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课程建设 >> 正文
对中国影响最大的十大历
高考辅导怎样分析历史事
高考辅导怎样分析历史事
高考辅导如何解答历史选
高考辅导高三历史总复习
高考辅导之怎样解答历史
高考辅导之怎样做历史简
高考辅导之怎样解答历史
高考辅导之怎样解答历史
优秀历史试题设计一:台
最新热门    
 
历史博客:优秀历史博文精选 1

时间:2009-10-18 17:13:28  来源:历史博客
 

 

1、三维度历史教学初探

 
杨幼女老师的历史博客

http://blog.cersp.com/userlog/14971/index.shtml

 

 

 

2、读《中史参》2007年第9期

 
waterlover的博客
 

http://blog.cersp.com/userlog18/42020/archives/2007/542167.shtml

 

 


3、历史学科问题教学设计


李英来老师的历史博客

http://blog.cersp.com/userlog21/135961/index.shtml

 

 

 

4、历史阶段特征在教学中的体现


李英来老师的历史博客

http://blog.cersp.com/userlog21/135961/index.shtml

 

 


1、三维度历史教学初探

 
杨幼女老师的历史博客

http://blog.cersp.com/userlog/14971/index.shtml


作为一名中学历史教师,长期以来一些问题始终萦绕在我脑中:我们研究历史、学习历史的终极目标是什么?历史教师到底应该教给学生的是什么?历史作为一门学科,它的魅力在哪里?面对当前中学历史科目不受重视,学生不愿学习的尴尬境地,我们又该如何应对?我想这些问题不仅仅是我个人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很多历史老师应该也有同感,我们必须要正视、思考这些问题,以期能够加以解决。

有人曾这样定义历史,他说“历史是活着的人为了活着的人而再现的死者的活动”,我个人比较赞同这种说法。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以下几层意思:首先,我们所学习的历史是现代人研究活动的结果,是现代人通过对过去遗留物的研究而尽可能再现的人类发展轨迹。这样形成的历史只能是无限的接近过去而不可能完整的复原;其次,人们的研究是有目的性的,这就决定了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历史在内容上是有取舍的。对今天有用的过去的活动就可能被研究,而没有效用的就可能被舍弃。基于这样的认识,笔者认为历史其实就是过去与当代的对话,是人们了解过去,理解当代,展望未来的工具。因此,历史的价值就在于引导人们通过对史实的了解来探究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从而更好的指导今后的发展。我想我们中学历史教学的目的亦应在此:不仅是传授知识,更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引导学生探究史实背后所蕴涵的深刻的历史规律,进而使其形成正确的历史观。所以我认为历史教学应该是三维的,第一维度就是表层的具体史实的讲述,这一层面更多的是感性教学;第二维度是对表层背面之内在规律的探索,这更多侧重的应是理性分析;第三维度应是整体感受,形成内在认识,这三个层面应相互结合,层层递进,这才是完备的历史教学,这有这样才能真正显示历史的魅力。

然而,反观我们现在的历史教学却面临着十分尴尬的境况:在整个社会重理轻文风气的影响下,从学校到学生都对历史这门学科缺乏应有的重视,在很多学生的心目中,历史是一门副科,只要能应付会考及格就万事大吉,受此影响,许多历史教师亦缺乏积极性,导致历史教学严重缺乏活力;长期以来在很多学生的认识里历史就是死记硬背,沉闷枯燥,很难产生对历史的兴趣。出现这种状况,有客观因素,但我们更应从自身的教学中找原因,总结经验不足,争取得到不断的改进。以下是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当前的教改要求而提出的一些不成熟的思考和做法。

我认为出现上述现象的重要原因就是第一维度的教学活动存在着严重问题。学科要有吸引力,才能产生更好的教学成效,而要让学生对学科学习有兴趣,就要了解他们的兴趣所在和心理需求。通过调查发现学生认为以下几个方面对他们具有较大吸引力:一、具体生动的历史故事,特别是具有鲜明形象性的历史人物活动;二、联系实际,谈古论今的内容;三、在内容和方法上,使学生感到学有所得,启迪智慧,激发斗志。根据上述信息的反馈,我觉得要使历史教学有吸引力,首先要增加史实的生动性、鲜活性,在把它交给学生之前要为它精心打扮一番,塑造成一个有血、有肉、有色的生命体;另外还要注重传授的技巧,要善于琢磨学生的心理,精心设计教学方案,使教学能不断的刺激学生兴奋点,引发其学习兴趣。为此,我从以下几个环节进行了教改尝试:一、认真备课,尽可能的查阅多本教参,一来可以扩大知识容量,二来容易产生比对,有更多的选择空间。巧妙设计课堂教学,特别是“开场白”要精彩,要能一下子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从一开始就激发其学习兴趣。具体方法有很多,如讲九·一八事变时,我为大家播放了“我的家在松花江上”的音乐片断,听后大家情绪非常沉重,配合老师的讲述,很容易的将大家带入了那段历史;再如“南京大屠杀”,我先将日本教科书对这一历史的讲述交给学生,然后再给出几幅南京大屠杀的真实图片和数据,引起学生的好奇和对历史真相的探索。二、实施体验型教学,尽可能的创设学生活动空间,引导学生参与历史,这一环节注重的是对学生嘴、手、脑的调动,通过他们的亲身参与调动其热情和积极性。改变过去填鸭式教学,多让学生动嘴说,动手做,潜移默化中大脑也进行了思考。如讲甲午中日战争,我把学生分成三组,每组承担不同内容,自己搜集资料,制作成课件,由学生为学生上课,老师做点评和补充。事实上,大家非常积极,每个组都搜集了大量资料,课件也十分漂亮,重要的是大家通过亲自参与,对知识掌握的更全面也更深刻了;再如美国独立战争,我采取表演的方法,选取一个咖啡馆里人们的活动,通过学生的表演来再现独立战争之前的社会状况,效果也不错。三、注重古今结合,把历史知识与今天的时事相联系,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兴趣,也更好的体现了历史教学的目的,引导学生学会利用所学知识来观察、分析现实生活中的有关问题,真正做到学史以致用。例如卢沟桥事变,课本这样叙述“1937年7月7日夜间,日军借口一个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拒绝。日军随即进攻宛平城和卢沟桥。中国军队奋起抵抗。这就是卢沟桥事变”。如果采取传统的教学方法,平铺直叙,或者加几幅图片,在学生头脑中,也许不会留下多少痕迹,更不用说实现教育的意义了。因此可改变传统的生硬课题,而采用时事热点如日本修改教科书事件来设置问题情景导入课题,就“九一八事变”,“卢沟桥事变”,“南京大屠杀”等历史事件向学生提供中日两个版本的叙述,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搜集资料探索历史真相到底怎样,进而采用问题教学模式,不断提供新的素材,设置问题情景,引导学生深入的探究,在探究中掌握知识,解决问题,锻炼学科能力。此外,还可充分发挥历史学科的德育功能,挖掘教材的教育意义,不仅仅停留在批驳日本教科书上,而是要通过日本修改教科书事件的表象,分析原因,认识日本新军国主义复活的实质,进而提出如何避免新军国主义的侵略,这才是实现教育意义的关键,也是灵魂,这样才能使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得到创造性的发展。

