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课程建设 >> 正文
对中国影响最大的十大历
高考辅导怎样分析历史事
高考辅导怎样分析历史事
高考辅导如何解答历史选
高考辅导高三历史总复习
高考辅导之怎样解答历史
高考辅导之怎样做历史简
高考辅导之怎样解答历史
高考辅导之怎样解答历史
优秀历史试题设计一:台
最新热门    
 
全国历史课程研修简报(第二期)

时间:2009-10-18 17:14:00  来源:本站
 

欢迎您参与讨论,请访问

http://acadtmp.cersp.com/8083/513.aspx

 

◆ 今日(12日)作业公告

【请注意】两题任选一题: 

1.课程标准的专题设计对历史教学提出了怎样的挑战?我们如何从习惯的处理和运用教材的思路中走出来?

2.新课程专题教学有没有更好的教学方法或模式?试提出你的设想及理由。

  

◆ 友情提示

专题二电子文本及推荐资源,已发布在中国历史课程网“精品推荐”栏,欢迎阅读。

http://hist.cersp.com

 

 

 

全国历史课程研修简报

第2期

2007年8月12日

 

■主  编:朱汉国 赵亚夫

■执行主编:任鹏杰 王 雄

 

■编  委:朱汉国 赵亚夫 任鹏杰 王 雄 黄牧航 

张汉林 何成刚 夏辉辉 陈亚东 卢 阳 

王  芳 秦立富 束鹏芳 张振鸿 龚育佳

徐赐成 虞文林 李  清 刘  俊 刘向荣

沈素英 李  杰 朱正标 沈为慧 吕准能 

 

■本期责编:任鹏杰 束鹏芳  王 雄 黄牧航

 

 

 

目   录

 

◆ 编者寄语

教学设计是对有效教学的追求/束鹏芳

 

◆ 百家争鸣

主题:对历史课程目标的认识

 

为什么我们必须深究教学目标/赵亚夫  卢阳

 

三维目标:一体三面 不可分割/任鹏杰

 

历史课堂教学目标:分列不如综合/何成刚

 

从课程理论的角度看“过程与方法”的设计/ 黄牧航

 

对过程与方法的一点再认识/ 王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分析/王雄

 

对三维目标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理解/秦立富

 

友情链接一:教学设计中如何撰写三维目标?三者之间的关系如何?/赵亚夫、张汉林、余文森、魏恤民等

友情链接二:“过程与方法”目标如何理解与设计?/任鹏杰、张汉林等

 

◆ 案例点评

案例1:《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成就》/点评:王雄

案例2:《知道始皇帝的来历》/点评:陈亚东 

案例3:《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形成》/点评:刘向荣

 

◆ 作业赏析

编者按:束鹏芳

作业选登

 

◆ 研修感言

木匠的故事 ——杜苇研修感言一/夏辉辉

等待也是一种研修/束鹏芳

 

◆ 热点聚集

文字整理:夏辉辉    李清  卢阳

热点一:教学设计中如何撰写三维目标?三者之间的关系如何?

热点二:“过程与方法”目标如何理解与设计?

热点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目标如何理解与设计?

 

◆ 互动问答

如何充分挖掘现有材料

 

◆ 研修花絮

又多了一个 /秦立富

 

 

 

11日团队之星——束鹏芳

 



 

名如美女,实为酷哥。经团队一致同意,当选为11日团队之星。

 

当选理由:回复学员作业认真细致;汇总研修简报殚精竭虑;卷首语既实在又精彩。 

 

 

◆ 编者寄语○○○

教学设计是对有效教学的追求

束鹏芳

窗外,西山脚下,蝉鸣树幽,又一期《全国历史课程研修简报》与读者见面了,带着北京的酷暑和纯净的蔚蓝,带着在京工作的历史课程团体成员的拳拳之心和殷殷希望。

本期研修简报,在关注历史课程标准和历史教材的同时,继续关注历史新课程的教学设计。因为,教学设计不仅是教师的智慧所在,是课程标准付诸实践的保障,更是在预设和生成层面上对有效教学的关注,是历史教师是否关爱学生发展的有效体现。

有效教学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的整合,是基于历史知识及其对历史知识的意义追寻而整合三维目标的教学过程。8月11日19∶00开始的在线研讨,热议的重要话题也正是三维目标及其整合,本期     学员的几篇关于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目标设计就试图把握三维目标的整合,尽管值得商榷,但它是一种可贵的“学步”。

