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南北朝的散官发展与清浊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史注体
美国南北战争对两岸关系
魏晋南北朝的盗墓之风与
魏晋南北朝民族融合中少
北魏北齐“职人”初探─
魏晋政局与皇甫谧之废疾
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西域
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西域
品位与职位——秦汉魏晋
最新热门    
 
魏晋南北朝河北经济的发展

时间:2009-7-24 13:53:20  来源:不详
万户。有关北齐统治时河北户口的增加,有两条材料可资佐证。其一,《魏书·地形志》说,武定年间,阳翟郡有“户一万四千八百二,口六万三千八百七十”,而《隋书·食货志》却说,北齐时“阳翟一郡,户至数万”,增加了不止一倍。其二,《魏书·地形志》说幽州有“户三万九千五百八十,口十四万五百三十六”,而《北史·卢潜传》载其在武平四年(573年)谈及该地的户口时说,“幽州于河北最小,口有五十万”。这是当时幽州人谈当时事,可信度比较大。幽州是河北人口最少的一州,尚然增加了二倍左右,其余各州也会有所增加的。东魏北齐和西魏北周对峙时,高氏占有河南、河北和山西等地,但河南是双方拉锯鏖战之地,其真正的腹心在河北和山西一带,因此河北的人户恢复到北魏全盛的水平,大概还是可能的。


总的来看,北朝时期,河北的人户有所增加,就户而言,已超过其历史上最多时的西汉②,成为本时期人口最密集的地区之一,在北方总人口中的比重也有所攀升。相对于其他地区而言,其劳动人手较为丰富。但丰富的劳动力,必须有较为适宜的制度,才能在经济领域中发挥积极的作用。魏孝文帝改制前,河北地区虽然受到统治者的重视,被看做北魏的粮仓,每遇灾荒,经常组织平城民众游食河北,或由河北调运粮草接济平城和边镇;对河北州牧郡守的人选也相当慎重,考核时,他们往往可以位居前列。其中个别人还在治所搞起了贫富通
————————
   ①  《北齐书》卷2《神武纪》下。
②       西汉时河北大约有180万户左右。
 
济。如张昭在延和二年(433年)出刺幽州,“时幽州年谷不登,州廪虚罄,民多菜色……乃使富人通济贫乏,车马之家籴运外境,贫弱者劝以农桑。岁乃大熟”①。可是实际发展并不显著。魏孝文帝改制,特别是均田制度的推行,终于带来了河北社会经济在北朝时期的黄金时代。此时,整个北方的社会经济都有显著的恢复或稍许发展,河北当然不会例外。高欢虽然凶暴,毕竟知道汉人“夫为汝耕,妇为汝织,输汝粟帛,令汝温饱”②,是其衣食来源。因此较为重视农业生产,通过盐利和粮食转运稍纾民力,解决饥馑,争来了连年丰收,“山东之民稍复苏矣”③。出于增加赋役的需要,他进行了数次括户,有些是准对河北的。其中效果最大的一次得户六十余万,所以有效,应是与均田制相结合进行的。如东魏天平年间(534—537年)就在其统治区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均田。史称“时初给民田,贵势皆占良美,贫弱咸受瘠薄。(高)隆之启高祖,悉更反易,乃得均平”④。“悉更反易,乃得均平”显然做不到,推行均田制则是肯定的。天保八年(557年)“议徙冀、定、瀛无田之人,渭之乐迁,于幽州范阳以处之”⑤。河清三年(564年),又重新制定了均田制度等等。尽管东魏北齐均田制的推行差强人意,毕竟在推行着,对河北经济的恢复多少还是起有作用的。
配合均田制的推行,魏孝文帝诏令“诸州镇有水田之处,各通溉灌,遣匠者所在指授”⑥。可以肯定,自此而后,河北地区会有一些水利工程的。不过,就目前史籍所见,此
————————
    ①  《魏书》卷33《张蒲传》。
    ②  《资治通鉴》卷157。
    ③  《资治通鉴》卷158。
    ④  《北齐书》卷18《高隆之传》。
    ⑤  《隋书》卷24《食货志》。
⑥  《魏书》卷7《高祖纪》。
 
时河北主要还是修复以往的水利工程。魏宣武帝元恪时,杨椿曾受命“监修白沟堤堰”①。枋头大堰自曹操修成以后,历时已久,也废弃了一段时间,北魏熙平年间(516—518年)重新造了一个,“其堰悉铁柱,木石参用”,并开凿了新的渠道,将水流一分为二,一入清水,一入淇水,“上下灌注”,互相调节水量。“沟水南北夹道,枝流引灌,所在通溉”②。航行和灌溉的效用进一步扩大。东魏兴和三年(541年)十月,又“发夫五万人筑漳滨堰,三十五日罢”③。这是再一次大规模修整和开发这个水利工程。北魏神龟二年(519年),在幽州有修复燕国督亢渠和曹魏戾陵堰,“范阳郡有旧督亢渠,径五十里;渔阳、燕郡有故戾陵诸堰,广袤三十里。皆废毁多时,莫能修复。时水旱不调,民多饥馁,(裴)延儁谓疏通旧迹,势必可成,乃表求营造。逐躬自履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