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课程建设 >> 正文
张振海:浅谈近代社会生
郭湖海:对中国古代经济
钱洪海:历史教学中材料
钱洪海:历史教学中的材
庞友海:高三历史复习教
张俊海:我的教学随笔二
张俊海:对一篇文章的质
庞友海:新情境历史材料
江苏东海:历史高考模拟
江苏东海:历史高考模拟
最新热门    
 
纪连海:历史骨干教师专业发展研究

时间:2009-10-18 17:10:25  来源:纪连海
 

 

历史骨干教师专业发展途径研究


纪连海

 


论文摘要。本论文主要探讨了的历史骨干教师的专业发展途径。为了克服历史骨干教师在发展上面的“高原现象”,为了主动适应新的一轮课程改革的需要,历史骨干教师们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发展自己:基础知识的积累,语言艺术的提高、教学理论的深化和其他教学能力的提高,更深层次的思考。

关键词:历史骨干教师 专业 发展途径

 

第一章 问题的提出

为什么要研究历史骨干教师专业发展途径研究这个命题呢?我觉得是由以下两个方面的主、客观原因决定的。

第一节 教师发展的瓶颈

从主观方面来说,我们这些所谓的“历史骨干教师”在自己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很有可能出现发展的“高原现象”。

什么是教师发展的“高原现象”呢?

所谓教师发展的“高原现象”,是指新教师参加工作的前几年,教育教学能力迅速提高,呈不断上升的趋势。但经过十年左右的发展,就会出现发展缓慢或者停滞的现象,进入了能力发展的“高原”阶段。其明显的表现是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发展变得缓慢,教育教学效果没有明显的变化,教师的教学模式已经定型,与新教师相比年龄上已经不占优势。多数教师有要落伍的感觉,常常感到压力很大,但一时又找不到有效的解决办法。

教师的发展出现“高原”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职业倦怠。教师参加工作的时间越来越长,随着业务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经验的逐步丰富,以及外部评价的提高,教师自身学习的紧迫感和动机水平逐渐下降,开始满足现状。如果教师自我期待不高更容易定型,容易较早地进入能力发展的“高原”阶段。

二、意志力不强。越过发展“高原”,需要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学习观,充实和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还要具有坚强的毅力,而不少教师恰恰缺少较高的自我期待和坚强的意志品质。

三、知识老化。知识结构是形成教育能力的基础,知识结构需要不断地更新才能适应新时期课程改革的需要,知识结构的定型必然导致知识能力发展上的停滞。

四、思维定势。教师在长期的教学中积累了一定经验,分析和解决问题形成了一定的习惯,这种经验主义和思维定势是引起教育能力停滞的主观因素。教师发展出现“高原”现象的原因还有很多,如社会环境的影响、工作负担过重、家庭问题、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等等。大量教师能力发展出现高原现象,不仅对自己,而且对学生,对学校的发展以及对整个教育事业都是很不利的。

对于很多老师、尤其是我们这些所谓的“历史骨干教师”而言,出现教师发展的“高原现象”,这是再正常不过的现象了。

于是,想方设法克服教师发展的“高原现象”,就成为我们这些所谓的“历史骨干教师”必须要研究的问题了。

第二节 新的一轮课程改革

从客观方面来说,我们这些所谓的“历史骨干教师”正在面临着中国教育教学的历史上规模最大、范围最广、影响最深的新一轮课程改革。也就是说,对于我们这些所谓的“历史骨干教师”而言,在新的一轮课程改革出现以后,我们这些所谓的“历史骨干教师”能否保持住这个“骨干”的身份,还真的成为了一个问题。

当前,我们的社会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这个全新的时代最大的特点就是知识的爆炸式发展。在这种情况下,以传授知识为主体内容的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已经完全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了。因此,知识爆炸式发展的全新时代给我们的教育提出了全新的任务——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努力改变过去那种单纯进行知识传授的倾向,而要对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和方法给以更多的关注,就成为当前中国教育界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了。

为此,教育部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与之相适应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也已经颁布,而按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编写的多种教材也正在陆续出版之中。这些新版历史教科书由三个必修模块和六个选修模块构成。三个必修模块课程教科书包括《历史 1 》《历史 2 》和《历史 3 》,分别介绍世界历史中人类的政治活动、社会经济活动和思想文化活动。六个选修模块选修课程教科书包括《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历史选修2——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历史选修5——探索历史的奥秘》和《历史选修6——世界文化遗产荟萃》。可以说,上述种种都在表明,空前的中国历史教育教学改革已经到了打攻坚战的时刻。

空前的历史教育教学改革的大幕已经完全拉开。在呼唤教育改革的情况下,我们知道,要想完成上述目标,离开我们这些历史老师是根本做不到的——也就是说,空前的历史教育教学改革的成功需要高素质的历史教师。

也正是因为如此,我们也应该认识到,这个空前改革的时代已经向我们这些已经被评选为历史骨干教师的人提出了空前严峻的考验:在上述九个必修、选修模块当中,哪些是我们所熟悉的、哪些是我们所不熟悉的?我们应该如何教授好上述历史课程?在教授上述课程的过程当中,需要我们这些历史骨干教师补充些什么新的知识的技能?在教授上述课程的过程当中,与其他普通历史教师相比,我们这些“历史骨干教师”真的有什么优势么?

