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复习试题 >> 正文
琼山中学初中历史课程模
海南省实验中学历史中考
广东实验中学初二历史期
湖北黄冈中学初三中考模
元培中学历史与社会寒假
宜昌市南阳中学中国史总
宜昌市南阳中学中国史总
中学生阅读书目推荐100
樊汉彬:中学历史课堂教
张桂芳:中学历史房山视
最新热门    
 
黄冈中学高三第二轮历史训练五

时间:2009-10-18 17:50:57  来源:湖北省黄…
 

湖北省黄冈中学2005届第一轮高三历史单元训练题

 

世界近代现代史下册第1-3章

命题、审稿、校对:李文雄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04年11月7日是俄国十月革命胜利87周年纪念日,十月革命是俄国历史上最深刻的一次社会革命。回答1-2题。

1.十月革命是俄国历史上最深刻的一次社会革命,主要是指                      

A.它使俄国的社会制度发生了根本变化     B.它为俄国成为工业强国创造了前提

C.它鼓舞和推动了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   D.它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

2.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其准确含义是                               

A.它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B.它使人类社会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渡

C.它为国际无产阶级指明了斗争的方向      

D.它是人类历史上首次成功的社会主义革命 

十月革命后,在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苏俄相继推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新经济政策。回答3-6题。

3.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施的直接目的是                                          

A.把大、中、小企业归国有,迅速实现国有化 

B.取消商品贸易,推行国家统一配给政策

C.最大限度地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D.巩固苏维埃政权,逐步向共产主义过渡

4.下列关于新经济政策的表述,不确切的是                                       A.实质是无产阶级同广大农民群众的联盟 

B.它的表明布尔什维克党放弃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设想和实践

C.是列宁对小农占优势的俄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进一步探索的结果

D.不是向社会过渡的正确途径

5.列宁曾说,新经济政策是一种用“改良主义的办法”来解决苏维埃国家过渡时期经济发展战略任务的长期政策。这里“改良主义”是指                                     

A.实践国家粮食税                 B.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 

C.允许资本主义自由经营           D.允许农民完税后支配余粮

6.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农业方面的共同点是                         

A.国家享有优先获得农产品的权利   

B.农民可以自由支配交给国家后剩余的产品

C.禁止农产品自由贸易                

D.在农村推广合作制

“一战”后,帝国主义国家召开了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通过了相关协议和条约,形成了新的国际关系格局,即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回答7-11题。

7.1919年美英法意日在巴黎和会上都                                           

A.要求最大限度地削弱战败国           B.根据自身实力提出利益要求 

C.分得了战败国的殖民地                 D.赞同限制战胜国陆海军军备

8.在1919年的巴黎和会上,日本代表对欧洲事务很少开口,因此称为“沉默的小伙伴”日本“沉默”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A.没有资格介入欧洲事务               B.无力与欧洲列强争夺霸权  

C.专注亚洲事务及其权益               D.日本代表不善外交辞令

9.“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形成所体现的国际关系的实质是                        

A.战后须建立新的世界秩序           B.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

C.国际社会要求维护世界和平           D.帝国主义试图扼杀新生的苏维埃政权

10.美国是华盛顿会议的胜利者,以下各项不正确的是                             

A.确立了美国在亚洲的霸主地位      B.打破了日本“一战”以来独霸中国的局面  

C.美国取得了与英国同等的制海权    D.遏制了日本在远东和太平洋的扩张势头

11.下列关于《九国公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由中国等九国参与签订           B.体现了美国对华政策的实质 

C.日本在华侵略势头受到遏制         D.中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得到尊重

12.战后建立国际联盟是美国首先提出的,但后来美国并未加入该组织主要是由于     

A.国际联盟并不能保证国际和平与安全 

B.国际联盟各成员国之间不可能真正合作

C.远东太平洋地区国际矛盾并未解决,建立国联的条件不成熟

D. 美国利用国际联盟操纵世界的计划落空

13.“一战”后,帝国主义国家间最主要的矛盾是                                 

A.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    B.法德矛盾

C.英美矛盾                   D.美日矛盾

为应付1929-1933年严重的经济危机,美国实施罗斯福新政,德国和日本分别建立了法西斯专政。回答14-17题。

14.罗斯福新政是“凯恩斯主义”的大规模运用,这种经济思想的突出特点应是        A.以计划经济代替市场经济          B.提高关税,限制他国产品进入本国市场

