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从“疑古”走向“正古”——试论中国古史学的发展方向 |
|
时间:2009-7-24 13:50:18 来源:不详
|
|
|
近百年来,中国古史学的主旋律是疑古思潮,不过,发生于此期间的一次次考古发掘却伴奏出另一种音符,大批出土文献强烈震撼着疑古大厦的根基。终于,李学勤在世纪之交响亮地发出了“走出疑古时代”的呐喊。然而,“走出疑古时代”后又走向何处?中国古史学的出路在哪里?这是史学界不得不认真面对的问题。
释“古”
提起“疑古”、“信古”这类概念,其实有许多似是而非的问题需要澄清。例如,这里的“古”字何所指?这个“古”字并非笼统地指过去的东西,而是指“古史”,而我们所说的“古史”通常指先秦历史。如果进一步追究,“古史”又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先秦时期的历史过程本身,二是关于先秦历史的记述和阐释,即“古史学”。事实上,通常所指的“古”是指古史学。
然而,先秦以来,每个时期都有其古史学。“古”具体是指哪个时期的古史学呢?固然,“疑古”的传统可以追之久远。早在战国中期,孟子就已经发出“尽信书不如无书”之叹。东汉的王充作《书虚》、《语增》、《艺增》、《问孔》、《非韩》、《刺孟》诸篇,对群经、诸子所载上古史事多有责难。至唐代,刘知几干脆将自己的著作命名为《疑古》、《惑经》,其予头直指《尚书》、《春秋》、孔子。不过,这些“疑古”都不在我们讨论的范围之内。我们今天所说的“疑古”有其特殊含义。在北宋以前,虽然“疑古”的事例不绝于史,但毕竟没有形成一股思潮,而我们现在所关注的正是作为思潮的“疑古”。这种作为思潮的“疑古”肇始于北宋庆历年间,因而,庆历之后的古史学自然不能称作“古”。换言之,“古”者,庆历以前之传统古史学也。
传统古史学之建立
依上所述,既然所“疑”所“信”的是庆历以前之传统古史学,那么就需要对它有一个基本的认识。
中国古史学可谓命途多舛,由于种种原因曾多次遭到致命的破坏,但历代学者又都想方设法进行重建。春秋以前,有关三代历史的记述,主要保存在《诗》、《书》、《礼》、《乐》等典籍之中。但随着周王朝的日益衰微,到孔子之世,《礼》、《乐》荒废,《诗》、《书》也多散失。孔子对此深感痛惜,于是论次《诗》、《书》,修起《礼》、《乐》,阐发《周易》,著述《春秋》。经孔子整理的六经,成为先秦古史学的典范。孔子对夏商周三代历史的重建,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具有重要意义的古史重建活动。
中国历史上第二次大规模的古史重建活动是西汉对先秦历史的重建。秦火之后,历史典籍丧失殆尽,古史学又有中断的危险。好在汉初废除“挟书律”,广开献书之路,于是涌现出大量先秦典籍。这些典籍有的来自民间冒险收藏,有的来自学者口传,也有一批来自秦代国家图书馆。当时的历史学家正是利用这些文献对先秦历史进行重建的。大致地说,西汉学者重建古史学的途径有以下数端:一是口述古典,如伏生口述《尚书》;二是隶定古文,如孔安国等学者将古文经转写为今文经;三是考证编写古史,如司马迁撰写《史记》;四是校订古籍,如《汉志》所载:“至成帝时,以书颇散亡,使谒者陈农求遗书于天下。诏光禄大夫刘向校经传诸子诗赋,步兵校尉任宏校兵书,太史令尹咸校数术,侍医李柱国校方技”;五是文献类编,如大小戴编《礼记》;六是杂记旧闻,如刘向撰《说苑》、《[1] [2] [3] [4] 下一页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