    当然,历史教学仅仅停留在第一维度,或者说停留在从感性层面提升教学的吸引力是不够的,必须引导、启发学生透过感性、表层的人物、事件探索背后更为深刻的内在规律,进而培养学生形成更为理性的历史思维网络。要实现这一目标,我认为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教师应注意整体性教学。教材是分章节来叙述历史的,这样往往容易造成学生知识体系的支离破碎,学生学到的是一个一个的点,缺乏一种整体、连贯的历史感,无法形成全面的历史观。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特别注意整体性教学,将零碎的知识打成包,扎成捆,将具有明显阶段特征的知识串好讲授给学生,这样就形成了一个面,在面的基础上慢慢的学生就会有个整体感觉,从而更好的把握历史。二、教师要扩展教学领域,自觉的将中国史与世界史相联系,用一种全球眼光来看历史。中国历史是世界历史的组成部分,每一时期,每一发展阶段都或多或少的与其他国家发生联系,而这种联系又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中国自身历史的发展,两者应该是互相影响、互融的关系。因此,将中国史与世界史相联系,有利于学生更全面的理解历史发展,为历史理解提供一个更新、更广的层面。特别是中国近现代史,这段历史是中国国门被打开,被迫与世界各国发生联系最多的一段时期,其他各国的发展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中国历史的发展变化。例如“三国干涉还辽”,之前列强都是团结一致侵华,为什么此时开始出现相互争夺?根源还在于第二次工业革命导致各国发展不平衡,19世纪末20世纪初进入垄断阶段后,各国便展开了全球范围内的殖民地争夺,因此才在《马关条约》签订后出现了上述现象;再如新文化运动其背后深刻的背景是大批先进分子受西方文艺复兴和启蒙思想的影响进而在中国掀起了一场大规模的思想解放运动。一部中国近现代历史就是在西方资本主义发展变化的影响下写成的,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要给学生渗透一定的世界历史知识。

至于第三个维度是在前两个维度的基础上,通过学生具体自觉的感悟而实现的,这是一个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它应该是一个综合结果,也是我们的较高目标。我相信如果前两个维度得到很好的实现,第三个维度也一定会不错,我们整体的历史教学亦会有很大的提高。

我始终认为我的学生将来未必都会学历史专业,但我希望我的学生人人都有历史情怀和责任感,成为这个社会合格、有用的人。

 

 

 

 

 


2、读《中史参》2007年第9期

 
waterlover的博客
 

http://blog.cersp.com/userlog18/42020/archives/2007/542167.shtml

 

2007年9月21日   星期五   江门   夜

 

一、古罗马人对学校的批评

不知教师们读了这篇文章后,会是怎样的感受?不知教育专家们读了这篇文章后,会感到一丝丝的阵痛?我是一个普通而又平凡的教师,读了这篇文章后,我的心是一阵又一阵的绞痛的。一股又一股震憾的力量穿空而来,我能不绞痛吗?听听这声音吧:“万物中最博大的艺术——处世的艺术,是通过生活而不是通过学习获得的。我们受教育不是为了生活而是为了学习。”这坚决而犀利的声音震憾了封闭的古罗马学校!

“因为受到暴力的威胁,儿童带着恐惧学习希腊语。”在当今的社会里,我们的“暴力”是什么呢?我只知道是一种无形的杀伤力!这种杀伤力威胁何仅仅是学生?威胁的还有教师!为了一口饭,为了生存的面包,我们胆战心惊!这也许夸张了一点。但我们的教育真的成功了吗?《读者》原创版2007年9月的一篇文章《星光大道上的琴声》里的一段话:“一个老师模样的人走了过来,礼貌地问了我的来历,然后很谦逊地告诉我,香港的学生都‘不爱’学习,‘不能和内地的学生比啦,我们都不怎么会考试,你们内地的卷子太难了。我觉得香港的教育制度是比较健全的。教育一个学生,首先要让他有仁爱之心,然后告诉他怎么才能选择自己的道路,如何去服务社会、服务国家。一个人最重要的就是要有品德,有公民观念,其余都是心智决定的。品德是‘1’,后面的成绩啦、表现啦、都是‘0’,没有‘1’,再多的‘0’也没有用。”

我觉得学校里应该能给学生和教师提供一份精神畅游的场所,如果缺少了精神,那么教师和学生的灵魂也会践踏的!

二、专题:时空隧道里的风景区——来到历史教学内容面前

此文写得太有特色了!可见作者是一位富于想象和浪漫型的里手,能把这么枯燥的历史教学内容写得像诗一样,让人佩服。如果我们都有他这样的写作能力,历史枯燥的面貌可能会得到很大的改观!