C.利用政权杠杆进行宏观调控       D.国家不干涉资本家的经济事务

15.有人称苏俄新政经济政策是“布尔什维克转向资本主义”,有人说美国罗斯福新政是“社会主义计划经济”。这两种看法的共同缺陷是                                        

①没有从政策实施的根本目的上看问题 ②没有看到政策仅在一定限度内调整 ③只看到政策引起的直接的表面变化  ④没有从发展、辩证的角度分析问题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6.20世纪30年代,德国和日本走上法西斯集权统治道路的根本原因是             

A.国内严重的社会危机和阶级矛盾      B.帝国主义国家间矛盾和竞争激化 

C.法西斯集团的欺骗宣传和恐怖活动     D.政府企图通过战争摆脱经济危机

17.日本法西斯专政区别德国法西斯专政的是                                     

①法西斯分子通过政变取得政权  ②建立法西斯党的一党专政 ③军部在政权中占有统治地位  ④公开扩军准备侵略战争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8.20世纪30年代,民族解放运动具有以往不同的特点,其形成原因是           

A.民族资产阶级担当领导责任           B. 无产阶级成为领导力量  

C.法西斯势力疯狂的侵略扩张            D.农民阶级运动开展起来

19.西班牙内战演变为反法西斯的民族解放战争,主要是因为                      

A.佛朗哥等法西斯军官叛乱            B.德意给予佛朗哥叛军大力支援  

C.德意出兵进行公开武装干涉           D. 英法等国纵容法西斯侵略

20.希特勒说:“利用布尔什维主义的幽灵来遏制凡尔赛诸国,要使他们相信,德国是反赤祸的决定性堡垒。”为此而采取的措施是                                              

A.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B.签订《布列斯特和约》 

C.签署《慕尼黑协定》                  D.签署《反共产国际协定》

21.“二战”前夕,导致法西斯势力更加嚣张的最主要因素是                      

A.法西斯国家结成轴心国同盟          B.反法西斯国家缺乏统一行动 

C.西方大国推行绥靖政策                D.欧亚战争策源地已经形成

22.太平洋战争发生的根本原因是                                               

A.日本顽固推行“大东亚共荣圈”计划  B.英美等国对日本实行贸易禁运 

C.美国太平洋舰队对日本威胁太大       D.美国对日政策由绥靖转为遏制

23.“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领土,例如满洲、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华民国。”这一明确规定出自下列哪一国际文献                                                   

A.《联合国家宣言》    B.德黑兰会议决议    

C.《开罗宣言》        D.雅尔塔协定

24.1944年6月,美英盟军在法国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这实践了       

A.开罗会议决议       B.德黑兰会议决议

C.《开罗宣言》        D.雅尔塔协定

25.两次世界大战最大的不同点是                                             

A.战争的原因不同   B.战争的性质不同     

C.战争的范围不同    D.战争的目的不同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二、材料解析题(24分)

26.阅读下列材料(12分)

材料一 1916年7月10日,威尔逊在发表的演说中说:“我们对全世界提供相当大的款项,而对全世界提供款项的人,应该认识和了解这个世界,并且要会凭自己的知识和智慧管理这个世界”

材料二 “……二、无论和平或战争时期,公海航行绝对自由。三、撤除一切经济壁垒,国际贸易机会均等;……十四、必须根据旨在就不分大小国家的政治独立和领土完整提供相互保证的专门盟约,组织一个普遍性的国际联合机构。”

——威尔逊《十四点和平计划》

材料三 《国联盟约》规定,国联的主要机构是全体代表大会和行政院,每个会员国,包括自治领都拥有一票。

材料四……威尔逊要求公正和平的号召,同样得到了无数外国人的支持。于是,总统带着和平使者的美名前往……这变成了一出个人悲剧:威尔逊精心缝制的神圣的和平外衣被欧洲那些固执的领导人、持批评态度的参议员们和他自己的一些心怀不满的顾问们从身上剥了下来”

