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课程建设 >> 正文
对中国影响最大的十大历
高考辅导怎样分析历史事
高考辅导怎样分析历史事
高考辅导如何解答历史选
高考辅导高三历史总复习
高考辅导之怎样解答历史
高考辅导之怎样做历史简
高考辅导之怎样解答历史
高考辅导之怎样解答历史
优秀历史试题设计一:台
最新热门    
 
全国历史课程研修简报2008年4期

时间:2009-10-18 17:12:09  来源:历史团队
 

 

 全国历史课程研修简报

2008年第4期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博客同时发布]

[“中学历史课程网”同时发布]

http://hist.cersp.com

 

 

◆ 主  编:朱汉国 赵亚夫

 

◆ 执行主编:聂幼犁 任鹏杰 

 

◆ 编  委:朱汉国 赵亚夫 聂幼犁 任鹏杰 李惠军

黄牧航 张汉林 何成刚 张斌平 王 磊

夏辉辉 张振鸿 李 杰 沈为慧 吕准能

张才能 王 涛 

 

◆ 本期责编:任鹏杰 黄牧航  何成刚  

 

 

目   录

 

编者寄语

走向新历史课程/黄牧航

案例研修

案例推荐一/xjylllp2007@sina.com

案例推荐二/“佚名”老师

案例推荐三/“佚名”老师

案例推荐四/“佚名”老师

案例推荐五/朱清玲

作业点评

李 伟作业/张斌平点评

陈向行作业/张斌平点评

张娟娟作业/吕准能点评

寇雪娟作业/王 磊点评

王俊宇作业/王 磊点评

互动问答

如何解决专题体系中的时序问题?/冯丽芳【黄牧航答】

研修感言

学科联系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Syl(学员)

谨防生成性资源的流失/王 涛

团队公告

新开公共电子信箱敬告学员/历史课程专家团队

特别链接

2007年《全国历史新课程研修简报》

 

 

 

● 编者寄语 ☆☆☆

 

走向新历史课程

· 黄牧航 ·

黄牧航教授(站立者)与任鹏杰主编正在商量《简报》事宜



 

作为一名中学历史教师,他要面对的问题很多,但有三个基本的问题是无法回避的——教什么?如何教?持什么观念去教?这是新旧课程都共同面对的问题,而对这些问题的不同解答,也就成为了新旧课程的重要分野。

我们先谈第一个问题。在旧课程中,历史教材是中学师生的“圣经”,是教与学的惟一资源,而任何为教材服务的资源我们都称之为教辅材料,它们存在的意义就是帮助学生学好教材。这种学好历史教材就是学好历史的观念,反映到教学和命题中就是一种“依纲靠本”的思想,认为只有在考纲和教材中呈现的知识才是有价值的,因此,为了拉开考生的差距,过去的考试命题也就慢慢走进了不惜从教材的偏角、冷角、死角中去寻找考点的死胡同。而新课程认为,知识的来源是多方面、多渠道的,教材仍然是教学的重要资源,但绝对不是唯一的资源,教师的学识、同学的特长、校园和社区的文化、图书馆、博物馆和网络的资源都是我们历史教学的知识来源。如果说,在旧课程中,我们所有的教学工作都是围绕着教材在转,那么在新课程中,我们所有的工作都应该以课程为中心。新的“课程观”取替旧的“教材观”就是新旧课程的重要差异。

接下来是如何教的问题。在许多人的心目中,死记硬背是学好历史的不二法门,而在新课程中,我们提倡“为理解而教”。在历史教学中,学生的理解能力主要包括解释能力和评价能力。所谓解释,指的是参照已知的事物来说明未知的事物,从而使未知的事物变得可以理解。就历史学科而言,它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对历史事物的前因后果或发展规律作出说明。所谓评价,指的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对事物进行价值判断。对事物进行评价之前,我们先得有一个标准,明确何谓好何谓坏,何谓先进何谓落后,然后再把这个标准套在被评价事物的身上。在过去的历史教学中,我们有重评价、轻解释的倾向;而对于评价,又有重视专家学者的评价、教科书的评价而轻视学生个人评价的倾向。这都是需要慢慢纠正的。解释的多样化、评价的多元化应该是历史教学的发展方向。

历史学之所以能够成为历史学,完全有待我们从解释和评价的层面上给予它生命。但是,这些解释和评价必须是经过学生的头脑思考出来的,而不是鹦鹉学舌地背诵别人的结论,这也是有效历史教学和无效历史教学的重要分水岭。新课程所强调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其实都是要求学生通过正确的思维方法来消化所学的知识,也就是真真正正地理解了所学的知识。