更有甚者,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不可否认的是,我们北京地区的历史教育教学改革已经落在了其他地区的后面——换句话说,我们北京的这些所谓的“历史骨干教师”已经落在了全国历史教育教学改革大潮的后面!也就是说,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这些老师还能够被称为“历史骨干教师”么?更为重要的是,在即将到来的北京地区历史教育教学改革中,我们这些所谓的已经“功成名就”的“历史骨干教师”还能够走在时代前列么?

现实,向我们这些早已经深刻意识到教育的重要性的“历史骨干教师”,向我们这些早已深知别林斯基的名言“教育者多么伟大,多么重要,多么神圣,因为人的一生幸福都操在他的手中。青年人往后的一切发展成就,直接影响他的,都以过去各种原始印象,起着强烈的作用”的重要性的“历史骨干教师”,向我们这些“历史骨干教师”提出了诸多方面的挑战!

俗话说的好,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我们这些历史骨干教师,应该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呢?本文,就在自己在这种背景下的一些思考。

 

第二章 基础知识的积累

第一节 知识积累是新时代的要求

一、知识积累是学生给我们提出的必然要求

俗话说的好,要想给学生一滴水,自己首先要有一桶水。

但问题在于,在21世纪的今天,在我们想给学生一滴水之前,势必有下面的两个问题需要我们回答:

第一、我们这些“历史骨干教师”,自己真的有一桶水了么?

第二、我们这些“历史骨干教师”,自己真的有一桶水就足够了么?

回答显然是否定的!

关于我们这些“历史骨干教师”的上述两个问题,使我想起了我在来北京师大二附中以后的一件事:

那是我来到北京师大二附中以后的第一个寒假,学校要求任课教师给学生留一定量的作业,当时我给学生留的作业是要求学生看一本历史书之后写一篇读后感。开学之后,学生的读后感很快交了上来。在众多的读后感中,有一篇引起了我的注意——《试论汉代名人之死》。

我马上把该生找来,首先盘问该文章是否真的是他写的,结果是不言而喻的,该文章的确是他写的;我又盘问他寒假看了什么书,该生回答说看了班固的《汉书》。

我顿时无语。

可是我的心里却一直在反思自己:大学的时候自己的确读过班固的《汉书》,可是大学毕业至今16年过去了,自己曾经有过再度拿来班固的《汉书》从头至尾认真读上一读的经历么?现金的学生如此,我作为一个“历史骨干教师”,应该如何适应他们呢?难道我真的要“以其昏昏,使人昭昭”么?

法国作家罗曼·罗兰曾说过:“要散布阳光到别人心里,先得自己心里有阳光。” 孟子也曾言到:“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

我们,在这样的学生面前,难道真的就只能说一句,“抱歉,我不懂”就可以了么?

要想给学生一滴水,自己首先要有一桶水。今天,对这句话也要有个注解,那就是教师这桶“水”,决不应是“陈年老水”,而应是不断地从知识发展的奔腾江河中汲取的“新鲜水”。如果一位“历史骨干教师”教师,不为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而刻苦学习,不懂世界变革,视野狭窄,知识贫乏,那么,面对学生的质疑问难,他免不了要困窘难堪,或只好以“师不必贤于弟子”来自嘲解围了。

因此,答案只有一个:全力拓宽我们这些“历史骨干教师”的知识面。

二、知识积累是国家最新颁布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给我们提出的必然要求

更为重要的是,在按照国家最新颁布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出台的新的相关教材在全国推广以后,就更需要我们这些“历史骨干教师”家大知识面的扩充了。

我们就以这个在埃及历史上颇负盛名的穆罕默德·阿里改革为例作为说明吧。

在埃及历史上颇负盛名的穆罕默德·阿里改革是我们过去上大学的时候所从来没有接触过的内容。但是,在最新颁布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中却要求我们历史老师向学生介绍穆罕默德·阿里的改革。

在这种情况下,我就只能首先依靠网络的力量,上网去查阅相关内容。于是,我了解到了关于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下面的内容:

1500年之后,西欧文明在科技文化等方面取得了一个个的突破,逐渐成了引领世界文明前进的主导力量。在西欧文明的扩张浪潮中,亚非众多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的应对方式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西欧文明的威胁到来之前,主动地实行变革,积极赶上潮流,俄国的彼得一世改革就属于这种类型,另一种是在西欧文明的入侵中,面对坚船利炮不得已地接受对方的改造,被动地溶入到西方文明为主导的世界秩序中,大多数亚非国家都属于这种类型。还有一种是在刚刚受到威胁之时,便审时度势,主动实行变革,日本的明治维新和埃及的阿里改革都属于这种类型,尽管他们的结局大不一样。

对穆罕默德·阿里的改革后世争议甚多。但他以一个外来者的身份,使一个没落的古国重新焕发出青春,走出了漫漫长夜,开始在近代化的道路上艰难探索前进,这个历史功绩是不容抹杀的。当然,就他个人而言,他最后是失败了,其悲壮就如同一出莎士比亚的悲剧。

埃及在1517年起成为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一部分,但实际上保持半独立的状况,由马木克鲁(意为奴隶,早先从希腊、高加索等地招募而来,后来掌握了埃及的军政大权)统治。马木克鲁实行落后的包税制,各派马木克鲁之间又争权夺利,混战不息。18世纪是埃及最黑暗的一个世纪,平均每10年就要发生一次大规模内战。肥沃的尼罗河三角洲竟有1/3的土地抛荒了,农产品产值只有古代的四分之一,人口竟萎缩到10世纪的一半,曾经的国际化港口城市亚历山大里亚沦落为一个城镇。

