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复习试题 >> 正文
江苏铜山人民版历史期中
江苏:南通市九校联考历
江苏黄桥中学高三历史周
江苏省黄中分校周周练历
江苏建湖高中高三阶段历
江苏平潮中学高三第二次
江苏南通一中06年高考历
江苏扬州高一期末统测历
江苏宿迁泗阳中学高三历
江苏省06年高三历史第三
最新热门    
 
江苏东海:历史高考模拟卷一

时间:2009-10-18 17:45:13  来源:江苏东海
 

历 史 高 考 模 拟 卷 一

 

 

(时间:120分钟, 分值:150分)

 

 

第 Ⅰ 卷(选择题,共75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计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中华民族是中国各民族的总称,包括历史上和现在的各民族在内。各民族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都作出了贡献。据此回答第1—5题:

1.秦汉时期,活跃在中国北方,并对中国古代历史发展有深远影响的少数民族是

   A.回纥族      B.匈奴族     C.突厥族     D.党项族

2.元朝时,“西域之仕于中朝,学于南夏,乐江湖而忘乡国者众矣”;中原之士,“西游昆仑之圃,北望大荒之野,涉黄河之流,而寻瑶池之津”。上述历史现象揭示了:①元朝大一统,疆域辽阔,幅员广大  ②元朝时,边疆和内地的联系得到加强  ③各民族交往密切,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  ④各民族相互学习,文化交流得到发展

 A.①②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3.通观中国古代民族融合的进程,下列概括较为全面的是

   A.各民族之间不断迁移、共同杂居、互通婚姻的过程      

   B.各族人民共同反抗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的过程

   C.各民族之间互学优点、扬长避短、共同发展的过程 

   D.各民族之间不断进行物质和文化交流的过程

4.“壮志难移汉回各族模范,大节不死母子两代英雄”。这副挽联称颂的回族抗日英雄是

   A.吉鸿昌母子      B.杨靖字母子      C.张自忠母子       D.马本斋母子

5.新中国成立后,党和人民政府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了民主改革。民主改革的根本目的是:①废除剥削制度,消灭阶级压迫  ②反对民族压迫,消除民族歧视 ③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  ④建立各种形式的社会主义经济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土地兼并是我国封建社会长期存在的现象。据此回答第6—7题:

6. 中国古谚“千年田,八百主”,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土地私有合法化         B.商品经济的发展

   C.土地买卖频繁          D.封建经济的发展

7.土地集中的最主要危害是

   A.威胁政府财政收入         B.激化了社会矛盾

  C.阻碍了生产力发展        D.导致地方割据

1840年后,中国屡遭列强侵略,开始陷入半殖民地的深渊。据此回答第8—10题:

8.第一次鸦片战争是英国发动的侵略战争,中国进行的是正义的反侵略战争,但最终以英国获胜、中国失败而告终。这反映了:①社会制度先进与否是决定战争胜负的条件之一  ②战争的性质不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唯一因素  ③英勇无畏的精神不能完全抵抗先进的军事技术  ④战争结局与战争指导直接相关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④     D.②③

9.《马关条约》中,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这一条款的最严重危害在于

A.便利了日本向中国东北扩张势力      B.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C.使列强的侵略势力开始深入到中国内地  D.使列强进一步控制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

10. 《辛丑条约》签订后,帝国主义开始了争夺侵华权益的新阶段,对此有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帝国主义争夺的焦点是对中国北方的控制权

B.瓜分迷梦已破灭,帝国主义侵华相对减轻

C.主要以政治经济手段扶植清政府达到侵华的目的

D.中国社会两大主要矛盾趋于汇流  

 

 

近代史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为民族独立国家进步而不断探索。据此回答11—13题:

11.《海国图志》和《资政新篇》的相同点是

A.主张向西方学习    B.目的是抵御外侮  

C.介绍西方史地的专著    D.发展资本主义

12.下列关于洋务运动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实践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B.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C.失败的根本原因是没有变革社会制度         D.加速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形成

13.有人说新文化运动是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继续,其主要含义是指它

A.继续反封建      B.向西方学习     C.反对尊孔复古      D.主张民主共和

14.辛亥革命之所以被称为中国近代一场更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因为:①有全国统一的资产阶级政党领导 ②有彻底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 ③激发了民众反封建情绪 ④推翻了二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⑤成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③④       D.①③⑤

   上海公报的发表打破了中美关系长达20多年的敌对僵局,正式启动了两国关系走向正常化的过程。据此回答15—16题:

15.关于30年前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的说法,正确的是:①它与美苏争霸态势有关 ②它是中国国际地位提高的表现 ③它是中美外交战略调整的结果 ④它消除了两国关系中存在的分岐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6.30年来的实践表明,中美双方要维护和发展好两国的正常关系,必须:①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②恪守中美三个联合公报  ③合力操纵国际反恐大局  ④共同解决台湾统一问题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邓小平曾指出:“中国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不断纠正“左”倾错误,才能使我们的事业不断前进”。根据相关知识,回答17—19题:

