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复习试题 >> 正文
对中国影响最大的十大历
初中中国古代史开卷开放
华师版中国历史第一单元
华师版中国历史第二单元
七年级《中国历史》上达
八年级《中国历史》上达
七年级中国历史期末创新
中国历史:七年级期末复
中国古代史及世界史综合
中国古代史及世界史综合
最新热门    
 
中国近现代史上册期中考试试题

时间:2009-10-18 17:44:08  来源:王茂松
 

    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期中(1—2章)试题(原创)
 
         河南省上蔡县第一高级中学 王茂松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35×2=70分]

    1.鸦片战争前夕,中国的社会经济状况是

A. 资本主义萌芽迅速发展        B. 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

C. 已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    D. 封建自然经济已经解体

    2.鸦片战争前后,西方列强扩展对华贸易的主要动力是

A.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   B. 工业革命后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

C.商业利润的刺激       D.清政府的软弱可欺

    3.英国在华攫取的下列侵略权益中,不是通过“片面最惠国待遇”的方式取得的是

A.在通商口岸租赁土地   B.在通商口岸建立教堂

C.在通商口岸自由传教   D.兵船在各通商港口“巡查贸易”

    4.以下关于鸦片战争对中国经济影响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客观上刺激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        B.中国被逐步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

C.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手工棉纺织业的发展    D.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逐步解体

    5.鸦片战争是中国社会的“历史巨变”,这一“巨变”的主题是

A.中国的大门被列强强行打开     B. 萌发了一股“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

C. 中国领土和主权开始遭到破坏   D. 中国社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6.从本质上讲,两次鸦片战争的相似之处在于

A. 战争都是由英国殖民者发动的   B. 战争都直接威胁到清朝的统治中心地区

C. 战争的起因和性质是一致的     D. 两次战争都以清政府的失败而告终

    7. 第二次鸦片战争加深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其主要依据是

A.中国独立自主的地位进一步丧失   B.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公开勾结

C.外国经济侵略势力伸向中国内地   D.西方列强经济侵略加剧

    8.19世纪50-60年代,列强对华经济侵略的最重要目标是

A.攫取海关管理权       B.取得内河航运权

C.获取“领事裁判权”   D.要求鸦片贸易合法化

    9. 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列强逐步实现了向中国倾销商品的愿望,这主要是因为

A.中国自然经济已失去抵制作用   B.列强已夺取许多政治、经济特权

C.列强已攫取中国海关管理权     D.中国的手工业品质低价高

    10.1844年,洪秀全在《原道觉世训》中说:“天下多男人,尽是兄弟之辈;天下多女子,尽是姊妹之群。何得存此疆彼界之私,何可起尔吞我并之念。”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洪秀全又颁布法令:“贵贱宜分上下,制度必判尊卑。”这种变化是

A. 革命形式的变化           B. 洪秀全斗争策略的变化

C. 太平天国巩固政权的需要   D. 农民政权封建化的反映

    11. “天京变乱”的直接原因是

A.尖锐、深刻的阶级矛盾              B.清政府的挑拨离间

C.太平天国政权内部森严的等级制度    D.领导集团内部残酷的权力斗争

    12. “天京变乱”说明的本质问题是

A.农民阶级自身的局限性     B.农民阶级缺乏长久的进取心

C.统治阶级的内讧不可避免   D.清政府的“离间计”发挥了作用

    13.《资政新篇》与《天朝田亩制度》有共同的进步性,表现在

A.都是为了巩固农民政权  B.都是农民阶级平均主义思想的产物

C.都缺乏实施的社会条件  D.都具有反封建的历史作用

    14.在近代中国,最早对来自海洋方面的严重危机有着较为清醒认识的是

A.鸦片战争中的抵抗派   B.地主阶级洋务派

C.资产阶级维新派       D.资产阶级革命派

 

 

    中国近代历史上的“近代化”可理解为“中国近代时期时代发展的现代化”。中国的近代化以经济上的工业化为核心,还包括政治民主化和思想上的“民主”、“自由”、“平等”等内容。据此回答15-19题。

    15.“太平天国运动为中国的近代化减少了阻力”。这一说法的主要依据是

A.《天朝田亩制度》具有革命性和进步性   B.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了腐朽的清王朝

