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复习试题 >> 正文
洋浦实验学校高三第三次
川外附属学校高三文综1
北京十一学校历史必修1
深圳华茂学校:历史必修
中学校本教材《儋州历史
华东师大二附中历史学科
杜威教育学说与民国初年
傅斯年学校历史教育思想
海南:洋浦实验学校高中
高钢:遭遇美国学校历史
最新热门    
 
明珠学校高三历史第三次模拟题

时间:2009-10-18 17:31:35  来源:佚名
 

                    明珠学校2008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
                                 历史科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20分。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75分)
注意事项:
1.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2.答案填写在相应的表格内。


    1、“亲情是缘,相聚是缘”,这是自古以来就深存于每一个中国人心底的情结。追根溯源,下列制度中与这种珍惜亲情、渴望相聚情结形成有密切关系的是    
A、井田制            B、宗法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2、明史专家吴晗在《朱元璋》一书中曾这样描述我国古代的君臣关系:“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到宋朝便不然了。从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一坐群站,……到了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君臣关系从坐而站而跪,说明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的重要特点是
A、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日益加强        
B、内阁制度日渐成熟
C、中央的权力日益向帝王集中        
D、丞相权力被六部分割
    3、为了切实减轻农民负担,我国政府取消了长期实行的农业税。历史上我国农业税的起征时间是
A、春秋时期             B、战国时期     
C、两汉时期             D、隋唐时期
    4、中国象棋是一种古老的智力游戏,是中国人智慧的体现。以下说法符合史实的是
A、“火”旁的“炮”最早可能始于宋代
B、“相”退出历史舞台始于朱元璋
C、“楚河、汉界”源于春秋战国的历史
D、“围魏救赵”的象棋战术源于春秋史犁
    5、今天我们提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际上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有创建和谐人际关系的思想,它是①“仁者,爱人”    ②贵贱有“序”    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④“有教无类”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6、董仲舒新儒学的基础是“天人感应”,认为“道之大原于天”,主张“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由此可见,下列论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A、反应天命的政治秩序与政治思想应该是统一的      
B、融合黄老之学、法家主张和迷信思想丰富儒学        
C、强化君主集权的同时也主张限制君权过度膨胀
D、新儒学从根本上唾弃“为政以德”的仁政思想
    7、2007年9月28日小林和父母去深圳市民中心看音乐朗诵会《宋人弦歌》,他们将欣赏到谁的诗词作品:
A、周杰伦    B、屈原     C、张择端     D、苏轼
    8、文学艺术作品是社会现实的反映。意大利著名画家拉斐尔创作了 许多关于圣母的画像,右边这幅画中母亲的柔美、圣子的可爱,反映了人间圣母的亲情。他的创作反映的时代精神是
A. 倡导人文主义    
B. 面向现实世界
C. 崇尚科学民主    
D. 追求自由平等
    9、新航路开辟、早期殖民掠夺和文艺复兴运动对历史发展所产生的共同影响是
A、为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B、开始了世界各地相互影响、密切联系的历史
C、为欧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提供了经济基础和思想武器
D、加快了西欧封建社会的衰落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10、中央电视台播出的大型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的解说词中写道:17世纪的英国“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占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了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在下两个世纪里,它将傲视全球。”英国“抢占了先机”和“傲视全球”的典型表现分别是
A、通过新航路的开辟,推动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B、确立了君主立宪制,通过《航海条例》加强了海外贸易
C、确立了君主立宪制,通过工业革命成为最发达的工业国
D、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确立了霸主和世界殖民霸主的地位
    11、以下是19世纪30、40年代中英部分武器装备数据对比,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
         中国                           英国
步枪 射程100米、射速1-2发/分钟 射程200米、射速3-4发/分钟
火炮 泥模制造、炮管杂质多、气孔气泡多、 铁模制造、镗床切削、膛壁光滑、
火药 硝量过高、杂质过高、颗粒粗糙 标准火药配方(硝78%、硫8%、碳14%)
  A、大河文明与海洋文明的差距             
B、儒家文明与基督教文明的差距
C、农耕文明与工业文明的差距              
D、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间的差距


