转向”
亚洲区域模式论──滨下
皇朝兴替:中国历史上的
最新热门    
 
唐代的“传”与“递”

时间:2009-7-24 13:55:38  来源:不详
代的交通通信组织以“馆驿”为代表,这从《唐会要》以“馆驿”立项即可知[1]。但同时,唐代文献上还有“传”和“递”,它们与“馆”、“驿”以及“邮”等语义交叉、互为影响,构成了相当错综复杂的关系。本文无意研究唐代所有的交通通信组织及其职能,只想就其中的“传”“递”发表一点自己的看
  众所周知,“传”在汉代十分兴盛,“递(铺)”在以后也形成为固定的制度。那么,唐之前的“传”到唐代变得怎样了?宋以后的“递(铺)在唐代又是如何起源的呢?关于唐代驿制传制的研究自三十年代以来已有许多成果,其中重要的有陈沅远《唐代驿制考》[2]。文章是研究唐代驿制的开山之作,但基本没有涉及“传”“递”。四十年代又有日本学者青山定雄的《关于唐代的驿和邮》[3]。文章着重研究了驿和传的关系,认为“传”指传车,“传马”设在驿中,并认为唐玄宗以后普遍设置了“邮”。七十年代以来,随着对敦煌吐鲁番文书研究的开展,又有王冀青《唐前期西北地区用于交通的驿马、传马和长行马》[4]。文章认为传马不用于驾车、不设在驿内,在速度和用途上均不用于驿马。文章主要研究的是唐代前期西北地区的情况。进入九十年代,日本学者荒川正晴发表了《唐代驿传制度的构造及其运用》[5]。文章十分强调传制的作用,认为它和驿制共同构成了唐代的交通系统;驿制的运用受条件限制,而由县管理的、承担日常公用交通、运输的传制则起更大作用,它在律令制度崩坏后仍然继续存在。后二篇文章都没有涉及到“递”。本文即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考虑到时代的沿革,试图勾勒出“传”在唐代消亡、“递”在唐代发展的一个粗浅脉络。


      (一)


    先看传制。按汉代的传制包括传车、传舍、符传,有一套完整的制度(例如有关于传置、驰传、乘传的具体规定等)。汉以后,传与驿的功能渐趋统一。那么,到了唐代,传还是独立于驿的一个实体吗?唐政府是否仍然对传制定了一套完整的制度呢?或如荒川所说,“传”真是在整个唐代、在全国范围内与驿制平行的、支撑唐代交通体系的一大支柱吗?遍查唐代律令,我们没有找到有关“传制”的规定。在基本法律如《唐律》中,有关于“给驿马驿子”的规定,也有关于“乘驿马依驿路向前驿”的规定[6],但涉及到所谓的“传”,只在有关牲畜管理的《厩库律》中谈到了“传送马驴”[7]。再看作为行政法典的《唐六典》,其中有关于置驿的全套制度[8],包括驿的数量、间隔、管理、驿马、驿丁、给券等,但关于“传”,除了有“传驿”二字之外[9],没有其他任何规定[10]。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那种支撑唐代交通体系的“传制”是并不存在的。“传驿”之“传”不过是讲“驿”所具有的职能中包括有“传送”“传递”罢了[11]。
    唐代没有“传制”并不意味着唐代没有“传”。由于唐人喜用古时词语,致使涉及“传”时往往语义混淆。分析这些混乱,抛开其中那些似是而非的部分,我以为唐代文献中的“传”至少包括有下述三种含义。


    一、传舍。这是大量出现在唐代文献中的词语。研究含有这一词汇的史料,我们发现所谓“传舍”实际指的就是“驿”。引二条史料如下:
    刘禹锡《管城新驿记》:“新驿成……庭容牙节,庑卧囊橐……主吏有第,役夫有区,师行者飨亭,孥行者有别邸……其传舍之尤乎[12]?”《旧唐书·王玙传》云:(巫与中使分行天下),宿于黄州传舍。刺史左震晨至,驿门扃鐍,不可启。震破锁而入,曳女巫阶下斩之。传舍指驿,特别指驿中用于住人的设施,但“传舍”并非法律用语。随着同样具有留宿官客职能的“馆”的普及,称“馆驿”者逐不增多,这时文献中的“传舍”又同时具有了“馆驿”的含义。白居易曾对“得景(丙)为私客,擅入馆驿,欲科罪

[1] [2] [3] [4] [5]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