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课程建设 >> 正文
对中国影响最大的十大历
高考辅导怎样分析历史事
高考辅导怎样分析历史事
高考辅导如何解答历史选
高考辅导高三历史总复习
高考辅导之怎样解答历史
高考辅导之怎样做历史简
高考辅导之怎样解答历史
高考辅导之怎样解答历史
优秀历史试题设计一:台
最新热门    
 
中学历史特级教师钱君端访谈录

时间:2009-10-18 17:13:03  来源:陶世华
 

“为了教育的真谛挑战自我”

—— 中学历史特级教师钱君端访谈录

黄浦区历史教学研究工作室

记录整理  陶世华  段丽珍

 


感谢“历史的天空”老师提供如此精彩的阅读资源

http://blog.cersp.com/userlog11/110750/index.shtml

 

 

历史教学——我终身热爱的事业

 

问:钱老师,请您谈谈您的教学思想、教学经验和几十年来追求专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钱:近来听到一些青年教师抱怨,“历史专业不是自己选择的结果”。我想,一个人只有真心喜欢自己的专业,不是单纯将它作为一种谋身的职业,而把它作为自己终身追求的事业,才会产生奋发进取的激情。

 

问:您当初为什么选择历史教师这个职业?

 

答:家庭的影响和求知的愿望使我选择了这一职业。1972年,我在大丰农场务农,正逢五校合并的上海师大来招生,报志愿时,我毫不犹豫地填写了历史系。选择历史专业首先是受家庭影响,我出生的那一年,哥哥已经是南京大学历史系学生。家中留下了许多他从各地书市搜集来的历史书籍。毕业于上世纪20年代教会女中的母亲,特别会讲历史故事,即便是枯燥的天干地支知识也会编出一个幽默的小故事(故事略),让我终身难忘。耳濡目染,我对历史也有一定兴趣。文革期间,除了毛主席语录和《毛泽东选集》,几乎看不到其他书籍,《毛选》连注解都读了,仍有一种知识饥渴的感觉。林彪出逃的“九一三”事件发生后,书籍略有放开,我偶尔从农场军代表那里看到一本曾对青年毛泽东产生过重大影响的书——赫胥黎所著《进化论和伦理学》,如饥似渴地“啃”了起来,书中讲的道理我闻所未闻,书中涉及的政治、历史名词有的似懂非懂,有的几乎如坠烟雾。这时候遇到能读书释疑的机会,哪肯轻易放过?

 

问:当历史教师以后,您曾经对自己的选择后悔过吗?

 

答:当了若干年中学教师后,因教师的社会地位、历史学科在中学的地位、工作中的挫折等种种原因,也曾迷茫过。生活的实践和理性的思考使我越来越爱上历史教学。

 

对文革痛苦的反思,使我意识到传承历史的重要性。文革中,作为中学生的我们,曾做过许多令人痛惜的事,除大环境外,缺乏历史知识是原因之一。记得文革前夕,有一个同学写了一篇文章叫《也谈“苛政猛于虎”》,文中说“天下乌鸦一般黑,山上难道没有苛政吗?”我们都很佩服他。文革中,那个讲授“苛政猛于虎”道理的语文老师当然受到指责。可是,我们并不知道春秋时代人口稀少,无人管辖的荒地比比皆是。我们这些唱着歌剧《江姐》、《洪湖赤卫队》插曲长大的中学生,对国民党反动派恨之入骨。听说某教师参加过复兴社,还自我辩解说是抗日的,马上掀起一阵“口诛笔伐”,却不知道对不同时期的历史要做具体分析。那年头,“红卫兵”大破“四旧”,把许多历史遗迹毁掉了,其后果的严重性堪与西班牙人烧毁玛雅文字、塔利班炮轰巴米扬大佛相比。虽然我因为出身非无产阶级家庭,无缘参加“红卫兵”,否则也有可能加入其中。痛定思痛,为了避免历史重演,历史教师有责任把正确的历史知识和历史思维方式教给青少年一代。

 