17.三年经济困难局面得以扭转的主要原因是

   A.党彻底批判了“左”倾错误     B.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

   C.严重受灾地区的灾情得到控制   D.为“反右倾”中被错批判的同志平反

18.“文革”中,在实际上系统纠正“文革”错误的是

   A.“二月逆流”对“文革”的批       B.周恩来提出批极左思潮

   C.邓小平明确提出全面整顿思想        D.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议

19.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其历史功绩是:①打破了个人祟拜和教条主义的束缚  ②重新确定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③作出了拨乱反正审查冤假错案的决定  ④为实现建国后党的伟大转折奠定思想基础

   A.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

   

 

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被视为欧洲的两次思想解放运动,对人类历史的发展和进步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根据相关知识,回答20—21题:

20.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潮强调人的价值、追求个性解放、反对神学迷信,主要是因为

   A.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天圆地方”说     

   B.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突出了人的作用

   C.封建农奴制对农奴的长期压制引起了强烈反抗  

   D.资本主义萌芽时期手工工场发展需要大批劳动力

21.与文艺复兴相比,启蒙运动在反封建斗争方面的突出特点是

   A.要求摆脱天主教神学的束缚      B.具有强烈的宗教色彩

   C.矛头直指封建专制制度          D.推动自然科学发展

    关于英、法、美的早期资产阶级革命,请回答22-25题。

2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1660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接受斯图亚特王朝复辟的目的是

   A.维护革命成果           B.结束军事独裁统治

   C.重建封建王朝           D.向封建势力妥协

23.法国大革命中保护了小农经济,这一行为

   A.是从农民阶级利益出发的            B.不利于反对封建地主阶级

   C.导致其后法国农村经济长期落后      D.不适应当时形势发展的需要

24.1787年美国宪法在当时世界上最突出的特点是确立了

A.资产阶级的政治制度           B.资本主义的立法规范    

  C.三权分立的共和政体           D.民族独立和人民的基本权利

25.英、法、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相似原因是

   A.封建专制统治与民主要求相矛盾     B.旧的生产关系阻碍了生产力发展

   C.农民阶级迫切希望得到土地         D.殖民压迫激起民族意识和反抗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世界上正义力量与邪恶势力之间的一次大较量。据此回答26—27题

26.二战期间具有反法西斯战争和民族民主革命双重性质的是

   A.苏联的反法西斯战争             B.中国的抗日战争

   C.埃塞俄比亚的抗意战争           D.西班牙内战

27.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形势最早出现转折的战场上,当时联合抗击法西斯侵略的国家主要是:①苏联 ②美国 ③中国 ④英国 ⑤法国

   A.②④⑤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⑤

       拿破仑战争后,欧洲出现了维也纳体系;两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先后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和雅尔塔体系,据此回答28—30题

28.1815年2月维也纳会议秘书长报告中说,大会发出响亮的口号:“重建社会秩序”、“恢复欧洲政治制度”。这里的“秩序”和“政治制度”是指

   A.近代新型的国际关系         B.新兴的资本主义制度

   C.欧洲的封建统治秩序         D.拿破仑帝国下解放出来的国家

29.《凡尔赛和约》中最能体现帝国主义战胜国分赃性质的是

   A.委任统治问题                   B.承认东南欧各国的独立

   C.法国德国边界的重新划分          D.严格限制德国军备

30.二战后建立的国际关系格局实质上是

   A.美国在欧洲实施“冷战”              B.美苏两大国的对抗   

   C.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对抗      D.欧洲与美洲的抗衡

 

 

(非选择题,共75分)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2分,共36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3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自耕农是封建国家直接剥削的对象。为了保证税源、徭役的供应,封建国家历来关注这一阶层的存在。“稳定小农”是封建王朝长治久安的良策,每一个新王朝建立时,对此尤为关注。他们总是采取鼓励垦荒政策,积极培植自耕农。

                        ——  叶显恩《明清徽州农村社会与佃仆制》

材料二:在中国历史上,从某种意义上说,自耕农数量的增减,往往标志着社会生产发展的迟速和经济的繁荣或衰落,也关系着国家财政收入的多寡。

                          ——  胡如雷《中国封建社会形态研究》

材料三:“为国之计,莫急于保民。保民之要,在于存恤主户(指有产之人);又招诱客户(无地之户)使之置田,以为主户。主户苟众则邦本自固。”

                      ——  (宋)吕大钧《民议》

材料四:民有幸不役于人而有田自耕农者,皆以等书于籍而公(官府)役之。……至不胜(不能承受),则贱卖其田,或逃而去。

                      ——  (宋)欧阳修《欧阳文忠公文集》卷59

材料五:自田制坏而兼并之法行,贫民下户极多,而中产之家(相当于自耕农)赈货之所不及,一遇水旱,狼狈无策,只有流离饿莩耳。

                         ——  (宋)董猬《救荒活民书》

回答:

    ⑴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封建国家采取“稳定小农”政策的目的和做法。

  ⑵根据材料四、五,说明“自耕农经常分化”的原因。封建国家为什么不能解决自耕农“经常分化”的现象?

