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课程建设 >> 正文
沈为慧:一节传统课 —
沈为慧:历史教师看课改
沈为慧:历史课中的错别
何慧:浅谈历史教学的艺
沈为慧:精诚中学高一期
沈为慧:精诚高中07第一
沈为慧:历史教科书与历
沈为慧:答桂俊老师
沈为慧等:读《科学史十
刘美慧:美国社会科课程
最新热门    
 
沈为慧:新课程促进我成长

时间:2009-10-18 17:10:42  来源:沈为慧
 

 


新课程促进我成长

沈为慧

安徽怀远三中

 


刊登于《历史教学》2008年第11期,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2009年第4期转载

 

 

近来,《历史教学(中学版)》刊登了多篇反思新课程的文章。但是乐观者少,悲观者多;谈成效者少,谈困惑者多。有人说课程结构不合理,学生基础太薄弱;有人说高考评价制度单一,单位考核标准陈旧;有人说教学条件太差,历史课时太少……


我也有过类似的“高原反应”,但很快就适应了新课程,并借助课程改革提供的学习机会,更新观念,增长知识,提高业务。本文拟结合几次培训的经历,来谈谈新课程对我的成长所起的促进作用。



2006年8月,我到扬州参加了为期一天的新课程培训,这是我接触新课程的开始。杨志才老师是活动的组织者,主讲人是南京师范大学的经盛鸿教授和江苏省赣榆中学的董洪涛老师。经教授呼吁中学教师开展教学研究,撰写历史论文。董老师在认真研究的基础上,客观地介绍了教科书的优点,指出了其中的不足。一位中学教师对教科书研究得如此透彻,这对我来说是一次震撼:在新课程背景下,教科书那“神圣”的光环已经褪去,我们可以整合它、取舍它,甚至可以质疑它。


培训结束后,我开始啃读教科书,并学写读书笔记。阅读中我发现教科书上的某些表述值得推敲:秦始皇焚书的起因到底是儒生“议论国家政治得失”,还是“批评君主独裁”?参加八国联军侵华的是奥匈帝国,还是奥地利?1999年修宪时,全国人大是把“依法治国”作为一款写入宪法,还是写入“第五条第一款”?向任务区派出维和部队的是“中国政府”还是“中国军人”?能否把亚太经合组织的各“成员”称为“成员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也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吗?在苏州张华中老师的帮助下,我把这些疑问整理成文,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投到了《历史教学》编辑部,任主编很快回复:“此文……可用”。本着“鼓励青年教师”的原则,杂志社刊登了我的文章。


第一次正式发表文章,这对我来说是极大的刺激。我钻研教科书的劲头更大,思考得也更多:既然不同版本的教科书对同一内容的叙述有所不同,我们就可以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精简或充实教学内容。这一想法得到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何成刚博士的肯定。我们对“晚清条约”问题进行了研究,发现教科书上的论述,与实际条约的内容有出入,有违于重视原始文献的理论;还缺少深入的理性的分析。为充分发挥“晚清条约”在教学中的价值,我们建议:精选足以暴露侵略者的本质、清政府的愚昧无知等条款,让学生阅读条约的原文;向学生介绍条约形成过程中有价值的“故事”、具体条款背后侵略者的意图、条约的履行情况等“隐性知识”。


随后我们又从史料教学的有效性角度,对“荣氏企业”问题进行了研究,发现了教学中易于出现错误的地方:创办广生钱庄的是荣家父子,不是荣氏兄弟;创办钱庄的直接原因是上海商业的繁荣,不是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保兴面粉厂在创办之初发展并不顺利,因当时人观念陈旧,思想保守,工厂设备落后,产品质量较差,差点被迫停机;国民政府统治前期,因企业负担沉重,政府强行干预,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荣氏企业发展相当艰难。


2006年11月我在历史课程网上建立了自己的博客。从那时起,网络走进了我的学习,走进了我的工作,也成了我教学的一部分,甚至成了我生活的一部分。在网络上,我汲取了丰富的资源,结识了众多的博友,收到了无数的鼓励。成为我与外界交流最便捷的通道,我经常参与历史教学(中学版)博客上的研讨,参与中学历史教学参考博客的交流。从课改区的同行那里了解到了他们的探索,感受到了他们的进步。这进一步了我对新课程的思考。