    12、《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两者共同的地方在于
  A、都提出了解决农民最关心的土地问题        
  B、都主张以法治国,加强中央集权
  C、都要求推翻地主阶级的统治,并且各自描写了理想社会的轮廓
  D、都主张向西方学习,发展资本主义
    13、1937年,中国共产党曾致电国民党保证:“共产党领导的陕甘宁革命根据地政府,改名为中华民国特区政府,红军改名为国民革命军,直接受南京中央政府及军事委员会指导。”这表明  ①中共放弃了对特区和红军的领导权  ②中共放弃了与国民党敌对的政策  ③中共有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诚意  ④中共以让步换取和国民党合作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4、阅读《中国土特产产品出口统计表》,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时间           茶叶          生丝
鸦片战争前 5 000(年平均值) 5 000(年平均值)
1845年 8 010               13 220
1851年 9 919               23 040
1853年 10 122              62 896
A、中国的茶叶和生丝出口量持续增加      
B、中国开始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C、茶叶和生丝日益商品化                
D、中国在对外贸易中逐渐取得优势
    15、我们之所以把维新派和顽固派的论战称为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是因为
  A、论战最先震动清朝君臣闭目塞听,愚昧无知的状态
  B、在论战中提出了学习西方科技和兴办近代工商业的要求
  C、资产阶级在论战中首次提出学习西方政治制度的要求
  D、论战正面抨击封建信条和阐述了资产阶级的政治思想
    16、某学校历史探究小组在图书馆搜寻资料中找到了以下一组图片,该小组成员为它们确定的主题中,最恰当的是   图片
  
A、民族工业的曲折历程和新的春天
B、“实业救国”道路在近代中国行不通
C、民族工业在近代中国的发展困难重重
D、民族工业是近代中国的主体经济
    17、苏联新经济政策、美国罗斯福新政、中国的改革开放都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改革,它们都:
A、充分发挥了计划经济特有的优势    
B、完全忽视了市场经济的调节作用
C、以调动劳动者生产积极性为出发点  
D、运用政权对国家经济进行宏观调控
    18、1974年,西德国外长谢尔说:“在‘九国’商谈有关政治行动、组织机构和自己前途的每一张谈判桌上,我们不能保证都有美国的座位”。这段话反映了欧洲各国
A、在国际关系中孤立美国并取得世界霸权  
B、经济实力超过了美国要求确立欧洲中心
C、不满美国的控制并进而与美国分庭抗礼  
D、希望摆脱美国的控制和联合自强的要求
    19、2007年8月15日,美国股市收盘时仍然保持了连日以来的下跌势头,次日,欧洲、亚太地区的股市都反映强烈,股指纷纷下挫,中国上证(上海证券)指数也比前日下跌了104.43点。这一现象最主要说明
A、美国是当今世界真正的经济霸主 
B、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
C、世界各国各地区联系日益密切
D、世界各国的普通群众都热衷于股票投资
    20、1992年上映的《秋菊打官司》主要情节是:20世纪80年代,已有身孕的秋菊在其丈夫被村长踢伤丧失了劳动能力后,她历经艰辛,最终把村长告上了法庭,村长终被拘留。某班学生的观后感,说法正确的是:①它反映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全国范围内平反各种冤假错案 ②它反映了当时实行的村民民主自治制度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③它反映了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后,我国公民的法制意识明显增强了 ④它反映了我国的法制建设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取得了很大成就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③