    ⑶联系有关史实,从封建社会历史发展的全过程,对封建国家“稳定小农”这一“良策”作简要评价。

3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49年我国私营工商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项目

占全国经济的比重(%)

工业

63

批发

67

零售

83

材料二:1956年我国国民经济中公私经济的地位

项目

公有制经济(%)

私有制经济(%)

工业总产值

100

0

商业零售额

95.8

4.2

材料三:1989年我国国民经济中公私经济的地位

项  目

公有制经济(%)

个体经济(%)

外商及其它经济(%)

工业总产值

91.76

4.8

3.44

商业零售额

72.4

18.6

9

回答:

⑴材料一反映了一种什么经济现象?对此,建国初党和政府采取了怎样政策?当时采取这种政策的目的何在?

⑵材料二反映出1956年我国经济结构有何变化?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本质问题?

⑶对照材料二,分析材料三中我国的经济结构又有何变化?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指出其变化的理论依据。

3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西方跨国公司通过对发展中国家的投资,把发展中国家纳入自己设计的国际分工体系。西方跨国公司在发展中国家的投资重点一直是原料生产部门,通过这种投资控制发展中国家的原料和自然资源。近一二十年跨国公司在发展中国家制造业部门的投资有较快的增加,但投资大多是在本国生产成本较高,技术已不十分先进的产品或零部件。它们利用当地廉价的原料和劳动力来加工或装配工业产品,……把国内劳动密集型、耗材、耗能和污染严重的传统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而在本国集中力量发展高精尖的新兴工业。

                        ——  黄素安等《重评当代资本主义经济》

材料二:发达国家贷款的高利率,使许多发展中国家背上了沉重的债务负担。不平等的国际贸易使发展中国家受到巨大损失。……战后发展中国家的初级产品价格相对于发达国家制成品的价格处于不断下降的趋势。仅1980~1993年之间,发展中国家初级商品(不包括原油)的价格指数……下降幅度超过了45%。

                            ——  张顺洪等《英美新殖民主义》

材料三:《发展中国家》企图改变日益恶化的贸易条件,方法是将原材料价格与发达国家出口的制造品价格联系起来。其次,他们想通过大宗国际基金来实行"缓冲储备金"制度,从而控制它们的主要出口品价格大幅度波动。一旦原料价格开始下降,即动用这笔基金购买足量的原料以维持其价格。最后,新的国际经济秩序的改革者们建议通过勾销部分未偿清的债务、重订或延长其余债务的归还期限来解决第三世界负债过多的问题。

           ——  L·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分裂:第三世界的历史进程》

回答:

⑴在第三世界国家取得独立以后,资本主义国家是如何在经济上继续维持其对第三世界国家的殖民利益的?

⑵分析新殖民主义与老殖民主义在经济剥削方面的本质上的相同之处?

⑶第三世界国家是如何反抗新殖民主义的经济侵略的?

 

 

三、问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各13 分,共39分。)

34、中国古代历史上的明清时期、英国都铎王朝统治时期、法国波帝王朝建立后都曾出现君主专制制度加强的趋势,但同时中国与西欧的专制统治也出现“分道扬镳”的迹象。试结合史实说明这两种情况,指出君主专制本质,并分析其对本国社会发展所起的历史作用。

 

35、新旧民主革命纲领是怎样诞生的?它们体现的中国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在近代革命问题上的认识有何异同?概述两者在中国革命实践中的效果。

 

36、有人以美国的发展为例,得出战争刺激经济发展的结论;有人以中国近代史为例,得出战争破坏经济发展的结论。你同意哪一种观点?请结合史实加以说明。(注:不论同意哪一种观点或有别的看法,只要有理有据,均可同等评分。)


                   

 

历史高考模拟卷一参考答案 

一、1.B   2.D   3.D   4.D   5.A    6.A   7.B    8.A    9.B   10.B   11.A   12.D   13.A   14.D   15.C   16.A  17.B   18.C   19.B   20.B   21.C   22.B   23.D   24.C   25.B   26.B   27.B   28.C   29.A   30.B

二.31.⑴保证税源、徭役供应及国家财政收入。稳定封建统治,不使自耕农破产,招诱无地农民置田,防止土地兼并、保护小农等。

⑵封建国家对农民的赋税剥削,封建大地主的土地兼并、自然灾害等。封建国家是代表地主阶级利益的,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土地兼并,也不可能真正维护小农利益。