有效教学理当追求历史知识的记忆、掌握、理解与应用;更追求对历史知识的鉴赏、判断与批判。其实所谓的思维能力,从某个层面来讲,就表现为对历史知识的鉴赏判断能力和批判能力。8月11日19∶00开始的在线研讨中Yulin0304的帖子,引用梁启超的“人人封章,得直达于上。举国鼓舞欢蹈,争求上书,民间疾苦,悉达天听。每日每署,封章皆数十,上鸡鸣而起,日哺乃罢”来探讨如何利用这份材料。这其实就是正对历史知识的鉴赏与批判。

有效教学在课堂上不仅是一种理性的历史分析,更是感性的历史体验,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出现茅塞顿开、豁然开朗、悠然心会、深得吾心、怦然心动、浮想联翩、百感交集等心情和状态时,那就是基于历史的心灵共鸣和思维共振了,就是基于历史教育而获得内心的澄明与视界的敞亮了。虽然我们在研修学员提交的作业中尚未发现这一自觉追求,但是在京工作的课程团队,尤其是赵亚夫、任鹏杰、黄牧航等专家按捺不住的心灵悸动,已在告诉我们什么叫新课程的悠然心会、怦然心动。

进入高中历史新课程时,我们必须关注的基本问题是有效教学。没有有效教学就不会有优质教学,没有对有效教学的理解,就会在新课程之路上犹豫徘徊、彷徨迟疑,似乎失去了根基;没有对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教学的理解,就会在传统课程和新课程的沿革之路上找不到回顾和展望的坐标,似乎要让我们拎着自己的头发摆脱地球似的。如果我们紧紧把握新课程里的有效教学的基本元素,我们就会有踏实感,我们就有依据课程标准、用教科书来教学的实践行为,我们的教学行为就既有形而上的公民教育和人格教育的精神喜悦,又有形而下的记忆分析和工具价值的分数感动。所以,我们要在今天继续讨论教学设计,我们还要在明天研讨专题教学的特点和策略,有效教学的序曲就呈现在我们为教学设计而呕心沥血的时候,学生风清月朗的学习日子就开端于我们为专题教学而殚精竭虑的时侯。

历史周流不息,变动不居,因为流变,历史得以创造和形成。基于网络的远程研修,是在线教师的思想流变,是视频冲击下的观念革新,也是QQ群里的理论与实践嫁接的常青树。于是,我们的远程研修在历史和历史教育、在网络和网络对话之间周流不息,所有参与远程研修的人就在历史课程的穿行中,在历史教育的行进中写就我们的历史,在京的工作组也罢,在地方的课程专家团成员也罢,在网络上参与远程研修的从新疆到海南的历史教师也罢……

《全国历史课程研修简报》努力记录我们的历史影像,努力传导远程研修者的声音和话语……

 

 


◆ 百家争鸣○○○

 

卢  阳  王  芳 

(栏目信箱:fcl-ly@263.net

 

主题:

对历史课程目标的认识

 

问题缘起:在研修当中,许多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对教学目标的制定存在许多苦恼和困惑。他们普遍认为,写在教案纸上的教学目标没用。所以大家多是从教参上抄下来,目的是对付教务检查。因此教学目标的制定与教学实践往往是脱节的。面对教学目标的内容,如果说对于知识与能力,师们还可以凭借经验应付的话,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被等同于过去的思想教育,而过程与方法的设置简直让教师不知所云,如坠雾中,无论是撰写还是实施,都非常困难。

 

为什么我们必须深究教学目标

 

赵亚夫   卢 阳

 

“为什么总是纠缠教学目标问题!”有些老师发出了这样的感慨。是啊!教学目标又不与学生见面,不是具体的教学内容,更不能决定考试问题,干嘛如此不厌其烦地谈这个问题呢?的确,从以往的教学经验出发,教学目标不及教学内容的作用。目标是空的,给别人看的,它只是备课中的一个必要程序;内容却是实的,为自己的教服务的,以课本为中心,“教之本”即为“课之本”。加之,为考试服务的教学,周全到了教科书的边边角角,“掌握知识”和训练考试能力才是最重要的,所以目标的确是可以被看轻,甚至是根本不需要的东西。

现在不同了,教学在逐渐开放的过程中,学生提出了各种各样的问题,诸如:“秦始皇到底是千古一帝,还是暴君?”“我觉得当皇帝就是好!”“我认为希特勒是伟人。”教师在备课和教学中也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困惑,诸如:学生为什么会有上述想法?当遇到这类棘手的问题时,又该如何指导?我们认同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可是怎样的学习指导,才能够实现这一理念?等等。其实,这些问题的产生和解决都与教学目标有关。有人把设定教学目标放在教学预设的位置上,这是对的。但是,这种看法还不够完全。因为预设可以作为实施有效教学的前提条件,也转变为一种确定性的控制手段。前者是弹性的,后者是规定性的。而我们常常一预设就把教学目标看死了。所以,在笔者看来,教学目标既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教学的归宿。

