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古」,即对古代历史与古代文本表示怀疑,通过考证确认其「有无真伪」,是世界现代文化史上的重要现象。此现象在中国与日本表现得特别突出。本文所要探讨的是二十世纪10至20年代出现在日本学术界的一场疑古运动。这场运动规模大、参与者多,影响深远,不仅是一场学术运动,也是一场思想运动,若要研究日本思想学术史,「日本的疑古史学」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
在日本现代,疑古与「启蒙」、「批判」这两个概念有关。疑古,是启蒙思想与批判主义在史学界的反映。日本自明治维新以来有两次启蒙思潮。其一在维新后不久;其二于明治、大正之交,即上世纪20年代前后。每次启蒙主义思潮,都以介绍「西洋事情」,批判传统思想为其特点。这样,启蒙思潮领先,批判思潮相随,随之导引相应的史学思潮,即启蒙的批判主义史学跃上历史的潮头。作为日本「第二次启蒙」1思潮中的活跃人物,著名史学家白鸟库吉、津田左右吉等人创造出这个时候的批判主义疑古史学。
一 《崔东壁遗书》与日本批判主义史学前奏
白鸟库吉提出「尧舜禹抹杀论」,在日本史学界「掀起轩然大波」,成为日本疑古史学标志性事件,揭开日本疑古的帷幕,继承与发展这个思潮的则有内藤湖南、津田左右吉等人2。然而,探讨日本疑古思潮,而试图去寻找它的源流时,则会自然地想起那珂通世这个名字。可以说,从那珂通世到白鸟库吉,再到津田左右吉、内藤湖南等,表现出日本现代疑古思潮演进的三个阶段。
仔细想来,日本「疑古」思潮兴起,从文本视角考虑,源泉竟然是一本中国书──崔述的《考信录》,而将这本书3介绍到日本的就是著名中国学学者那珂通世4。
1902年,日本《史学杂志》第十三篇第七号发表那珂通世的〈考信录解题〉,介绍崔述花费四十余年「精密地调查上古、唐虞、三代、孔孟的事实」,并说:「计经史百家之书,鉴定其新古,甄别其真伪,我国人虽望竟其业,幸赖此书,得省其劳。东壁所斥者,为俗传,为伪古书,为圣人之道。圣人之道,暂且不论,对古书古传再中研究的话,对于我们了解西邻古代开化的真相,就可事半功倍。」5
在那珂通世看来,《考信录》所做的工作「所斥者,为俗传,为伪古书,为圣人之道」,《考信录》所斥者真是「圣人之道」吗?可能稍欠史证,但至少在日本学者的心目中已经产生这样的印象。也许,日本学者之所以看中《考信录》,就是因为这本书背后,有着被他们称道的批判精神,而这恰好与二十世纪初该国蓄势待发的新一轮批判思潮相吻合。
过了一年,也就是1903年的4月,那珂通世终于校点出版了崔述的《崔东壁遗书》。这是一件大事,给日本批判主义疑古思潮提供了重要的思想与资料资源6。
崔述(1740─1816),河北大名人,字武承,号东壁。清朝举人,曾为福建罗源等县太爷,六十二岁北归。7关于他的学问,《清史稿》云:
其著书大旨,谓不以传注杂于经,不以诸子百家杂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