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历史时期中国绿洲的农业
先秦儒家的农业发展观及
中国上古帝王的农神色彩
新石器时代的农事崇拜、
试论六朝时期广西地区的
金代东北地区的农业生产
西夏时期河西走廊的农牧
制度创新与明清以来的农
朱熹的农业科技思想
中国的农村研究
最新热门    
 
党的农地政策的变迁及其启示

时间:2009-7-24 13:56:33  来源:不详
   90年代以来,特别是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我国对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土地经营制度作了新的探索。其基本特点是:在80年代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改革的基础上,集体所有和国有土地的经营方式多化;并进一步探讨劳动与土地如何密切结合?
    (一)赋予农民长期而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权
    赋予农民长期而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权,是保证农村长远发展和稳定的重大战略措施。1997年,在土地承包政策的具体执行过程中出现了问题:有的地方在第一轮承包到期后没有及时开展延长土地承包期的工作;有的地方随意改变土地承包关系,以各种名义强行收回农民的一部分承包地,重新高价发包,加重农民负担;有的地方在实行土地适度规模经营过程中,强迫命令,引起群众不满等。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出《关于进一步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通知》: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党的农村政策的核心内容。要求认真做好延长土地承包期的工作。土地承包期再延长30年不变,营造林地和“四荒”地治理等开发性生产的承包期可以更长,并对土地使用权的流转制度作出了具体的规定。
    1998年8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修订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明确了土地承包经营期限为30年。同年10月,党的15届3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重申:坚持党的农村基本政策不动摇,关键是稳定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稳定家庭承包经营,核心是稳定土地承包关系。《决定》指出:“土地是农业最基本的生产要素,又是农民最基本的生活保障。稳定土地承包关系,才能引导农民珍惜土地,增加投入,培肥地力,逐步提高产出率;才能解除农民的后顾之忧,保持农村稳定。”这一判断是建立在对“三农”现实矛盾科学分析基础之上的。
    (二)突出耕地保护政策
    l999年1月1日正式实施了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相对于1986年颁布的旧法,其最大特点是突出耕地保护政策。其中规定:各地政府必须确保本行政区内耕地总量不减少,基本农田保护区一般应占耕地的80%以上;国家将土地分为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三部分,促使土地使用者在用途管制的前提下依法使用土地;同时提高了征地补偿标准;严格限制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

   (二)在治理荒山、沙地中实行拍卖“四荒”的新举措
    90年代初,为了加强水土保持,国家推出了拍卖“四荒”新举措。包、租、卖、股等方式大大推动了“四荒”(荒山、荒坡、荒沟、荒地)资源的综合治理开发。全国可供开发利用的“四荒”资源约4.7亿亩,至1998年10月,通过上述形式已被利用的达l.30亿亩,其中拍卖达6659万亩,承包7259万亩,股份合作698万亩,租赁278万亩。[3] 
    (三)小城镇建设中的土地政策
    随着小城镇发展速度加快(1979年设有建制镇2581个,1998年达19216个),199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小城镇大战略”的方针。其中核心问题是土地利用问题。在遵守新《土地管理法》规定的基础上,各方提出允许土地置换,积极推行土地有偿使用制度,加快小城镇土地合理流动,并通过有效的土地资产管理积累资金等等;关于征地制度必须体现农民作为农村财产所有者的权益问题,尚有待于政策进一步明确。
    (四)经济发达地区集体经济的发展与股田制的出现
    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发达地区的土地利用出现发展集体经济和股田制两个趋势。一方面,少数有特殊条件搞得好的如大邱庄、华西村、南街村、刘庄以及北京郊区的一些村镇经济具有了经营自主权和外部市场,规模效益突出,取得惊人发展。另一方面,在家庭联产承包的基础上,广东省南海市于1991年首先把股份合作制引入土地经营制度,取得良好的效果;农地股份合作制的试点范围很快扩大到广东其他地区,以及福建、浙江、山东等经济较为发达的地方,以解决土地分散与农业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