随着国际航路的开辟,埃及沟通大西洋和印度洋的战略重要性也被列强认识到。1797年,拿破仑大军进入埃及,激战正酣之时,埃及的宗主国土耳其及其盟国都出兵埃及,法国被迫撤兵。战后的埃及形势错综复杂,英军、土军和埃及本土的马木克鲁都在争夺领导权。最后,是穆罕默德·阿里赢得了最后胜利。

穆罕默德·阿里是阿尔巴尼亚人,童年时曾随父经商游历各地,少年时失去双亲,未成年便参军,后娶富孀为妻,利用其财力逐渐崭露头角。1801年,土耳其出兵埃及,阿里应征入伍,阿尔巴尼亚军团是土军的主力,阿里以其能征善战、足智多谋逐渐晋升为军团的高级将领。1801年法军撤走后,马木克鲁头领、英国扶植的代理人,以及土军中的阿尔巴尼亚军团和近卫军两派都在争夺埃及的统治权,一时间又杀声四起,城头变化大王旗。经过3年的厮杀,一批实权人物先后死于非命,穆罕默德·阿里上升为最有势力的人物,他利用埃及民众先后逐走了马木克鲁头领巴尔底西和土耳其苏丹排来的总督,终于在1805年的长老立法会议上被拥立为埃及新总督,土耳其苏丹也被迫承认了这一既成事实。

穆罕默德·阿里的登顶充分利用了民众的支持,而他即位初期的政绩的确也无愧于埃及人民的拥戴。1807年,面对英军的入侵,阿里动员人民参战,迫使英国撤军。接着,以马木克鲁勾通外敌为名,于1811年在全国范围内捕杀马木克鲁上层人物,由此终结了长达500多年的马木克鲁控制埃及的历史。

穆罕默德·阿里的改革从他上台就开始了。在政治方面完善官僚体系,加强中央集权,结束了几个世纪来政局的混乱局面。他废除了已成为腐败剥削根源的包税制度,没收马木克鲁和伊斯兰教会的土地,将这些土地一部分分封给自己的亲信以巩固统治力量,一部分分给少地无地农民以笼络人心。

农业是天下之本,对依河为生的埃及来说尤为如此。穆罕默德·阿里时期在农业方面成绩显著,兴修水利,耕地面积成倍增加,农业技术取得突破,土地从每年一熟发展到每年三熟,著名的长纤维棉花开始广泛种植。并减轻农民的赋税名目以促进生产积极性。

穆罕默德·阿里鼓励创办了一批近代工业,其中与军事密切相关的造船业和军火工业尤为引人注目,这些工业在西欧技师的指导下发展迅速。工农业的发展推动了商贸的繁荣,进出口成倍增长,而且出口多于进口。当时埃及的工商业发展带有明显的国家垄断性质,几乎所有工业和外贸出口均由政府控制,阿里的国库由此充盈起来。

穆罕默德·阿里不会忘记埃及所面临的严峻的国际形势。腰包鼓了之后,就开始大力发展军事。传统的雇佣兵制被征兵制所取代。经过多年努力,一支包括23万陆军、1.5万海军、32艘战舰,装备了新式火器的军队建立起来了。

阿里还创办了一批非宗教性的专科学校,选派留学生到西欧,出版外国科技书籍,知识界的新鲜空气也蔓延开来。

阿里的改革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持续的时间也较长,从1805年延续到1840年,使埃及在多方面发生了质变。但军人出身的阿里血液中始终流淌着一种好战、崇尚大帝国的因素,这种因素为阿里带来了一系列的荣誉,但也最终引来了灭顶之灾。1811年,阿里就出兵镇压阿拉伯半岛上的瓦哈比派,后来又迫使苏丹臣服。埃及的国力军力实际上已超过了其宗主国土耳其。埃及帮助土耳其镇压希腊革命,但土耳其却不愿意履行将叙利亚和克里特岛让出的诺言,于是引发了土埃战争。第一次土埃战争阿里大获全胜,1833年前后是他和他的国家达到全盛的时期,俨然已是一个地跨亚非的帝国。阿里甚至萌生了建立一个包含所有讲阿拉伯语地区在内的新阿拉伯帝国的计划,然而,国际秩序中的既得利益者联手打碎了这个美好的梦想。

埃及的“牛气”使它成为国际上的众矢之的。英国不容许如此重要的战略位置上出现一个同它匹敌的强国,便同土耳其联合起来,发动了第二次土埃战争。面对工业革命阶段飞速发展的英国,埃及终究不是对手。1840年在西亚战场全面溃败,第二年英军在亚历山大里亚登陆成功。以往阿里曾凭借民众的力量屡屡击败敌手,但连年的战争已使他失去民众的支持,无力抵抗英军的阿里被迫接受了屈辱的和约,出让西亚和利比亚所有的土地,只保留埃及和苏丹,海军全部交给英国,陆军只保留十分之一。