最后是持什么观念去教的问题。在旧课程中,学生能够记住很多的历史知识,但他们并不太清楚记住这些历史知识有什么用。新课程很明确地回答了这个问题——历史知识具有帮助人们认识现实社会的功能。今天我们现实生活中的一切,无论是精神的还是物质的,都可以在历史中找到它们的起源和发展的轨迹,学习历史,就是为了更好地理解是什么造就了我们今天的文明,以及未来社会发展的方向。从这个角度说,新课程的教学应该充满着时代感和现实感。历史知识的时代性指的是历史知识具有帮助人们认识现实社会的功能。新旧课程在历史知识选择上的差异首先表现在内容的不同——新课程的知识更有助于学生理解当代社会的特点,同时把旧课程中一些过于专业化的内容删除了;其次表现在视角的不同——一些历史知识新旧课程都存在,但切入的角度却不一样,如近代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问题,旧课程强调的是革命的进程,新课程强调的是制度的确立。其实,任何历史事物都会对今天的社会产生影响,只是一个程度的强弱高低问题。中学的历史教育内容,就要选择一些最能影响当代社会变迁的历史知识。

历史知识的实践性指的是历史知识具有帮助人们树立起现代的价值观念的功能。与其他学科的知识不同,历史知识并不能够直接应用于人类的实践活动,但是它可以改变人们的思想观念,培养人们判断是非、分辨善恶的能力;而当人的思维方式改变了,他的行为方式必然随之发生变化。在新课程中,每一个专题的教学,都意味着一种或数种价值观念的确立。例如,如果我们仅仅把历史知识的教学视为对教科书文字的识记,那么旧课程讲述古罗马通史,新课程讲述古罗马的法律,其差别只是一个知识量的多寡问题,而要真正体现历史知识的意义,就必须通过讲授古罗马的法制史来帮助学生树立起“法治”的观念。

因此,历史知识的时代性和实践性绝非要向学生罗列一大堆“历史上的今天”,而是通过历史知识的传授,帮助学生树立起一个现代公民所需要的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走向新课程,不仅仅是教科书和教学大纲的变化,更重要的是观念的变化。从教材观到课程观,从教学观到史学观,许多观念都需要慢慢地转变,这样才能够使课程改革不会停留到表面形式,而是深入到本质内容。

 

 

● 案例研修 ☆☆☆

 

【案例推荐一】

xjylllp2007@sina.com的视频案例分析:

今天专题二视频中我较感兴趣的是“讨论三:专题式教学下教学资源观的变化”,其中程学峰老师讲到的“课后活动”所设计的问题:从成语典故“当头棒喝,”“天花乱坠”,“回头是岸”,“一刹那”来辨析佛教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我认为,她的这个教学过程设计的好,首先让学生课后查成语的由来,学生自己动手,动脑自主的学习行为的过程,生成一种新的能力,这非常可取;其次,让学生自主查找,理解,体悟,获取新的知识,比老师直接告知他们结果,效果要好的多,我认为这也是新课程所要达到的目的和要求吧;第三,罗劲松老师讲到的“注重补充资源成为一种教学常态”中“图片资源的补充,需要注重有效性,代表性,对比性”,我认为除此之外,还应特别注重“时代性”,“现实性”,“世界性”,“趣味性”,这样教学效果是否更好些;第四,我非常赞同视频资料的运用,更直观,还有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我们应特别注重生成资源的挖掘,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形成他们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当然,教学资源无处不在,无所不用,我们一线的教师应立足课标,合理的选取整合教学资源,为教学服务,为学生服务,以学生为本,我认为这是新课程改革的最大亮点和热点焦点,这也是社会的需求,时代的需求,世界的需求。

【案例推荐二】

“佚名”老师的视频案例分析:

我认为,今天的视频,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王雄老师给我们展示的“秦灭六国,统一天下这件事,你觉得合理合情吗?”的教法选择,他设计教法的独到,先是让学生分组讨论,然后请学生阐释自己的观点,让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去体验,理解,思考历史,最终内化,升华,生成为学生自身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同时,学生通过这个行为互动的学习过程,生成更多的感思,感悟,感启,我认为这就是新课程改革的落脚点,也是王雄老师教法的一个亮点所在,2005年—2008年这是我教旧教材的最后一轮,其实这三年,我已经在教学中渗透,链接了新课程的理论,理念,如:上完每节课后,都让学生说说学习后的启示感悟,三年了效果较好,今年高考的实战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还有王雄老师教法的选择的另一亮点就是历史性与时代性的凸显明朗,如:拓展深化了时代的主题,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台湾问题),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最终形成了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

