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复习试题 >> 正文
对中国影响最大的十大历
初中中国古代史开卷开放
华师版中国历史第一单元
华师版中国历史第二单元
七年级《中国历史》上达
八年级《中国历史》上达
七年级中国历史期末创新
中国历史:七年级期末复
中国古代史及世界史综合
中国古代史及世界史综合
最新热门    
 
中国古代史知识与能力综合测试

时间:2009-10-18 17:51:22  来源:佚名
 

中国古代史总测(二)          
一、选择题(50小题,每题1.5分,共75分。)


春秋战国是中国古代的大变革、大动荡时期,而正是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从奴隶社会走向了封建社会,回答1-8题。
1.在下列事件中,导致王朝更替的是
A.盘庚迁殷     B.牧野之战    C.周公东征    D.共和行政
2.今河南省曾是中华文明的中心地带,省内有不少城市曾是古代王朝的都城,如洛阳、开封、安阳、商丘等,下列王朝中,曾定都于今安阳的是
A.夏           B.商          C.西周        D.秦朝
3.在战国变法运动中,提出“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古;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理”的思想家是
A.商鞅          B.孟子        C.墨子        D.荀子
4.我国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采取的主要方式是
A.争霸战争      B.变法运动     C.百家争鸣     D.统一措施
5.孝公死,惠王代后……人说惠王曰:“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太亲者身危。今秦妇人婴儿皆言商君之法,莫言大王之法,是商君反为主,大王更为臣也”。引文中的“人”在客观上代表了当时谁的利益?
A.没落贵族     B.立功将士     C.新兴地主   D.富裕农民
6.春秋时期诸侯争霸不休的政治原因是 A.国家分裂、外族入侵      B.周王室衰微、诸侯国势强         C.分封制         D.井田制
7.史称“春秋无义战”,下列理由正确的是
A.没有正义与非正义之分         B.争霸目的是为了土地、人口和支配权
C. “挟天子以令诸侯”          D.战争加重了人民的赋役负担
8.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发生了一系列战争,其中发生在今山西境内的著名战役是
A.城濮之战      B.桂陵之战      C.马陵之战       D.长平之战
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不同的阶级有不同的主张,而其中又以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最为著名,回答下面9-13题。
9.以下主张明显体现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是
A.仁者爱人,民贵君轻     B.万物虚无,祸福相倚
C.兼爱非攻,节用尚俭     D.依法为教,今必胜昔
10.“为人臣者畏诛罚而利庆赏,古人主自用其刑德,则群臣畏其威而归其利矣”。这段论述
当出自春秋战国时期的
A.道家         B.儒家         C.墨家           D.法家
11.春秋末年,某思想家曾言:“高举为谷,深谷为陵,社稷无常奉,君臣无常位,自古以然。”这段话表明
A.维护奴隶主贵族世袭制       B.否定奴隶主阶级的天命观
C.主张民主反对封建专制       D.为新兴地主阶级夺权制造舆论
12.“事愈烦而天下愈乱,法愈滋而奸愈炽,兵马愈设而敌人愈多”这种观点属于
A.墨家        B.儒家        C.道家            D.法家
13.据2001年12月8日《参考消息》报道:12月1日出生的日本皇太子公主起名为爱子,称号敬宫,这是出自儒家经典《孟子》中“仁者爱人,人恒爱之;有礼者敬人,人恒敬之”一语。报道中引用的“仁者爱人”一句,最接近孟子本意的解释是
A.人和人之间应相互友爱       B.每个人都应爱别人
C.统治者应爱惜民力           D.夫妻之间互称爱人
中国古代的科技思想文化成就是辉煌灿烂的,明请以前一直领先于世界,回答14-21题。
14.下列青铜器代表作品基本属于同一时期的是①四羊方尊 ②嵌错赏功宴乐铜壶 ③四川广汉三星堆发现是大型青铜铸像 ④莲鹤方壶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15.南北朝时期,民歌大为盛行。南方民歌缠绵婉转,北方民歌慷慨激昂。南方民歌的代表作是
A.《采桑度》  B.《敕勒歌》  C.《木兰辞》  D.《蒿里行》
16.下列历史事件在《史记》中有所记载的是
A.西域都护的设置        B.七国之乱    C.河姆渡氏族先民生活    D.南北匈奴分裂
17.《水经注》的特点不包括
A.全面        B.系统       C.综合       D.精确
18.北魏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认为“耕锄不以水旱息功,必获丰年之收。”这主要是强调
A.农作物必须因地种植             B.应当抓紧农时进行耕作
C.主张改革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     D.主张大力兴修水利工程
19.宋元时期的文化比唐还要繁荣,原因很多,但不包括
A.对外贸易更发达                B.民族间经济文化交往更频繁
C.手工业、商业和城市经济更繁荣  D.统治者更重视
20.元明清时期的下列文化现象,具有时代转折趋向的是  ①古典科技巨著涌现  ②早期民主启蒙思想萌发  ③市民文学兴起  ④显示中华文明博大气象的大型图书编纂完成  ⑤西学东浙
A.②③⑤     B.①②④      C.②⑤       D.②④⑤
21.书中记述石灰岩溶蚀地貌的是  
A.《禹贡地域图>  B.《梦溪笔谈>    c.《水经注》    D.《徐霞客游记》

