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河北地区汉代城市的历史
魏晋南北朝河北经济的发
一组珍贵的元代社会经济
“中国境内罗马战俘城”
墓志资料中的河北藩镇形
关于河北宋辽金时代考古
《关于历史有效教学的几
河北投资千万元保护定窑
新时期展览的轻骑兵——
留住历史 留住文明——
最新热门    
 
河北境内的古地道遗迹与宋辽金时代的战事

时间:2009-7-24 13:56:52  来源:不详
实为险扼。……凡出并、邺之间者,滏口实为之冲要。”[23]滏口自古以来就是河东与山东之间的一个重要通道,故乃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靖康元年(1126年)八月,金军两路南下,西路左副元帅宗翰攻河东,东路右副元帅宗望攻河北。时宗泽知磁州,缮城隍,治器械,募义勇,决计固守。同年十一月,康王赵构出使金军,至磁州,为宗泽劝阻,磁州百姓杀康王副使王云,康王遂还相州。十二月,康王为天下兵马大元帅,开帅府于相州(今河南省安阳市),磁州实为之屏蔽。后宗泽为副元帅,去磁,磁州遂为金军所陷。建炎元年(1127年)五月,“命统制官薛广、张琼率兵六千人会河北山水寨义兵,共复磁、相”。[24]此后磁州虽长期遭到金军围攻,但仍顽强坚守达两年以上,直到建炎三年(1129年)六月,因粮绝,权知磁州苏珪才举城降于金人,“时磁州武安县城守甚固,金不能攻,及闻磁降,乃下”。[25]按鼓山正介于磁州州治滏阳县与武安县之间,当滏阳和武安坚守未下之时,鼓山也必定是在宋军控制之中,这样滏阳和武安方可以互相倚援,鼓山一带的地道网可能就是在这期间构筑的。这里的地道网络结构之复杂,工程之浩大,远不是河北其它地区的地道所能够相比的,大概是根据军事上的需要而进行的总体规划和设计,地道中出土的铁兵器和瓷雷等军用物品,也暗示着此地曾经历过一场苦战。所以我估计邯郸峰峰矿区的地道不是像一般平原村落的地道那样出自地方忠义巡社之手,而是磁州守军为了磁州保卫战的需要而苦心经营的结果。
  据傅振伦先生说,邯郸地道民间一向称之为“躲金洞”,而且他曾从朋友手中得到过一件出自地道中的铜辔,上刻“大宋”二字。[26]另外七十年代当地的文物工作者从地道中清理出来的宋代铜钱中,包括“建炎通宝”数枚。这些都为我们判断地道的时代提供了有力的依据。但其中尚有一个疑问需要加以解释。地道中所出土的铜钱,年代最晚者为“正隆元宝”,“正隆元宝”是金海陵王正隆年间(1156—1161年)所铸,离磁州保卫战已有三十年之久。这当作何解释?我认为此地的地道可能在金朝后期的金蒙战争中再度被人们利用,“正隆元宝”当是这个时候遗下的。
  金朝自卫绍王大安三年(1211年)起开始遭受蒙古的入侵。时蒙古军所经之处,“无不残灭,两河、山东数千里,人民杀戮几尽,金帛、子女、牛羊马畜皆席卷而去,屋庐焚毁,城郭丘墟”。[27]磁州地当要冲,自1213年后曾四次被蒙古军及宋军攻陷:第一次是金贞祐元年(1213年)秋,时蒙古分兵三路南下,其中“皇子术赤、察合台、窝阔台为右军,循太行而南,取保、遂、安肃、安、定、邢、   、磁、相、卫、辉、怀、孟”,而后折向河东,大掠而还;[28]第二次是金兴定元年(1217年)十月,“大元兵下磁州”;[29]第三次是兴定四年(1220年)八月,蒙古大帅木华黎破磁州滏阳;第四次是金正大二年(1225年)七月,宋将彭义斌自山东进军河北,下磁州。在此十数年间,鼓山的地道网可能曾得到当地军民的充分利用,不管是用于抵御蒙宋军队的进攻,还是用于躲避兵火杀戮,这些地道都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四、河北古今地道的比较与参照
  众所周知,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的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中,河北人民曾经把地道战作为平原游击战争的一种重要战术而广泛地加以运用。保存至今的河北保定冉庄地道和北京顺义焦庄户地道也已经成为不可多得的历史文物。我们若将宋辽金时代的河北古地道与抗日战争时期的河北地道作一比较,必定会从中获得很多有益的启示。
  抗日战争时期的地道战术滥觞于1941年,而广泛应用是在1942年以后。开展地道战的中心区域是冀中平原,至1944年冬,冀中平原的地道总长度已达二万五千里左右。[30]而目前发现的河北古地道,除了邯郸一地之外,其它的也全都集中在冀中平原地区,这表明地道战术在冀中的成熟不是偶然的,其中显然有一种尚未被人们意识到的传统的因素。另外在整个抗战期间,地道战术的运用仅限于河北和今北京境内的部分地区,当然这和地理条件、土质状况和地下水位等等因素都有很大关系,而迄今在河北之外亦从未发现过任何古地道,说明这种现象也不是偶然的。[31]
  关于抗战期间冀中地道的总体发展情况,1945年5月,冀中军区司令员杨成武在《冀中平原上的地道斗争》一文中进行了总结,他把冀中地道的发展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即秘密地窖、隐蔽地道、战斗地道。[32]我想这个规律对于宋辽金时代的古地道可能同样也是适用的。《元史》中就记载有金朝后期河北、河南百姓开掘地道以避战乱的几个例子,如金宣宗贞祐四年(1216年),“真定饥,群盗据城叛,民皆穴地以避之”;[33]又如《元史》卷一五七《郝经传》曰:“金末,父思温辟地河南之鲁山。河南乱,居民匿窖中,乱兵以火熏灼之,民多死,经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