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老师的博客:http://blog.cersp.com/userlog6/80754/index.shtml
材料型选择题精选(1)
1.(2007 年3月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题)“别子为祖,继别为宗,继称者为小宗。有百世不迁之宗,有五世则迁之宗。百世不迁者,别子之后也。”(《 礼记 · 大传 》)材料反映的政治制度是 ( )
A.禅让制 B.宗法制
C .分封制 D .郡县制
2.(2007年广东高州一中二模试题)《史记·楚世家》记载:(春秋时期)“(楚庄王)八年,伐陆军戎(在洛阳西南),遂至洛,观兵于周郊。周定王使王孙满劳楚王。楚王问鼎小大轻重。”这反映了当时( )
A.周室衰微,王命不行 B.尊王攘夷,大国争霸
C.王权衰弱,分封制受到破坏 D.列国内乱,诸侯兼并
3.(2007年上海松江区二模试题)“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制。” (钱穆《国史新论》)文中“委员制”指当时的( )
A.三公九卿制 B.郡县制
C.三省六部制 D.内阁制
4.(2007年上海松江区二模试题)黄宗羲言:“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丞相始也”。这里的高皇帝是指( )
A.李世民 B.汉武帝
C.朱元璋 D.雍正帝
5.(2007年广东韶关二模试题)据史书记载:“牵牛以蹊(xi小路)人以田,而夺之牛。牵牛以蹊者,信有罪矣,而夺之牛,罚已重矣。”这种现象最早出现在( )
A.西周 B、春秋战国 C、西汉 D、东汉
6.(2007年山东德州高三检测题)“天子之六工,曰土工、金工、石工、木工、兽工、草工,典制六材。”《礼记·典礼》中的这段文字反映的是古代中国手工业的哪种经营状态?( )
A. 工场手工业 B. 家庭手工业
C. 民营手工业 D. 官营手工业
7.(2007年广东揭阳市二模试题)“客行田野间,比屋皆闭户。借问屋中人,尽取作商贾。”这首唐诗不能反映的当时的社会现象是( )
A.商人众多
B.商业繁荣
C.农村破败,天地荒芜
D.商业政策相对宽松
8.贾思勰在《齐民要术·序》中说:“舍本逐末,贤者所非。日富岁贫,饥寒之渐,故商贾之事,阙而不录。”这说明作者对农业与商业关系的认识是( )
A.农商皆本 B.农本商末
C.农末商本 D.农商皆末
9.“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称王)者,未之有也”的思想应出自 ( )
A.孟子 B.韩非子 C.庄子 D.墨子
10.奶奶不断唠叨:“老天爷,你怎么不睁眼,这雨没完没了地下,你还叫我们穷人活不活。”以上是某一文学作品中的片断,“奶奶”的话表达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天”的敬重,这与中国古代哪一学派有关?( )
A.道家学派 B.法家学派
C.儒家学派 D.墨家学派
11.公元前136年,董仲舒在对策中说: “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无以持一统。”这表明他主张 ( )
A.百家争鸣 B.削平诸侯王
C.颁布“推恩令” 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2.(2007年青岛二模试题)文天祥抗元被俘,但他在异族强权面前,正气浩然,风骨铮铮,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绝唱。他的这种气节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思想主流是 ( )
A.黄老之学 B.佛学
C.程朱理学 D.陆王心学
13.有西方学者认为“近代世界赖以建立的种种发明与发现可能有一半来源于中国”。传入欧洲并对“近代世界”到来产生重大影响的中国科技成就是( )
A.地动仪 B.造纸术
C.雕版印刷术 D.罗盘针
14.(2007年上海丰贤高考模拟题)毛泽东《沁园春·雪》“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他所说的“风骚”主要是( )
A.唐诗和宋词 B.国风和离骚
C.楚辞和汉赋 D.国风和汉赋
15.(2007年广东惠州二模试题)郑板桥赞美黄慎的绘画说“爱看古庙破苔痕,惯写荒崖乱树根。画到精神飘没处,更无真相有真魂。”这一评价反映黄慎的绘画属于( )
A.山水画 B.写意画
C.宗教画 D.风俗画
16.(2007年华南师大附中二模试题)马克思说“俄国不花一文钱,不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的事实应发生在 ( )
A.鸦片战争期间 B.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 D.甲午中日战争期间
17.(2007年华南师大附中二模试题)与“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一诗相关联的历史事件是( )
A.甲午中日战争 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C.日俄战争 D.抗日战争
18. “我们正处在中国有史以来最大转变关头,……第一次全民族一心一意地在血泊和瓦砾场中奋争以创造一个赫然在望的新时代。”史学家张萌麟在这里写的“新时代”是指( )
A.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抗日战争 D.全面内战
19.(2007年上海松江区二模试题)在中国有一座城市,它为近代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冠上了自己的名字而受辱,它为抗战时期日军在这里屠杀三十万中国军民的罪行而饮恨,它就是( )
A.北京 B.上海 C.广州 D.南京
20.(2007年海南省高考模拟试题)广州诗人张维屏在一首诗中描述:“三元里前声若雷,千众万众同时来。因义生愤愤生勇,乡民合力强徒催。……众夷相视忽变色,黑旗死仗难生还。”诗人描述的事件( )
A.显示了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的英雄气概
B.显示了中国人民反对封建压迫的斗争精神
C.显示了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爱国精神
D.表达了中国人民维护祖国统一的爱国精神
21.广西曾流传一首民谣:“姊妹亲,同个房睡共口针。如今姐随洪杨去,妹也跟随一路行!”民谣反映姐妹俩参加的是( )
A.抗英斗争 B.太平天国起义
