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汉代的女权
试论冯友兰的“释古”
反纳粹运动中的歌德勒团
“正家之法”与赵宋的“
从台谏制度的运作看宋代
明清易代的偶然性与必然
历史哲学危机时代的史学
历史研究的“语言转向”
亚洲区域模式论──滨下
皇朝兴替:中国历史上的
最新热门    
 
唐代的“传”与“递”

时间:2009-7-24 13:55:38  来源:不详
],有关“传”、“传驿”的说法就基本为“馆驿”所代替了。
    总之,“传”不是像驿那样的一个组织实体,“传制”在法律中没有系统规定,但“传”在唐代前期仍然存在。“传”有三种用法,其中“传舍”逐渐为“馆”所替代,“传符”逐渐为“纸券”所替代,传送马驴的职责逐渐合并到驿马中,到唐玄宗以后“传”实质上已经不存在了。唐后期文献上的“乘传”、“传舍”、“传递”等都只不过是“乘驿”、“馆驿”、“驿递”的另一种说法罢了。
      

(二)

中国古代的交通通信制度到唐代有一个变化,那就是将接待过往官客的功能和传递公文的功能都统一到了“驿”中。由于驿具有这样两种功能,所以史籍中在提到驿时就常常或偏重于它的前一侧面或偏重于它的后一侧面。在唐玄宗时代,有迹象表明驿的邮递公文的一面得到强调,因此当时或者稍后即有“邮递”、“邮驿”等说法的出现。这时的“邮”指邮递,也不是一种机构实体,其职能到唐后期逐渐统一到了“递”这一组织中。

按“递”在唐前期主要用作动词,即“传递”。著名的例子有唐太宗贞观十九年(645)“皇太子奏,请飞驿递表起居”[26],以及唐玄宗天宝十一载(752)诏“自今诸郡太守谢上表,并附驿递进”[27]。这里的“递”都是动词,反映当时的公文大部分是由驿传递的。
    随着唐代社会的安定、版图的扩大,以及行政系统的严密,公文传递变得越益频繁。驿既要招待使臣又要负责通信,显然有些力不从心。这时,作为一种具有机构实体的、以传递公文或曰以通信为主的组织就产生了。它首先产生于经济领域,其名称就叫做“递”。
    “递”作为一种组织实体最早出现在唐玄宗时期。《通典》卷十漕运说:“开元初,河南尹李杰始为陆运使,从含嘉仓至太原仓,置八递场,相去每长四十里”。这时设置的“递(场)”是为运粮服务的,属经济组织,与通信没有关系,但它已具备了分段设置、接力传递的特点。真正设置与通信有关的“递”的是刘晏。《旧唐书·刘晏传》记刘晏“自诸道巡院距京师,重价募疾足,置递相望。四方物价之上下,虽极远不四五日知。故食货之重轻,尽权在掌握”。《新唐书·刘晏传》的作者不知道这里的“递”是新事物,不知道它是为刘晏财政政策服务的、独立于驿的通信组织,错把这里的“递”改为“驿”,记作“置驿相望”。司马光作《资治通鉴》,不取《新唐书》说法,仍记作“置递相望”,并更明确地把《旧唐书》中的“募疾足”改为“以厚直募善走者”[28]。这就楚告诉我们,当时在“递”中承担通信任务的是善于行走的步行者。这种人在唐代又被称作脚力、健步、捷步等。
    唐代宗时(762-779)出现的“递”,是刘晏任职度支盐铁转运租庸使时设置的,无疑首先服务于度支系统。这种“递”可能采取了如前述“递场”那样隔若干里一置的方式,密布于各道巡院与京师之间。由于当时的“驿”已被过往使臣过度骚扰,整日疲于接待庞大的官员队伍,难以负担大量公文的传递,而新设置的“递”具有高度的通信效率,因此“递”就逐步取代了从前驿所担负的一般公文的传递工作。换句话说,“递”,首先是度支“递”,到唐后期成了独立于驿的另一通信系统。到唐穆宗时(821-824)就有诏书明确地说:“自今以后……除事关迫切,须遣专使外,其余书诏文牒,一切分付度支入递发遣”[29]。这时度支的“递”不仅承担与度支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