【案例推荐三】

“佚名”老师的视频案例分析:

今天专题二视频中我较感兴趣的是“讨论三:专题式教学下教学资源观的变化”,其中程学峰老师讲到的“课后活动”所设计的问题:从成语典故“当头棒喝,”“天花乱坠”,“回头是岸”,“一刹那”来辨析佛教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我认为,她的这个教学过程设计的好,首先让学生课后查成语的由来,学生自己动手,动脑自主的学习行为的过程,生成一种新的能力,这非常可取;其次,让学生自主查找,理解,体悟,获取新的知识,比老师直接告知他们结果,效果要好的多,我认为这也是新课程所要达到的目的和要求吧;第三,罗劲松老师讲到的“注重补充资源成为一种教学常态”中“图片资源的补充,需要注重有效性,代表性,对比性”,我认为除此之外,还应特别注重“时代性”,“现实性”,“世界性”,“趣味性”,这样教学效果是否更好些;第四,我非常赞同视频资料的运用,更直观,还有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我们应特别注重生成资源的挖掘,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形成他们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当然,教学资源无处不在,无所不用,我们一线的教师应立足课标,合理的选取整合教学资源,为教学服务,为学生服务,以学生为本,我认为这是新课程改革的最大亮点和热点焦点,这也是社会的需求,时代的需求,世界的需求。

【案例推荐四】

“佚名”老师的视频案例分析:

今天的专题三视频,我觉得研讨话题:“二、学生学习必修I缺乏相应的知识能力基础怎么办?”给我印象最深刻,陈红老师谈到高一学生学习新课程缺乏相应的知识,能力基础的四个现状问题:⑴通史的知识基础,中国通史、世界通史,包括时序、人物、事件;⑵学习历史的基本技能不会阅读课本,不会思考,不会提出问题,不会讨论等;⑶缺乏对历史的兴趣;⑷缺乏基本的价值判断;我个人认为这四个问题也是我们目前将要启动新课程所要面临的新问题,我校的办学理念重理轻文(小学至高中),文科教师地位较低,上1节课=0.71(系数),上满14节课才得8分(满分10分),不公平,不合理,严重挫伤了文科老师教学的积极性,但就这样我们仍然在寻究解决问题的途径办法来提高教学质量,今天视频展示解决的办法我认为可取,如“高一预科教育历史部分知识结构”(以利于初、高中历史知识的衔接);特别可取的是老师的一节“导言课”很有借鉴之处,如其中的“教学策略”设计很到位,我非常赞同陈红老师对这节导言课所做的重新整合,即“生活中的历史?”——“历史学习的方法”——“学习历史的价值?”,也即“是什么”——“怎么办”——“怎么样”,我在教旧教材的教学实践中,教学思路一般是“为什么”——“是什么”—— “怎么样”——“学生个人主观感悟的正确价值观”(每节课的落脚点:如何做人?),逻辑思路:由“历史”——“现实”——“个人” (目标: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当然我教学中时常渗透“让学生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即做中国合格的公民(爱国、责任、人文素养、创新、开拓等),时常教育所教学生要找准自己的人生坐标定位,树立“立人——树人——成人——成才——成为有价值的人”的思想意识,将来才能服务于人民、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世界,我认为这是我们教书育人最终的长远战略目标,这一点我已经实践了近三年,因此,我认为新课程改革及启用非常必要,我们将迎难而上,期待着新课程的早日践行。

【案例推荐五】

卢氏三高朱清玲老师的视频案例分析:

视频案例分析1:“知识不是通过教师的传授获得,而是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借助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资料,通过知识建构的方式获得”。武昌起义的教学案例,贯彻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在最大限度上调动了学生的兴趣,是实现新课程改革目标的有益尝试。

首先,这个案例从课堂教学角度看,注重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创设感受、讨论、交流知识的机会,促进学生互相交流、互相启发,主动建构的认知结构,让不同的学生都得到了不同的发展空间,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从而激发了他们对历史的学习兴趣。

其次,通过教学模式看,注重最大限度的利用了课程教学资源,在学生表演讨论中让学生走到了“台前”,教师退居了“幕后”,给学生充分表现的空间,维护了他们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再次,从学生角度看,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分析问题能力,知识整合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这个案例,通过创设情境、分组讨论、发表观点等形式,使学生充分得到了展现自我的机会,将情境和体验结合起来,营造有利于学生创新发展的良好土壤和环境,让学生从中体验历史、理解历史、感悟历史,把思维的空间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