三、也谈历史教育的无效性

很感谢作者对这个问题的进一步思考!处在历史教育底层的教师们,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来一声呐喊,这是一种责任。

作者对教师们读书的思考,引起我的共鸣。因此把以前写过的一篇文章拿过来,算是对作者的回应与赞同。

这哪里是“活着”!

2007年9月17日    星期一     江门   夜

放眼望去,有多少个教师是真正的在阅读?他们阅读了,阅读参考资料、教科书、埋头苦战高考试题;他们阅读了,阅读低趣味的报纸、娱乐杂志;他们阅读了,阅读功利化、阅读沙漠化。他们的阅读为他们带来丰富的奖金、地位,有谁能说他们过得不好呢!在这世上,谁不希望有奖金、地位呢?谁不想过得开心一点,何苦跟自己过不去?

学生在他们的谆谆教导之下,成了名副其实的考试“机器”!现在是“机器”化的时代,“机器”抢手呀!学生们为之鼓舞,为这样的老师感激涕零,一鞠躬!再鞠躬!

 

然而,“机器”是没有品德、公民观念的,如何去服务社会,服务国家?这些“机器”或许给社会、国家带来的是混浊!他们活得越精彩,就得越折腾!这哪里是“活着”!

   
四、请更多地倾听学生的声音——高二学生历史学习感受调查

    
我为此文的学生和教师致敬!学生敢说真话,把自身在学习过程中的困惑、神秘、怀疑、期待和感悟一一写出来,值得我们教师、教育主管门和教科书编写者好好去反思。身处在第一线作战的学生们,太辛苦了,大人们应好好的站在你们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不过,凡事都应有一个度,如果超过这个度的话,事情反而变得更糟糕。

   
我也当过学生,也有自己的切身体会,就把我的亲身体会拿过来跟你们一起思考。

当学生权力过大时

潘金传

发表于《教师报》2005年7月17日

 
当回想大学生活时,最值得我难忘的是学生评价老师的时候。因为这时,老师们的生死都在我们的手上。我们如果评价他不及格,他可能就要受到学校领导的批评或者面临下岗的危险。记得一位老师讲课风趣幽默,但他对学生要求严格,不学无术的学生肯定会补考,就是因为他的严格引起很多学生的不满,在学生评价老师的时候,他是最差的一个;而另一位老师讲课非常糟糕,但他从来不抓学生补考,在学生评价老师的时候,他是最好的一个;记得我们班一位同学,他从来都不去上课,在学生评价老师的时候,他高兴得跳起来:“梁老师,你死定了!”因为梁老师对他要求严格;记得我们宿舍的同学在评价老师的时候,舍长要求大家说:“王老师不会抓补考,我们要放他一条生路。”

现在自己当老师了,也要接受学生的评价。第一个学期,我上课很认真,对学生要求严格:学生迟到、旷课,我都会找他谈话;作业不按时交,还要受到批评等等。我发为尽心尽责,会得到学生的好评,可是在课程调查时,我被评为最差的一个。当你付出努力,却没有回报时,那种感觉是多么的失落!这时,我才想起大学时,有些老师的无奈。在我无助的时候,有经验的同事告诉我,要想得到学生的好评,要懂得如何“经营”学生。第二个学期,我上课没有以前的认真,但懂得了如何去“经营”学生,在课程调查时,我被评为较好的一个。

两个学期,两种不同的评价,说明什么呢?

前段时间,我收到同学的来信:他说在他们学校,学校和老师见面时,老师首先要问候学生,否则老师会受到批评;在评价老师的时候,很多老师都送很多东西给学生,希望能得到好评;他现在一心都把学生当上帝来看……

看着这封信的时候,我的心情难以平静,也无法说出内心的不安,因为我也是老师。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当学校推行这种理念的时候,想到过我们老师吗?当学生权力过大时……
 
 

摘抄一篇文章:我在北京大学的经历(节选)

(蔡元培,选自《蔡元培自述》,来自《人间》,主编未未,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1月第1次印刷,第61~62页)

我们第一要改革的,是学生的观念。我在译学馆的时候,就知道北京学生的习惯。他们平日对于学问上并没有什么兴会,只要年限满后,可以得到一张毕业文凭。教员是自己不用功的,把第一次的讲义,照样印出来,按期分散给学生,在讲坛上读一遍,学生觉得没有趣味,或瞌睡,或看看杂书,下课时,把讲义带回去,堆在书架上。等到学期、学年或毕业的考试,教员认真的,学生就拼命的连夜阅读讲义,只要把考试对付过去,就永远不再去翻一翻了。要是教员通融一点,学生就先期要求教员告知他要出的题目,至少要求表示一个出题目的范围;教员为避免学生的怀恨与顾全自身的体面起见,往往把题目或范围告知他们了。于是他们不用功的习惯,得了一种保障了。尤其北京大学的学生,是从京师大学堂“老爷”式学生嬗继下来(初办时所收学生,都是京官,所以学生都被称为老爷,而监督及教员都被称为中堂或大人)。他们的目的,不但在毕业,而尤注重在毕业以后的出路。所以专门研究学术的教员,他们不见得欢迎;要是点名时认真一点,考试时严格一点,他们就借个话头反对他,虽罢课也所不惜。若是一位在政府有地位的人,来兼课,虽时时请假,他们还是欢迎得很;因为毕业后可以有阔老师做靠山。这种科举时代遗留下来劣根性,是于求学上很妨碍的。

 
在这里我把这两篇文章放到一起,目的是希望我们有致心改革的人,要站在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3、历史学科问题教学设计


李英来老师的历史博客

http://blog.cersp.com/userlog21/135961/index.shtml

 

一、历史学科问题教学的概念

 

历史学科的问题教学发展到今天,已不仅是一般地把教学内容设计成一系列问题进行教学的方法。它已是综合借鉴目标教学、结构教学、图示教学、程序教学等教学方法的模式、理论,运用投影、录音、录相、电影、电视和计算机CAI技术等最新的教学技术手段,通过问题的展示和学生的质疑问难,形成教学过程的双向交流,培养学生分析、综合、归纳、比较、概括等能力,提高学生思维素质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

