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复习试题 >> 正文
2006年中考历史综合模拟
06年全国中考历史综合训
06年全国中考历史综合训
中考创新试题选之综合测
中考创新试题选之综合测
中考创新试题选之综合测
06年中考历史备战之综合
中国古代史及世界史综合
中国古代史及世界史综合
让历史综合活动课充满生
最新热门    
 
文科综合总复习的思路、方法和技巧

时间:2007-3-2 14:23:58  来源:不详
的影响;(7)假日经济;(8)城市化进程与小城镇化;(9))多极化问题;(10)黄河流域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与经济发展;(11)长江流域经济发展;(12)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13)维护祖国统一,反对外来势力侵略等。
*和历史两学科专题研究课有:(1)法治与德治;(2)“三个代表”与从严治党;(3)近代国际关系;(4)当今国际形势;(5)正确认识中美关系等。*和地理专题研究课有:(1)人类对宇宙的认识;(2)自然灾害的防治;(3)人与自然、社会;(4)中国与可持续发展。
  在总复习过程中,考生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自觉寻找适合自己实际情况的最佳复习方法,进行跨学科的联想、拓展和迁移能力的自我训练。由于各学科特点不同,复习方法侧重点也不同。*学科侧重理论联系实际,运用经济常识、哲学常识、*常识原理去分析现实生活中的热点问题和焦点问题。历史学科侧重归纳、比较和概括历史知识,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历史现象和历史事物,揭示其本质,阐述历史发展的规律,以史鉴今,注意史论结合。地理学科侧重图导图解分析,强调揭示地理学与社会经济、人文观念发展之间存在的关系,将与高中地理密切相关的初中地理内容融化在高中地理知识结构中,将现行教材和新教材公共交点的最基本的、核心的、可再生性的内容,运用图导法建立知识整体结构。跨学科综合侧重从整体上把握教材知识体系,根据不同的*、历史、地理知识内容、载体材料或背景采用相关知识统整表、知识结构图解、知识结构螺旋形等方法将知识重组、整合,构成一个有机整体,以期在知识的交融、各种思想方法相互碰撞的过程中,产生更为深刻的思想内涵。
  例如,可采用知识结构螺旋形法综合分析“科技革命对城市化进程的影响”,寻找跨学科交叉渗透切入点。
  三、减轻心理压力,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正确掌握解题技巧
  临近高考,高三考生对文科综合跨学科交叉渗透切入点和综合思维能力的要求把握不准,加上多数省、自治区、直辖市第一次将地理列入考试范围,因此普遍感到心理压力较大。
  总复习过程中,首先要自减压力。2001年高考的考试说明已明确规定:文科综合首先是学科内综合,2001年跨学科综合所占比例较小,跨学科综合科目的难度比学科内综合的难度小;试题按题型、内容等进行排列,单纯的选择题在前,非选择题在后,选择题和非选择题按地理、历史、*顺序相对集中;选择题中跨学科渗透题目所占的比例较小,非选择题中最后两道跨学科题目要求从地缘、事实、意识三个方面分析社会现象的内部关系,大致可以认为按地理、历史、*顺序进行多层次、多角度分析。掌握这些规律对解题时思维跳跃大有裨益。
  减轻临考心理压力的关键是正确掌握解答跨学科综合的选择题和非选择题的解题技巧。跨学科综合题多数属于提供新材料、新情境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信息迁移题,侧重考查考生临场阅读、提取有效信息和进行信息加工、信息迁移以及判断、归纳、推进、预测、说明成因或创新思维的能力。解答跨学科的选择题的思维步骤可以概括为:
  解答跨学科问答题的思维步骤可以概括为:
  例如:郑和下西洋,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有关郑和下西洋的叙述,正确的是
   A.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的地点是西欧
   B.从利于航行角度考虑,郑和下西洋经过北印度洋最佳的季节是北半球夏季
   C.郑和下西洋途中,能见到极昼、极夜现象
   D.从途经北印度洋航行顺风顺水考虑,郑和下西洋,从出发地点到印度洋途中白昼越来越长
  这是一道历史与地理交叉渗透、信息迁移的选择题。解答这道题的思维步骤是在阅读题干和选项的基础上(接受信息),联想郑和7次下西洋航海路线示意图,确定哪一条航线路线最远(信息筛选),从7次航海路线图比较中可以明确判断最远到达地点是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北印度洋冬季盛行东北季风,海水向西流(联系地理知识),因此郑和下西洋从马六甲海峡到非洲东海岸经过北印度洋顺风顺水的最佳季节是北半球冬季(推理)。郑和下西洋航行线路未经过南北极圈(历史、地理知识),因此不可能见到极昼、极夜现象(运用地理知识推理)。郑和下西洋出发地点是中国东部沿海刘家港,北印度洋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