                                   ——托马斯·帕特森《美国外交政策》

请回答:

①材料一中所说“对全世界提供相当大的款项”实际指的是什么事情?给美国带来了什么好处?(4分)

②材料二和材料一有何关系?给合史实说明美国是否真正保证了“不分大小国家的政治独立和领土完整”。(4分)

③解释材料三与材料二的关系,并说明材料三的规定对哪国有利,为什么?(2)

④综合四段材料,你如何理解威尔逊的“个人悲剧”?(2分)

 

27.阅读下列材料(12分)

材料一 美利坚合众国参议院、众议院集会于国会,决议如下……任何时候,总统发现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外国中间,有战争状态存在,总统立即将该事实予以宣布,宣布以后凡以军械、军火、或战备,自美国之任何地方输出、图谋输出、或主使输出,而运至公告所列举之任何一个交战国,或运至中立国以备转运之任何交战国,或运至任何供该交战国利用之中立国者,均为违法。

                         ——《永久中立法》(美国国会1937年4月29日通过)

材料二 总统的首要任务,还是废除中立法禁运条款。1939年9月21日,他请求国会召开特别会议,力争废除此条款。他的论点仍是维持美国中立,因为他持有当时流行的看法:只要英法获得武器,它们就能打败德国……国会经过一个月争论后通过,总统于1939年11月14日签署。

——A·林克等《1900年以来的美国史》

材料三 总统可以在他认为对国防有利的情况下,随时授权陆军部、海军部或政府的其他一切部门,在他们的管辖下,为那些总统认为对美国国防有重大作用的一切国家的政府在军火厂、工厂和造船厂生产一切防御品(即各种武器和军需物资);或在资金允许的范围内,或由国会随时批准的合同,或两者兼有,为这些国家的政府采购一切防御物品。

                         ——《美国租借法》(美国国会1941年3月11日通过)

 回答:

(1)写出上述三段材料反映美国政策的名称,并概括三个政策的中心内容。(不得摘抄原文)(6分)

(2)三个法案各自是在什么背景下形成的?对当时的局势又有什么影响?(6分)

 

 

 

三、问答题(26分)

28.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一次严重的经济危机。回答:

(1)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为什么首先在美国发生?(2分)

(2)以美国为例说明这场经济危机对资本主义经济体制以及当时国际关系产生的影响。(4分)

(3)试分析美、德两国选择不同途径解决经济危机的原因。(6分)

 

29.历史表明: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不相同的国家能够联合起来,共同对付人类生存与发展面临的挑战。20世纪40年代,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和功绩是有力的证明。请结合相关史实回答:

(1)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的原因和标志是什么?(3分)

(2)指出同盟形成后采取的四次重大的反法西斯军事行动。(4分)

(3)概括同盟形成后,美英苏三国政府首脑共同举行的三次重要国际会议及成果。(6分)

(4)指出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历史作用。(1分)

 

 

 

世界近代现代史下册第4-6章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二战”后,近代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关系格局被两极格局所取代。回答1-2题。

1.“二战”结束后出现美苏两极格局的根本原因是                 A.美苏意识形态的对立和国家利益的冲突

 B.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被战争打破 

C.苏美政治军事力量形成抗衡        

D.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

2.两极格局形成的显著标志                          

A.“柏林墙”的修筑           B.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C.北约与华约组织的建立       D.德国正式分裂为东、西两部

3.雅尔塔体系形成的基础和实质是                                              

A.反对法西斯主义 美苏战时同盟      B.美苏实力均势 美苏两分天下 

C.谋求和平 美苏和平共处           D.美苏实力均势 美苏争夺霸权

4.雅尔塔体系与凡尔赛体系的不同之处在于                                      

A.体现大国意志                    B.重新划分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  

C.建立了新的国际关系格局           D.因内部矛盾激化而解体

对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冷战”,是二战后美国全球战略的核心,回答5-6题。

5.“二战”后美国实行“冷战”政策的根本目的是                                

A.扶植和控制欧洲资本主义国家       B.控制广大的“中间地带” 