 
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完成统一的封建王朝,虽然二世而亡,但是对后世的影响是极为深远的,回答22-27题。
22.秦朝实现统一的最关键因素是
A.商鞅变法比较彻底,秦国实力最强      B.采取了正确的远交近攻战略
C.六国合纵策略的失败                  D.秦王赢政的雄才大略和秦军强大
23.与分封制相比,秦朝中央集权制的主要特点是
A.皇位世代相传,巩固“家天下”            B.焚书坑儒,加强思想控制
C.推行郡县制,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D.皇帝独揽从中央到地方的人事大权
24.“元元黎民,得免于战国”(《汉书》),这说明班固认识到秦统一的意义之一是
A.使人民脱离了弱小的诸侯国                B.为我国的长期统一奠定了基础
C.建立了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          D.使人民有一个比较安定的环境可以从事生产
25.秦始皇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为解决上述问题,秦始皇“求其宁息”的措施是
A.焚书坑儒       B.设立郡县      C.攻打匈奴      D.修筑长城
26.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秦始皇“焚书坑儒”本质上的共同点是
A. 为加强中央集权制造舆论        B. 剔除不适应当时社会需要的思想
C. 为削弱诸侯势力提供理论根据    D. 加强对人民的思想控制
27.孟姜女哭长城的传说主要反映了
A.修长城的艰难困苦                           B.人民不堪忍受秦朝暴政的一个缩影
C.人民只看到眼前利益而不顾长远利益           D.长城的修筑不利于秦朝巩固统治
中国古代不同朝代的农业、手工业、商业等都是各有特色,不断发展的,回答28-36题。
28.我国在主要道路沿途设有旅舍,并建立邮驿传递制度,这大约开始于
A.夏朝           B.西周           C.秦朝           D.唐朝
29.春秋战国时期,水利灌溉事业有很大发展,当时在黄河流域、淮河流域、长江流域都修建了著名的水利工程,下列三项水利工程按其所在流域,从北到南排序正确的是
A.郑国渠、都江堰、芍陂         B.郑国渠、芍陂、都江堰
C.芍陂、郑国渠、都江堰         D.芍陂、都江堰、郑国渠
30.关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经济发展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由于民族融合,中原农耕规模扩大         B.边疆开发成就突出
C.畜牧业因少数民族内迁有所扩展           D.北方经济总体上是恢复和发展
31.南北朝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突出特点是
A.新兴的封建城市开始出现  B.南北经济发展趋向平衡
C.经济文化处世界领先地位  D.广泛引进农作物新品种
32.“将兴辽东之段,自洛口开渠达涿郡,以通漕运”,这条运河是指
A.通济渠    B.永济渠    C.会通渠    D.邗沟
33.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是唐朝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表现,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的重要前提是
A.政府放弃抑商政策   B.市场扩大   C.粮食产量提高   D.农作物品种增多
34.明朝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产生的主要标志是
A.商品经济空前活跃               B.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C.全国30多个城市成为繁荣的市场  D.出现了“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机房
