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50年来的中国近代文化史
日本学人的黄遵宪研究
对后文革时期中国近代史
试论中国近代史上的文化
列文森的中国近代思想史
论日本历史上的三次法律
戊戌前后思想资源的变化
上世纪初叶日本疑古史学
“本体论”源流考(近代
近代史;语境;语词——略
最新热门    
 
日本近代教育概论及其现代反思

时间:2009-7-24 13:56:23  来源:不详
刻画为爱国战争,并以战争中涌现出的"志士"、"烈士"为歌颂对象,鼓吹为国杀敌,死得其所,修身课本上则公开鼓吹"惟神之道"、"八竑一宇",赞扬"大东亚神战",号召学生为"耀皇威于海外"而不惜牺牲。日本军人及其献身精神被神圣化了,吹嘘"日本的国家是神所庇护的,因此是不可战胜,不会灭亡的"。此外,少不了民族优越论和武士道精神作为理论依据。这样的教导下,甚至连小孩子的游戏也出现睡觉前高喊一句"天皇陛下万岁!"然后模仿士兵战死的样子倒下去的场景 。佐佐木静子的回忆录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女校校长在早会训话后,命令学生爬上日俄战争时留下的老朽军舰桅杆上去演练旗手信号以示对辛劳的皇军勇士的怀念 。这样的危险又无意义的举动在当时被认为是爱国心的表现。
    此时,军训在教育中的比例和地位也被提高了。军队势力掌控教育的一大方式就是军训。当时,普通学校也配备现役军官作为军训教官,按照步兵操典进行正规的军事训练,由陆军省直接管理。渐渐的,军队中绝对服从的律令也被实行在学校教育中,造成学生与老师,上下级学生之间的紧张关系。
    为了将社会上的闲散青年也纳入到这种教育中,此阶段还建立了许多青年学校,实施职业技术教育和军事教育。除了无法就业的城市青年,在农村无法过活或想出人头地的农村青年也大量入学,成为具有皇国主义思想的战争后备力量,许多人成为战争的炮灰。
战争进行到1941年时,日本已经感到力量的不足,为了应付下去,军国主义教育不但更加严厉,而且教育过程本身也被严重的干扰了。1941年10月16日,为了军事动员,日本下令缩短大学、高等专科学校的修业年限为6个月;次年9月,又将大学和高等专科毕业日期重新改为9月,以便于当年征兵;1943年内阁通过的"学生战时动员体制纲领",更是把教育机关当作战备机关使用,要求小学高年级学生和中学生到田间或危险的军工厂劳动,美其名曰"勤劳奉仕",实行"兵学如一"、"军教如一"的教育政策。在强度不逊于成人的强制劳动情况下,出现许多因工致残的学生 。
    这段时期,高等教育也受到很大挫折,教授和学生被强征入伍;许多教学领域由于涉及到英美等交战国家,被军部认为是不合国家需要或有辱国体而削减;大部分的研究所被军部征用,由军人领导;战争后期,能升入大学的中学生也越来越少了;军队中普遍存在的非智主义和国粹思想,不但对学生造成压力,也干扰了正常的科研工作和对外交流。为了获取研究的自由和条件,不少人只能加入军队成为职业军人,SONY公司的创办人之一的盛田昭夫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尽管他对军队毫无兴趣,但是为了能继续他的物理研究,大学一毕业就参加了军队。 
    1944年8月起,日本本土遭到空袭,内阁决定集体疏散学龄儿童。45年5月的"战时教育令",停止了除国民学校初等科之外的一切教育项目,学生都到工厂或国防部门劳动。至此,日本近代教育终告崩溃。
                                              ㈢反思
    综观日本近代教育,可以清楚地看到,从幕府末期洋学开始,直到军国主义教育,日本教育一直朝着两个方向努力,一个是致力于现代化的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另一个的却是极端保守甚至于危险的民族主义。为了糅合两者,日本政府采用了 "和魂洋才"的思维模式,利用以"忠君报国"为形式的民族主义思想资源走上了科教兴国的道路。随着国运的逆转,20世纪初,日本一跃成为东亚强国。在选择了与西方列强逐鹿亚洲的侵略征途后,教育转入了军事侵略的战争轨道,彻底沦为国家野心手中的工具和牺牲品。现代科技与其本身就蕴涵着的丰富的现代性精神被一刀切断。民族主义极端膨胀的结果不仅是在短期内积聚起对外侵略的巨大能量,也最终导致在短期内,近百年内无数人为之奋斗过的现代化成果全数沦丧在炮火中。
    从现在的角度去回顾这段教育史,我们可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