C.遏制社会主义力量的发展            D.取得世界霸权,实现统治世界的野心

6.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应是                                         

①美国提出“杜鲁门主义” ②美国开始推行马歇尔计划 ③邱吉尔发表“铁幕”演说                  ④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建立

A.①②③④     B.③①②④    C.②③①④    D.③④①②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快速发展。回答7-10题。

7.第二次世界大战对战后初期经济发生的影响不包括                           

A.推动了科学技术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B.促进了国际金融体系和贸易体系的形成 

C.使世界经济格局朝着多极化的方向发展   

D.导致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西方各国空前发展

8.“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联系较战前更加密切,其根本原因是          

A.出于对社会主义阵营冷战政策的需要    B.共同的国家利益和相同的意识形态 

C.第三次科技革命使国际分工和协作加强  D.维护不平等的国际经济旧秩序

9.导致20世纪50年代美日等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有                   

①马歇尔计划 ②第三次科技革命   ③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④一定程度的社会改革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10.20世纪60年代末,日本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号经济大国,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①战后日本进行了一些社会改革,为发展现代经济奠定了基础 ②政府制定了外向型的经济发展战略,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并重视教育、培养人才 ③美国极力扶植日本经济,使大量美元流入日本,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的爆发,刺激了日本的经济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       D.③④

20世纪50年代后期起,在国际关系领域,两大阵营对峙被美苏争霸局面所取代,美苏争霸互有攻守,导致世界动荡不安。回答11-13题。

11.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雅尔塔体系发展演变的特点是                      

①形成美苏对立的两极格局 ②美国开始实施对苏联的“冷战”政策 ③“北约”与“华约”两大集团对峙 ④逐渐形成美苏争霸的格局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2.最能反映美苏争霸第一阶段特征的事件是                                     

①“柏林危机” ②苏联与西方国家签订对奥地利和约 ③“古巴导弹危机” ④苏联出兵捷克斯洛伐克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13.勃列日涅夫上台后,苏联对外政策的基本特征是                                A.要求与美国平起平坐,共同主宰世界    

B.争取自身的社会主义阵营中的独霸地位

C.争取在整个世界的独霸地位            

D.与美国争夺对欧洲的控制权

14.关于“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演变的过程,最准确的解释是                      

A.从两大阵营对峙到美苏争霸             B.由两大阵营到三个世界 

C.由两极格局到三个世界                 D.由两极格局到多极化趋势加强

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又称中等收入国家和地区,是“二战”后新崛起的一支不可忽视的重要经济力量。回答15-17题。

15.20世纪50-60年代,无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还是亚洲国家,经济发展的共同原因是

A.充分利用国内资源                 B.借助外国资本的扶持  

C.重视发展科技教育                D.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

 

 

16.20世纪60-70年代,新加坡和韩国的经济高速发展,其共同点有                

①吸引外资,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②适时调整战略,产品更新换代,发展高技术产业 ③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发展外向型经济 ④实行大型企业国有化、集团化,集中投资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17.20世纪80年代东南亚地区经济发展异军突起的国家促进经济持续增长的共同因素是

①劳动力资源丰富   ②适时调整经济结构  ③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 ④发展外向型经济   ⑤充分利用石油财富

A.①②⑤      B.③④⑤       C.①②③⑤       D.①②③④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和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国内政治发生剧烈动荡,社会制度发生根本变革。回答18-19题。

18.苏共高级领导人为挽救苏联解体所做的最后一次政治努力是                    

A.公布《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条约》      B.签署明斯克协定 

C.“八.一九”的事件发生                  D.签署《阿拉木图宣言》

19.东欧剧变根本原因是                                                       

A.东欧大多数国家经济困难,党和政府脱离群众  B.东欧各国照搬苏联模式 

C.执政党放弃了社会主义原则                 D.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

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范围内某些地区的冲突和局部战争不断。回答20-21题。

20.20世纪90年代,某些地区的冲突和局部战争说明                               

①美国试图建立单极世界,插手别国事务 ②冷战结束后,各种力量的对比暂时出现失衡 ③地区霸权主义引发危机和战争 ④被冷战掩盖的地区和民族矛盾爆发

A.①②③④   B.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1.2003年3月20日美英发动对伊拉克战争,这表明                                A.世界多极化的发展不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安全   