C.义和团运动 D.抗日战争
22.(2007年广东茂名一模试题)柳亚子《题太平天国战史》:“楚歌声里霸图空,血染胡天烂漫红。煮豆燃萁谁管得,莫将成败论英雄。”其中对“煮豆燃萁”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
A.是指“天京变乱”
B.是太平天国运动由盛到衰的转折
C.反映了农民阶级的狭隘性和局限性
D.作者认为:因为“煮豆燃萁”所以对洪秀全的评价难以定论
23.(2007年广东高州一中二模试题)1864年包世臣记载:“近日洋布大行,价才当棉布三分之一,吾村专以纺织为业,近闻已无纱可纺。松太布市,削弱大半,去年棉花客大都折本。”上述材料反映的是( )
A.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缓慢
B.家庭手工业在外国商品的冲击下破产
C.松太地区棉纺织水平下降
D.中国手工棉纺织品价格下跌
24.(2007年深圳一模试题)1903年,中国《大公报》:“……宪法不立,则虽其国强盛,终滋危殆之忧,如今之俄土是;宪法苟立,则虽其国狭小,已固雄富之基,如今日之德日是。若是者,知宪法之与国家诚所谓不可一日或离者。”该文的政治主张,主要是( )
A.建立民主共和 B.进行革命推翻清政府统治
C.实行君主立宪 D.向德、俄学习
25.(2007年山东崂山一中月考题)蔡元培曾撰写过这样一副挽联:“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愿吾侪后死者,齐心协力,完成先生一二件未竟之功。”他悼念的是( )
A.孙中山 B.宋教仁 C.陈独秀 D.鲁迅
26.“试观这次学生运动,不过因被激而发,而于此甚短之期间,收绝伦之巨果,可知结合即强也。”这次运动是指( )
A.太平天国运动 B.辛亥革命
C.五四运动 D.整风运动
27.(2007年深圳龙岗模考题)中共“二大”在宣言中指出“中国三万万的农民,乃是革命中的最大要素。农民因为土地缺乏、人口稠密、天灾流行、战争和土匪的扰乱、军阀的额外征税和剥削、外国商品的压迫、生活程度的增高等原因,以至日趋穷困和痛苦。”这表明中国共产党( )
A.以发动农民运动作为党的中心工作
B.提出了由国民革命转向土地革命的方针
C.认识到农民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重要地位
D.决定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实行工农武装割据
28.孙中山在遗嘱中说:“积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到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这段话的核心主张是( )
A.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
B. 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C.“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
D.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29.“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直进。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声暴动。”毛泽东这首词反映的著名历史事件是( )
A.北伐战争 B.南昌起义
C.秋收起义 D.红军长征
30.“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红军“远征”的直接原因是( )
A.北伐战争失败 B.日军大规模侵华
C.西部急需开辟革命根据地 D.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
31.(2007年广东华美中学三模试题)1937年2月,中国共产党致电国民党,提出了“召集各党、各派、各界、各军的代表会议,集中全国人才,共同救国。”“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政府改名为中华民国特区政府,红军改名为国民革命军,接受南京中央政府与军事委员会之指导”等主张。这表明( )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B. 中国共产党将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权交给了国民党
C.中国共产党积极推动国共两党的第二次合作
D.中国共产党内出现了右倾投降主义错误倾向
32.1937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国共合作宣言》中郑重承诺:“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取消现在的苏维埃政府……”这突出说明了当时中国共产党( )
A.放弃了自身的奋斗目标 B.改变了对国民党的认识
C.以中华民族的利益为重 D.实现了与国民党的合作
33.毛泽东指出:“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这是蒋介石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是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其中的转折点指( )
A.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C.三大战役取得胜利 D.解放军进行战略反攻
34.文献纪录片《走近毛泽东》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在西柏坡村的小院里,警卫员给毛泽东梳头时拔下一根白发,毛泽东打趣地说:“打了三个战役,白了一根头发,值得!”这时的中国人民解放军( )
A.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陕北的重点进攻
B.实现了挺进中原地区的计划
C.取得了战略性大决战的胜利
D.攻克了中华民国的首都南京
35.(2007年华南师大附中二模试题)陈毅在《记淮海前线见闻》诗中写到:“几十万民工走不通。骏马高车送粮食,随军旋转逐西东,前线争立功。”出现这种情景的前提是 ( )
A.翻身农民踊跃支援前线 B.东北全境解放鼓舞人心
C.解放区实行了土地改革 D.军民鱼水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