视频案例分析2:韩强老师的这节课有许多优点,如使用肢体语言帮助学生体会历史发展的态势,使用典型的有价值的历史史料,通过学生阅读史料得出结论。另外,我认为还有几点值得我借鉴和学习:

这节课教学具有开放性,教学目标是开放的,教学内容是开放的,学生在开放的环境中学习;能力培养较好,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朗读材料并从中提取信息,得出结论,实现了骨干知识纵横联系,互相贯通;教师做到了引人入胜,精导妙引,案例开始引用典型材料,寻找规律,激发兴趣,让学生处于最佳学习状态和境界,教学过程中精导妙引,教师运用各种有效的手段和方法,给予精心指导、巧妙引领,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活跃课堂气氛,有助于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把这节课推向一个小高潮,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的和谐统一;在一个知识点结束时,能激发学生对相关内容和问题产生继续学习的欲望,并使学生在课后能发挥主观能动性收集信息。韩强老师将教学小课堂带入人生大课堂,将最佳效果从课堂之点辐射到课后之面,而使学生步入学习的新境界。

 

 

● 作业点评 ☆☆☆

 

【李伟/作业】以往的高中历史教材是按照章节体通史的形式编写,其特点是时序性和整体性较强,严格按照历史发展的时序性和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与历史现象的因果关系及其内在的逻辑性(即历史发展的整体性)来选择教学内容,安排教学进度的。此种方法又被称为通史或编年史的教学模式。而现在的高中历史新课程是按照“模块”加“专题”的形式(即模块单元体专题型)编写。打破了传统的时间顺序和空间范围,围绕某一主题,采取纵向跳跃、横向截取剖面的方法,选取一些典型的历史事实,进行更加深入的阐述和更具示范性的探究。其特点是内容精炼,跳跃性强,思维层次高,适合探究性教学的开展。从而给教学组织和实施带来了深刻的变化。由于模块单元体专题型的教学体例打破了传统的时间顺序和空间范围,采取纵向跳跃、横向截取剖面的方法,因而存在时序性和整体性较差,知识系统破碎的弱点,给教学带来了一定困难,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对教材进行适当灵活的整合,指导、帮助学生对一个历史时期政治、经济、文化概况进行横向的归纳总结,构建起一个阶段历史发展的框架。

同初中阶段相比,题式教学具有更强的探究性、更大的跳跃性和更难的理论深度,要求教师在放弃传统时序性和整体性观念的基础上,塑造更高层次时序性和更深刻整体性的新观念,使之成为高中历史教与学的新纽带。这就要求教师要有较高的历史研究水平、高度的归纳、整理、概括和抽象能力、较为广博的历史知识和较高的历史理论修养,才能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如何进行专题式教学:

首先,在教学设计时,教师可以依据实际需要,增添、整合同类专题的材料,调整、取舍教材内容,使历史专题的头绪更集中、主题更突出,不仅更好体现历史发展的时序性,同时也能横向反映人类文明发展的步伐、不同文明的相互交流与碰撞。

其次,在某个专题教学(或教学单元)开始之前,可利用大事年表以及单元导言为学生整理历史发展的线索、构建一个该阶段历史发展的框架。然后,再展开新课的学习。

第三,在专题学习时,要阐释清楚本专题的概念及内涵。

第四,要讲清本专题历史知识的发展演变历程(包括世界历史和中国历史中有关该专题史实的起源、主要内容、发展趋势、作用等)以及对当今社会产生的影响。  

●点评专家/张斌平:分析深入,有独立见解,可操作性强。

【陈向行/作业】我印象最深的是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历史。我以为可以从两个角度来看待:从历史的功能来看,主要有两点:1。为了学做人,立足现实、探究过去、展望未来2。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3探索和解决人类发展中的一系列问题。 下面我从历史的受益者来看,可以分为微观和宏观两个层次,一个是历史对于个人和企业的作用,一个是历史对于国家的作用。