教科书上有一道思考题:“公元前399年,雅典民主法庭以荒唐的罪名处死了哲学家苏格拉底。寻找相关材料,弄清事情的来龙去脉,讨论雅典民主政治在这时期暴露了哪些问题。”让谁来“寻找”?谁来“弄清”?谁来“讨论”?这道题不是让老师来思考的,而是让学生来思考的!回顾自己的一贯教法:剔去肌肉挤干水分,只让学生记住知识的骨架;没有过程缺少分析,只让学生记住历史的结论。新课程倡导“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观,要求“以学生的学为中心”,而不是“以教师的教为中心”。我把自己的忏悔写成了文字。《中学历史教学参考》的任鹏杰主编看后,用老子的话来评价我:“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力,自胜者强。”进而鼓励道:“他或许始终是平凡的,但却可能变得不再平庸。”



2007年8月我又到南京参加了新课程培训,先后听取了姚锦祥教授、刘金源副教授、张建华教授、陶圣建老师、张进教授、单怀俊老师、刘俊利老师、周俊宏老师、杨红如老师、姜守明教授的报告。


南京师范大学的姚锦祥教授指出,许多老师一讲到中国古代的政治,就大讲特讲专制独裁,还与雅典的民主政治进行比较。这种做法传递了一个错误的信息:古代中国是“黑暗”的。这种“失真”的历史教学,其课堂效果越好,危害性就越大!


在中国近代史教学中,我们常说:列强迫使中国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在华攫取了许多特权。这就有失真之处。并不是所有的特权都是外国人强迫中国政府给的,有的特权是中国人主动放弃的;也不能认为所有条约中的每一个条款都是不平等的,有的条款打破了中国盲目自大的心理,利于近代外交思想的形成。“求真、求实是历史教学的底线”,有效教学应建立在正确的史实,以及对史实进行正确分析的基础之上。根据这种认识,我列举出了近代条约教学中易于产生歧义的几个问题。


南京大学的刘金源副教授鼓励我们在教学教研中,多看高考卷,研究高考题。我体会到:高考题是命题专家反复打磨的结果,它既反映了高考改革的思路,也引领着教学改革的方向;高考卷并不神秘,高考题可望可及;中学教师可以在命题研究方面有所作为,甚至可以通过不懈地努力来影响高考命题。我尝试着研究高考真题,发现2007年高考海南卷中的“十月革命纪念邮票”题值得商榷,1917年爆发的是“俄国十月革命”还是“苏联十月革命”呢?


西方文化史是教学中的难点。南京师范大学的姜守明教授高屋建瓴,讲得深入浅出:“蒙娜丽莎的背后是一个薄雾笼罩的湖泊、一条弯弯曲曲的小溪,以及凹凸不平的岩石和一座小桥。蒙娜丽莎的面部、脖子极其细腻,质感很强,从她脖子的凹陷处仿佛可以看到血脉的搏动。这件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就在于:蒙娜丽莎至善至美,表现了内心世界的全神贯注和个人奔放感情的有机结合。因此是人文主义者追求世俗精神的生动写照。”一幅作品竟然蕴藏着如此丰富的文化内涵,教学中应如何挖掘其教育价值呢?在南京师范大学张进教授的指导下,我给学生布置了作业:看图说话,找出《孔子讲学图》中的历史信息。充满好奇与兴奋的学生,在感知历史、神入历史的过程中,体会到了合作的重要性。我对这次评价活动进行了小结,《中学历史教学参考》的张艳云副主编不仅准备刊用,还请北京的陈亚东老师进行了点评。文章发表后,我复印发给每一位同学,还用稿费给他们买了纪念品。在成功喜悦的激励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一步提高,学写历史习作的激情倍增,并有二十多位学生的作品在报纸上发表。


