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试论顾颉刚先生的疑古思
上世纪初叶日本疑古史学
从“天父下凡”和“天王
从“唯物史观”到“选择
唐宋时期从“村坊制”到
疑古与考信——钱穆评古
谈“信古、疑古、释古”
从“境地研究”到环境史
从“戏说乾隆”到“胡说
从“别种”看高句丽族源
最新热门    
 
从“疑古”走向“正古”——试论中国古史学的发展方向

时间:2009-7-24 13:50:18  来源:不详
三曰“补正”,即“补”而“正”之。汉唐传统古史学也有所缺失,尤其经过秦火,当有大批先秦文献佚失,需要根据出土材料并结合传世文献加以补足。这方面最显著的例子莫过于大家都注意到的郭店简补足了儒学史上孔孟之间的缺环。 

四曰“判正”,即“判”而“正”之。汉唐传统古史学的有些方面不明确的甚至是不准确的,需要进一步评判论定,使得其正。如汉唐学者关于老子其人其书的记载,杂乱抵牾。笔者根据郭店《老子》得出的结论是,《老子》简本出自春秋末年的老聃,今本出自战国中期的太史儋。又如汉唐学者只是笼统地说孔子作《易传》、孔子或子思等作《孝经》、子思作《中庸》。笔者依据“二重证据法”研究的结果是,今本《易传》包括早期《易传》和孔子易说两部分,《孝经》为乐正子春所记孔子和曾子的对话,而《中庸》则包括子思所记孔子言论和子思本人著作两部分。 



总的说来,“正古”可以看作王国维“二重证据法”的落实和引申。这也正是我所理解的中国古史学的发展方向

上一页  [1] [2] [3] [4]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