先说立足现实、探究过去、展望未来,就是以史为鉴,指导未来。先拣最功利的来说,MBA教学应该当之无愧,MBA的学生学习为的就是将来挣更多的钱,这应该是最务实的了,那么他们学的是什么呢?福特、泰勒、本田宗一郎、戴尔这些或远或近的人物们的发家史,不就是市场营销和人力资源管理等课程中的经典案例么?人类日常生活中的耳濡目染、言传身教固然重要,但如果有人能够加以保存、整理和提炼,然后将精华传播于世人,那效果将会大大的提高。历史其实就是前人的经验和教训,善加处理,为我所用,无论是个人、企业还是国家,都必将受益无穷。当然,这里很多朋友提到了历史研究的人为性。对于这个问题,我觉得从个人使用历史的层面来看,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一种独立思考的能力,特别是对于主观的东西更要注重分析过程而不是结果。比如说曾国藩,你说是坏人,他说是好人,有什么意义么?他又不是我的邻居,既不会给我钱,也不会剃我的头,他是好人还是坏人并不重要,关键是要看他的言行好在哪里,坏在哪里。为什么说好,为什么说坏?这其中有什么值得我学习和借鉴的地方,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这才是我们学习的目的。

再说增强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个人认为,我们不应该单纯的为自己生在中国而感到骄傲。因为人与人其实是平等的,中国有几千年的灿烂历史,那是我们的先人创造的,不代表我们这一代是中国人,我们就比别人更优越,更不代表我们比别人聪明,比别人能干。学习我们的历史,决不是让我们拿去向别人炫耀的。但我们也有值得骄傲的东西,我们应该为我们有勤劳智慧的祖先感到骄傲,对于自己创造更辉煌灿烂的明天充满信心;为我们的国家感到骄傲,发自内心的热爱我们的国家。从国家使用历史作为工具的角度看,国家有必要向全体国民灌输历史,从而增强人们的归属感、荣誉感和整体的凝聚力,只有这样,国家才能更好更快的发展,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东西对于我们未来的生活已经没有什么指导意义,我们仍要保护和发掘它们的原因,因为这些都是我们作为中国人所共同的历史渊源,是维系我们之间关系,增强彼此认同感的坚实的根基。此外,站在整个国家生存与发展的战略高度,我们学习历史也是为了了解我们周围的邻居,了解我们所处的这个世界 探索和解决人类发展中的一系列问题,比如环境问题,社会演化问题!

●点评专家/张斌平:学习历史有什么用?这是所有学习历史的学生\教师\专家等都要思考的问题,甚至全世界每一个人都应思考的问题。老师对这个基本问题作出具有个性的思考和表达,视野开阔,思考深入,非常值得称赞!

【张娟娟/作业】在今天第三专题中,中国政治文明史中的重难点问题阐释视频的学习中,我对课堂案例讲的“宗法制”和“分封制”非常感兴趣,老师通过“宗”字的提问和解释引导学生得出“宗”体现出神权和王权的结合,同时也体现出家庭血缘关系。既在血缘上,他们是兄弟关系,在政治上他们又是君臣关系。并且通过非常形象的宗法制示意图,使学生对这一概念一目了然。让学生很轻松的掌握了“宗法制”和“分封制”之间的关系,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我们知道传统的历史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帮助学生处理现成的材料,甚至将结论直接告诉学生,学生缺乏一个处理资料的过程,因此自主学习和研究的能力没有得到锻炼和提高。而在这个课堂上开展研究性学习,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围绕一个问题,依托教材和教师给的相关资料,主动对资料进行加工处理,汲取有效的历史信息,以解决相关问题。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有利于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有效信息的能力、自主学习和研究的能力。

●点评专家/吕准能:“宗法制”和“分封制”问题对于学生一时很难理解,一方面是由于历史年代的久远,另一方面是学生的生活阅历的限制,所以往往比较陌生而难以把握,只有通过设置情境,进行形象生动的讲解才能加深领会,案例的思路值得借鉴,突破重点难点是课堂教学的关键。

【寇雪娟/作业】今天在观看了视频文件中罗劲松老师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建立的君主立宪制的看法是其时英国人在心理情感上愿意保留,而中国辛亥革命则推翻了封建帝制是20世纪中国对传统文化的颠覆思想的结果,两者的差异是由于文化差异造成的。我认为这样的论点忽视了二者发生的背景,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是世界上较早的资产阶级革命,此时,全世界绝大多数都是君主制国家,革命后建立一个什么样的整体,并没有范例可供参考。而《大宪章》则使英国人认识到可以通过法律来限制王权,因此才有了《权利法案》的出台,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在17世纪就是这样的政体的出现已是一巨大的进步,政治制度的创新,人类进步往往是在前人已有的基础上前进的,而中国的辛亥革命发生的时间较之英国晚了200多年的时间,通过美法国家的范例,我们才更愿意选择民主共和制,因此简单地把二者区别归因于文化差异我认为是不恰当的。至于在现在的英国仍保留着法官戴假发等现象可以认为是英国光荣革命后再没有急风暴雨式的事件所以才有对传统的传承!