培训期间我向北京师范大学的张建华教授求助:读不懂外国史学家的著作,怎么办?张教授建议我阅读外国小说或观看外国影视作品,以了解外国人的生活与心理。在何成刚博士的指导下我开始阅读《九三年》等世界名著。译者在序中介绍道,“雨果在写作之前阅读了尽可能多的材料,做了充分的了解历史背景的工作”。所以雨果能以一种特殊的政治眼光来撰写《九三年》,并使这本小说有了真实的历史背景和极强的可信度。“《九三年》以雄浑的笔触真实地再现了十八世纪末的法国历史面貌,是描绘法国大革命的一部史诗”。通过阅读,我不仅近距离地接触了两百多年前的法国社会,还从中发现了许多有价值的历史信息:落后地区那些愚昧的农民是贵族叛乱的基础;保王党人滥杀无辜,焚烧城市;在这种情况下,雅各宾派决定用恐怖来还击恐怖。就历史小说这一课程资源在教学中的应用问题,我们认为,历史教师应有意识地阅读一些历史小说,并从中选取重要的史料资源;要了解学生学习与阅读的历史小说,并选择恰当时机引入历史教学。



2008年4月,在扬州中学王雄老师的关怀下,我参加了新课程学业水平测试研讨会。期间我与台湾清华大学的张元教授、华东师范大学的聂幼犁教授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张教授提出,历史是一门思维的学问,在培养中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过程中,我们是否知道学生是怎么思考的?对于学生解答主观题的思路,我们可以用SOLO评价法进行分析;对于学生解答客观题的思路,我们是否应该关注?在东莞夏辉辉老师的帮助下,我对学生解答客观题的过程进行了调查研究。研究发现:很多时候学生的答案是正确的,但分析问题的思路不规范,或者所用的史实有错误。例如对这道试题:


人们通常根据文献资料研究历史,当今以口述回忆为基本史料的口述史正悄然兴起。下列最适合用口述史方法进行研究的是


A.甲午战争   B.八国联军入侵  C.义和团运动   D.抗日战争


答案:D


选D的学生中有的是这么判断的:“抗日战争持续的时间长,且是近代中国反侵略战争的第一次完全胜利,广为人知”;“日本侵略者在中国犯下了滔天罪行,许多中国人对此印象很深,利于口述”;“甲午战争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都签订了条约,义和团运动也有一些史料,而抗日战争的史料很少,只能进行口述研究”。显然即使他们答对了,理解和思路还存在需要纠正的问题。


纠正此类不正常现象,不仅要充分发挥常规课的作用,还应重视讲评课的功能,使讲评课从知识积累向能力反思转化,从传统纠错向思维训练转化,从教师授导向合作探究转化。


聂教授在命题研究方面的成就是众人皆知的。他慧眼独具,一题著成一文,通过对高考题抽丝剥笋般的分析,向我们传递着史学观念、学术成就与命题技术。我把聂教授的命题系列文章辑录在一起,在他的指导下反复地品读,细细地体会,并学着命制习题。我还有个长远的打算:临摹聂教授的大作范文,学写试题研究习作。


2007年8月,我参加了教育部组织的国家级新课程远程培训工作,观看了全部6讲共24集视频材料。30多位专家的精彩讲解,使我对新课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了解到关于课程改革的更多信息。我把自己的收益运用到教学实践当中,渐渐地历史成了学生最喜欢的科目,自己成了学生最喜欢的老师;教学成了我的生活,教育成了我的事业。我决心尽最大努力,充分发挥历史课的教育功能,以服务于学生的人生。


2008年7月,我再次参加了远程培训,并有幸与专家、名师一道工作。我暗下决心:把这次培训变为成长道路上的新起点。

 

1987年专科毕业的我,大学期间学到的那么一点点知识,早已老化甚至忘记,之所以能有上述认识,就是得益于这场课程改革,得益于走在课改前列并甘于奉献的一代历史教育者。新课程为我提供了学习的平台,也为我搭建了表演的舞台。我把每一次培训都当作机遇,站在学术前辈的肩膀上去观察新课改,领悟新课程,并用电脑的键盘叙写着新理念对我带来的冲击。从新教材观的萌发到新教学观的确立,从课程资源的拓展到评价手段的改善,我自己在变化,中学历史教学也在变化。在这场课程改革中,教师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之一。我们一线教师不仅要有所作为,也一定能有所作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