至此,政治上的穆罕默德·阿里实际上已经死了,他积郁成疾,精神错乱,从1841年起由长子易卜拉欣摄政。他的生命一直维持到1849年80岁之时。

战败后的埃及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工商业大为衰退,被英法所控制。但穆罕默德·阿里启动的埃及近代化进程毕竟已难以阻止。更重要的是,埃及由此成为阿拉伯世界中接受西方思想和先进技术的桥头堡。19世纪后半期的阿拉伯进步分子大多以埃及为活动基地。作为一个改变了中东政治格局和近代化进程的帝王,穆罕默德·阿里在本排行榜中列名第65位。

埃及因为海外新航路的开辟而衰落,又因为其水路沟通两大洋的价值被重新认识到而复兴。穆罕默德·阿里的英雄时代离不开埃及复兴的大背景,但正是他的远见卓识推进了埃及的复兴。假如没有穆罕默德·阿里,19世纪的埃及可能将是任由列强宰割的鱼肉,从他开始,无论埃及遭受何种形式的掠夺,它作为一个独立的政治实体的地位已不容撼动。

关于埃及穆罕默德·阿里的改革,我们的老师们,现在所知道的内容,也就是这么多了。

问题在于,在最新颁布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中,像这样的、我们历史老师从来没有接触过的内容还有很多。这一切都在昭示着我们,要想做好一个中学历史老师,我们这些“历史骨干教师”还有很长的路程要走。

这就需要我们这些“历史骨干教师”首先掌握这些历史知识,然后才能去认真研究《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关于对学生进行操作层面上的要求。因此,这就需要我们广大的中学历史老师尤其是我们这些“历史骨干教师”不但要自己完全掌握这些相关的历史知识,还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学会向学生介绍相关内容的方法。因此,面对着这样的情况,我们只能去重新学习、一切从头再来。

第二节 “历史骨干教师”的知识构成

问题在于,我们这些“历史骨干教师”应该具备哪些必备的知识呢?

我们知道,教学工作是一种培养人的专业工作,“仅通晓一门学科并非必然地使他成为该学科的好教师”,“学者未必是良师”。

一名“历史骨干教师”要成功地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在我们所教的历史学科知识够用的基础上,更重要的是具有教育科学方面的知识,“历史骨干教师”的专业领域毕竟是教学而不是其任教的学科。虽然教学工作作为一种专业所依赖的教育学科知识体系还不完全具备“一种公开的、经得起公众考察和批判的方法,以便能够形成代表它这一专业的一系列独特的观念、步骤和概念,并能对它作出检验”。但目前确实已经存在着可以作为教学工作基础的“一个知识体系和一系列新颖的关于教学的概念”,在教学法知识方面新近也有了“无数成就”,关于人的成长与发展的知识也 “从容地发展起来”,这些知识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确保教师有效地履行自己的专业工作。

一名“历史骨干教师”,他的知识应该包括:历史学科知识;历史学科教学法知识;课程知识;一般教学法知识;学习者的知识;情境的知识(包括教育目的);其他课程的知识;

在此基础上,除去历史学科知识,一名“历史骨干教师”的教学知识还应当包括:

第一,应具备相当水平的所授与相关学科文化知识,这是教师维持正常教学和不断自我学习的基本前提;

其次,是教学法知识,而且要达到学科知识与教学法知识的融合;

第三,一般教育学、心理学知识;

第四,个人实践性知识。

另外,仅仅依靠某些脱离具体教学内容、学生和课堂情境的教学“技能”训练难以奏效,只有设法帮助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才能更好地符合教师作为专业人员的要求。

第三节 开阔“历史骨干教师”视野的方法

看来,要想真正成为一名“历史骨干教师”,还要大量的开阔我们这些“历史骨干教师”的视野。问题在于,应该如何开阔我们这些“历史骨干教师”的视野呢?我觉得,应该做到如下几点:

一、要博览群书。

我们教师常说的一句话是:要给学生一滴水,自己首先要有一桶水。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要天天看书,终生以书籍为友,这是一天也不断流的潺潺小溪,它充实着思想的江河。” 教师的第一至爱应该是书籍,只读教材的教师无论如何不能称之为优秀教师。

易中天之所以成功,博览群书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易中天品三国所涉及的史料除了《三国志》外,还有《魏略》《九州春秋》、《晋书》、《资治通鉴》等历代史书以及当代许多历史学家的研究成果,他甚至还从一些史书的注解或文学作品中细致入微地推断和辨析历史事实。如刘备是否真的三顾茅庐请过诸葛亮、是谁让孙权最终下定决心联刘抗曹等问题,无不是从史书的只言片语中寻找信息,多角度分析,最终得出让人信服的结论的。他有一句话说:“历史有时候是很好玩的”,并非历史学家而只是教师的他,能把自己所教学的专业“玩味”到此种程度,这种对问题钻研到底的精神,同样值得我们去好好的学习。

与易中天老师所处的环境相同的是,我们这些“历史骨干教师”,所面临的也是大量的历史材料。如何认知这些历史材料,如何把这众多的历史材料传递在有限的时间内传递给我们的学生,博览群书是我们的一个重要手段。只有博览群书,才能使自己有广博的知识面。知识面不广,就不会文思泉涌,就不会旁征博征,课堂语言就会乏味,就会激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就难以教好学生。

俗话说的好,“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是读书的一种境界。读书,一定要有自己独到的体会,一定要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一定要将自己所读之书融会贯通。这样,作为“历史骨干教师”来讲,我们的课程才能吸引今天的学生,才能引起学生的感情共鸣,才能言传身教,教给学生一种有益的读书方法。