⑶“稳定小农”是封建国家“农本思想”的一种体现,在封建社会上升或新王朝初建时期,所实行的“稳定小农”政策往往能起到一定作用,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对社会发展有积极作用。但到了封建社会末期,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后,这种政策往往会阻碍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32.⑴私人资本主义在国民经济中占重要地位。进行了合理的调整。引导它们健康有序地发展,为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作贡献。

    ⑵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占绝对主导地位。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生产资料私有制基本消灭,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

    ⑶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成份并存。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进行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我国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的多层次性和不发达性,决定了生产关系也应具有多种形式。

33.⑴通过投资把第三世界国家纳入发达国家设计的国际分工体系;控制第三世界国家的原料和自然资源;向第三世界国家转移劳动密集型和高污染、高消耗的传统工业;向发展中国家发放高息贷款;压低第三世界国家的初级产品价格,抬高发达国家的制成品价格。

⑵将第三世界国家作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

⑶建立“七十七国集团”,争取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将原材料价格与制成品价格挂钩。一些原料出口国联合建立专门的国际组织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行斗争。通过“缓冲储备金”控制出口产品价格的波动。争取勾销债务或延长债务的归还期限。

三.34.君主专制加强表现:明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以八股取士;清朝设军机处,大兴文字狱等。英国削弱旧贵族势力,反对天主教会,建立英国国教;法国中央加强对地方管理,拥有对各省的调兵权,取消国内关卡,严格控制思想文化,对臣民宗教信仰严加限制。

分道扬镳的迹象:中国封建君主专制统治阶级基础是封建统治阶级,采取重农抑商政策、闭关政策。英法在加强王权过程中,还得到新兴资产阶级的支持;英法都采取重商主义政策。

本质:都是维护封建统治秩序。

作用:明清封建君主专制强化,虽有利于限制封建割据势力,但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和中国历史的进步。英法王权加强,维护了封建贵族的利益;在客观上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资产阶级力量的发展,对于人类历史由封建社会向近代资本主义社会过渡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35.诞生:1894年兴中会成立,提出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初步纲领;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提出了三民主义,形成了完整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纲领。1921年中共成立,提出了推翻资产阶级,实现无产阶级专政的革命纲领;1922年二大召开,提出了党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纲领。

共同认识:把封建主义作为革命的对象;倡导建立民主共和国;体现了民族独立的要求。

不同认识:对中国社会性质的认识不同;对中国革命对象的认识不同;对中国革命动力的认识不同:前者是民族资产阶级,后者是工人、农民、民族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对革命最终目标的认识不同:前者是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走资本主义道路,后者是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走社会主义道路。

实践效果不同:三民主义成为辛亥革命指导思想,在其指导下,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建立了民国,但由于其不彻底性,导致革命失败。新民主主义革命纲领是彻底的革命纲领,最大限度地调动了一切革命因素,最终取得了民主革命的胜利。

36.第一种答案:同意战争刺激经济发展这一观点。

①独立战争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为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②美国内战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进一步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为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起飞铺平了道路。③美西战争使美国步入世界经济大国行列。④“一战”使美国大发战争财,掌握了世界经济霸权。⑤“二战”结束时,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头号强国,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货币制度。

第二种答案:同意战争破坏经济发展这一观点。

①近代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不仅损害了中国的主权,而且大量从中国掠夺各种资源,严重影响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巨额赔款造成政府财政困难,人民生活困苦,无法进行正常的生产建设;外国商品在中国市场的泛滥,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经济的发展。②长期的外敌入侵和内战,使生产遭到严重破坏,人员大量伤亡,造成建国初期工农业生产萎缩,物资奇缺,通货膨胀的严峻形势。这也是中国长期落后于其他国家的重要历史原因。

第三种答案:两种观点都是片面的,战争既有刺激经济发展的一面,也有破坏经济发展的一面,但从总体上说破坏作用是主要的。

①美国经济的发展的确和战争的刺激有关,在某种程度上说战争对美国经济的发展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美国领土在战争中很少被当做战场,特别是“一战”和“二战”时期,美国在战争中多处于强国地位,很少失败,更谈不上割地赔款等。美国在战后采取了比较正确的政策(如金元外交、马歇尔计划等),不仅扩大了商品输出市场,而且在政治和军事方面都控制了别国,为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

②从中国近代史来看,长期被当做战场,屡次反侵略的失败和众多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加上反动政府腐败无能,导致了中国社会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经济无从发展。综上所述,虽然个别国家和地区借战争之际得到发展,但对整个人类而言,战争是一种巨大的灾难。

 

        (以上答案无论哪一种,只要有论有据,言之有理,均可同等给分。)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