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历史教案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马学松:资产阶级民主革
布老虎:“清朝统治危机
新课标连载:清朝君主专
黄孝华:《清朝统治危机
论清末版权法律文本的出
试论19世纪中期清朝军队
试论清代色情业的发展与
清朝的满蒙联姻
论清代的人口流动和婚姻
钱穆论清学史述评
最新热门    
 
论清朝服饰发展和演变与政治的关系

时间:2011-02-27 11:23:24  来源:不详
  清朝是以满族为核心建立的中国最后一个君主集权制王朝。在其经历的268年统治过程中,服饰从满清入关时坚持典型的游牧服饰并强制汉人更易服制,到满汉两族服饰融合的短期繁荣,再到西风渐进时的后期衰落等变化,而这种发展和演变与当时的政治密不可分。

    一、满清入关,汉人易服

清王朝是由塞外民族满族入关后建立的,长期生活于我国北方地区的满族服饰具有典型的游牧风格。清初顺治帝福临入关时为坚守其本民族旧制,不愿意轻易改变原有服式。1644年6月,山海关开关,清兵占领北京,下江南,清世祖即位;第二年6月,福临颁布了“剃发令”,清廷将反剃发作为归顺的标志之一,剃发易服这一强制性活动的范围与程度是前所未有的,因此遭到汉族人民的坚决抵抗。汉族人素持“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毁伤”之意识,在“宁可断头,决不剃发”的口号下聚集起来,对满族统治者进行多次斗争,“江阴十日”、“嘉定三屠”、“六万人同心死义,存大明三百里江山”的诗句就是最好的见证。

    二、短期繁荣,满汉相融

康熙帝作为清代第二代皇帝,同时也作为中国封建史上不可多得的圣明君主,他看到单以野蛮落后的方式去统治中原,实际上破坏了汉族已达到的比较进步的生产关系,于是不得不缓和满族和汉族之间的激烈矛盾,使生产力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并且在不成文的“十从十不从”、“男从女不从”的条例下,两族矛盾才暂时得到缓解。习俗有极强的传承性,也会随时随地而变,由于两族人民的广泛接触且频繁,所以其演变过程中互为渗透融合,互为影响。

    由于满族服饰具有典型的游牧风格,带有浓郁的大自然风格,而中原地带由于其地理位置、气候环境,长期以来崇尚文儒柔雅之风,所以满汉两族服饰在相融的过程中,既有互相替代,也保留了各自的服装特色。

    清代男子以袍、褂、袄、衫、裤为主,相继改宽衣大袖为窄袖筒身,衣襟以钮扣系之,代替了汉族惯用的绸带;领口变化较多,无领子,而另加领衣,俗称“牛舌头”。在满族的服装上采用了汉族冕服中的十二章纹饰,只是不在常服上缀补子,而是直接绣方形或圆形补于衣上,称之为补服;袍服袖口有吐出于外的“箭袖”,具有典型的地区特征,因形似马蹄,被俗称为“马蹄袖”。其形源于北方恶劣天气中避寒而用,待狩猎射箭时又可卷上,不妨碍形动。袍服中还有一种“缺襟袍”,前襟下摆分开,右边裁下一块,比左面略短一尺,便于乘骑,因而谓之“行装”。在“嘉乾”之后,开始效仿汉服,汉服虽屡遭禁止,但其趋势仍在不断扩大。汉族女子清初服装基本与明代相同,到后来不断变化,终于形成清朝服装特色。云肩在明代已现于社会女子之间,可作为礼服,清初女子在行礼或新婚时作为装饰;清初满族与汉族女子各自保留本族发型形制,至中期汉女仿满宫女,以高髻为尚;鞋式旗汉各异,旗女天足,穿木底高跟鞋,汉女缠足,多穿木底弓鞋。

    清朝虽有百年盛世,却摆脱不了封建帝制统治的陋病,愚昧的闭关锁国之政,使得国运每况愈下,而此时的服饰却崇尚奢靡,追求繁缛的艺术风格,导致服装边缘、饰物等形成精致细密之风。乾隆时达官贵人为显阔,曾实行过一阵反穿马褂,以炫耀其高级裘皮。在衣服边缘地方施绣镶滚花边是清代女子衣服装饰的一大特点,早期只有三镶五滚,后来越发繁阔,发展为十八镶滚,

[1] [2]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www.lsq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