这一教学方法有两种基本模式:一是教师通过教学设计,直接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学、思考、讨论,然后教师进行指导和释疑;二是教师运用教学技术设计创设新情景,启发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两种模式在一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可以交替使用。当然,具体教学技术的运用则要视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及学校的教学设施而定,不可强求一律,更不可为用而用,不计效果。

二、历史学科问题教学设计的理论依据
历史问题教学的基本目的,就是通过问题的展示,对学生进行深刻思维、灵活思维、创新思维、批判思维的培养,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认识、理解、掌握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首先,必须确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的观点。师与生、教与学构成课堂教学矛盾的辩证统一体。问题教学,正是解决这对矛盾,促使其达到辩证统一的良好手段。它通过教师对问题展示的外因,充分调动学生主动、积极、自觉思维的内因,恰当调节教学节奏,活跃教学气氛,丰富教学内容,生动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在其过程中,关键是“恰当”,“恰当”就是符合学生实际。教师的设计不管多么完美,愿望不管多么善良,但如果不符合学生的实际,就不能体现学生是教学的主体的原则。这是问题教学设计的教育学依据。

其次,要明确在问题教学中,教师的责任是要让学生无疑而生疑,有疑而思疑,思疑而解疑,解疑而心悦。亚里士多德说过:“思维自惊奇和问题开始。”问题教学是激发学习动机,启迪求知欲望,点燃智慧火花,追求真知灼识的重要教学手段,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疑为思之始”,有疑才会有思考,才会有探究,才会有钻研,才会有对真理追求孜孜不倦的意志和毅力。这是问题教学设计的心理学依据。

再次,要懂得中学历史教学对能力培养的要求是分层次的。第一个层次是基础知识的掌握。它要求学生在对基本历史事实、历史现象识记的基础上,形成历史基本概念,进而理清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设计历史学科问题教学,就是要使学生注重对历史基本事实的调查和了解,并能从启发思维的角度,对教材的史实知识重新归纳,具有再认再现历史知识和获取历史信息、处理历史材料的能力。

第二个层次是基础知识的运用。在学生弄清、掌握历史基本事实和历史基本现象的基础上,通过问题设计,引导学生运用目的思维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运用概括思维认识各种事物的共同属性,揭示其本质的内在规律;运用间接思维去比较、判断历史现象的本质;运用创造思维对历史事物形成新的认识,并对现实具有指导实践的作用。也就是训练学生运用分析、综合、归纳、比较、概括的方法和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立场分析评价历史现象、历史人物,阐述历史发展规律的能力。

第三个层次是历史思维能力的扩展。它包括历史问题的辩证思维,学术问题的争鸣商榷和学生的质疑问难三个方面。就是在设计历史问题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在集中、求同思维的基础上进行发散和求异思维,启发鼓励学生从静态历史时空到动态历史时空的历史时空结构体系方面;从历史的哲学思考,如人与自然的关系、意识与物质的关系、人的自身发展、社会历史发展及其规律等方面深入思考,提出疑难问题和不同见解,使他们视野扩大,思路开阔,学得更积极主动和富有成效。这是历史问题教学设计的历史思维能力要求的依据。

三、历史问题教学设计与信息系统的开放
从信息论的角度说,问题教学过程实质是师生信息交换、交流的过程。历史问题教学设计就是通过调控、反馈,控制教学结构,促使信息系统的开放,让学生获得有序信息。

第一是信息接收系统的开放。教师根据教学内容,以多层次、多角度、多类型的问题设计,启动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眼、耳、手、脑等接收系统都处于积极状态,形成全方位的交叉感知,充分发挥其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作用,有效地接收、加工和贮存信息。如高三历史的单元复习课,要求在原有章、节教学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系统,重建知识结构,深化知识层次,强化能力训练。教学中就可以复习线索为依托,采取顺藤摸瓜,引线串珠的方法,设计系列问题,形成问题系统,设置新的情景,引发学生通过概括、归纳、比较的思维活动,从宏观上对历史理论和历史发展规律的信息进行加工、贮存;又从微观上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细微区别的信息进行接收、整理。

第二是信息渠道系统的开放。信息渠道既指课堂信息渠道,也包括课外信息渠道;既有教师传输信息渠道,也有学生通过阅读、观察、议论后的质疑反馈渠道。双向的信息渠道有利于学生拓展思维,扩大、加深、巩固课堂上获得的信息。如复习《三个世界的形成和演变》这一章时,可结合现实,设计一些有关“波黑战争”、“车臣危机”、“巴以关系”的问题,既可向学生传输最新的信息,又可引起学生对两极格局解体后,世界向多极发展的新思考,畅通双向的信息渠道系统。

第三是信息网络系统的开放。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大脑中已贮存了许多各类的信息,形成信息网络。且随着不断的学习,不断接收新的信息,使其信息网络处于动态之中。历史问题教学设计,就是教师通过问题设计,开启学生原有的信息网络系统,让他们运用已知的知识,经过联想、综合,接收新信息。如讲太平天国《天朝田亩制度》时,可问:“太平天国革命的纲领是什么?它与北宋、南宋、明末农民起义的口号有什么联系?为什么说太平天国革命是旧式农民革命的最高峰?”学生经过联想,至少可形成三个新的历史概念:①封建生产关系造成贫富悬殊及土地兼并严重,是农民起义的重要原因之一。②要求推翻封建剥削的制度及建立公平合理的理想社会是人们的普遍愿望。③从口号中可以看出中国农民战争的水平是逐步提高的,而太平天国革命是旧式农民革命的最高峰。在新的历史概念建立后,又要引导学生理清它们之间的有机联系,形成网络结构,升华为历史观。此外,有些历史概念的形成,还要联系地理、语文、政治、外语,甚至数、理、化的知识。

