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北魏北齐“职人”初探─
西魏拓地与侯景防线之关
北周《大律》新探
最新热门    
 
西魏北周军号散官双授制度述论

时间:2009-7-24 13:55:51  来源:不详
级呈现为8级了。再加上八命以下的32级,合计共40等。也就是说,如不计重合者,北周建德4年后“九命”的实际等级仍不止于18,在经过上述分析之后,它清晰地呈现出了40个级差。
   下面我们来讨论军号和散官序列。就军号来看,它们整齐匀称地分布于“九命”的各个等级之上。此前的北魏尚不是如此,在北魏的太和官品中,军号在官品中的分布的不连续的,且杂乱无章而畸轻畸重(这一点在本文第三节还要涉及)。也就是说,北魏的军阶与官阶还没有一致化。而这就将这就将造成许多不便。例如,北魏文武官员的进阶,或取决于考课,或取决于军功,那么军阶在官阶中的不连续,就将在据阶授官时造成麻烦;并使军号文职间官资品级的可比性,变得含糊复杂了。所以西魏“九命”依从于官品的正从上下阶,对军号作整齐匀称的安排,使军号与官阶一致化了,显然就是个不小的进步。相应的整齐、清晰将带来实际的便利,例如便于进阶、汎阶,便于军号与其他各种官职的地位比较,等等。
   另一序列中的侍中、散骑常侍、诸大夫、员外散骑常侍、给事中、奉朝请、员外散骑侍郎等职,就其名号来看当然属于文散官。但同一序列中还有中郎将、都尉、司马等,它们从名号上看原为武官而非文职,迳称为“文散官”未免令人踌躇。王仲荦先生在《北周六典》中只把这个序列名为“散官”,而不是“文散官”,这是较为谨慎的。不过考察显示,名为中郎将、都尉、司马,未必就一定是纯粹的武职。(这一点第四节还要专门论及。)毕竟,它们填充了文散官在官阶中留下的空缺,使之得以形成一个完整序列而与军号并存两立。就其与军号并立而言,至少在纳入这个序列后,中郎将、都尉、司马等等,似乎就已具有文职意味了。把它们看成是“准文散官”,甚至把这个序列迳直看成是文散官序列,我想都还说得过去。
   这也就是说,在“九命”之中,与军号并存两立的散官,初步形成了首尾完备的序列。这个进步,我以为比前述军号序列的进步,意义来得更为重大。陈苏镇指出:“《旧唐志》说:‘后魏及梁皆以散号将军记其本阶。’其实北魏、北齐和梁、陈的文散官也具有本阶的性质,只是不如散号将军制度成熟。”确实,北魏时军号已是个颇为成熟的“本阶”序列了,而文散官的“本阶化”,则相对缓慢了许多。不过我们仍然看到,时至西魏“九命”,在军号序列外又演化出了一个散官的序列;尽管其中还有些武职官名,但它毕竟已自成一系、首尾完整了。并且我们还将看到,这些散官,此时都已具有了浓厚的“本阶”性质。后世的文武散阶并立体制,显然应该以此为始。
   为了显示这个变动的意义,我们来引用现代文官制度作为参照。众所周知,现代文官系统的等级结构,有“职位分类” ( Position  Classification )和“品位分类” ( Personnel  Rank  Classification  )两大类型。在“职位分类”体制中,文官的等级与行政职位是合一的,无官则无级、位可言;而在“品位分类”之下,文官在职位之外别有官阶。职位确定权力、职责和任务,而官阶则确定官员自身的地位、资格、报酬等等。在后一情况下,官与职是分开的,既可以有官无职、有职无官,更可以官大职小,或职大官小。[4] 
   我们转来观察中国历史前期的等级制度。汉代实行“禄秩”之制,“若干石”的禄秩所确定的是职位高低;如无职位,则官员本身无等级可言。[5]比方说,某位郡守解任了,那么其“二千石”的等级也就非其所有了。这显然是较为接近于“职位分类”的。而时至唐代,九品官有职事官与散官之分,散官又名“散位”。在尚未担任或者已经解任了职事官的时候,“散位”仍赋予了或维持着其人的一定资位;当被委以职事官时,这“散位”就构成了他的“本品”。唐制:“入仕者皆带散位,谓之本品” [6],“本品”可能高于、也可能低于职事官──所谓“职事高者为守,职事卑者为行” [7]。我们相信,这一“本阶”或“本品”制度,与现代的“品位分类”有更多的相似之处。假如与近代发展出的一种典型的“品位分类”制度──军衔制相比的话,这一点就更为明显了。军衔制的各个等级都呈现为“名号”,如大将、中校、少尉之类,这与中国古代的军号和散官序列,真是异曲同工。
   这就意味着,汉代用禄秩而魏晋以来用官品,其间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