    21、《春天的故事》中唱道“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诗篇的主题是: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C、什麽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D、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22、最能反映我国政府重视并恰当处理大国关系,使中国外交出现重大突破的历史事件是
  A、1953年中印两国总理会晤,并发表联合声明 
  B、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正式建交
  C、参加日内瓦会议,达成《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协议》
  D、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双方签署《中美联合公报》
    23、贝多芬被誉为乐圣,他将声乐与器乐结合,开创交响乐新形式,如《第九交响曲》。明珠学校的艺术长廊里第一块雕刻旁边的铭牌上刻《第九交响曲》中的一段著名歌词,它的名字是:
A、《西风颂》         B、《欢乐颂》  
C、《英雄交响曲》     D、《牧神午后》
    24、新任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令计划(1956年10月生)同志兄妹五人,他们的名字很特别,分别叫令路线、令政策、令方针、令计划、令完成。令政策向记者透露,父亲当年特别喜欢看报纸,他们出生时,父亲就地取材,在报纸上找一些当时见报率较高的词汇如路线、政策、方针等为他们取名。从上述材料中,可以得到的有效历史信息是: ①他们都是高干子弟②他们出生的年代没有实行计划生育政策③他们的名字反映了当时社会政治生活④他们都经历过社会主义改造。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②③④ 
    25、现在很多中学学生就餐、打公用电话普遍使用IC.卡,非常实用方便,该卡借用了物理学电磁感应原理。电磁感应现象的最早发现并用实验证明者及与此相关的科技革命是
A、英国法拉第 第二次科技革命       
B、意大利马可尼 第一次科技革命
C、 德国赫兹 第三次科技革命         
D、美国贝尔 第二次科技革命

 

 


                          第Ⅱ卷(非选择题)
注意事项:
 1.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题卷中。 
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3.本卷共5大题,共75分
    26、(10分)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的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是平等的;让一个人负担公职优先于他人的时候,所考虑的不是某一个特殊阶级的成员,而是他们所具有的真正才能。……我们雅典人自己决定我们的政策,或者把决议提交适当的讨论。
——伯利克里《在阵亡将士葬礼上的演说》
① 伯利克里担任首席将军期间,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根据材料指出雅典民主政治发展的主要表现。(4分)

 

 

材料二
                                          美国联邦政府                                                 
                                   
                                   
                                    
                                    
                                   
                                   
                                       
图1 唐朝政府机构示意图              图2 美国联邦政府机构示意图
② 根据图1指出,唐太宗如果欲下令治理黄河,最后负责实施的是哪个职能部门?(1分)形成图2这种机构的理论来源是什么?(1分)

 


③ 图2中的国会与伯利克里时期雅典的哪一机构类似?(1分)图1和图2两种政治模式在本质上是否相同?请说明理由。(3分)

 

 

    27、(14分)2006年岁末以来,随着《大国崛起》在中央电视台的热播,大国崛起问题一时成为社会议论的热门话题。
    材料一  历史上,中国至少曾有三次被公认为是地区最强大的国家。第一次是公元前3世纪到公元3世纪,这一时期持续了400多年。在此之后的400多年里,中国四分五裂为几个动荡不安的小国。公元6世纪,中国又一次实现了统一。……13世纪末,中国第三次崛起,这一次又持续了约400年。……。         ——王赓武著《中国迎来第四次崛起》
(1)材料中所说的中国的三次崛起各指什么时代?(3分)
 
 

 

 


   

    材料二  绝大多数历史学家认为:公元1500年前后是人类历史的一个重要分水岭,从那个时候开始,人类的历史才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   
正是从那个时候起,割裂的世界开始连接在一起,经由地理大发现而引发的国家竞争,拉开了不同的文明间相互联系、相互注视,同时也相互对抗和争斗的历史大幕。五百年来,在人类现代化进程的大舞台上,相继出现了九个世界性强国,它们是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和美国。——《大国崛起》解说词
(2)材料中的“重要分水岭”的含义是什么?(1分)从政治、经济两方面概括17~19世纪英国成为世界大国的原因。(2分)
 
 
   

 

 

    材料三  据统计,某工业大国在1870年至1900年,小学生人数由690万增加到1500万。1900年,每1万人口中平均有大学生31.4人,把其他主要国家远远甩到后面。而当时,在1万人中的大学生:德国有8.3人,法国有7.6人,英国只有6人。
第一次工业革命中,重要的新机器和新生产方法都是在英国发明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是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英国虽然也有一些重要的发明,但内燃机、柴油机、发电机和电动机等的发明和改进,却大部分是德国人干的;而环锭纺织机、缝纫机、打字机、白热丝灯和电话,以及“泰罗制”的科学化生产管理方法,则是由这一工业大国发明的。
——摘编自刘宗绪主编的《世界近代史》
(3)材料中的“某工业大国”指的是哪一国家?(1分)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科技与经济中心逐渐从英国向该工业大国转移,根据材料分析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2分)
 