信息网络系统的开放,也可看作是历史思维能力三个层次——历史知识的记忆、历史概念的理解、历史理论的运用——的构建过程,这一过程是有序的,它通过有序的问题,环环相扣,层层相连,使学生的信息网络系统处在高度开放之中,不断深化学生的认识。

四、历史问题教学设计与思维能力培养
历史问题教学就是将问题作为发展智力的突破口,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历史学习思维能力包括深层思维、灵活思维、创新思维、批判思维等几方面。

历史学习的深层思维:是指能够在对历史现象分析的基础上,抽象概括出其中隐含的人类社会变迁与发展的本质特征、规律和趋势,做到“以史为鉴”,形成科学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学生深层思维能力的培养,要求教师在进行问题设计时,要通过提供新史料,创设新情景等方法,为学生进行抽象、概括思维训练创造条件。如在复习工人运动的发展时,可向学生提供“工业革命时期工人捣毁机器”、“宪章运动群众集会”、“巴黎人民保卫蒙马特尔高地的大炮”三幅图画,引导学生从上述图画所表达的内容中得出结论: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工人运动也从低级的破坏机器的斗争形式向高级的夺取政权的斗争形式发展。加深学生对“无产阶级是资产阶级的掘墓人”这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认识;也向学生揭示了隐含在图画中的“无产阶级在斗争中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觉悟,逐渐从自在的阶级转变为自为的阶级”的基本理论,让学生把握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与工人运动的产生和发展是始终并存的这一政治、经济变化的内在规律。

历史学习的灵活思维:是指在对历史现象、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的分析中,不为习惯思维所束缚,灵活地综合运用相关的知识,主动变换思维角度,采用不同的方法对材料进行深层次的发掘和高精度的提炼,以寻求解决问题的线索。为此,在进行问题设计时,要注意设问角度的多变,问题答案的多个和解决方法的多种,同时还要注意问题的可迁移性。如要求学生运用发散思维去寻求发散问题的解决途径,是训练灵活思维的方法之一。教学设计时要把问题定位在历史三维空间的交叉点上,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方位去把握历史。如复习中国近现代史,可设计这样一个问题:“史学界有一种观点认为:‘中国近代史归根结底是一个民族运动,是具有民族独立和中国近代化两个内容的民族运动,而民族独立是第一位的;而现代史上,这两个问题仍在继续,只是二者的位置发生了历史性的进步的变换。’试分析产生这种‘位置变换’的根本原因,指出19世纪中期和20世纪中期‘民族运动’的不同表现及其最终结局,并谈谈你对这种不同结局的认识。”这个问题,牵涉到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关系,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特点,社会主义社会代替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必然性和进步性等,可使学生的思维向多个方向发散。

从一个中心向四周辐射谓之发散;将多个问题材料指向同一个中心谓之聚焦,也是训练灵活思维的方法之一。如可列出《南京条约》、《北京条约》、《展拓香港界址专条》中有关香港问题的条文;丘吉尔在二战中关于香港问题的讲话;邓小平同志关于香港问题的谈话;《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中的有关条文,构成一组材料,指向关于香港问题的形成、根源,及我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的政策、措施,以及我国为什么过去失去香港,现在能收回香港等问题,就是将多个有关香港的材料聚焦于香港问题这个中心。可使学生的思维从多个方向聚焦于一个中心。

历史学习的创新思维:是指借助联想、运用直觉、释放灵感的方法去对未知史事进行自主创新的思索提出全新的创造性的方案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是一种非逻辑化的思维。创新思维的训练一般在总复习阶段进行。

借助联想,就是要求学生根据教师的问题设计,对历史现象进行顺向、逆向、横向、纵向的联想,然后根据内在的依存关系加以综合,总结出事物发展的原因和规律。如通过对太平天国、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失败原因的联想,引导学生认识无论是旧式的农民革命,还是民族资产阶级革命,都不能使中国摆脱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命运,在中国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走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必然。

运用直觉,就是通过问题设计,引导学生对相类、相似或不同的历史事件进行直觉分析比较,找出异同,探求其本质区别。如对历史上巨鹿、官渡、赤壁、淝水等以少胜多战例的分析、比较,可得出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在于人心的得失、社会制度的优劣、经济基础的厚雹技术手段的高低、指战人员的勇怯的规律。进而设计问题:“比较1894年与1937年日本两次侵华的原因,分析中国在两次战争中为何一败一胜?”

释放灵感,就是在思维过程中,依靠灵感的活动,以个别事物或现象为典型,推理、归纳出该类事物或现象的普遍规律;或运用已知知识去推导出未知知识。如设计问题:“马克思指出:‘人类社会的每一次巨大进步,都是以牺牲部分社会成员的利益为代价的’。以英国圈地运动、美国‘西进运动’以及日本倒幕运动的史实进行论证。并谈谈你对马克思这一科学论断的认识。”学生通过对三个运动的归纳、推理,就可得出结论,马克思的论断,反映了人类社会转型时期的一般规律。说明人类社会的进步必须以牺牲落后的社会成员的利益为代价。由此认识到,我们必须遵循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才能避免成为牺牲品。

历史学习的批判思维:是指对传统的或一般的结论、观点大胆质疑问难;对前人积累的知识,能正确分析批判,开动脑筋,勇于探索,反省自己,纠正思维方式和方向,以期获得全新的思维成果。教师的问题设计,就要能引导学生不为前人观点所左右,独立地寻求问题的结论。如“《汉书》评价王莽‘莽既不仁,而有佞邪之材;又乘四父历世之权,遭汉中微,国统三绝,而太后寿考为之宗主,故得肆其奸慝,以成篡盗之祸……自书所载,乱臣贼子,无道之人,考其祸败,未有如莽之甚者也。’你认为《汉书》对王莽的评价是否正确?为什么?你认为应如何评价王莽?用史实说明你的观点。”