B.联合国已经不能够承担国际和平与安全的重责 

C.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目前国际关系的总趋势 

D.世界形势明显呈现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

22.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加强,主要是因为                                     

A.资本主义世界保持经济强势     

B.区域性经济集团之间联系加强 

C.现代科技迅速发展,世界生产力发展到相当水平 

D.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差距缩小

23.“二战”期间,美国研制了原子弹用于实战;1946年美国投入使用的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最初是用来计算炮弹弹道的;德国人研制成功远程液体燃料火箭,是用于空袭英国的。以上史实说明

A.科技革命是战争爆发的导火索       

B.科技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 

C.“二战”加速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来 

D.第三次科技革命加速了“二战”的爆发

24.下表为1970年和1997年美国各产业就业人数总人数的比重变化情况 

年份

产业

1970年

1997年

农业

5%

3%

制造业

30%

25%

服务和信息业

65%

72%

发生这种变化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A.越南战争失败的影响            B. 美国对外政策的调整

C.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            D. 70年代经济危机的打击

25.“第三次科技革命进一步扩大了发达国家同发展中国家的差距。”这种“差距”从根本上说是指

A.经济基础       B.科技水平        C.教育水平        D.军事实力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二、材料解析题(20分)

26.阅读下列材料(10分)

材料一 “各缔约国同意对欧洲或北美之一或数个缔约国之武装攻击,应视为对缔约国全体之攻击。”——摘自《北大西洋公约》1949年4月

材料二 1967年,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六国建立了“欧洲共同体”,又称“西欧共同市场”,签订了《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共同体的目标应是:通过共同市场的建立和各成员经济政策的逐步接近,在整个共同体内促进经济活动的和谐发展。……以及各成员国越来越密切的关系。”

——摘自《当代世界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分析北约组织的性质是什么?(1分)

(2)据材料二概述“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的目标。(2分)

(3)《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与《北大西洋公约》的主要区别是什么?(2分)

(4)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北约和欧共体的成立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5分)

 

27.读下列材料(10分)

材料一 经济重心转向大西洋后,世界经济进入了从产生到发展的最活跃时期,随着国际竞争的加剧,科学技术革命连续发生,生产力向高层次飞跃,领先国家经历了由英国到美国的更替,从而牵动世界经济重心从西欧向北美跨越。

——《世界经济运行轨道探索》

材料二 17世纪,整个欧洲大陆处于宗教迫害之中,反映自由、民主和科学的新思想、被当作“异端”“邪说”而受压制,不少有发明创造的科技人才被处刑罚。与此同时,战争也连绵不断,法国处于内战和向外扩张的连年战争中,意大利四分五裂,……这样,就使科学技术人才纷纷流向地处欧洲边缘而较安全的英伦三岛。1740年经英国政府批准的实用专利只4件,1750年为7件,1760年增加为14件。

——《英国经济史编》

材料三 (19世纪后期)英国科学家虽然有不少发明,但它们固守蒸汽时代的旧技术,轻视电力技术应用,比如电灯发明后,它以耀眼的光芒宣布,新的光源将使世界的面貌焕然一新。而当时在英国,电灯的推广却遭到煤气公司的反对,千方百计保护已取得垄断地位的煤气照明,致使第二次科技革命产生的新型工业部门发展迟缓。

——《世界近代史》

材料四 美国在这一时期的技术研究和技术引进,主要是应用技术,并不更多注意基础科学的研究,但这为后来科学研究和更多的技术发明创造了条件,争取了时间,聚集了力时机采取自由开放的政策,在世界各地搜罗“智囊”,进口“博士”,以补自身不足,仅二次大战后,美国引进人才达20多万人。

回答:

(1)据材料一、二归纳英国最先开始工业革命的优越条件有哪些?(3分)

(2)比较材料二、三指出英国对待科学技术的态度有何变化?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

(3)材料四反映了美国怎样的“科技兴国”战略?这对美国的世界地位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分)

