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20世纪中国社会变革的可
20世纪中国古代财政史研
20世纪中叶联合国关于“
十一世纪初的天书封禅运
20世纪30年代关于奴隶社
21世纪中国史学遐思
20世纪美国对中国史学史
没有理论就没有历史科学
二十世纪中国史学理论的
上世纪初叶日本疑古史学
最新热门    
 
20世纪20年代胡适对于国学在青少年中普及的努力

时间:2009-7-24 13:58:03  来源:不详

提要    在20世纪20年代胡适对于国学的普及不遗余力。主要表现在他先后两次关于中学古文教学的公开演讲及为华学生开列的最低国学书目中。在两次演讲中,胡适对于中学古文的教学给与很大的关心和热情。认为没有相应的国学知识,青年们对外则不能代表中国,对内则将没有意义。国学一定可以拥有更加光的未来。

 


关键词  胡适  国学  中学生   国文教育   书目


 


近几年来,学术界关于胡适的讨论、研究是个热点。胡适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以及中西文化关系的思想主张是热点中的热点;重要的是,研究胡适要像胡适自己所说的那样,要“还历史的真相”,以“历史眼光、中立的态度”去做学术研究。套用胡适的话说,“以胡适还胡适”。笔者注意到,虽然近几年来,关于胡适对于中西文化的态度的研究成果可观,但是,尚没有发现从普及青少年的国学知识方面进行考察、讨论的相关成果。

 


胡适对于国学知识的普及和提倡,可以说其所付出的努力和手段方都是多方面的。从早年的博士论文《先明学史》的序言到1919年的发表《新思潮的意义》以及胡适具有“考据癖”的一系列的考据等都可以读出胡适为普及国学、普及中国传统文化的所思、所想和所为。胡适在其博士论文的开篇中就已经在思考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交汇及如何发展广大等相关后果的大问题,也就是中华民族生存、延续和发展的大问题。强调这个大问题的解决“唯有依靠新中国知识界领导人的远见和历史延续性的意识,------能够成功地把现代文化的精华与中国的文化精华连接起来”,[1](p8)其中“历史延续性的意识”的内涵当然包括学术本身的历史发展要求的诸多诉求,如“儒学”的问题,“非儒学”的问题,“儒学”和“非儒学”与西方“现代文化”的关系问题等等,但是,“历史延续性的意识”还应涵括了“国学”普及即“传统文化”的革新、传承及普及的问题。胡适在各种场合都在强调,整理国故就是为了使无系统、无头绪、无条理的国故变得有系统、有条理、有头绪的国故,[2](p11)目的是使一般人能够有趣味、有能力读懂或研究国故。胡适一生做了大量的考据,自称有“历史考据癖”。胡适对于考据之所以会成为“癖”,当然是有其秉性释然的缘故,用胡适自己的话说,“这自然是性情的偏向,很难遏制。”可是胡适还说,“我要教人一个思想学问的方法。”[3](p211)考据本身就是考核、证实和说明历史的真相的学术活动,本身就是对国学的普及和发展的努力。而教人以“做学问”及“思想”的方法,目标当然大都是年轻人,当然也是和普及及研究国学的目标一致的了。

 


其实胡适发动“整理国故”运动,其目的也有普及国学知识的成份。由于近年来研究胡适与整理国故运动比较多且已很深入,故笔者对于胡适整理国故运动与国学普及的关系略加述说。胡适早在1921年在东南大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