●点评专家/王磊:学习、借鉴、质疑、商榷,最终需要将有用的东西(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内化为自己的经验,才能不断进步。

【王俊宇/作业】今天主要讲了政治文明史。我有一点感想:政治文明是人类活动的以自由、平等、民主、法治为核心的政治成果的总和,是人类政治进步的标志。为了追求政治文明,人类社会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历史过程。随着制造和使用工具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类逐步以智性、理性、人性战胜了物性、本能和兽性,逐步摆脱了蒙昧和野蛮,实现了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步入了现代文明的时代。就其包含的基本内容来看,政治文明的基本结构应该包括如下内容:

一是价值取向。政治发展中的价值取向问题,反映的是人类对于美好政治生活的期望和向往。确立什么样的政治价值观,是政治文明的重要标志。

二是制度设计。解决人类政治问题的最为有效的办法,就是所谓制度安排。人类通过科学合理的制度设计,把人类的政治活动规范在制度的框架之内,从而实现了政治的稳定性。制度文明是政治文明的核心。

三是观念形态。政治的观念形态对于一国政治的发展确实能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现代政治文明的条件下,现代政治观念通过其普识化、世俗化的途径广为流传,直接间接地影响到人们的政治行为。

四是治理技术。政治领域的很多问题,既有价值取向的问题,又有政治技术的问题。随着政治文明的推进,人类在解决政治问题方面的技术也在不断地得到发展。

●点评专家/王磊:理解到了文明史观的精神,用您的教学让青年们理解人类文明演进的成果和闪光的智慧,是现代公民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 互动问答 ☆☆☆

 

◇河南省安阳市市区历史一班 冯丽芳问]—————

如何解决专题体系中的时序问题?

在今天的学习活动中,专家们讨论了一个问题:专题式体系与章节式体系的比较,认为专题式体系有诸多优点,例如突出了历史知识之间的联系,有效的避免了与初中课堂结构的重复,有利于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深入了解,有利于总体上把握历史发展的线索等。专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本人作为史学后辈,教学与学习之余,斗胆奢谈一下关于新教材的个人的某些顾虑。主要是关于史实的时序性问题。本人翻阅了一下一些著作,史实的时序性是指历史课程资源所涉及的历史史实在呈现出来时,比较严格地遵循时间先后顺序。“时序思维技能是历史推理的核心。没有强烈的年代学意识(指事件发生的时间、处在保种时间顺序中),学生就不可能考查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或解释因素联系。年代组织是历史思维的前提”。我十分赞成这个观点,可是,专题体例是现行课程标准内容体系的一大亮点,显然是顾及了专题性,但却忽略了时序性,如模块一第二专题已要求“简述中国军民抗日斗争的主要史实……探讨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第三专题开始却又从太平天国讲起,讲到后面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仍然要讲抗日战争的史实,整个来看,顺序变成了鸦片战争(1840-1842)-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抗日战争(1931-1945)-太平天国(1951-1964)-辛亥革命(1911)-五四运动(1919)-中共诞生(1921)-抗日战争(1931-1945)-解放战争(1946-1949),这里不可避免要在两个专题中写到抗日战争,而且人为地割裂了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运动之间、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亥革命之间的内在联系,所以“根据中外历史的时序和历史问题的因果关系,把课程标准中相对割裂和孤立的子专题串联起来”就显得很有必要了。

问题是一线教师如何在教学实践中解决这个问题?是先简单给学生一个大事纪年表还是最后总复习时再按时间顺序梳理一遍?看来得在教学实践中慢慢摸索了。

◇◇◇历史团队/黄牧航答]———————————————

历史旧课程的内容是以通史的形式呈现的,同时也较好地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时间观。新课程的内容是以专题的形式呈现的,相对而言,是不太利于学生建立起一个完整、严密的时间观。对这个问题我们该如何认识和解决?我提三点个人的想法。

第一,帮助学生建立起科学的时间观仍然是新课程的追求。在进行专题教学的时候,教师要充分考虑如何帮助学生建构正确的时空观问题。但是,另一方面,由于新课程的内容不是以通史的方式来呈现的,因此在进行专题之前、在进行专题教学的过程中以及复习的时候,教师都要有意识地补充和强化主要历史事件的时间概念。

第二,新课程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对学生记忆大量历史时间的要求。具体说来,我们希望达到这样的一个效果——学生只要能够把握重大历史事件之间的先后顺序就可以了,而对许多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时间,结束时间,并不需要准确记忆。

