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课程建设 >> 正文
对中国影响最大的十大历
高考辅导怎样分析历史事
高考辅导怎样分析历史事
高考辅导如何解答历史选
高考辅导高三历史总复习
高考辅导之怎样解答历史
高考辅导之怎样做历史简
高考辅导之怎样解答历史
高考辅导之怎样解答历史
优秀历史试题设计一:台
最新热门    
 
历史教学求真求实讨论后续 4

时间:2009-10-18 17:12:53  来源:绍兴
 


 
No.31 讨论:欢迎大家加入关于历史教学有效性问题的争论

 
[ 2007-12-10 20:41:00 | By: 清茶(游客) ] 


 
关于人文主义,陈老师强调其重要性,这没有错,是相当正确的,而是现在无论从哪一个角度来看,强调人文性都没有过份,这是从目前特殊的历史状况来说的.

 

但人文性是历史教学的线吗?如果是,那么语文教学呢?政治教学呢?甚至数理化教学现在也在强调人文性,所以以一个普遍性的指导思想来作大旗,是无论如何都正确的,我们现在所强调与讨论的是历史教学或教育的底线问题,应该是一个有着独特条件下的讨论对象.说历史学科是人文学科,其实,语文学科从本质上说也是人文学科,如果从这个意义上来认识,那什么叫历史学科呢?还有没有历史学科的特殊性了呢?所以普遍性的内容不能决定概念的内涵,只有特殊性的内容才能有这个可能.

 

《历史课标》与现行历史教科书确实有许多问题,正如陈老师所指出来的那样在某些历史事件的判断与描述上缺乏客观与中立,甚至于直接表明了写作者的个人观点。但这也恰恰说明了历史认识的局限,即不可能绝对地的反映客观的历史。但我们是否就此能说历史不能认识了呢?回答是否定的。历史教学中要进行历史的教育或教化,这个教育与教是受一定的价值观指导的,每个时代每个社会集团都有自已的利益诉求,正如我所说的即使如美国这样一个开放的国家里,其公立学校中也是实行政教分离的一样,更何况时下的中国了。所以历史教材里这样的描述,譬如对梯也尔的描述,说其是“刽子手”,这从现阶段是可以的,没有什么问题。要么随着时间的推移,也许到了某一天,我们可以称其为“英雄”了,或什么也没有判断,这也是那个时代所允许的。

 

所以单就“人文性”而言,我们也应该明白这是有阶段性,如果硬要强调这一点,那也只能说是初级阶段的“人文性”。更何况教科书身就起着教化的作用。
 
 
 


 


No.32 讨论:欢迎大家加入关于历史教学有效性问题的争论


[ 2007-12-10 22:17:00 | By: 陈新祥(游客) ] 
 

下面回答清茶关于人文性与历史教学底线的关系问题:


1、 教学要有人文性,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这目前谁不知道?


2、 历史学是人文学科?每个人都知道?你以为历史学是科学学科就是自然科学学科?我并没有否认历史学科具有科学性,但仅此而已。我并没有说历史学科就是科学,我说历史学科具有科学性后面还有个“性”字,实际上就是认为历史学科不是真正的自然科学的学科。因为这里涉及我要投给《历史教学》的一篇文章的具体内容,我不便多说论证历史学为什么不能成为自然科学那样的科学学科,即使有人主观上如何努力希望并力图证明历史学是一门科学的话,否则任先生会觉得我的文章已经在网上见面了,已失去其发表的价值,使我的文章发表的可能性大大降低——我还是挺现实的。我并不想让别人认为我是傻到只知抬头不懂看路的人。告诉你吧,我投给《历史教学》的新文章里有一句问你的话:你们学校里有历史实验室吗?我想这任先生恐怕不会怪我提早泄露这个遽头的。我的反驳你的文章我发到你的邮箱,但目前没有必要在网上发布.我们必须考虑<<历史教学>>和任先生的利益.


3、看看我在16楼的贴子。


4、不知道历史学不是科学,而是人文学科——历史学科的特性之一,你说这历史学还怎么教得好?教的历史科像在教自然科学,让学生找规律,学生找得到吗?教师自己都搞不清楚,怎么教学生?
 
 

 

 

 


No.35 讨论:欢迎大家加入关于历史教学有效性问题的争论
[ 2007-12-11 8:31:00 | By: 清茶(游客) ] 
 


历史学科当然不是自然科学学科,这也无须讨论.那么为什么说历史学科是科学呢?怎样解释?它还有没有真实性的一面?如果有,它当然有科学性的一面,这也无须讨论.

 

其实科学本身就包含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类,只不过人文性在社会科学的里要强得多.历史学作为社会科学的一门,可能其人文性更强一点.那么哲学,语文等学科呢?其人文性又如何?哪个强?所以如果用人文性这个特性来区别历史学科,是无论如何也说不太明白的.
 

 


 
No.36 讨论:欢迎大家加入关于历史教学有效性问题的争论
[ 2007-12-11 10:17:00 | By: 陈新祥(游客) ]
 
回清茶:


1、你问的“为什么说历史学科是科学呢?怎样解释?”问题是应该问你自己,不应该问别人,应该由你向我们说明。


2、不要认为历史学及其他社会科学有科学之名说是科学,它们只是有科学性,但不是科学!有科学性是自然科学?你姨娘像你的娘一样,具有你娘的性质,你姨娘就是你娘?但你姨娘毕竟不是你娘,她就仅仅只是你的姨娘。你姨娘和你娘两者之间可以划等号关系吗?你认为历史学具有科学性就是一门科学的说法不是犯了你自己所竭力反对的“想当然”的错误吗?
 