 

 


 
    材料四  1949年,中国开启了新的篇章……过去20年(改革开放以来),是自鸦片战争以来国际环境最好的时期,也是中国国内最稳定、经济最为发展的时期,可谓一百多年来未曾有过的新局面。尽管曾发生过苏东剧变的动荡,……但中国人始终抓住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根本不动摇,中国已从一个地区性大国成长为一个负责任的世界性大国。
——摘自马晓军《走出寻梦的历史阴影》
(4)结合所学知识,概要说明近20多年来中国是如何抓住新的机遇,“成长为一个负责任的世界性大国”的。(3分)
 
 
 

 

(5)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世界大国的崛起有哪些共同因素?(2分)

 

 

    28、(10分)南京见证了风云变幻的中国近代史,今天,南京已成为著名的旅游胜地。阅读下列有关南京的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97年7月1日,位于南京下关的静海寺内安放起一尊大铜钟。钟的主体高1.842米,……四周铸上许多“回”形图案……现在,每天前来参观的人络绎不绝……每年8月29日,社会各界人士都要组织一次盛大的撞钟仪式,重温历史,警钟长鸣。静海寺因为浓缩着中国近代厚重历史而成为南京这个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一景。
——《光明日报》
(1) “南京静海寺的大铜钟高1.842米”和“四周铸上许多‘回’形图案,并选择在1997年7月1日悬挂”,这跟哪两个历史事件有关?(2分)

 


材料二            图片                                     
  
                                         
  
  
  

  

 


(2)据材料二,分析中山陵成为旅游胜地的主要原因。(2分)

 

 

材料三
钟山风雨起苍黄,
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
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
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               图片        
人间正道是沧桑。
  ——毛泽东(1949年4月)
(3) 材料三中的诗和图反映了哪一重要历史事件?有何伟大意义?(3分)

 

 

(4)上述材料反映了南京在中国近代史上三个不同时期的历史命运。试结合阶级属性对形成上述历史命运的原因作一探究性评价。(3分)

 

 


    29、(13分)19世纪六、七十年代,人类历史发展经历了一系列重大的变化,据此回答:
⑴ 资本主义世界在经济上、政治上发生了哪些重大变化?(4分)

 

 

 

⑵ 同一时期中国在经济、政治方面有哪些重大变化?(5分)

 

 

 

⑶ 中国社会的经济变化与世界发展有哪些内在联系?如何理解这种变化?(4分)

 

 

 

    30、(18分)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孔子聚徒讲堂,弟子三千。其中不少学子“贫且贱”,没有社会地位。
    材料二   古之取士皆于学校,故首先一于上,习俗成于下,其人材皆足以有为于世。自先王之泽竭,教养之无所本,士虽有美材而无学校友以成就之,以议者之所患也。今欲追复古制以革其弊……以俟(等待)朝廷兴建学校。(王安石《临川集》)
    材料三   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初期,在北京、上海、天津等地以同文馆、电报学堂、武备学堂、水师学堂、自强学堂等命名的学堂相继创办。其间还有150多人被派赴美、英、法等国留学。
    材料四  拿破仑通过《教育基本法》等法令实话教育改革,加强国家对教育的控制;同时改建与发展为资产阶级政治经济服务的初等学校、中等学校、专科学校和军事学校等。
(1)材料一反映了孔子的什么教育主张?(2分)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孔子的教育主张和实践给当时的教育格局带来了怎样的变化?(4分)

 

 

 

(2)根据材料二,分析王安石教育改革的原因。(2分)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教育变革的历史背景,(4分)并对此变革加以评价。(2分)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拿破仑教育改革的特点,(2分)说明拿破仑教育改革的目的。(2分)

 

 

 


