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近代史;语境;语词——略
战争、政治与道德——国
论五代宋初“胡/汉”语
清代民法语境中“业”的
中国文化语境中的 非物
培养史、地、政学科间综
最新热门    
 
语境、政治与历史:义和团运动评价50年

时间:2009-7-24 13:56:43  来源:不详
国上古史、中古史上的许多问题,基本与“政治”无涉,也就谈不上有什么“相关性”的问题。但是,中国近现代、特别是当代史上的许多问题,就与“政治”关涉度甚高,在中国现有“国情”下甚至具有直接的现实性。政治并非均等地出现在所有学术问题上。这有两种情形需要厘清,即“政治性的学术问题”和“学术性的政治问题”。前者说的是某些选题大体上可以作为不计现实利害的学术研究的对象来对待,但又具有不可否认的或多或少的政治属性;后者说的是某些问题带有直接的政治性或其本身就是政治问题,但可以从学术的视角或在学术的层面上加以观察和探讨。限于篇幅,这里对后者略而不谈,仅想以“义和团运动”为例,进一步谈一下前一种情形。 

  如同本文在开始时所强调的,“义和团运动”虽已成为一个世纪前的历史事件,但由于一个世纪后的今天仍处在“义和团”所提出的问题的笼罩之下,所以这一课题本身仍带有一定的政治性。“历史是稳定凝结了的现实,现实是流动变化着的历史。历史研究工作应以过去稳定了的现实为范围。”[18]纯就“事实”而言,“义和团运动”看来早就进入历史之中,但就其“意义”而言,这一运动仍与现实息息相通,仍处在“变动不居”的过程之中,其中最大的变数,是这一运动象征的民族主义。“政治”这一概念无疑具有多方面的内涵,“民族性”则是当今政治最基本的属性之一。随着“现代化”所导致的“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以“民族主义”为内容的政治也愈趋尖锐起来。“义和团运动”虽已凝固为“过去”,但它却是遗留在中华民族身上的一块面积最大、创伤最深的疤,而且这块疤又与民族最敏感的神经相连:民族尊严。“八国联军”与“庚子赔款”,对这种尊严的伤害可能太深了。一有“风吹草动”、“阴天下雨”,这块看似凝固的疤就会隐隐作痛。中华民族作为当今世界上一个尊严感最强却又处在弱势地位上的民族,当其尊严得不到应有尊重、甚至还被冒犯的时候,如何完全不计现实利害、平心静气的估价历史上的义和团运动,的确是一个值得正视、更值得探讨的问题。在严格遵循学术尺度的同时,又无法摆脱以“民族主义”为主要内容的政治的制约,看来,21世纪初叶的义和团研究与评价,仍将处在这种学术与政治的紧张之中,仍将处在职业历史学家的求真良知与民族情感的冲突之中,仍将处在一个公民的理性与价值的撕裂之中。 




  【参考文献】 
  [1](美)柯文.有争议的往事:作为历史神话的义和团[A].义和团运动与近代中国社会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济南:齐鲁书社,1992. 
  [2]翦伯赞主编.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义和团(一)序言[M].上海:神州国光社,1953. 
  [3]翦伯赞.义和团运动[J].历史教学,1958,(5). 
  [4]刘大年.美国侵华简史[M].北京:新华时事丛刊社,1950. 
  [5]周南.义和团运动是什么性质?这运动是怎样发生的?[J].历史教学,1954,(11). 
  [6]周恩来.在北京各界欢迎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政府代表团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1955-12-12. 
  [7]司缓延.义和团运动(1900-1901)——中国近代史讲课记录[J].历史教学,1952,(3). 
  [8]义和团运动六十周年纪念论文集[C].北京:中华书局,1961. 
  [9]戚本禹.爱国主义还是卖国主义——评反动影片《清宫秘史》[J].红旗,1967,(3). 
  [10]左步青、章鸣九.评戚本禹的《爱国主义还是卖国主义》[J].红旗,1979,(12). 
  [11]王致中.封建蒙昧主义与义和团运动[J].历史研究,1980,(1). 
  [12]义和团运动史讨论文集[C].济南:齐鲁书社,1982. 
  [13]黎澍.中西文化问题[J].历史研究,1989,(3). 
  [14]路遥主编.义和拳运动起源探索·前言[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0. 
  [15]林华国.义和团史事考[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16](美)柯文.《历史三调:作为事件、经历和神话的义和团》序[J].义和团研究会通讯,1997,(5). 
  [17]黎澍.黎澍自选集[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8. 
  [18]孙思白.试论历史与现实的联系与区别[A].历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C].北京:红旗出版社,1983.&nbs

 << 上一页  [11] [12]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