因此,“历史骨干教师”要博览群书。

二、要有历史学科的视野。

对于我们所从事的历史教师这个职业,台湾作家龙应台有一个比喻:史学是沙漠玫瑰的开放。什么意思呢?她的一个朋友从以色列来,送给她一束沙漠玫瑰。说是沙漠玫瑰,实际上是枯萎了的一把干草。但是朋友告诉她,把它放在清水里,第八天就会开放。龙应台和她的孩子拿了个玻璃缸,里面注满了清水,沙漠玫瑰放在里面。第三天有了一种绿的感觉;慢慢地,有了一些绿的扩展;到了第八天,鲜活无比的沙漠玫瑰真的开放了。历史就好像枯萎了的沙漠玫瑰,看似已经过去了,消失了,但它真真实实地存在过,并影响着我们的现在和未来,博古方能通今,鉴往才会知来。

我们中华民族在历史上曾经辉煌过,我们曾经的辉煌的标志其实倒不应该仅仅在于四大发明。我们都知道,古希腊是欧洲文明的发源地。但是,当时的阿拉伯人是怎样来赞扬我们中国人呢?他们说希腊人只有一只眼睛,而我们中国人有两只眼睛。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我们中国人既有理论,又有技术。十七、八世纪时,欧洲的一大批思想家曾经很狂热地崇拜我们中国文化。伏尔泰啊,莱布尼兹,歌德……他们把《大学》、《中庸》称为“上帝恩赐的礼物”;法国人甚至提出要“全部华化”。“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被称为道德金律,写进了1789年的法国《人权宣言》和《法兰西共和国宪法》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和导师伏尔泰主张把这八个字作为每个法国人的座右铭在科技方面,我们都知道,郑和在明初七下西洋。有60条大船,最长的船有440尺长。可外国人不相信,认为当时的中国不可能有这样的技术水平。1962年,在南京发现了一只当时船上的舵轴,直径1.25尺,高36尺。据此,国际一致公认,15世纪初,中国的科技超过西方。

但是15世纪之后,我们的科技逐步落后了。牛顿在1687年发表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这是近代科技诞生的标志。里面的万有引力定理、牛顿定理以及微积分,可以说,不管现在也好,将来也好,都是对人类历史有巨大影响的事件。它告诉我们,自然界有精确的规律,而这个规律可以用准确的数学来描述,不仅可以描述,还可以对未来作出准确的预测。而牛顿的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数学,得益于一本书,叫《几何原本》。1607年明末徐光启与利玛窦合作翻译了《几何原本》前六卷,直到1857年才由清末李善兰翻译完,翻译了250年。李善兰尽管了不起,但他还是晚了250年,而这250年是关键的250年。在这250年里,欧洲经过了文艺复兴,思想解放了。随着蒸气机的发明,工业革命的兴起,科技的发展,大大提高了生产力。落后就要挨打。龚自珍说:“日之将夕,悲风骤至。”1840年以后的历史大家都清楚。我们中华民族受尽了压迫和煎熬。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太平天国运动努力过,但失败了。今天客观地看问题,洋务派官僚如李鸿章、曾国藩努力过。康有为、梁启超等知识分子了不起,有的甚至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但也失败了。孙中山更伟大,但辛亥革命的胜利成果最终被袁世凯篡夺。是中国共产党,也只有中国共产党,在先进的理论指引下,使中国人民站起来,使中国富起来,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灿烂的前景。我想,没有一种历史的视野,不可能真正的认识我们的党。

我们这些“历史骨干教师”,应当有这样的历史学科的视野。作为一名“历史骨干教师”,我们不仅要把所教内容熟悉到了如指掌的程度,而且能够透过史书把一个个历史人物有血有肉、有情有感的还原在人们面前。

我们所拥有的历史知识定然首先是为学生储备的,付出的努力定然首先是为教学服务的,在自己所教学的专业中不断追求,让自己成为专家型的教师才是我们的初衷。

 

第三章 基本技能的深化和加强

所谓技能,指的是运用知识和经验执行一定活动的方式。说到中学历史教师的基本技能,其实与以中学语文教师为代表的大文科的教师的基本技能是一样的,无非包括“听”、“说”、 “读”、“写”等等。这其中,中学历史老师最为应该重视的是“说”——也就是语言技能。

有的老师会说,我们这些“历史骨干教师”,都是在历史教学的某一个方面有些突出成就的。对于上述这一点,我毫不否认。但是,我要说,作为一个“历史骨干教师”,在历史教学的某一个方面有些突出成就——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做到了“专”这还不够,我们这些“历史骨干教师”,还要向“广”、“博”、“深”等方面做出自己的努力。

因此,就有了我下面的内容。

第一节 语言艺术

说到底,教师这个职业还是一门语言艺术。历史本来是枯燥的,用历史课程这种形式解说历史更是无味的。因此,如何运用好语言艺术,在课堂45分钟这有限的时间充分传递我们所要传递的知识、表达出我们所要表达的情感,也让学生在这有限的时间内学会学习,就是我们这样的“历史骨干教师”非常需要考虑的一个问题了。

一、从《百家讲坛》栏目的成功说开去

说到这里,使我想起了我曾经参与过的、最近两年来在电视上迅速窜红的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

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成为收视率名列前茅的知名品牌。由此并产生了所谓的《百家讲坛》“十大名嘴”。是知名节目造就了“名嘴”,还是“名嘴”造就了知名节目,似乎怎么说都可以。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在这所谓“十大名嘴”中,有六个人都有在中学执教的经历。我个人就不用说了,现在还是北师大二附中的历史教师;易中天:30岁前任新疆建设兵团某中学语文教师;刘心武:1961~1976年任北京十三中学语文教师15年;王立群:1965~1979年先后在开封空分厂子弟小学、子弟中学任语文教师、少先队辅导员、教导主任;阎崇年:20世纪60~70年代任教于北京四十六中前后接近20年之久。

这是什么原因呢?