五、历史问题教学设计与学法指导
无论采用那一种教学方法,根本问题就是要让学生学会学习。历史问题教学法,同样如此。为此,教师在对问题设计时,必须同时考虑对学生的学法指导。问题设计的学法指导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指导学生启动思维,独立自主地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这一过程是设疑→思辨→释疑的过程;二是指导学生学会提出问题,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这一过程是质疑→讨论→解惑的过程。

指导学生启动思维,解答教师设计的问题,关键是引导学生从分析问题的条件入手,明确思考的途径和方向。如多选题:“我国在本世纪50年代初开展的下列运动中,哪些具有社会主义革命性质?A.全国性的土地改革运动B.没收官僚资本和接收帝国主义在华企业并将它们转化为国营企业C.‘三反’、‘五反’运动D.农业合作化运动。”指导学生解答时要让学生弄清题干中的关键词是“社会主义革命”。对政治课的知识进行迁移,学生可以知道,社会主义革命的含义是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革命,在中国是推翻半殖民地半封建制度的革命,其最基本特征是无产阶级掌握国家政权、生产资料公有制等。然后,根据关键词包含的内容,引导学生分析选项,看选项内容是否涉及政权性质变更与生产资料所有制变更。A项虽废除封建土地制度,但仍是私有制;B项使生产资料发生质的变化,成为社会主义全民企业;C项是政治经济领域运动,未涉及政权或所有制性质变更问题;D项完成从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转变。故答案是BD两项。这一训练过程,通过设疑→思辨→释疑,使学生化知识为能力,学会掌握历史、分析历史、总结历史和表述历史。

除了解决教师设计的问题,学生还应学会提出问题。有经验的教师,不仅善于设计问题,而且善于引导学生直接参与问题设计,鼓励学生自己发现和提出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学生向教师提问比教师提问学生更有意义,对学生思维的发展更有促进作用。学生是否学会提出问题,是他们是否学会学习的重要标志,也是他们思维能力高低强弱的重要标志。为此,教师在进行问题教学过程中,既要设计好问题,又要引导学生发问,要给学生讨论、发问的时间,要重视学生的问题和保护学生发问的积极性。在问题教学中,引导学生发问,是讲、练、思的融合,是教学方法与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机结合。如在讲授《鸦片战争》时,可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既然鸦片输入对中华民族带来了如此深重的灾难,清政府为何还有人反对严禁鸦片呢?”“中国的禁烟是引起鸦片战争的原因吗?”在讲授《辛亥革命》时,学生提出质疑:“同盟会的纲领没有反帝的内容,孙中山对帝国主义仍存幻想,怎么能说辛亥革命具有反帝性质呢?”这些问题的提出,充分说明学生的思维能力。解决这些问题,对帮助学生更深入理解清朝的腐败、鸦片战争的性质、辛亥革命的性质非常有用。

历史问题教学法,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为核心,围绕师生对问题的设计,通过疑、思、解的过程,完成教学任务,培养学生的阅读观察能力、记忆理解能力、分析判断能力、比较综合能力、表达叙述能力,最终提高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立场和方法分析、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所以,历史问题教学法是完成历史学科能力要求培养的良好方法。


 

 

 

4、历史阶段特征在教学中的体现


李英来老师的历史博客

http://blog.cersp.com/userlog21/135961/index.shtml
 
 
    历史阶段特征通常是指一个历史阶段明显不同于其他历史阶段的特殊之处。历史阶段特征教学就是通过对阶段相关内容的重新整合和抽象,以形成质量更高、结构更强的知识系统。运用历史阶段特征教学,不仅可以引导学生正确理解知识和巩固记忆知识,还可以启发学生了解掌握知识的过程,弄清获取知识的方法,并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使其能够自如地,甚至创造性地运用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历史特征教学具体构成有三。

  一、划分历史阶段,概括阶段特征

  1.划分历史阶段,要突出严密性

  历史阶段的划分,本身是一个学术范畴。正确的历史阶段划分来自于在占有大量史料的基础上,进行严密的逻辑推导和论证。中学历史教学不同于学术研究,中学历史教材上的历史阶段划分大体已体现了历史学术成果向历史知识的转化,它具有相当程度的权威性和稳定性。但这并不等于说我们尽可坐享其成。历史阶段的划分对概括历史特征起一种界定范围的作用,范围的模糊性会直接影响到概括的准确性。故我们还必须根据中学教学实际,在参考大纲、考纲、教参的基础上,做一番审慎的综合处理工作,方能避免含混,以臻严密。


  如,《中国古代史》可划分为远古夏商周时期、秦汉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隋唐时期、五代宋元时期、明清时期等六个发展阶段。《世界近代史》可分为资本主义社会史前时期、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工业资本主义时期、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等四个发展阶段。

 
  2.概括历史阶段特征,要强调准确性


  一定历史阶段的知识体系是由大量林林总总的 史料有序构成的,阶段特征也就涵泳其中,采用归纳 的方法,就能将其抽象而出。其思维程序可分两个层次:首先是从大量基本史实入手,在对史实分析综 合、去粗取精的基础上,逐一归纳出这一历史阶段的 具体特征;然后上升到第二个层次,再对具体特征进 行归纳,即可掌握这一阶段的总体特征。