35.下列有关隋唐时期手工业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能制造世界上最大的海船 ②出现了秘色瓷 ③冶铸业发明了灌钢法 ④丝织业吸收了波斯技术  ⑤制瓷业分布不均衡,主要在江南
A.①②③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36.开元通宝是唐朝通用的货币,唐以后历代的货币都以它为范式。下令“废五铣钱,行开元通宝钱” 的唐朝皇帝是:
 A.唐高祖  B.唐太宗  C.唐高宗  D.唐玄宗
中国各朝各代的统治者为了巩固自己的政权,也分别采取不同的措施,回答37-45题。
37.南北朝时期,统治者宣扬佛教或大肆毁佛的根本原因是
A.想要控制寺院规模  B.不了解是否应该发展佛教艺术
C.受统治需要的制约  D.对佛教教义的理解持对立态度
38.唐太宗从隋朝灭亡之中吸取的最重要的教训是
A.皇帝必须任用贤臣          B.必须善于纳谏 
C.必须轻徭薄赋              D.认识到君与民的关系是舟与水的关系
39.隋朝时期,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常常同时有七、八个宰相议政。统治者这样做的直接目的是
A.完善中央集权   B.防止宰相权重难制   C.扩大民主权力   D.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40.《大明律》与以前的律法相比,最突出的特征
A.极力维护皇帝的专制   B.增加了经济立法    C.条理分明    D.量刑从重
41.北宋派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对政治方面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A.保证了中央的财政供给          B.免除了中央的财政危机
C.使地方丧失了割据的经济基础    D.使中央有足够的“岁币”议和
42.导致北宋中期财政危机的根源是
A.辽夏经常攻宋        B.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C.土地兼并严重        D.财政入不敷出
43.推行一条鞭法的意义是①有利于农产品的商品化②有利于减轻农民的人身依附关系③改用银两收税的办法沿用下来④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44.与秦朝御史大夫职权相似的明朝中央机构是
A.按察使司   B.布政使司   C.刺史      D.锦衣卫
45.元朝清朝为加强对台湾地区的管辖而采取的相同措施是
A.设置行政机构   B.抵御外国入侵    C.实行改土归流   D.册封宗教领袖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在整个封建社会里各民族之间相互交流,共同创造中国文明 同时还积极对外交往,回答46-50题。
46.班超出使西域与张骞出使西域所起作用的不同之处是   
 A.促进西域同内地的经济文化交流 B.直接帮助西域各民族摆脱匈奴的控制
 C.促进中国同西亚、欧洲的友好往来         D.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作出了贡献
47.贞观后期,回纥各部请求开辟一条“参天可汗道”,即从唐朝通往回纥的大道,唐太宗应允,并在沿途设立驿站几十处。“参天可汗道”的历史作用有 ①为民族间商旅贸易提供方便  ②促进了民族间的融合  ③加强了与欧洲、非洲的往来  ④有利于边疆开发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48.两宋时期,北方少数民族的概况是  ①过渡到封建制 ②服从中央领导 ③与汉族政权有战有和  ④接受汉族先进文化
A.①③④        B.①④    C.②③④    D.③④
49.郑和下西洋时也进行了一些贸易活动,从本质上看,这些贸易活动是
A.资本主义萌芽的要求                B.当时商品经济活跃的表现
C.明政府加强同各国交往的一种手段    D.政府重视对外贸易活动
50.俺答汗主动与明朝和好本质上反映了当时
A.边地经济对内地存在依赖关系    B.俺答汗企图以明朝对抗瓦刺
C.双方有意促进民间往来          D.明朝的疆域得到进一步扩大

