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在战争罪责与民族自豪之
从“疑古”走向“正古”
三论中国古代天文历法是
四论中国古代天文历法是
再论中国古代天文历法是
试论中国古代天文历法是
第六节  帝国主义国家之
最新热门    
 
“正家之法”与赵宋的“祖宗家法”

时间:2009-7-24 13:58:16  来源:不详
》不同,作为赵宋治国之法的“祖宗家法”,似乎具有涵盖一切的性质。对于“祖宗家法”的适用范畴,宋人从未作出过明确排它的界定与回答。这种边缘模糊化的状况,正是其高度适应性所需求的。

宋代“祖宗家法”提法的出现,一方面,使现世的法度规则笼罩在礼制乃至道德伦理的体系之下,具有了双重的权威;同时也使“祖宗”的意旨与现实政治联系在一起,使其形象更为鲜明生动,并因而在现世获得了“永生”。另一方面,这一说法又将已经进入彼界的“祖宗”与用以处置世俗政务的“法度”固定联系起来,从而使“祖宗”不再是“高处不胜寒”的神灵,在拉近了距离、保存了亲切感的同时,事实上也降低了祖宗们的超越度与凌驾度。

总的讲,赵宋的所谓“祖宗家法”,可以说沟通着当时的“正家”与“治国”方式,也体现着“人治”与“法治”的互补与折衷。它的立足点、落实处是规矩法度;而与此同时,又突出着作为家族尊长、人治象征的“祖宗”之导向与决定作用。从这一意义上,或许可以说,作为根本性治国原则的“祖宗家法”,既是对于“人治”的限制与规范,又是“人治”的延伸,是寓含一定理性精神的“人治”。

赵宋的“祖宗家法”,存在于政治、社会、文化交汇的界面之上。尽管宋人倾向于认为它是一系列实际轨则的组合,时至今日,我们却不应再作此拘泥的理解。“祖宗家法”无疑来自于赵宋统治阶层对社会现实与政治现实的反应,但它显然又在很大程度上寄寓着宋代士大夫的自身理想;它回应着正家治国的现实需要,但作为一种理念,它又并不等同于赵宋王朝实际的政治行为与制度设施。尽管有时它事实上不过是政争的工具,但政争诸方对于它的引证和重视(无论正面或是负面的),同样揭示出它的真实意义。对于“祖宗家法”这种正家治国模式的追求,植根于那一时代的传统之中,深刻地影响着当时的行为、制度乃至社会观念;并且就是在那些行为、制度、观念甚至习俗之中,体现出它的存在。

参考文献:

[1] 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北京:中华书局.1988

[2] 范祖禹:《唐鉴》.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3]《西山先生真文忠公文集》. 四部丛刊本.上海:商务印书馆.1926

[4] 《唐大诏令集》,上海:学林出版社,1992年

[5]《旧唐书》. 北京:中华书局.1986

[6]《新唐书》. 北京:中华书局.1986

[7] 《欧阳文忠公集》.四部丛刊本. 上海:商务印书馆.1926.

[8] 《司马光奏议》.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

[9] 《宋史》. 北京:中华书局.1977.

[10]《杨文公谈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11]《宋朝事实》.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

[12] 《续资治通鉴长编》. 北京:中华书局.1995.

[13] 《陈亮集(增订本)》北京:中华书局.1987.

[14] 《南轩集》, 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15]《苏轼文集》. 北京:中华书局.1986.

[16]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17] 《续编两朝纲目备要》. 北京:中华书局.1995.

[18]《清波杂志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4.

[19]《二程遗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20]《中兴两朝圣政》.台北:文海出版社.1967.

[21]《宋会要辑稿》. 北京:中华书局.1957.

[22] 林駉:《古今源流至论》台北:新兴书局.1970

[23]《宋论》. 北京:中华书局.1998.

[24]《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2

[25]《文选》,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26]《陆宣公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

[27]《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北京:中华书局.1965.

[28]《元史》,北京:中华书局.1976.

[29]《皇明祖训》,四库存目丛书本,济南:齐鲁书社,1996

[30]《史记》. 北京:中华书局.1959


[1] 关于“家”与“国”以及宗法制度问题比较详细的论述,见阎步克《宗法制度》,刘东主编:《中华文明》页64—7

 << 上一页  [11] [12]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