  以《世界近代史》的第二阶段“早期资产阶级革 命时期”为例。其一,一方面,这一时期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仍处于封建社会时期;另一方面,在欧美等地已 爆发了一系列资产阶级革命或独立战争,它沉重打 击了欧洲的封建统治,使资产阶级在不同程度上掌 握了这些国家的政权。因此,资产阶级尽管还未在全世界范围内形成压倒优势,但经其不懈努力,已逐渐 取封建统治而代之了。这是本阶段的政治特征。可供 概括特征的史实有英法资产阶级革命、北美及拉美 独立战争等。其二,此时欧美资本主义获得了很快的发展。虽然资本主义仍处在资本主义经济形态和封 建经济形态并存的工场手工业时代,整体实力的制 约决定了它暂时还无法彻底战胜封建经济;但它后 来居上,已逐渐占居了历史的主流。这是本阶段的经济特征。可供概括本特征的内容有欧洲封建国家改 革的客观作用、殖民扩张的后果及英法美资产阶级 革命的意义等。其三,继早期的殖民侵略后,欧洲各 殖民国家在亚非拉各地展开了更大规模的殖民掠夺;而同一时期亚洲一些古老的封建国家在大敌当 前的情况下,仍然闭关自守,腐朽衰败,显示了难以 摆脱落后挨打的命运。这是本阶段东西方关系方面 的特征。可供概括本特征的史实有西欧国家的殖民扩张及 16至 18世纪的亚洲等。其四,这一时期在意 识形态领域里出现了启蒙运动,启蒙思想家高举理 性的旗帜,提出了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博爱、三权 分立等新思想,为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提供了锐利的思想武器。这是本阶段的思想特征。可供概括本特 征的史实有欧洲的启蒙运动、《独立宣言》及《人权宣 言》等。总结以上四个具体特征,尽管角度不同,但殊 途同归,都反映了共同的时代本质——资本主义的成长和封建制度的衰亡。这就是这一历史阶段总的 特征。


  二、活化对历史阶段特征的认识,形成有机的知识网络


  划分历史阶段、概括历史阶段特征只是历史阶 段特征教学的第一步。如果只停留在这个低表层次上,那么学生获得的历史阶段知识只能是肤浅的、机械的,并不能取精用宏、内化为自己的能力。必须加 大思维力度,多角度、多层次地对历史阶段特征进行 动态的分析。

 
  1.究其因


  历史阶段特征的形成并不是无缘无故的。一个历史阶段向另一个历史阶段过渡,必有各种主次因 素合力的推动。这就构成了该段历史特征形成的主次原因。对历史阶段特征形成及原因的综合求索,有 助于从深层认识该阶段历史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以《世界近代史》的“工业资本主义时期”为例, 这一历史阶段形成的最根本原动力来自于工业革命的推动。在这个根本原因的作用下,首先是欧美资本 主义经济有了长足发展,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它 迫切要求扫除障碍,以促进资本主义更进一步发展。这些具体原因导致了资产阶级革命及改革浪潮的兴起和自由资本主义进入鼎盛时期。这就形成了 本阶段的第一个特征。它所包含的基本史实有维也 纳体系的崩溃、美国的南北战争、俄日的改革及德意 的统一。其次,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无产阶级相对贫困加强,劳资之间的阶级对立和利害冲突日趋尖 锐。但此时资产阶级正如日中天,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还能充分容纳下生产力的发展。这些原因就导致了 一方面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蓬勃兴起,成为一股历史潮流;另一方面,资产阶级统治正拥有合理存在的坚实力量,无产阶级还不具备建立自己政权的 主客观条件。这就形成了本阶段的第二个特征。它所 包含的史实有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的三大工人 运动、法国的六月起义、科学共产主义的诞生、第一国际的建立、巴黎公社革命。再次,经济突飞猛进的 发展使工业资产阶级迫切需要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 市场,它们加紧了殖民侵略的步伐,这是一;当时,亚 洲许多国家的封建统治阶级日益腐朽,同殖民势力相互勾结,甘愿为殖民者所用,这是二;同一时期亚 洲各国的近代民族资本还未发展,新的阶级——资 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还未形成独立的政治力量,这是 三。由原因一,促使亚洲兴起了民族解放运动的潮流;由原因二,形成了这些民族解放运动既反殖民主 义又反封建主义的双重性质;由原因三,概定了这些 运动仍然属于旧式民族解放运动的范畴。这就形成 了本阶段第三个特征。它所包含的事实有“亚洲革命风暴”。以上三个基本特征全面显示了资产阶级力量 的急剧增长和封建制度的空前没落,据此即形成了 本阶段的总体特征--资产阶级最后战胜封建主 义,在世界范围内确立统治地位。由具体特征的形成及原因,可以让学生充分了解本阶段历史发展的多 样性;由总体特征的形成,可以进一步让学生了解本 阶段历史发展的统一性。


  2.明其体


  在总体特征的涵容下,每个具体特征分别集合 着各自的知识群,共同构成了这个历史阶段的知识 体系。在历史阶段特征的教学中,我们只有入乎其内,在基本理论的指导下,寻找具体特征之间的联结 点,揭示知识群之间的隐性结构关系,才能让学生超 越机械记忆,在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的更高层面 上消化知识、运用知识。

  以《中国古代史》的“明清”时期为例。“封建制度 渐趋衰落”是由四个具体特征来显现的,即:政治上,封建专制主义空前强化;经济上,资本主义萌芽缓慢 发展;阶级关系上,农民起义开始把矛头指向封建土 地所有制,提出了“均田免粮”的口号;意识形态领 域,产生了反封建的民主思想。在结构关系上,这四个特征并不是简单相加,而是痛痒相关、相互呼应 的。其中,政治特征与阶级关系特征之间以封建生产 关系内部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关系作为联结点, 构成结构关系的第一个层次。政治特征、阶级关系特征与经济特征之间以两种不同生产方式之间的矛盾 作为联结点,构成结构关系的第二个层次。以上三个 特征与意识形态之间以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作为 联结点,构成结构关系的第三个层次。这三个层次的结构关系揭示的是封建制度内部所孕育的三种力 量,正分别从不同的层面瓦解着封建统治。这样,便 激活了四个特征,从而化散为整、结密无间地形成了 一个立体的知识体系。

 
  3.察其变


  阶段特征是一个历史的存在,超越一定的时代, 阶段特征便因社会环境的改变而不复成为阶段特征 了。但这并不等于说是突然消失,否则就是割断历史;它来既有踪,去也有影。追踪阶段特征的不同归 宿,可以让学生充分认识历史发展的连续性、曲折性 和复杂性。