中学老师为了让自己讲的内容能尽可能被学生所接受、所喜闻乐见,不得不悉心研究表达技巧,有的则从民间艺术里面吸取一些表达方式,除了充分利用表情、动作等辅助语言之外,诸如设悬念、抖包袱之类也派上了用场。而大学老师却要求学生去适应他,因而也无意在研究语言艺术上下大力气,只要我有学问,能把我的学问准确无误地讲授出去,就万事大吉了。目前,在大学任教的人中,也是有中学任教经历的教师的课比较更受欢迎,道理也在这里。

话说到这里,我们就知道,这嘴上的工夫有多么重要了。

我们知道,教师有再扎实的专业知识,如果没有好的表达能力,也不能有效地向学生传授知识。教师靠的是语言,如果你站在讲台上语言木讷,不能口吐莲花,不能吸引学生,那是你作为教师最大的悲哀。口头表达能力不仅是指语言,更重要的是指审时度势的能力,也就是在什么场合说什么话,跟什么人说什么话,这是一种无法学的东西,只能在生活中悟。让别人听了自己说的话舒服是门极高的智慧,教师的成功有许多就是靠的这种软件,这就是为什么许多的成功是无法复制的,因为人不同。一个句子即使每一个字说得都一样而由于语气的不同而结果大不一样,所以良好的表达真是一个教师成功的重要因素。

还是让我们先看一个例子吧。很多年前,我听过的一节北京市级观摩课——朱尔澄老师的“历史告诉我们什么”。在那节课上,朱尔澄老师用她那字正腔圆的京腔京韵充满感情地说,“让我们先从第一页右下方的画谈起。好像画的就是你们,坐在明亮的教室里,专心地学习,而我们饮水思源,怀念着为我们今天的幸福而牺牲的先烈,旁边这幅烈士遗像,看得出他是谁吗?(学生:方志敏)1935年,那是在黑暗的旧中国,方志敏烈士英勇就义前留下了这样的遗言:‘我们是共产党员,为革命而死,毫无所怨,更无所惧。……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亲爱的同志们!请你们经常记起你们多年在一起奋斗的战友们之惨死,提起奋勇的精神,将死敌日本帝国主义赶快赶走吧!将万恶的国民党统治赶快推翻吧!’同学们,我们应当告慰烈士的英灵,我们不会忘记你们,不会忘记过去,因为我们是共产主义事业的接班人。说到这些事,心里总觉得沉甸甸的。”(朱尔澄:《朱尔澄历史教案精选》,中国世界语出版社1996年第一版。)

我们知道,青少年最易于接受情感性的知识,最易于被生动、兴趣盎然的人物所感动。历史教师讲课要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应通过自己的表情、神态、动作及形象化的语言,用深厚而真挚的情意感染学生。要注意刻画形形色色的人物个性、生活细节、音容笑貌、豪言壮语、嘉言懿行,必然会与学生的心灵产生共鸣,使他们的内心世界受到强烈的震撼,使他们产生亢奋激动之情,从而丰富他们的内心世界,思考人生真谛。学生通过朱尔澄老师那情真意切的叙述,不仅听到而且能感到朱尔澄老师对方志敏为代表的共产党员的由衷敬仰,同时也从内心深处迸发出对我们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的尊敬钦佩的真实情感,这种情感也加深了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地位的理解。

有的老师一定会说,这些我们都懂,这些我们都会——这节课,我们也听过。

听过,我非常相信这句话;但是,听后思考出了什么内容,那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据我所知,就很有些老师是听了朱尔澄老师的这节课之后,虚心学习、认真领会了的,其结果自然是放弃了自己在语言方面的长处,而去学习朱尔澄老师的字正腔圆的京腔京韵去了——当然是学得非常不像了。

因此,这就需要我们考虑一个问题:朱尔澄老师的教育方法是否值得我们每一位老师学习呢?我觉得,还是要根据我们每个教师的自身特点,借鉴朱尔澄老师的教育方法——而不是照搬!但借鉴这个词汇可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哟!这真的需要我们这样的“历史骨干教师”进行认真的考虑了。

二、历史骨干教师语言技能的提高

问题就出现了,我们这些“历史骨干教师”如何才能够真正的学习、借鉴别人的长处呢?

