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课程建设 >> 正文
对中国影响最大的十大历
高考辅导怎样分析历史事
高考辅导怎样分析历史事
高考辅导如何解答历史选
高考辅导高三历史总复习
高考辅导之怎样解答历史
高考辅导之怎样做历史简
高考辅导之怎样解答历史
高考辅导之怎样解答历史
优秀历史试题设计一:台
最新热门    
 
《历史学习》2008年第1、2、3期

时间:2009-10-18 17:12:32  来源:《历史学…
 


 
2008年《历史学习》第1期目录


高考导向

范式更新进行时——谈高考历史试题的走向/冯一下

理解教材

“两弹一星”含义的历史变化/袁辉

专制皇权“不断”加强吗?/任今

二战后日本为什么没有向中国赔款/谭方亮

为什么说“皇权至上”而不是“皇帝至上”/金西

怎样理解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影响/郭友刚

关于教材中的“历史时间”/郑彩荣

如何理解“战略上的奇迹”/高旭耐

英国为什么不是欧共体的创始国/贺新年

欧美近代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比较/丁永华

土地兼并的不可抑制和北宋的不抑兼并/全仁经

学法指导

浅谈如何有效地记忆历史知识/刘冰玉

如何挖掘规律性隐性知识/陆元明

历史复习切莫忽视课后习题/邢军胜、崔晋田

思路点拨

科学发展观在高三历史复习中的引领作用/秦立高

历史“启示”类主观题的解答方法/白爱华

专题复习的确立及解答/张贵贤

错题辨析

高考历史选择题对历史概念结构关系考查的规律/陈连蜀

文综高考历史非选择题的基本特点及答题技巧/过清

观点集中

美国1787年宪法保留奴隶制是“对”还是“错”?/陈军、王其敏

从两道高中历史选择题的答案说起/杨弢

新高考

专题:近代中国反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下)——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张华中

史学新苗

圆明园也应有未来/王雪莹

试题集粹

赏流行语汇

学历史知识/杨富丁

社会生活史图像试题解析/郭子其

本刊编辑部

        

 


2008年《历史学习》第2期目录

历史知识哪儿来/荣孟源

高考导向

形式变化静悄悄/冯一下

理解教材

试论“中华民族”概念的形成及其内涵的演进/王丽明

“藩镇割据”与“王国问题”有何不同/林川

历史上的香港是英国的“殖民地”吗/魏义虎 王凤超

袁世凯在速定共和中的作用/张惠民

在欧洲王室中“一世”“二世”到底是何关系/郭树清

希特勒为什么迫害犹太人/李双勋

祖、宗是否一回事/金西何谓“五谷”/林志海

解题指导

新课程理念下非选择题的试题类型和答题技巧/徐刚

历史选择题特殊解法10例/贺宏升

错题辨析

强历史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刘玉广

 

观点集中

实事求是  辨证分析——一道历史题引发的思考/全仁经

 

新高考

专题: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变成实际/张华中

专题训练

全国将划分四大人口发展功能区域/包训国医 李凤耀  付红芳

热点聚焦:改革开放30周年/郭仁贵

中国传统节日/王胜祥

试题集粹

图测《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张晓琴

补白

美国总统的届、位、任/肖俊荣

清教徒/凤芹

本刊启事

 

 

 

 

 

2008年《历史学习》第3期目录


近代中国报界之巨子梁启超/周兴樑

高考导向

从中学历史课程的定位看历史科高考命题的走向/黄牧航

理解教材

为什么说罗斯福“新政”的中心措施是国家对工业的调整/马守信

敦煌文书是如何发现的/黄霞

深入比较  拓展思维——以国共重庆谈判、北平谈判为例  刘振修

浅析苏共二十大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影响/刘振修

浅析苏共二十大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影响/林亲刚

中国近代史易错易混淆知识点驳谬释误例谈/陈名胜

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新”发展/朱其兵

二战期间美国“先欧后亚”的战略原因/张道权

从块炼铁到生铁是“冶铁技术史上的巨大飞跃”/金西

宰相制的废除并不意味着相权的消失/林川

思路点拨

文科综合考试“历史背景”类试题的解答/冯俊

进行科学高效的复习——中西文明比较/孔庆萍

观点集中

关于一道习题的思考——中国古代思想中的天人关系问题/赵小平

解题指导

巧妙应对千变万化的历史选择题/周爱霞

新高考

专题: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张华中

史学新苗

忘记历史就是背叛/陈俊鹏

试题集粹

石家庄市高三教学质量检测题(部分)/张玉文提供

徐州市高三教学质量检测题(部分)/陈伟国提供

补白

南宋时“南方正式成为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依据何在/老全

小农经济、自耕农经济、自然经济并非一回事/任今

陈独秀与《青年杂志》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