    31、(10分)19世纪是人类社会迅速向现代化迈进的重要阶段,埃及、日本、中国为了追赶现代化浪潮都先后进行过改革。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① 19世纪的埃及、日本和19世纪末期的中国分别进行了哪些追赶现代化浪潮的改革?(3分)

 


② 上述三国改革的最终结果有何差异?(3分)

 

 

③ 我国著名学者钱乘旦认为,东方许多社会发展相对落后的国家在多数情况下,现代化都是从模仿西方的技术开始的。试结合19世纪埃及和日本改革的相关史实说明这一观点。(4分)

 

 

 

 

                    明珠学校2008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
                             历史科试题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B C A B B D D A D C C C C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D D A D D B C C D B C A 
    26、①表现:政权掌握在全体公民的手中;公民在法律上是平等的;能力是担任公职的先决条件;国家事务充分讨论,民主决策。(4分)②工部。(1分)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学说。(1分)③公民大会。(1分)本质上不相同。(1分)美国三权分立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特点,而中国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则体现了君主专制统治的特点。(2分)
    27、(1)秦汉。隋唐;元明清。(3分)
(2)含义:新航路开辟,人类从此由分散独立发展开始走向整体世界。(1分)
原因:政治上,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封建制度,建立了君主立宪制;经济上,最早完成工业革命。(2分)
(3)国家:美国(1分)。原因:在教育发展程度方面,美国高于英国;在重要发明和生产管理方面,美国领先于英国。(2分)
(4)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改革开放(1分);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入世界贸易组织(1分);在地区和国际事务中,努力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1分)。
共同因素:建立与本国国情相适应的政治经济制度;善于学习但绝不简单照搬别国发展模式。重视科学技术和教育的发展;在国家力量指导下加快现代化步伐。(言之成理,任意回答两个方面即可得2分)
    28、①《南京条约》、香港回归。(2分)②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人们深切怀念孙中山的丰功伟绩;中山陵位于紫金山麓,建筑宏伟,属优质旅游资源。(2分)③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意义:国民政府的反动统治覆灭,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基本胜利。(3分)④提示:清朝封建统治者腐败无能;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资产阶级共和国道路在中国行不通;无产阶级具有先进性,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3分)
    29、⑴ 经济上:①工业革命在英法美等国已经完成,并向世界其他地区扩展。②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2分)
政治上: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运动在世界许多地区开展,一系列国家走上了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基本确定,并得到巩固。(2分)
    ⑵ 经济上:①洋务运动兴起,民族工业产生,中国的近代化起步;②封建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中国已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3分)
政治上:中国丧失大片领土和主权,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2分)
    ⑶ 联系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资产阶级需要开拓更为广阔的商品市场,抢占更多的原料产地,对中国发动了两次鸦片战争,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2分)
理解: ①资本主义列强的殖民掠夺,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1分)
②客观上进一步瓦解了中国的自然经济,刺激了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1分)
    30、(1)“有教无类”的教育主张。(2分)打破了奴隶社会“学在官府”,贵族垄断文化教育的格局,把教育对象扩大到平民子弟。(4分)
(2)当时的教育不利于培养人才,舆论不利于变法。(2分)
(3)鸦片战争后产生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洋务运动兴起,迫切需要近代人才。(4分)培养了一批翻译、科技、教育等方面的人才;但单纯学习西方科技,没有改变教育制度。(答出任意一点给2分)
(4)教育立法,加强国家对教育的控制;建立了比较完备的近代教育体系。(答出任意一点给2分)培养为资产阶级政治经济服务的人才,为了政治稳定和资本主义的发展。(答出任意一点给2分)
    31、①穆罕默德•阿里改革、明治维新和戊戌变法。(3分)②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失败,埃及沦为西方列强的半殖民地;日本通过明治维新,成为亚洲强国;中国戊戌变法失败,没有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3分)③穆罕默德•阿里改革中,从西欧国家引进工业生产的技术、设备、人才和资金,重点发展军事工业;(2分)日本明治维新过程中,明治政府推行“殖产兴业”政策,政府从西方国家大力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设备和人才,加紧建设近代企业。(2分)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