在我看来,应该从如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深入浅出

1. “深入”

“深入”,就是要有追求,有坚定的目标,能耐得住寂寞,不东张西望,不左顾右盼,不半途而废。把教师当事业而不是职业,这不是一句套话,如果没有这种精神,那么,我们每个人,都不会有今天的成就。当然,一味苦干是不行的,还要发现其中的乐趣,在工作中寻找快乐,干一行,爱一行,只有如此,才能精通专业知识,才能不断深入下去。

像易中天老师讲三国时,将自己研究很深很透的知识用风趣有加的解读表述出来,非常引人入胜,以致不希望他说出“且听下回分解”的告别语;刘心武老师探秘红楼时,和蔼细腻、通过珠联璧合的归纳与演绎,让人听得有滋有味;于丹老师用生活化的语言将生涩的《论语》描绘得平易近人,融融潜心,似娓娓心语。

这些,都是把学问作到极处的表现,只有不断登攀,只有不断钻研,才见天高云淡,才能尽情挥洒,才是真正的自由境界。

就像我经常说的那样,应该把教师这个行业当作“事业”而不是“职业”去做,你才能发现其中无穷无尽的乐趣。

2. “浅出”

“浅出”,是深入的最佳出口。没有深入,无法浅出。深入之后,也未必就能浅出。深入,为浅出提供了最充足最具火力的炮弹,但没有合适的装具是打不出来的。

首先一定要知道自己是给谁讲,定位要准确——这就是我们教师最常说的“备学生”。自说自话,那还不就像是对牛弹琴、纸上谈兵吗?因此,要认真揣摩讲解对象的心理,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能出奇兵,能抓人,具有吸引力。

其次,语言要幽默。既然知识已变成自己的,那么讲解时就要结合自己的理解和感悟,是用自己的语言,讲自己的东西,是独一份,要炒出自己的色香味。品牌就是这样创立的。

第三,讲什么都不能脱离现实,脱离生活。不要忘了,我们学习的目的,不是为了学习而学习,而是要指导现在指导生活,否则毫无意义。当然,既能学到知识,还能娱乐身心、陶冶情操,这是最好的,这也正是我们所要追求的。

(二)张弛有度

教师讲课的语言应当有一定的速度。一般说来,对内容比较浅显易理解的知识速度可快一些;对内容比较深奥、难理解的知识要慢一些。

成功的课堂要求教师用舒展大方的教态、抑扬顿挫的声调、寓意深刻的说理、生动幽默的语言、旁征博引的讲解、深入浅出的分析、真情实感的流露、饱含深情的激励来对学生产生极大的感染力,引起他们心灵的碰撞和激荡,让他们在“鼓舞与鞭策”中呈现出一条“求知若渴、主动学习、争先思考、相互策应”的学习风景线。

当然要做到这些,就要求教师讲课的语速既不能快得使学生感到精神紧张,也不能慢得使学生听起来昏昏欲睡、又困又累。

教学语言是教师传递知识信息、指导学生、发布活动指令的载体。教学语言不但要清晰流畅高亢激昂,而且要轻重合理,高低相宜,一堂课从开始到结束,讲到重要的地方加重语气,讲到成就的地方时要自然地露出微笑,讲到教育学生的觉悟时要亲切充满希冀;讲到坏人时要表现出愤慨和仇视;特别是小结概括或讲结论性观点时,语调要稍稍缓慢,给学生以思考和回味的余地。

(三)精炼准确

在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学双方作用的发挥都要以教学语言为中介,教学双方任务的完成有赖于教师正确有效地运用语言。既生动又形象而通俗易懂的语言,既突出了教学重点又突破了教学难点,还调节了课堂气氛,以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

规范的语言是教师的基本功,它包括教学用语的规范化如词汇丰富、口齿清楚、语言流畅、逻辑性强,杜绝口头禅等。精炼的语言可以节约学生的很多时间,恰当的适当点拨可以帮助学生思维实现认识的飞跃,对于概念和原理的表述必须准确,不能错误或含混不清。只有做到语言准确、合符逻辑,才能做到以理服人。

总之,有了良好的语言技能,教学就成功了一半,因此为了历史课的教与学,中学历史教师应努力提高自己的语言技能。

 

第二节 教学理论的深化和其他教学能力的提高

一、教学理论的深化

从2007~2008学年度开始,我们北京市开始全面执行《全日制普通高中课程计划》(以下简称《课程计划》),这是当前普通高中深入进行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内容。

我们这些“历史骨干教师”首先应该明确《课程计划》的指导思想、培养目标及实施的重要意义,明确实行新课程计划关键在于“改变学生的学习的方式,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我们要切实转变教育观念,积极实行启发式、讲座式和互动式教学,激发学生独立思考,让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

我们知道,任何新的教育教学改革的前提都是教育教学理念的创新。要推进新的教育教学改革,首先就要确立新的教育教学观念。因此,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就成为我们这些“历史骨干教师”的必修课。

教师是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持有什么样的教育教学观念,不仅直接关系着教师的教育行为,而且还间接地影响着未来教育的性质与发展。因此,作为“历史骨干教师”,我们就要树立尊重爱护学生,注重开发学生潜能,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的教育观;树立“教师的主要职责是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学生思考,教师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学生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给出现成真理的人”的教师观;树立学生是有主观能动性的千差万别的个体,是教育活动的主体,是学习和发展的真正主人,学生有多方面发展的需要和发展的可能,教育应不断满足学生发展需要,促进学生尽可能发展的学生观。

二、其他教学能力的提高

我们知道,教学能力是指教师达到教学目标,取得教学成效所具有的潜在的可能性。它由许多具体的因素所组成,反映出教师个体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直接有效的心理特征。教学能力是和教学活动密切联系在一起、并在教学活动中得以展现的——这种展现是可以观察到的、外现的行为。