C.《资政新篇》主张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D.拜上帝教吸收了西方基督教文化

    16.洋务派对中国近代化的突出贡献是

A.诱发早期维新思想产生   B.引进西方先进的技术和设备

C.刺激了民族工业的产生   D.改革封建教育制度

    17.李鸿章说:“必先富后能强,尤必富在民生而国本乃可益固。” 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李鸿章创办了

A.江南制造总局  B.轮船招商局  C.湖北织布局  D.汉阳铁厂

    18.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与洋务派创办的军事工业的主要区别是

A.引进机器进行生产     B.对外国的资金、技术有依赖性

C.工资高低由技术决定   D.产品与市场发生直接联系

    19.导致近代中国人由学习西方“器物”转向学习其“制度”的主要原因是

A.民族危机的日益加深     B.国内阶级矛盾日益激化

C.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西学东渐”局面开始形成

    20.清朝中央机构 开始半殖民地化的标志是

A. 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B. 辛酉政变  C.总理衙门的建立  D.外务部的设置

    21.清朝晚期,汉族官僚势力扩大的直接原因是

A.总理衙门的建立       B.西方列强的大力扶植

C.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   D.中外反动势力的公开勾结

    22.下列各项,有利于近代中国新的阶级力量产生与发展的是

①洋务运动的开展 ②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③外国在华企业的建立 ④农民和手工业者的破产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3.中国无产阶级早于民族资产阶级产生的决定性因素是

A.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     B.无产阶级是中国新生产力的代表

C.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   D.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

    24.19世纪70年代以后,中国边疆地区出现了新危机。其主要的国际背景是

A.受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的影响   B.洋务运动走向破产

C.民族分裂分子与帝国主义勾结               D.清政府对外妥协、退让

    25.“中法战争”的结局反映出的本质问题是

A.李鸿章是中华民族的败类

B.清政府已腐朽到无力维护民族利益的程度

C.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进一步加深

D.封建主义的中国与资本主义的法国无法进行军事对抗

    26.下列对中法战争和甲午中日战争结局相似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中国战败,被迫签订不平等条约

B. 清政府妥协退让,导致丧权辱国

C. 中国对交战方输华货物的税率给予优惠

D. 中国允许交战方在规定范围内对华投资

    27. 甲午中日战争以后,外国轮船沿长江最远可以到达下列哪一通商口岸

A.九江   B. 汉口   C.宜昌   D.重庆

    28. 19世纪末帝国主义争作中国债主的根本目的是

A.进一步控制中国的政治经济   B.攫取高额利润

C.为了实现其商品输出的愿望   D.帮助清政府度过赔款危机

    29. 19世纪末, 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狂潮”的开端是

A.《中法新约》的签订            B. 《马关条约》的签订

C.“三国干涉还辽”事件的发生    D. 德国强占胶州湾

    30.早期维新思想产生的历史条件包括

①洋务运动破产,面临困境 ②西方资本主义思想的传入

③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④帝国主义侵略加剧,民族危机加深

A. ①② B.①④ C. ②③ D.③④

    31.康有为维新思想的特点是

A.照搬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

B.以传统的儒家思想为核心

C.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与儒家思想相给合

D.把西方基督教的教义与中国的儒家思想相结合

    32.“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这充分表现了谭嗣同

A. 浪漫主义的人生性格       B.强烈的民族意识

C. 悲观、厌世的人生心态     D.为改革而勇于牺牲的烈士精神

    33.揭开了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序幕的是

A.19世纪末洋教活动的猖獗   B.1898年秋,赵三多率众攻打当地教堂

C.袁世凯血腥镇压义和团     D.义和团势力由山东发展到京津地区

    34.1900年夏,清政府对义和团的政策由“剿灭”改为“招抚”的直接原因是

A.义和团提出“扶清灭洋”口号      B.为了联合义和团驱除帝国主义出中国

C.义和团运动势力发展到京津地区    D.控制与利用义和团,相机消灭义和团

    35.《辛丑条约》内容中,最能体现“清政府彻底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的是

A.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

B.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C.永远禁止中国人民成立或加入反帝性质的组织

D.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上

 

 