 
 

 


No.37 讨论:欢迎大家加入关于历史教学有效性问题的争论
[ 2007-12-11 11:24:00 | By: 清茶(游客) ]
 
回陈老师:

你的回击很有力,但你的回击却是在没有仔细读我的文字的基础上的,是一种"想当然".

 

我说历史学科是科学,没有说历史学科是自然科学,这是一.二我承认历史学科有人文性的一面,而且可能有很大的因素,那么哲学呢?语文学科呢?这几门学科究竟如何定位,它们难道就没有人文性?用一种普通性的内容是难以确定概念的内涵的.

 

娘与姨娘当然不同,但如果拿她们之间的共性来说事,这是一种对概念界定缺乏起码认识的误区,不知陈老师如何认为?

 

白马当然是马,但马并非都是白马.这里"马"是共性,"白马"带有特殊性,用共性的内容来界定概念,当然到哪里都是正确的,但它不是概念的内涵.
 

 

 

 
No.38 讨论:欢迎大家加入关于历史教学有效性问题的争论
[ 2007-12-11 14:08:00 | By: 陈新祥(游客) ]
 
回清茶:


1、多了个“自然”两字就意见怎么大?看来你对概念很有研究。不过自然科学可以等同与科学的。认为历史科学是科学,实际上是没有搞清楚什么是科学——等同于自然科学这一概念。你的问题是将科学——自然科学概念泛化。什么是“科学”的概念因为涉及到我的论文内容,我在网上卖个关子就不表了。其实你自己问问理科老师就行。他们会告诉你的,历史学到底是不是科学。在跟他们争辩时,不要说你们说的概念和我们历史老师的概念是不同的话。这样他们会把我们历史教师说成是除了对付考试之外一无是处的说谎者。


2、白马与马及姨娘与娘的关系是相同的吗?白马与马是名称不同,实质相同,姨娘与娘是不仅是名称不同,而且是实质也不同!对概念需要进行发现、批判、假设、证明仔细研究噢。
 
 
 

 

 

 


 
No.39 讨论:欢迎大家加入关于历史教学有效性问题的争论
[ 2007-12-11 15:20:00 | By: 清茶(游客) ]
 
关于历史学科属性的问题我们可以告一段落,事实上这个问题至今仍没有明确的答案,有人还认为历史是艺术呢?

 

再来说关于人文性的问题.陈老师认为历史教育应该以弘扬人文性为主,这是底线,虽然至今我还不知其所倡导的人文性的内容有哪些,但权当我们约定俗成,就是那回事,已经知道了.

 

任先生认为历史教育的底线是"求真求实",而本人却认为历史教育与历史教学是有区别的,历史教学有历史教育的功能,因而"求真求实"也是必须的,但由于不同的时代学校教学总受各种因素影响,即使在多元的价值文化环境里,历史教学也受到譬如<历史课标>的限制,虽然这个<课标>有许多错误,担作为历史教师主要是落实课标,少数历史教师当然可以有更高远的追求,但对绝大多数历史教师而言,其底线应是"守"这个底线,而非"求"这个上位.

 

陈老师所论述的"人文性"我认为是我们不光是历史教学要追求的,也是现阶段所有学科教学都要追求的,而且这个追求是上位的甚至是相当高远的内容,底线的内容应该是最低位的,如果突破在这个底线之下,则是不能有退步了.

 

陈老师目前所强调的与3、4年前语文教学界在争论的十分相似。当年,教育部推出《高中语文课标》时,曾在全国掀起了一场关于语文教学的大讨论,当时许多人把抨击的对象集中于语文的应试教育、模式化训练,认为语文应定位于人文性。但几年后,经理性的思考,现在已有一些人提出语文教学或教育培养素质、审美等能力,毫无疑问是正确的,但不能忘了语文最基本的功能,如果学语文多年,甚至基本的读定能力没过关,这样的审美能有多少价值?所以,强调语文的人文性应该是语文教育基础上的人文性。

 

当年语文教育界的争论我想对今天我们争论历史教育或历史教学的底线仍然是有借鉴意义的。说历史教学或教育的底线也即究竟要培养怎样的学生?我想人文性当然是题中之义,但如果缺少“真与实”这个历史学最基本的素养,你那个“人文性”有什么底气呢?对这,陈老师似乎也是赞成的吧?

 

举个例子,华南虎事件中缺少的也并不是人文性,而是真实性,所以我说,历史教育或历史教学的底线应该是求“真实性”,如果硬要说成是“人文性”也只能说是在“真实性”基础上的“人文性”。不知陈老师有何高见?

 

真实性是历史学的灵魂,而非人文性。同理,历史教学也要求“真实性”。当然,这个“真实性”是相对的,事实上,历史学科的特点决定了绝对的真实是办不到的,而此前陈老师要求本人拿出绝对真实的证据,这肯定办不到。但我们可以在某一特定的条件下尽可能地客观、真实,如果这一条件改变了,例如考古挖掘发现了新的证据,原先的“真实”当然需要改正,这也是允许的。而不能一棍子打死,咬定不放,这多少显得缺少“人文性。”
 
 
 
欢迎讨论,请访问:

http://blog.cersp.com/userlog/5980/archives/2007/671385.shtml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