(4)综合上述各材料,你从中能得到哪些启示?(3分)

 

 

 

三、问答题(30分)

28.二战后,美国的霸权主义在欧洲和亚洲有何不同的表现形式?为什么采取不同的形式?结果怎样?导致这种结果的原因又是什么?(16分)

 

29.20世纪的后40年,亚洲各国的经济发展呈现出不同模式。除日本外原先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进入新的时期。请回答:

(1)概括这一时期亚洲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6分)

(2)比较韩国、新加坡、西亚与中国发展的几种不同模式。从中你得到的认识是什么?(8分)

 

 

 

答案:

世界近代现代史下册第1-3章

1.A 2.B 3.D 4.D 5.B 6.A 7.B 8.C 9.B 10.A 11.D 12.D 13.C 14.C 15.D 16.A 17.A 18.C 19.C 20.D 21.C 22.A 23.C 24.B 25.B 

26.①一战期间,美国以“中立”为名,向交战双方出售战略物资和提供货款。使美国人发横财,战后成为债权国,掌握了世界经济霸权。(4分)②材料一提出“要会凭自己的知识智慧管理世界”,材料三中的《十四点和平计划》就是材料一主张的实施。没有。如巴黎和会把德国在山东的侵略权益转交给日本,践踏了中国主权。(4分)③《国联盟约》和国联就是巴黎和会根据威尔逊的“十四点”和平计划通过和建立的。英法,特别是英国拥有最多的殖民地自治领,可以控制国联。(2分)④一战威尔逊就表达了美国的领导世界的野心。战后他以和平使者的美名带着冠冕堂皇的“十四点”和平计划参加巴黎和会,但在英国劳合·乔治和法国克里孟梭等欧洲领导人的坚持下,和会通过的《国联盟约》使美国领导世界的野心不能实现,因此美国参议院没有批准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也拒绝参加国联,这是威尔逊外交的失败,因而也是他个人的悲剧。

27.(1)《永久中立法》。规定美国不得向任何交战国出售武器。1939年新中立法,规定可以向英国和法国出售武器,条件是现款购买,自行运输。1941年《美国租借法》规定可以向对美国国防有重大作用的国家租借军事物资。(6分)(2)材料一形成于绥靖主义盛行时期,客观上纵容了法西斯的侵略扩张。材料二提及的法案形成于纳粹德国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有助于反法西斯战争。材料三形成于法国溃败,法西斯国家取得重大军事胜利,美国的安全受到威胁时,对战胜法西斯起了重大的作用。(6分)

28.(1)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危机前美国经济虚假繁荣,资本家盲目扩大生产,生产与销售突出。(如不生答股票投机活动猖狂,增加了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可酌情加分)(2分)(2)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垄断资本主义发展更迅速。德国法西斯上台,对外扩张,凡尔赛体系遭破坏;美国奉行“中立”政策,实际助长了法西斯侵略,加速了“二战”的爆发。(4分)(3)德国是通过自上而下的王朝战争完成统一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留下了浓厚的封建残余;主持统一的普鲁士富有军国主义传统;德国受到凡尔赛和约的制裁有复仇情结。美国是由殖民地直接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没有因袭封建包袱;资本主义发展经历了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比较彻底,有利于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建立;1878年宪法确立三权分立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体制,对专制独裁有一定的限制作用。(说明:此题鼓励创见。如有同学答出美国国内的法西斯势力比德日小得多;美国经济实力比德国强大很多,具备通过改良减缓危机的实力;希特勤、罗斯福个人的品质差异也起了一定作用等均可加分,但加分后的总分不得超过本题的总分)(6分)

29.(1)法西斯国家疯狂的侵略扩张,加深了世界反法西斯国家与法西斯国家的矛盾。随着战争规模的不断扩大,反法西斯力量团结起来,结成世界反法西斯同盟。(2分)1942年中、美、英英、苏等26国共同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同盟的正式建立。(1分)

(2)军事行动:北非战场获胜和西西里登陆;诺曼底登陆,开辟第二战场;盟军进入德国境内和攻克柏林;苏联参加对日作战。(4分)(3)重大会议:德黑兰会议,决定对德作战一致行动和战后合作;雅尔塔会议,决定彻底击败法西斯,战后成立联合国;菠茨坦会议,决定根除德国军主义,重建德国民主政治,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6分)

