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世界霸权与印度洋(1) ─
世界霸权与印度洋(2) ─
美国史学界关于对日使用
关于国民党新军阀形成及
关于五卷本《东坡志林》
20世纪中叶联合国关于“
20世纪30年代关于奴隶社
科学与人文之间——关于
记忆的对话和中日关系的
关于叶利钦时代的若干思
最新热门    
 
关于陈文帝祭“胡公”——陈朝帝室姓氏探讨

时间:2009-7-24 13:55:53  来源:不详
原封在河南的胡公后裔,古人或以有封地取姓氏者,封在陈地的胡公也就有了陈姓的支脉。
  看来是为上述墓志作总结,在年代上晚于上述墓志的《元和姓纂》卷三云:“陈:嬀姓,舜后,胡公满受封于陈,后为楚所灭,以国为氏”。又云:“长城(案:这里为地望):谌曾孙准,晋太尉广陵公。陈武帝称准后”。
  由此也可揭明了先前二个疑问的答案,即陈文帝之所以祭胡公配天是因为把他当作陈氏皇室的始祖,始祖配天,是合乎礼制的。而陈氏把自己看作是胡姓后代的结果,当然可以将胡公始封地之“陈”作为朝代之名,由此符合朝代命名通常惯例而不自相矛盾。
  至此,似乎可以说《陈书》中所蕴藏的历史疑团已能解开,陈朝皇室姓氏的真相可以大白于天下。然而仔细推敲,还是有些问题的。因为给我们以明确答案的,都是唐代的墓志碑铭,而《元和姓纂》成书之时比这些墓志都晚,胡三身更是宋元间人,他的注文必然更是受到唐代流行的说法影响。问题是为什么陈朝文献中关于胡公的记载只有《陈书》里孤零零一条?既然此条意义未明则唐代流行的说法源出于何处,其可靠性如何?追根究底,这个说法竟还是来自陈朝皇室本身。
  其实,除了陈文帝的那次祭祀胡公外,在陈武帝陈霸先篡位登基之前不到一个月,他被封为陈公的一份诏书中,曾含含糊糊地说出陈霸先被封陈公的理由,也影射了他与胡公的关系。这份名为梁敬帝所颁的诏书中说:“且重华大圣,嬀汭惟贤,盛德之祀无忘,公侯之门必复。是以殷嘉亶甫,继后稷之官,尧命羲和,纂重黎之位。况其本枝攸建,宜誓山河者乎?其进公位相国,总百揆,封十郡为陈公,备九锡之礼,加玺绂、远游冠、绿綟綬,位在诸侯王上,其镇卫大将军、扬州牧如故”[13]。根据魏晋南北朝通行的政治游戏规则,如此诏封就是即将改朝换代的前奏曲,而这政治鼎革过程中装饰门面欺世盗名的所谓诏书云云,都是御用文人秉承新主意愿的抢手代笔。在此之前,陈霸先已袭杀王僧辩,击退北齐军,进位丞相,封义兴郡公,位极人臣,独揽朝政。因此这份诏书完全是为陈霸先立新朝做皇帝造舆论寻依据。其中之一即是把陈氏说成是嬀汭胡公之后裔,然后把他说成和“殷嘉亶甫,继后稷之官,尧命羲和,纂重黎之位”一样,有兴灭国,继绝世,“本枝攸建”,而“宜誓山河”,再造乾坤的资格。这在门阀政治的时代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要凌驾于那些作为南朝统治基础的世家著姓之上,只有攀上这么一个家世渊源,才似乎具备了君临高门大族的地位,这至少在门面上是绝对需要的。而这一切都在紧锣密鼓进行禅代的悲喜剧开幕之间匆匆忙忙提出来的,因为此前我们没有看到陈霸先与胡公有关的任何迹象,也因为诏书出笼之日正是到了为禅代找根据为新朝起朝名的关键时刻。
  如此费力地推出这样曲折遥远的胡陈家族关系史,也是与陈霸先的出身相关,因为他在发迹之前,“初仕乡为里司,后至建邺为油库吏”,正所谓“其本甚微”[14]。而在当时,里司及油库吏之类实为所谓下吏。这种下吏实质上属于专役户,与当时劳动者相混迹,社会身份十分底下[15]。在“服冕之家,流品之人,视寒素之子,轻若仆隶,易如草芥,曾不以之为伍”[16]的魏晋南北朝,如此寒人出身的陈霸先,被那些世家大族打心底里瞧不起是很自然的。因此,为了改变这种尴尬,更是为了在这门阀势力在社会政治中根深蒂固盘根错节的时代里巩固皇权,不得不由御用文人们煞费苦心地编造出这么一段陈出胡姓的家族史来。这在当时政治斗争中也可以说是不得已而为之。我们可以比较一下,李渊父子在创建唐朝时,早已是门第显赫的北朝贵族,却还要近认西凉国主李暠,远拉老子李耳为其祖先,以壮门第声势,唐太宗甚至还与河崔氏在氏族等第上较劲。到了唐代,门阀已在走下坡路,成了皇室的李氏尚且要如此讲究族系家谱,攀比门户,甚至亦有假冒之嫌[17]。在魏晋南北朝门阀势盛时期,六朝帝室中出身最低下之陈氏在形势所逼之下,更理所当然地要在门户家世上一番粉饰做作了。
  关于陈霸先家世起自胡公之说的根本依据,是他自称他系颍川陈氏的后裔,因为正宗的颍川陈氏可以说是胡公之后,至少在当时的谱系中是这么说的。史家注意到了这一点,故《南史》卷九《陈武帝本纪》直笔书曰:“陈高祖武皇帝讳霸先,字兴国,小字法生,吴兴长城下若里人。姓陈氏。其本甚微,自云汉太丘长寔之后也”[18]。《元和姓纂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