改革开放后,特别是随着课程教材改革的推进,用历史的眼光审视历史教学,坚定了我做历史教师的信念。教育的内容(指专门的教育),从来就有教学生学“做人”和教学生学“做事”两大块。历史学科的功能主要是教人“做人”,在人类历史发展长河中,其地位存在大起大落的现象。人类社会早期,生产技术简单,教学生的内容主要是怎样“做人”,历代统治者对历史学科情有独钟。工业革命爆发后,随着科学与技术的发展,教学生“做事”的内容越来越占据重要地位。尤其是当我们国家急于摆脱经济落后面貌时,历史学科地位边缘化似乎已成定局。到了信息时代,科学技术作为一把“双刃剑”的特征越来越显现,社会因此出现的一部分人道德滑坡,规范失衡、人心不古的现象让有识之士担忧。如何纠正工业时代的偏差,教学生要会“做事”先会“做人”,推进以德育为核心的素质教育,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成为课程教材改革的重中之重。在上海市提出的“两纲”教育中,历史教学大有可为。面对时代重任,作为历史教师,我不免有一种使命感。

 

这几十年中,教师社会地位、物质待遇都有很大提高,我的工作也取得一定成绩,我获得了成功的喜悦,更觉得做历史教师挺适合我的。年近“耳顺”,我可以欣慰地说,教历史是我终身热爱的事业。也希望各位年轻教师相信这是一个可以大有作为的领域,真心热爱历史教学,主动争取自己的专业发展。

 

 

 

寓理于史,寓情于史——我所追求的教学风格

 

问:您常说,历史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不同的教师会形成不同的教学风格。作为名师,您的教学风格是什么?

 

答:由于教师个人特点不同,在处理教材、实施教学计划时,会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如同作家和艺术家。具有自己独特的风格是一个教师成熟的标志。1996年我在申报特级教师时,曾写道:“博采众长,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现在看来,博采众长是事实,而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是大话,只能说是一种我所追求的风格。

 

年轻时,我磕磕巴巴地读过一遍《史记》,司马迁寓理于史的写史风格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拨乱反正以后,上海历史教坛群星荟萃,包启昌老师的“概念教学法”和“一堂课一个中心”的教学原则、吕登来老师的“知识小零件”、蒋衍老师的“挖潜台词”、郭景扬老师的知识结构图……都很有影响。我敬佩他们,也知道我成不了他们,不能停留于简单模仿。在博采众长同时,分析自己长处:我是女教师,感情比较细腻,普通话也还可以,还擅长讲故事(必要时可以模仿刘兰芳讲一段)。况且我还年轻,知识结构比较新,面对历史学科承担的“知识”、“能力”、“情感”三大任务(当时的提法),要形成寓理于史,寓情于史情感教育的特色,以丰富的史实去感染学生。

 

记得1988年上海掀起一股“巴拉巴拉”风,许多青年要到日本等发达国家去。我看了一本《德国近代史》,记载着一串耐人寻味的数字,呈现一种趋势:1871年德国统一前,离开德国的人逐年增多;德国统一后,出国的逐年减少。还介绍了德国著名科学家霍夫曼到英国、法国学习了先进的化学知识,却在统一前回到德国,运用所学知识创建了新兴的化学工业,使德国经济由此腾飞。我结合教材补充了这些史实,并向学生简要表达了我的观点,“我理解在祖国还不富强的时候出国的人,更敬佩像霍夫曼那样学成归国,用先进的技术使祖国富强起来的人。”一位获得全市中学生历史竞赛第一名的学生在出国前表示,一定会记住我的话。

 

为了寓理于史,寓情于史,我围绕教材积累了比较丰富的史实,熟记在心。1995年,在电视中学邀我主讲中国近代现代史(36讲)时,占了不少便宜。任务很紧,在暑假七个星期中,每星期录四节课,每节课提供4000到5000字讲稿,还要配上一些视频资料。我没有时间查资料,几乎是每天凭记忆默写史实。录像时,一口气背下来,每次拍摄都是一次完成,没有返工,一个暑假完成任务近80 %,被摄制者视为最佳合作者(笑)。当然,这种风格是基于当时的教育大环境之下,历史课堂教学总体上还是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而形成的。

 

问:评上特级教师后,在历史教学方面又有何发展?