 
二、分析论述题。
51.观察右图,并回答相关问题:
⑴图一反映了怎样的史实?说明了什么?


⑵图二反映了怎样的史实?说明了什么?


⑶汉与滇、汉与委奴的关系在本质上有什么不同?

5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高帝(汉高祖)自将兵往击之……冒顿纵精兵三十余万围高帝于白登,七日……冒顿遂引兵去。汉亦引兵罢,使刘敬结和亲之约,……秦宗室翁主(汉代储王之女称翁主),为单于阏氏,岁奉匈奴絮缯,酒食物各有数,约为兄弟以和亲,冒顿乃稍止。
                                         ——引自《汉书》卷94
  材料二 至孝文(汉文帝)即位,复修和亲。……文帝遣宗人女翁主为单于阏氏……孝文十四年,匈奴单于十四万骑入朝那、萧关(均为今甘肃省的古代地名)杀北地都尉印,虏人民畜产甚多,遂兔彭阳(今甘肃镇原),使骑兵烧回中宫,候骑(负责侦察的小股骑兵)至雍甘泉(地名,在今陕西省)。
                                          ——引自《汉书》卷94
    材料三
 
昭君出塞图
  材料四 (按:汉武帝时,有人献计伏兵袭击匈奴)汉武帝与大臣商议,韩安国曰:“高帝围(于)平城七日,乃返位。无忿怒之心,圣人以天下为度也。故结和亲,至今为五世利,臣窃以为勿击便。”
                                               ——引自《史纲评要》卷7
请回答:
  (1)汉高祖对匈奴采取怎样的政策?  


  (2)汉文帝对匈奴采取怎样的政策?为什么采取这种政策?

  
  (3)韩安国怎样认识汉高祖对匈奴的政策的?他的认识正确吗?为什么?  


  (4)从汉武帝时期西汉的社会状况看,韩安国的建议是否正确?  


  (5) 你如何看待古代史上的“和亲”政策。

 

53. 阅读毛泽东词:“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尽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列举“秦皇”对我国多民族国家发展所作出的重大贡献。


⑵“汉武”在我国古代西部开发方面有何建树?


⑶简评“唐宗”的经济政策。


⑷“宋祖”改革有何进步性和影响?


⑸你是如何评价成吉思汗的军事活动的?

 

 

 


中国古代史总测(二)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B B A B A B B D A D D C C D A B D D D A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D A C D B D B B B A B B C D D A C D B B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C B B A A D C A C A


51.⑴①滇池地区的滇王,归附汉朝,在其地设郡,汉武帝赐予“滇王之印”。②表明了汉朝对西南夷地区(今昆明地区)进行了有效的统治,滇王国与汉王朝有着密切的联系。
⑵①东汉光武帝时,“倭奴国奉贡朝贺……光武帝赐以印绶”。②表明了汉朝和日本的密切交往,而“汉委奴国王”金印的发现,更证明了这一记载的真实性。
⑶①汉与滇的关系是中央与边疆、汉族与少数民族的关系;而汉与委奴的关系是西汉王朝与日本国的关系。②前者是国家内部的民族关系;后者是国与国之间的外交关系。

52. (1)与匈奴和亲,向匈奴贵族奉送物品。
  (2)继续实行和亲政策,因为汉文帝时汉朝国力不强。
  (3)韩安国认为是汉高祖的宽宏大量,这是错误的。因为汉高祖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是因为战乱之后,汉初经济残破,国力衰弱,无力与匈奴抗衡。
  (4)不正确。到汉武帝时,已粮食丰积,钱财充足,战马众多,战士训练有素,国内政局稳定,具备了大规模反击匈奴的条件。
  (5) 如何看待:肯定:“和亲”使双方减少了战争,加强了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加速了少数民族封建化进程,同时也补充和丰富了汉文化。
否定:“和亲”政策使女子成了政治的牺牲品,失去她们应有的幸福。“和亲”政策是封建社会男尊女卑观念的集中体现。同时,“和亲”很多时候并没有达到制止战争的作用,如西汉。只是满足最高统治者色欲或权欲的需要。


53.⑴秦皇贡献:灭六国,统一全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派兵北击匈奴,南攻越族,开拓了疆域。
⑵汉武建树:在西南地区建立郡县,有利于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开发;派张骞出使西域加强了汉朝与西域的经济文化交流; 在长安兴办太学,培养统治人才。
⑶唐宗经济政策:推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使农民得到一定土地,保证农民生产时间,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农业生产发展,封建经济繁荣。
⑷宋祖改革:解除节度使权力,派文臣做知州派转运使到地方理财,编练禁军,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封建统治。但却逐渐导致官僚机构膨胀,军队数量激增,财政开支浩大,到北宋中期,出现统治危机。
⑸成吉思汗:领导一支强大军队,统一蒙古;起兵反抗金朝统治者压迫,是值得肯定的正义战争;发动大规模扩张战争,迫使西夏、吐蕃、维吾尔臣服和归附蒙古,并占有中亚和欧洲大片土地,具有掠夺性的非正义的一面。总之,成吉思汗是蒙古族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一生功大于过。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