第三,努力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要求学生记忆历史的年代是相对容易的事情,而要求学生理解历史的阶段特征是相对困难的事情。理解离不开对历史发展的时间逻辑的把握,因此要真正地理解一个历史事件,不可能脱离对该历史事件所发生的时间的记忆,但从考核的角度来讲,我们不需要学生做精细的记忆,只要做粗线条的准确记忆就可以了。学生的主要精力不是去记忆那些枯燥的时间,而是用心地去理解各个历史时期或历史阶段究竟有什么特征,为什么会有这些特征。

总之,新课程同样强调历史时间观的教学,但我们教学的重心和方法都有了改变。希望广大教师在实践中能够有更深入的理解,探索出更有效的方法来。

 

 

● 研修感言 ☆☆☆

 

学科联系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

· Syl(学员)·

针对历史学科综合性较强,与各门学科有着较为密切联系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各门学科之间的互相联系和渗透,以便唤起学生的联想,进而启迪求知欲。如讲到“德意志、意大利的统一”一章中的普法战争性质时,让学生回忆语文课上学过的都德的《最后一课》,很快激发起学生的联想和兴趣。通过联系讲解,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普法战争性质的理解,也加深了学生对《最后一课》时代背景和内容的理解,同时也对学生进行了一次活生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实践证明,注意历史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之一。

谨防生成性资源的流失

·王 涛·

(历史课程团队)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在原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构建新知。学生建构新知的过程实质上是新旧经验的沟通过程。由于学生经验千差万别,当新知与原有的经验不符的时候,学生就会产生困惑,会导致他们对新知解释错误。由于教师在预设的过程中不可能充分了解学生异常丰富的知识背景,因而学生对新知的解读容易超出教师意料之外,产生课堂“突发事件”。这种“突发事件”富含教育价值,如能充分利用,不仅可以及时化解课堂危机,而且能够生成新的教育资源。笔者引用两个典型案例如下:

【案例一】21000400132(全国新课程远程培训学员):在学习到二战的胜利时,课文中讲到美国投两颗原子弹,有学生更正说是投了三颗,有一颗没有爆炸,提出这个问题的是一个平时学习很不认真的学生,因为自己也没太在意这个问题,既然书上说是投了两颗,那就是两颗了,但也没有否定学生的观点,只是说课后再查查资料。后来想,其实这个问题,可以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去找资料的。在网上找到了一些资料,看到的结果和我们的教科书上却是不一样的,有人甚至对美国投原子弹都表示怀疑。认为是一个谜局,美国没有对日本本土投放原子弹。如果真是这样的话,我们的教科书是否也该改改呢?有谁来做定论?

【案例二】罗劲松(北京五中):在必修二的教学中,教师在讲述正文中范旭东的事迹的时候,学生提问:“为何我以前在化学课上听说中国近代工业的第一人是侯德榜呢”?这个问题引发学生的讨论,很多人附和。这时我给学生讲了范旭东与侯德榜之间的关系,并且利用学生普遍知道侯德榜的联合制碱法的特点,讲述了范侯二人在抗战中坚持生产,在不利的条件下克服困难进行发明的事迹,并在讲述后面抗战时期的民族工业中借用这个例子,效果预先设计的还好。

“突发事件”的教育价值

从上述两个案例来看,课堂上出现的这种“突发事件”具有丰富的教育价值。

(一)培养学生批判精神

建构主义的知识观认为,知识是主体在已有的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认识。知识具有绝对的主观性、相对的客观性、开放性和发展性的特征。任何知识都有生存期,所有的真理都是相对的。知识可以分成两类:已被证伪的知识和尚未证伪的知识。因而在知识经济时代,批判能力应该成为学生必备的能力。案例一中学生对课本的具体表述和案例二中学生对教师的观点大胆质疑,都表现出可贵的质疑精神。如果教师对于这些课堂上生成的教育资源充分利用,可以培养学生批判精神。案例一中教师可以反问该学生“你认为美国投放了几颗原子弹?你能否找到相应的材料支持你的观点?”这样一来,就把学生的质疑转换为对新问题的探究和对错误观点的批判上来了,有助于学生批判精神的培养。