 

答:一个教师工作十年,如果不通过教育科研,勇敢地突破自己,也许一辈子就定型了,不会再有大的进步。1996年,我有幸被评为特级教师,觉得压力很大,希望自己在已有基础上获得发展。当时正处于上海第一期课程教材改革时期,对传统教学观念产生很大冲击。一句流行的口号是“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一个明显的观念变化是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特别是电视等大众传媒的发展,学生信息来源的拓宽,使教师的信息权威受到挑战。有一次,我上拉丁美洲的历史,介绍当地的多种人种,有一个学生大声嚷嚷“还有蓝种人!”,我以维护课堂纪律为名,制止了他。不久,我在《报刊文摘》中看到这条消息,虽然学生对人种的理解有点偏差,但是我脸红了,既为我孤陋寡闻,更为我误解学生。于是,我开始尝试实行“问题教学法”,即要求学生通过预习,提出问题,让我结合问题组织教学。当时的用意仅仅在于深入了解学生,以便加强教学针对性。2000年,随着上海二期课改的全面推出,我和教研组的老师以推进基础型课程中研究性学习为目标,以在现代教学技术的新平台上实施“问题教学法”为切入,向国家教育部人事司申报规划课题,经批准,确立为2000年“园丁课题”。这个课题于2003年结题,作为课题成果,把100个案例编成一本《高中历史百问百解》的书,并获得全国历史教学研究会优秀成果奖。虽然由于教科书改变了,影响此项成果的推广,但是,我觉得我获得了四项突破——首先改变了教与学的依据,其次改变了教科书功能,再次改变了传统的教师与学生凝固不变的角色定位,最后拓宽了历史教学的功能。这项课题改变了我的思维定势,使我“寓理于史,寓情于史”的教学风格在新课程理念的基础上更加富有时代性。

 

问:记得您在2003年发表的上述课题的报告,题目是《整合两种学习方式,促进学生自主发展》,与当时流行的语言“改变教与学的方式”有所不同。您为什么用“整合”这个词?

 

答:是的,很高兴你注意“整合”与“改变”这个小小的改变。我是历史教师,喜欢用历史的眼光审视历史教学。我们来讨论一种历史现象:

 

师大的夏惠贤教授在回顾教育的发展史时,提出教育发展是一个钟摆现象。比如,目前我们提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环境最早在孔子和苏格拉底那个年代就已经存在了,孔子是因材施教的,他与各个学生谈话记在《论语》中,苏格拉底也是以讨论方法让学生在反复质疑中,认识真理的。后来经过夸美纽斯、赫尔巴赫直至凯洛夫才慢慢变成了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环境。教室里插秧式的座位,人头济济的学生,像苏格拉底那样的讨论,有多少学生能发表意见?自从工业革命以来,教学就有两种基本方式——既有接受式学习模式,也有杜威实用主义的“做中学”的模式,各有利弊。举一些极端的现象:文革前,根据凯洛夫教学法,严格依据教材,上课五个环节,分秒不差;文革中,文科搞“结合战斗任务组织教学”理科搞“工基”、“农基”,片面强调实践;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拨乱反正,又十分强调落实“双基”……由此看来,任何一种教学模式要放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考察,不能走向极端。正如上海教育功臣顾泠沅教授所说,“真理往往是在两个极端的中间”。我在对教育进行历史思考和实践尝试后,感觉到,任何一种教学模式符合客观条件,都有其合理之处,两种教学方式不是非此即彼的互相排斥,而是具有互补性,不要把其中任何一种方式推向极端。因此,我和我的同事在教学实践中,重点突破僵死的教师“一言堂”局面,用师生问答、课堂讨论、专题辩论、拓展讲座、课题研究等多种方法为学生释疑解难,在实践基础上,提炼出“整合两种学习方式,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口号,发挥两种教学方式的优势,全面落实历史学科“三维目标”。其中,最大的亮点是关注学生的思想热点,使学生在质疑——探疑——释疑的积极思辨基础上接受体现国家意志和社会主流的正确思想,完成作为公民基础教育的历史学科“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同时,仍然十分注重知识的传授,努力寻找一种整合点。

