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复习试题 >> 正文
对中国影响最大的十大历
高考辅导怎样分析历史事
高考辅导怎样分析历史事
高考辅导如何解答历史选
高考辅导高三历史总复习
高考辅导之怎样解答历史
高考辅导之怎样做历史简
高考辅导之怎样解答历史
高考辅导之怎样解答历史
优秀历史试题设计一:台
最新热门    
 
高中历史必修第一单元讲与练三

时间:2009-10-18 17:51:50  来源:佚名
 

第3课  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
   

学习目标
1.熟悉西汉王国问题产生的背景,汉景帝、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藩镇割据,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周世宗改革,北宋的建立,宋初中央集权的强化。
2.了解汉、唐、宋时期中央与地方政治权力格局演变的规律与特征,分析和论证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强化的特点。
3.通过对汉武帝的集权措施和宋初中央集权的强化,以及藩镇割据与五代十国分裂局面出现的学习,初步理解中央集权和国家统一,地方分权和分裂割据的辨证关系,从而明白现在我国的国家统一与分裂割据的关系,明白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分裂势力,仍是我们现在的民族大义。
知识导航
一、知识要点
(一)七国之乱与汉武帝的集权措施
(二)藩镇割据与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
(三)宋初中央集权的强化
二、重难点分析
(一)中朝与外朝形成的原因
西汉自汉武帝时起,为加强皇权,便令宠信的近臣充当中书令、侍中、常侍等职,并让他们出入禁中,与闻国政。于是,国家管理大权逐渐由相府向宫廷转移,并出现了“内朝”与“外朝”之分。“内朝”也就是“中朝”。汉武帝用内朝官来压抑外朝官以侵夺相权,是汉代中央政治制度发展的一个突出特征。宰相是封建国家行政管理的最高长官,汉武帝要加强皇权专制,自然会与宰相制度发生矛盾。为了解决这个矛盾,汉武帝便将身边亲信组成内朝,参与政事。后期至东汉,遂成为外戚与宦官专政的局面。外戚当政者则加“将军”名号,宦官专权者又多加“中常侍”。不论外戚还是宦官,都是作为内朝官而参与朝政的。汉武帝还把内朝私人秘书“尚书”官的地位提高,以取代外朝。
汉武帝之所以这样做,主要是因为:
1.内朝官地位很低,可以减少对他们盗权窃柄的顾虑;
2.内朝官多是皇帝宠幸的近臣,能很好地贯彻皇帝的旨意,不致受到外朝大臣的牵制;
3.内朝官多由外戚、宦官充任,这些人本是卑微之徒,皇帝可以随意更换,这样既能保持外朝相府传统地位的稳定性,又可以加强皇权对相权的制约力量。
(二)赵匡胤统一全国后,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封建专制的统治。
1.削弱武将的兵权;同时将禁军一分为三,由“三衙”统领,在中央设枢密院,枢密使有调动军队权力,但手中无兵。
2.加强皇权专制的官僚制度。过去由宰相单独辅佐皇帝行使权力,北宋分而为三,以防止宰相的权力过大。军权归枢密院掌握。宰相与枢密使对掌大政,号称“二府”。财权则由三司的长官三司使管理。三司使又称为“计相”。地方上由中央派文官任知州、知县,并且定期地调动、更换。各州又设有通判以牵制知州。官僚机构重叠,人浮于事,耗费国帑,形成“冗官”的弊端。
3.中央控制财政。北宋初年于各路设置转运使,将地方上财赋收入,除一小部分留作“诸州度支经费”外,要全部送至京师。中央还派京官去地方上监收。
宋初的这些措施的意义,在于它有利于巩固统一,加强中央集权的统治;它基本上适应了政治经济的变化。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这些措施有积极的意义。但它又有消极的一面,宋代的积弱积贫的局面和这些措施有关系。冗官、冗兵、冗费以及统治层的腐朽和兼并土地,造成深刻的社会危机。

 

基础性练习
    一、选择题
1.汉武帝颁布“推恩令”的直接目的是
A.限制诸侯国的权力           B.分割王国封地
C.剥夺诸侯王的封国           D.加强中央集权
2.汉武帝为加强对地方官僚的监察、控制而采取的措施是
A.实行察举制  B.设置刺史   C.取消封国   D.创设御史大夫
3.宋朝时期,相互牵制的中央机构是
①宰相 ②枢密院 ③三衙 ④三司 ⑤知州 ⑥通判
     A.①②        B.③④        C.⑤⑥        D.②③


拓展性练习
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
                                                                                                    ——朱熹《朱子语类》
材料二  使京师之兵足以制诸道,则无外乱;合诸道之兵足以制京师,则无内变。
                                              ——朱弁《曲洧旧闻》
回答:
① 根据材料一,朱熹所说的现象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②材料二反映的是宋初统治者在集中军权方面的什么重要措施?

 

 

5.结合北宋建立前后的有关史实,分析北宋初年加强中央集权的必要性及其措施的特点。

 

 

 

 

第3课  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练习答案
1. B  2.B 3.D
4.①是因为北宋统治者强化中央集权制度的措施引起的。
   ②一是将禁军的统领机构一分为三,号称“三衙”,互不统属,直接对皇帝负责;二是设枢密院,有发兵权而不掌兵;三衙掌兵而无发兵权,使之互相牵制;三是中央禁军由精锐骁勇者组成,一半驻京师,一半分守地方,而地方军队则人员装备都较差;四是按“强干弱枝”“守内虚外”的原则部署兵力。
5.①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局面是唐朝后期藩镇割据的继续和发展,要克服这种局面就必须加强中央集权;北宋建立时,仍处于分裂割据状态,为巩固统治,扩大自己的势力,必须加强中央集权;同时为防止“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类似事件的再发生,也必须加强中央集权。
②北宋加强中央集权是从皇帝直接控制军权入手,把地方军、政、财权都收归中央,在中央通过分权达到集权的目的。具体特点是:通过比较温和的手段解除大将兵权,削弱节度使的实权;从兵制和兵权的改革入手,加强了皇帝对军队的控制;极力削弱地方力量,加强中央政府的经济和军事实力。

(G)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