教学能力有很多种类,和我们这些“历史骨干教师”相关的,除了前面我们已经表述过的之外,至少还应该包括:

(一)动力技巧,包括加强学生的行为,多样化刺激、入门、鼓励学生参与、接受并支持学生感受,表达温暖热情以及认识并满足学生的需求;

(二)讲授及交流技巧,包括解释、戏剧化、阅读,使用视听教学辅助器具,终止、使用沉没,鼓励学生反馈,澄清、表情、速度以及有计划的重复;

(三)提问技巧,包括反复集中与制导、引导,高难问题、歧义性与多样性问题以及激发学生主动性;

(四)、小组个人辅导技巧,如组织小型小组工作,培养独立学习能力,咨询,鼓励合作活动及学生间的相互作用;

(五)培养学生思考技能,如鼓励探索性学习,指导发明,制定概念,使用刺激手法,使用角色和游戏刺激思维,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进行评价与判断并培养其批判性思维;

(六)评估技巧,包括认识与评价学生进步,确定学习困难,提出补救办法,鼓励自我评估及组织评估讨论;

(七)课堂管理与纪律,包括认识专心与不专心行为,监督课堂小组工作,鼓励以任务为目标的行为,给予指导并解决多重问题。

(八)教育科学研究能力。“历史骨干教师”还必须具备相应的教育科学研究能力。这是“历史骨干教师”区别于一般历史教师的根本所在。

也就是说,我们这些“历史骨干教师”还应该在上述八个方面做出不懈的努力。

第四章 更深层次的思考

唐朝在文学家韩愈在他的作品《师说》中说到,“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这话不假。但是更深层次的还在于,韩愈的这段话告诉了我们所有老师一个最为重要的东西:对于老师来说,最为重要的任务是传道——也就是告诉学生们做人的道理,至于科学文化知识,那只是第二位的任务。因此,我们这些“历史骨干教师”就要认真的研究我们在历史课堂上到底要传授给学生们什么样的“道”?通过什么样的手段传授给学生们这些“道”?

中学历史课堂,中学历史老师,到底要传授给学生什么样的“道”、通过什么样的手段传授给学生们这些“道”呢?

我想起了我所任教的一节课中的一个小片段。

那是高一《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第一章第二节《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的“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一般而言,我们老师们在讲到“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时候,都会采取惯常的方法:先是讲圆明园的辉煌和西方大文豪们对于圆明园的称赞,然后再讲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最后再用雨果的话结尾,引发学生们对于圆明园这一世界文明象征的著名园林的毁灭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应该说,这个片段到此就结束了。

但是,我在讲这个片段的时候,却没有到此结束——而是继续深入了下去:

我在讲完上述的时候,突然之间问到学生:诸位,谁知道“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这句话是谁说的?

学生回答:龚自珍。

我问学生:这首诗反映出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学生回答:在这首绝句中,诗人对清朝末年那种扼杀生机、窒息思想,导致万马齐喑的局面,十分痛惜;并大声疾呼:要振兴国家,挽救危亡,就需要涌现出大批立志改革的仁人志士。

这个时候,我说:但是,正是龚自珍的儿子,带着英法联军放火烧毁了圆明园。

学生们愕然。

这个时候,我又问:听了刚才的话,你有什么想说的?

学生们议论纷纷。

明眼的人都知道,上面的这个小片段是我精心设计过的。问题在于,我为什么要精心设计上述这个小片段呢?其实,这是有我的思考、有我自己的思想在里面的。    

我们都知道,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孩子提出的问题越多,那么他在童年早期认识周围的东西也就越多,在学校中越聪明,眼睛越明,记忆力越敏捷,要培养孩子的智力,那你就得教给他思考”。但是,老师们也都知道,当孩子刚刚上学的时候,他们每一个人似乎都像苏霍姆林斯基说的那样,有着提不完的问题;一旦上了初中,问题就少了;而到了高中以后,似乎就再也没有问题了一样。因此,如何在我们的教学中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思维就成为我们这些“历史骨干教师”在课堂上的一个重要任务。这个时候,我们这些“历史骨干教师”所做的,正像第斯多惠说的那样,“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当然,这些话到了赞科夫那里,则是这样表述的,“教会学生思考,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生中最有价值的本钱”。

话说回来,当我们面对同样一件事情的时候——比如说这件事情就是我们刚才所说的“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能够引发学生思考的角度到底应该有哪些?总不应该只有一个方面——谴责侵略者吧?总是应该有些什么东西让我们国人自己反思的东西吧?

因此,我精心设计的上述这个片段就可以引发学生们更深层次的思考——这种思考,可以是对于龚自珍对于自己的儿子教子无方的反思,也可以是对于某些可耻的中国人出卖国家民族利益的行为谴责的反思,还可以是在这基础之上更加高深层次的反思。

而这正是我们这些“历史骨干教师”所必须完成的任务。

而我们这些“历史骨干教师”在完成这些任务之前,自己必须要在这个方面做出努力——换句话说,我们这些“历史骨干教师”自己必须要在这个方面率先进行更加高深层次的反思。


 
——————————————————————


本网推荐2009年度新书:《历史教学设计》

/kcjs/kcyj/200909/11300.html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