  ①被淡化


  历史阶段特征被淡化指的是时移世异,本阶段 特征逐渐以一种非特征的形式继续存在于后来的历 史阶段中,直至最后消亡。如,宋元以前,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地租形态是劳役地租和实物地租,如从汉 代的编户制度到隋唐的租庸调制,这是这一时期地 租形态的主要特征。进入明清,货币地租开始占主导 地位,如一条鞭法、摊丁入亩;劳役地租、实物地租尽管还有,但已无足轻重,构不成阶段特征了。再如,20 世纪三十年代英法对外政策的主要特征是实行绥靖 政策,如对中国、对埃塞俄比亚、对西班牙、对捷克。 “二战”全面爆发后,英法采取抗击法西斯政策,绥靖 政策虽然还在,如“奇怪战争”,但已逐渐淡化,同样 也构不成阶段特征了。

 
  ②被异化


  阶段特征被异化指的是时过境迁,本阶段特征 仍然以特征的形式有名无实地存在于后来的历史阶 段中。如唐宋时期选拔人才制度的主要特征是科举取士。明清时期,这个特征仍然还在,但由于考试内 容的变化,选拔人才的制度实质上已异化成摧残人 才的制度。又如,辛亥革命后,孙中山先生在南京建 立了中华民国,共和制构成了这一时期中国政体的主要特征,到北洋军阀统治时期,这个政体特征仍然 还在,但由于军阀集团的倒行逆施,共和制已被他们 异化成借共和之名行专制统治之实了。


  三、依据历史阶段特征,解决实际问题


  学以致用,历史阶段特征既可以作为学科知识 来掌握,又可以上升为一种方法论,用来解决一些实 际问题。


  1.依据阶段特征,准确把握历史概念


  历史概念是历史事件和人物的本质的、全体的 和内部联系的反映。运用历史阶段特征知识,有助于 学生多维地掌握历史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以鸦片战争发生的19世纪四十年代为例,其时 世界史的基本特征是资产阶级最后战胜封建主义, 在世界范围内确立统治地位。对东方国家而言,列强为了获取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用刀枪火炮和 廉价商品,打开了各国门户,并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 资本主义改造,力图把东方各国纳入资本主义的世 界体系。由此即可以来把握这样一组历史概念。① “闭关政策”:由本阶段特征可知,资本主义化巳成为 当时的历史潮流,在此情况下实行闭关政策,便不可 避免地导致了中华民族的落后;另一方面,在中国已 成列强侵略对象的背景下,闭关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又起到了消极保卫国家的作用。这就准确把握了这 个概念的双重内涵。②“鸦片战争”:由时代特征,可 知鸦片战争是欧美资本主义的向外扩张、开拓殖民 地和海外市场的必然产物。即使没有禁烟运动,这场战争也会以其他的形式爆发。这就透过“鸦片”这个 现象,抓住了“鸦片战争”这个概念的本质属性。③ “片面最惠国待遇”:据阶段特征,可知当时清政府与 西方列强在政治上、经济上并不处于对等地位,资本主义的本质决定了能充分享受最惠国待遇的只有签 约一方的英国以及以后“一体均沾” 的其他西方列 强,而战败的中国并不包含在内。因此,最惠国待遇 对中国而言并不平等互利,必须冠以“片面”二字才能体现问题的本质。这就既揭示了概念的内涵,又界 定了其外延。


  2.依据阶段特征,寻找历史比较的最佳切入点


  比较是学习历史广泛运用的一种方法,比较题 在各类历史试题中占有突出的位置。借助于历史阶 段特征的导向,就可从最佳角度切入比较,以此增加比较的效度,减少比较的盲点。
  
    以近代日本的明治维新和中国的戊戌变法为 例。这两次性质、目标近似的改革,一成功,一失败, 原因何在呢?答案只有从比较中得出。掌握了中日两国改革时期的历史阶段特征,即能明确可比类项。具 体来说,明治维新发生在19世纪60年代末,在国际 环境上,此时的世界尚处于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夺取殖民地的高潮尚未开始,日本还没有面临新一轮民 族危机的冲击。经济上,日本城乡资本主义获得很大 的发展,经济基础相对雄厚。政治上,倒幕派争取了天皇的支持,赢得了社会各阶层的广泛拥护。戊戌变法运动发生在19世纪90年代末,在国际环境上,世 界资本主义正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中国成了列强 瓜分的对象,列强决不愿意中国成为一个独立强大 的资本主义国家。经济上,城乡资本主义并未获得很大的发展,经济基础比较薄弱。政治上,资产阶级力 量弱小,没有获得广泛的社会支持。这样,两国在改 革时期的社会特征上便构成了很大的反差,从这些 特征来切入比较,两国改革,一成功,一失败,其原因不就昭然若揭了吗?


  3.依据阶段特征,正确地评价历史事件和人物


  历史事件纷纭复杂,历史人物层出不穷,对历史 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价经常是众说纷纭、莫衷一 是。要克服历史评价的随意性,就必须确立一定的历史评价标准。掌握历史阶段特征,可以为选择科学的 历史评价标准提示明确的价值取向。


  例如,“近代化”是“五四”运动前中国近代社会 的基本特征之一。“近代化”也就是资本主义化,相比较封建主义,资本主义化更能促进生产力发展。这就 提示了“近代化”中所隐含的生产力标准,以这个标 准作为尺度,即可突破思维定势,对近代史上诸如 《天朝田亩制度》、“扶清灭洋”、洋务运动等作出辩证的评价。具体来说,《天朝田亩制度》具有反封建性, “扶清灭洋”具有反帝性,这些都是正义的。但前者所 体现的绝对平均主义和后者所包含的盲目排外是与 中国的近代化进程相违背的。因此,尽管它们是正义的,但同时又是落后的,并未起到推动近代社会经济 发展的进步作用。洋务运动,从主观上来讲是维护清 王朝的统治,但客观上却刺激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以 促进近代化的标准来衡量,其所具备的进步意义是显而易见的。

    总之,历史阶段特征教学在开发学生智力、提高 学科能力方面,它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价值。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