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没有相关教案试题
最新热门    
 
范晔《后汉书》纪传与司马彪《续汉书》志分合考辨

时间:2009-7-24 13:58:06  来源:不详
范氏作之于前,刘昭述之于后。始因亡逸,终遂补全,缀其遗文,申之奥义。”盖误以《志》为蔚宗作,不知昭序已明言司马绍统矣。昭本注范史《纪》、《传》,又取司马氏《续汉志》兼注之,以补蔚宗之阙,故于卷首特标注补,明非蔚宗元文也。[17]《司马彪续汉书志附范史以传》   钱大昕指出司马彪《续汉书》志和刘昭注疏由于宋代学者的努力,得以保存下来,同时也指出误《续汉书》志为刘昭所作始于宋人。乾隆年间所修的《四库全书总目》为《后汉书》所作提要说:   今本八志凡三十卷,别题梁剡令刘昭注。据陈振孙《书录解题》,乃宋乾兴初判国子监孙奭建议校勘,以昭所注司马彪《续汉书》志与范书合为一编。案《隋志》载司马彪《续汉书》八十三卷,《唐书》亦同,《宋志》惟载刘昭《补注后汉志》三十卷,而彪书不著录,是至宋仅存其志,故移以补《后汉书》之缺。其不曰《续汉志》而曰《后汉志》,是已并入范书之称矣。或谓郦道元《水经注》尝引司马彪《州郡志》,疑其先已别行;又谓杜佑《通典》述科举之制,以《后汉书》、《续汉志》连类而举,疑唐以前已并八志入范书,似未确也。[11]《后汉书》   四库馆臣所引“或谓”之说,实指邵晋涵为《四库全书总目》中《后汉书》所作的提要初稿意见,我们留待后文详细辨析。从上述各家记载来看,可见北宋以前范晔《后汉书》虽已有刘昭“借旧志注以补之”,但范晔《后汉书》纪传与司马彪《续汉书》志仍是“自别为一书”。宋真宗乾兴元年,孙奭建议把二者校勘为一书,而没有注明范晔《后汉书》中的志乃是司马彪《续汉书》志,而直接说成刘昭“补亡”、“补阙”,造成后人诸多误解。但是,两书至北宋合并则是确切的事实。   另一种意见则认为两书合并不始于宋人,北宋以前已经合在一处。清人邵晋涵提出唐代合并之说:“郦道元《水经注》尝引司马彪《州郡志》,疑彪之诸志在六朝已有单行之本,故昭为之注。杜佑《通典》述科举之制,以《后汉书》、《续汉志》连类而举,则知以司马《志》附见范书,实始于唐人。陈振孙《书录解题》谓宋乾兴初,判国子监孙奭始建议校勘,合为一书者,考之不审也。” [5]《后汉书提要》明确表示不赞同陈振孙提出的北宋合并说。赵翼指出:“《后汉书》撰述家最多,是以范蔚宗易于藉手。……又十志乃刘昭取司马彪所作以补范书者,增《百官》及《舆服志》是矣,《刑法》、《艺文》亦史之所当载者,乃不为作志,则东汉之刑名及诸人著述于何考乎?此又补注者之失也。”[18]《后汉书》他把司马彪“八志”误作“十志”,失考;同时还把刘昭“注补”说成“补注”,指责补志门类欠缺,理解有误。但赵翼指出“刘昭取司马彪所作以补范书”,意思却非常明确,承认刘昭把司马彪《续汉书》志合入范晔《后汉书》。王鸣盛认为两书合并在北宋以前已经完成,而且指出合并两书之人就是刘昭。他说:   范书无志,梁刘昭注之,即以司马彪《续汉书》志补入,孙氏承泽、李氏光地皆指为范氏书。观陈振孙《书录解题》第四卷,宋《馆阁书目》已如此误也。此《志》每卷首题云梁刘昭注补,不知何人题。正因以司马《志》补范书即刘昭所为,故后人题之如此。别本改云补注,岂司马《志》有所缺,昭补之兼注之耶?司马《志》无缺也。抑昭之前已有注司马《志》者,而昭又补其注耶?昭之前未见有注者也。姑再考之。[15]《范氏后汉书用司马彪志补》)   王氏所说的“别本改云补注”,即清代武英殿本《后汉书》中各志卷端署名“梁剡令刘昭补并注”,造成他对刘昭“注补”还是“补注”问题心存疑虑。殊不知此举乃系后人妄改,本不足存疑,但王鸣盛却认为应当“再考之”,于此可见乾嘉史家考史的慎重态度。李慈铭不同意钱大昕等人的看法,明确提出刘昭注范晔《后汉书》时把司马彪《续汉书》志加以注释并补入范书的观点。他说:   《后汉书》中八志,自来多误为范氏作。国朝朱氏彝尊、钱氏大昕、纪氏昀、王氏鸣盛,洪氏颐煊、赵氏翼皆辨正之,今日为遍录于汲板范书之首。惟钱氏、纪氏谓以司马书并于范书,始自宋乾兴中孙奭、余靖等奏请,则尚未确。《梁书》及《南史》刘昭本传,俱仅云昭注范晔《书》,而昭自序云:“范志全缺,乃借司马《续书》八志,注以补之,分为三十卷,以合范史。”是合司马《志》于范书,乃始于昭。故《隋书·经籍志》云:“《后汉书》一百二十五卷,范晔本,梁剡令刘昭注。”即今所传帝纪十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