二、非选择题(36题13分,37题17分,共计30分)

    36.有人说:“鸦片战争的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近代文明”。你是怎样看待这种观点的?(13分)

 

 

 

    37. 阅读以下材料:(17分)

当初次之失败也,举国舆论莫不目予辈为乱臣贼子、大逆不道,诅咒谩骂之声不绝于耳;吾人足迹所到,凡认识者几视为毒蛇猛兽,而莫敢与吾人交游也。惟庚子失败之后,则鲜闻一般人之恶声相加,而有识之士,且多为吾人扼腕叹息,恨其事之不成矣。前后相较,差若天渊。吾人睹此情形,中心快慰,不可言状,知国人之迷梦已有惭醒之兆。加以八国联军之破北京,清后、帝之出走,议和之赔款(本息折合──引者注)九万万两而后,则清廷之威信已扫地无余,而人民之生计从此日蹙。国势危急,岌岌不可终日。有志之士,多起救国之思,而革命风潮自此萌芽矣。

──摘自孙中山《建国方略》

(注:“初次之失败”和“庚子失败”分别指1895年广州起义和1900年惠州起义。)

请回答:

(1)帝国主义发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直接目的和根本目的分别是什么?(4分)

 

 

(2)帝国主义发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根本目的实现了吗?为什么?(5分)

 

 

(3)“庚子失败”前后,舆论对革命派的态度发生了什么变化?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8分)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5 BBACD 6----10 CAABD 11—15 DADAB 16—20 BBDAC

21--25 CDAAB 26----30 ADADC 31—35 CDBCC

二、非选择题

36.评价标准:

首先:指出所引材料观点是错误的。(1分)

其次:答出英国发动战争的目的、性质和危害。(目的、性质和危害三项中,答目的和危害或答性质和危害均可给6分。三项都答且具有逻辑性的可加1--2分,但不得超过本大题总分13分。)

再次:要指出列强侵略的客观后果,即客观经济后果和思想上的客观进步作用。(4分)

最后:要指出所引材料观点的错误所在,或指出评价历史的正确方法。(2分)

[说明:A。学生具体语言表述,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得分。B。逻辑性的可加1--2分,但不得超过本大题总分13分。C。答所引材料观点正确者,本题得分不得超过4分。]

附:评分范例参照

(1)这种观点是片面的,错误的。(1分)

(2)英国殖民者发动鸦片战争的目的绝对不是传播什么 “近代文明”,而是要以武力保护肮脏的鸦片贸易,并用武力强行打开中国市场。这场战争对英国来说,完全是非正义的侵略战争。英国通过这次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从此,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英国不仅利用赔款,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而且使中国的领土、领海、司法等主权开始遭到严重的损害。鸦片战争以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还利用侵略特权,疯狂地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逐渐把中国市场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它带给中国人民的,不仅是野蛮和掠夺,更是民族的创伤与屈辱。(6分)

(3)鸦片战争以后,以英国为首的西方侵略者的侵略,虽然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和中国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也在客观上激发了中华民族近代的民族意识和爱国热忱,促使先进的中国人为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积极奔走,上下求索;但这决不是以英国为首的西方侵略者来中国的目的所在。(4分)

(4)评价历史,要结合具体历史背景,历史地、全面地分析历史事件。不能以片面的客观历史作用作为历史评价的标准。否则,就会不自觉地陷入“美化侵略”,为侵略者“歌功颂德”的误区。(2分)

37. 答案要点:

(1)a. 直接目的: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义和团运动;教训镇压义和团不力的清政府。

b. 根本目的:瓜分和灭亡中国。(4分)

(2)没有。(1分)

原因:义和团运动显示了中华民族不畏强暴,英勇斗争的精神,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粉碎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狂妄计划(4分)

(3)态度:从反对转向同情和支持。(2分)

原因:《辛丑条约》签订以后,清政府威信扫地,民族危机加深;为支付巨额赔款,清政府加紧搜刮人民,人民负担加重;广大人民逐渐认清了清政府腐朽发动的本质,日益觉醒。(6分) [评分要点a. 民众逐渐觉醒;b. 清政府威信扫地;c.人民负担加重;d.民族危机加深。 答其中的三项即得6分。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