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南北朝的散官发展与清浊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史注体
美国南北战争对两岸关系
魏晋南北朝的盗墓之风与
魏晋南北朝民族融合中少
北魏北齐“职人”初探─
魏晋政局与皇甫谧之废疾
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西域
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西域
品位与职位——秦汉魏晋
最新热门    
 
魏晋南北朝河北经济的发展

时间:2009-7-24 13:53:20  来源:不详
早自春秋战国起,河北地区①便有所开发和发展。西门豹治邺的历史迄今还脍炙人口,也出现了蓟、涿、邯郸、中山、温和轵等堪称一方都会的城市。在司马迁的笔下,燕国因“有鱼盐枣栗之饶”被称道,中山“地薄人众”,和赵国一样“仰机利而食”②。《盐铁论》中有关河北的记载,和《史记》并没有太多的差别。看来,河北地区农业生产已有了一些基础,否则不会有自己的某些特色,但直到西汉鼎盛时期尚不是北方的主要农业区,却又显而易见。东汉一代,河北当然是有发展的,不过其社会经济较发达的地区仍然局限在太行山麓的东部和燕山山麓的南部,郡国设置还保持着西密东疏的特征,农业生产位居全国的中游,和农业密切结合的家庭手工业,也即家庭纺织业不算发达,畜牧业在社会经济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华北平原是我国著名的大平原,此时其中部,特别是东部依旧人烟稀少,沼泽密布,榛莽丛生。到隋朝时,人们对河北的看却和以前不同了:“信都、河、河间、博陵、恒山、赵郡、武安、襄国,其俗颇同,人性多敦厚,务在农桑,好尚儒学。”③蓟城、涿郡、北平、渔阳等也已颇为繁华。这些都反映了河北平原的中部和南部已呈现初步开发的趋势。至于和农业密切结合的家庭纺织业,历经建康、江陵、长安和邺城当时四大政治和军事中心的颜之
————————
    ①  此处系指西起龙门,东达渤海湾.北自太行山东麓和燕山南麓,南竟黄河北岸之间。相当于今天河北省和北京市.以及今山东省和河南省黄河以北地区。
    ②  《史记》卷129《货殖列传》。
③  《隋书》卷30《地理志》中。
 
推则对此可谓赞叹有加:“河北妇人,织纴组训之事,黼黻锦绣之工,大优于江东也。”①这并非颜之推的虚言妄语,大农学家贾思勰在其名著《齐民要术·种桑柘篇》中说:“今自河以北,大者收百石,少者尚数十斛。”这里的“百石”和“数十斛”,指的是地主们在其桑林中收获的干桑葚,它可证《隋书·地理志》所言河北人们“务在农桑”是有根据的。河北的发展及中部和南部的初步开发,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主要有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起自曹操据有邺城,至永嘉之乱告终。第二阶段始于北魏据有河北,直到隋统一全国前夕。介于二者之间的十六国时期,它一再经历了大起大落的周折。
 

 
修撰《晋书》的初诸公针对河北的地理特点和社会经济状况,有一个较为确切的概括:“其地有险有易,帝王所都,乱则冀安,弱则冀强,荒则冀丰。”②和河南地区比较,东汉时期,这里社会经济相对落后,地主势力远不如河南强大,所以在汉末军阀混战中,虽然同样卷进了战乱,但所受的破坏却较轻。官渡之战时,袁绍用于前线的兵力是“精卒十万,骑万匹”③。和曹操兵力的严重不足形成鲜明的对比。袁绍之能如此,关键在于河北“民户百万”④。这并非袁术一人之言,冀州刺史韩馥的谋士闵纯和李历都作如是言:“冀州虽鄙, 
————————
    ①  《颜氏家训》卷1《治家》。
    ②  《晋书》卷14《地理志》。
    ③  《三国志·魏书》卷6《袁绍传》。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