 

很遗憾,当我对教学特色有比较自觉的思考提炼时,我已淡出教学第一线,衷心希望年轻的教师推陈出新,在新课改中,形成历史教坛百花争艳的盛况。

 

 

 

挑战自我——新课程背景下的执著追求

 

问:您先后取得全国历史教学评比一等奖、上海市园丁奖、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在这些眩目的荣誉面前,您是怎样不断进取的?

 

答:这些荣誉都是“盛名之下,其实难副”。我只能以此为鞭策,为了教育的真谛,不断挑战自己。“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这就是教育的真谛。为此,一要挑战自己的学养;二要挑战自己的经验;三要挑战自己的教育理念。

 

我探索“问题教学法”,实在是一种让自己的知识储备经常露出破绽的实验。学生提出的很多问题,我不知道,有的我查了很多资料才能够回答。有的查了很久还是不能自圆其说。虽然说,“师不必不如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但是,教师经常回答不出,学生就没兴趣问了,不仅学生的积极性受挫伤,老师的威信也大大降低。前一段时期,上海教育电视台开展讨论“教师的魅力是什么?”众说纷纭,有的说敬业精神;有的说一片爱心;还有的说创新精神……我认为都不对,敬业、创新各行各业都需要,爱心也难以超过父母亲。教师是教育者,他的魅力在于博学。我让学生提问,结合问题组织教学其实是自找麻烦,但是,为了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学习,这个麻烦只好认了。

 

当代教育建立在现代信息技术平台上,对我们老教师而言,实在是八十岁学吹打,向自己的知识结构挑战。为了拉近与现代教学的距离,从1999年开始,我开始尝试借助多媒体课件上课,工作模式是我设计,请电教老师制作课件。虽然,现在我的技术还远不能与青年教师相比,但是,现代信息技术毕竟成为我主要工作平台。

 

做了30年历史教师,教过智优生,也教过轻度智障生,各项与历史教学相关的业务都有所经历。随着年龄的增加,我逐渐远离心爱的课堂,承担起主持“区名师工作室”、主持“市名师后备人选高级研修班”的工作。这项工作与我长期基层教育工作经验绝然不同,我不能不向自己的工作经验挑战。在实践探索中,逐渐总结出:“理论辅导先行,教学实践落实,专家指导与同伴促进并举,整体提高与个人发展互动”,“前半程,夯实基础,蓄势待发;后半程,结合任务,展示风采”的培训计划。向培训对象提出成为“加强师德修养,成为德才兼备的专业人才;与课程改革休戚与共,成为拉得动打得响的攻坚人才;善于总结反思,成为研究型人才;夯实专业基本功,成为拥有绝活的拔尖人才“的高要求。从2003年以来,逐渐形成自己新的专业发展区。

 

问:您曾经多年担任副校长,对您的历史教学工作有什么影响?

 

答:我是在特殊历史条件下走上行政管理岗位的,自知很不称职。原以为荒废了历史教学业务,又搞不好管理,两败俱伤。经过八年教学行政管理工作实践,却另有一番收获。特别是在争创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的过程中,促使我从学校发展的大范围中,从整个教育改革发展的大环境中思考教育,从办学目标、办学理念、办学途径等比较上位的层面认识中学教育,感悟教育的真谛,反过来加深对历史学科在整个基础教育中不可或缺的地位认识,也算是双赢吧。

 

——————————————————————

历史课程网:图书频道

http://hist.cersp.com/book/Index.html

 
 
历史课程网:精品推荐

http://hist.cersp.com/Article/

 

关注:全国历史课程研修简报

http://hist.cersp.com/Article/200709/7438.html

 

历史课程网:历史教育学硕士论文摘要

http://hist.cersp.com/lstd/lists/200710/7867.html

 

素质教育报的博客

http://blog.cersp.com/userlog15/153208/index.shtml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