(4)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进程。(1分)

 

世界近代现代史下册第4-6章

1.A 2.C 3.B 4.D 5.D 6.B 7.C 8.C 9.A 10.A 11.B 12.B 13.C 14.D 15.C 16.C 17.D 18.C 19.A 20.A 21.D 22.C 23.C 24.C 25.B

26.(1)军事政治集团。(1分)(2)加强政治、经济合作,促进西欧经济发展。(2分)(3)《欧洲经济共同体系约》是欧洲国家合作和国际调节的经济条约;《大西洋北约》是军事政治集团公约。(2分)(4)北约的成立标志着美国推行“遏制”苏联、控制欧洲、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部署的初步完成,加深了东西方之间的对立,加剧了美苏之间的冷战;标志着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集团的核心的形成,加强了美国在欧洲的战略地位,奠定了战后美欧关系的基础。欧共体的成立使西欧国际关系得到缓和,改变了欧洲的政治格局;促进了其内部和对外贸易的发展,提高了成员国经济实力;支援了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霸主地位,资本主义世界形成了三足鼎立;动摇了两极格局,促进了世界向多极化趋势的发展;推动了欧盟的启动,由单一经济联合走向全方面的联合。(5分)

27.(1)地处当时经济中心;国内政局安定;自由开放,招揽人才;视科学技术转化应用。(3分)(2)由积极采用新技术到抵制新技术推广应用。蒸汽时代的辉煌成就,助成了惰性,致使思想保守、目光短浅。(2分)(3)优先引进和应用新技术,再引起和研究基础科学。经济实力增强形成世界经济重心,促进了科技中心地位的确立;科技中心地位又巩固了其经济中心地位长盛不衰。(2分)(4)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振兴繁荣,根本在科技,科技立国是必经之路;科技竞争又是人才的竞争;科技没有国界,应重视吸收和转化人类优秀科技成果;一个国家或民族必须有进取精神,否则将难以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3分)

28.欧洲——冷战(1分):原因:A当时西欧经济困难,社会矛盾尖锐,为维护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必须稳定和恢复西欧资本主义。B.美的争霸重心在欧洲,美国已通过各种手段控制了西欧。C.大战刚结束,美苏双方都不愿,也不敢重燃战火。D.苏联为首的对抗势的强大,使美国不敢轻易使用战争手段。(3分)结果成功,(1分)成功原因:A.美国实力的强大 B.欧洲由于本身的困难和实力无法与美国抗衡,需要美国的援助和保护。C.“冷战”政策的隐蔽性。D.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直接造成了美国“冷战”政策的成功。(3分)

亚洲——热战(1分):原因:A.在亚洲,美国遇到对抗相对弱小,二战后,美国在亚洲军事上占绝对优势。B.亚洲正处在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潮时期,美国打着“反殖”口号,插手亚洲事物,企图独霸亚洲。C.朝饱和状态战争的爆发和越南反法战争的胜利为美国直接介入提供了机会。(3分)结果:A.在朝犯不着遭到了可耻的失败 B.在越南陷入越战泥潭,不体面地退出。(2分)失败原因:A.两格局的形成和美苏争霸的格局使美国的霸权主义受到制约。B.亚洲人民的民族革命的正义斗争是美国野心不能得逞的主要因素。(2分)

29.(1)有利条件:民族独立为经济发展创造了前提;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展利于亚洲国家吸收新技术;西方国家劳动密集型企业向国外转移,亚洲国家可利用劳动力不充足的优势发展经济。不利条件:大国争霸使亚洲一度处于不稳定状态;亚洲原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经济基本薄弱;不合理的经济政治秩序依然存在(6分)(2)不同模式:韩国和新加坡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根据形势调整战略;西亚石油国,以石油工业带动国民经济发展,改变单一经济结构;中国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6分)认识:要抓住机遇,根据国情制定和调整经济发展战略;要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科教兴国;要坚持改革开放。(2分)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