(二)培养学生的自主精神

自主精神是人格健全的重要标志。在传统课堂上,学生是被灌输的对象,把课本的表述是作为知识权威,教师通过条分缕析把知识灌输给学生,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者。新课程理念明显不同。知识具有绝对的主观性,不存在所谓的绝对正确的知识,课本知识和教师知识并不一贯正确。如何探索新知,必须培养学生的自主精神。自主精神在学习方面的表现就是以学生为主体自行组织学习,把学习的自主权放到学生的手里,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拥有权放到学生手里,学生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人,也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两个案例中“美国投了几颗原子弹?”、“谁是中国近代工业第一人?”这些问题是学生自主发现的,也可以让他们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探究,积极主动地建构新知。

(三)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探究能力是新课程所强调的重要教育目标。探究过程一般包括几个部分:探究意图(需要)—探究方案的策划与设计—探究方案的实施与开展(探究行动)—反思(总结和结论)。学生提出问题即有了探究的需要,根据题目的大小可以设计探究方案。对于案例中“美国投放了几颗原子弹?”、“谁是中国近代工业第一人?”这两个问题,我们可以指导学生建立一个研究性学习小组,对组员合理分工,通过网络、图书馆等途径搜查相关信息,然后小组成员经过讨论,得出结论。这样一来,学生经历了一个完整的探究过程,探究能力得到很大的提升。

(四)培养学生历史学科能力

“史由证来,证史一致;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重要的史学原则,史料的甄别和史论结合是重要的史学能力。案例一中学生认为美国投了三颗原子弹,一颗没有炸响,还有网络资料认为美国没有投放原子弹,仅仅是一个迷局。这个观点我们没有必要简单的加以否定,可以让学生了解史学原则,让他们查阅该支持该结论的史料,进而对该史料进行甄别,看看是否真实,是否可靠。案例二中“中国近代工业第一人是谁?”让学生搜集相关史料,了解中国近代最早的民族工业的建立和发展情况,并对相关史料在时间上进行比较,从而得出正确结论。通过史学原则的运用,有助于学生历史学科能力的形成。

“突发事件”背后的启示

课堂上生成的教学资源具有即时性的特点,稍纵即逝,如何才能充分利用这些即时生成的教育资源呢?案例中两位老师应对的情况不同,效果明显不同,给我探讨这个问题提供了素材。案例一中教师比较谨慎,不随意否定学生的见解,保护学生的质疑精神,这一点值得肯定,但是对于生成性的资源利用明显不足,用“下课后再查查资料”暂时化解课堂危机,从而导致了生成性资源的流失。这一个方面反映了教师的应变不够灵活,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教师的学科素养有待提升,教育观念亟待更新,因为“如果真是这样的话,我们的教科书是否也该改改呢?有谁来做定论?”这个疑问是教师不够自信和过于迷信知识霸权的表现。

案例二中老师对学生的质疑表示欣赏,对所涉及的范旭东与侯德榜的关系以及他们兴办的近代民族工业艰难发展历程娓娓而来,不仅即时化解了课堂危机,而且生成了其他教育资源,培养了学生的批判精神,增强了他们对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艰难历程的深切理解,从而引领学生对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出路进行深刻反思,并且范侯二人的百折不挠的创业精神和“实业救国”的爱国主义精神也是对学生进行正确历史情感教育的绝好素材。

两个案例截然不同的结果,给我们一线教师的最大启示是:要即时更新教育理念,增强史学素养,充分利用“突发事件”全面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自主精神、探究能力和学科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地发展。

 

 

● 团队公告 ☆☆☆

 

新开公共电子信箱敬告学员

由于网络不畅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广大学员的作业及各班级学习简报不能正常提交,即使提交了也不能正常显示,这严重影响了此次培训的效果。鉴于此,我们专门开通——

教育部高中历史远程培训公共信箱 hechenggang@ncct.gov.cn

热烈期盼大家将历史远程培训中的(1)培训心得与感悟、(2)班级培训学习简报、(3)本地学习情况综述、(4)历史培训中的精彩花絮,发给我们,有价值的内容将会收录进《全国历史课程研修简报》。

再次感谢大家,希望大家在培训中学有所获!

历史课程专家团队

 

● 特别链接 ☆☆☆

 

【编者按】此次远程研修的课程专家,大都参加过教育部2007年秋季高中历史新课程远程研修,由朱汉国、赵亚夫、任鹏杰、王雄主编,黄牧航、张汉林、何成刚、束鹏芳等共同编辑的2007年《全国历史新课程研修简报》,内容丰富扎实,颇值得细加研读,特别推荐给学员朋友们阅读参考。

链接地址:

1.《中学历史教学参考》博客“2007新课程远程研修”专栏

?do=blogs&id=89726&uid=80343

2.中国历史课程网的“精品推荐”专栏的“2007年全国课程远程研修简报”

http://hist.cersp.com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