结合上面的问题,笔者很容易地看到以下几点:

第一,无论是学生的问题,还是老师的困惑,都是些很具体而且很整体的问题。尤其是这“整体”二字,要求我们不可能把教学目标做教条化的表述。过去的三项教学任务不可以这样做,现在三维目标的“维”字更是明确了不可以这样做。

第二,尽管我们反复强调不要将历史教学复杂化,但是也不能人为地把历史简单化。传统教育教会我们“一分为二”地看问题,不仅仅是方法,还是个态度,而我们往往把态度丢了,只剩了方法,结果是把复杂的问题,都做简单化的处理。现在我们特别看重人类历史的文明进程,于是又把一些并不复杂的问题做了复杂化的处理。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在一节课上充斥大量的资料,经验丰富的老师驾轻就熟,讲得酣畅淋漓,而有些老师则感到力不从心却又不用不行。其实,二者的心中都少了学生的位置。我听过这样的课,都要问上一句,你们的课是给谁讲的,是自己?还是学生?如果是学生,他们吃得消吗?话说到底,还是目标的问题,即我们为什么而教的问题!!

第三,挑战自己的历史意识和价值观念。像“落后就要挨打”这类常用的观念还需要灌输给学生吗?如果需要,该怎样处理?是用一元观点,还是多元观点?如果我们不用,学生提了出来又怎样处理?是直接给他答案,还是反诘启发?就是运用启发的办法,是指导他走一个出口,还是诱导他注意还有多个出口。即使这些问题出口,学生在当下依靠自己的能力和经验无法进去,也要让他看得到、想得到。显然,这样的问题在过去的教学中是无须顾及的,它们似乎都是老师在教学中才能够遇到的问题。现在有了一个“过程与方法“目标,这维难道不是为了解决这类问题的吗?如果你承认这样的观点,并在备课中充分考虑了它的作用,想一想,你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转变是不是就孕育其中了,还需要我们煞费苦心地去到处寻求教学方法吗?

所以,深究教学目标的问题,深刻了解教学目标在决定教学的效益、效能方面的价值,恰恰是提高课堂教学关键的关键。老师们,我们真的需要认真对待教学目标问题,用心设计教学目标。否则,新课程的“新”就成了无源之水。

 

 

 

三维目标:一体三面,不可分割

任鹏杰

常见的教学设计,对于新课程的“三维目标”,大都分而述之,把三维目标割裂成三个部分的目标,即所谓“知识与能力”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这样做,似乎不能责怪老师们。因为,课程标准本身对何为“三维目标”,既没有展开阐释和准确界定,也未清晰地告知老师们如何操作或者说在教学中如何设计它、如何运用它。或许,三维的内涵究竟是什么本就不好表述,三言两语说不清楚,故而才索性用“三维目标”概言之吧。

虽然,“三维目标”作为独特的中国造,由于缺乏阐述和界定,加上有程式化之嫌,在一些人看来它显得有些蹩脚,也容易引起误解和争议。不过,既然已经这么定了,还得有一个正确的理解和阐释吧。何况,撇开其不足,在我看来“三维目标”,的确又有其绝妙之处,那就是它用“关键词”的方式,提示人们在课程、教学、教育的理念和实践上,必须重视“完整性”。从根本上看,这种完整性是期望把学校教育建基于“人”的完整性之上,换句话说就是把学生成“人”——学生的成长、进步、发展作为教育的核心,并坚定不移地指向人的“健全性”。

所谓健全,就是指身体和心理的健康和完整。健康、完整的人,必然需要健康、完整的教育,而健康、完整的教育不能仅有“知识与能力”,也不能仅仅借助“过程与方法”,更不能没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维”浑然“一体”,或者说“一体三面”,而不是三个部分或者三个部分的“凑合”。

扯远点大而看之,每个人本来就是他(她)自己的整体,古今中外很多哲人都不得不承认“人是小宇宙”,这在另一种意义上,显然隐指“人非孤岛”。每个人要生存、生活和发展,就必须与他人、与社会、与世界、与大自然交往,就天然地既需要情感又需要理性,既需要知识、能力又需要态度、信念,而获得这一切的过程和方法,无非就是每日每时的生活本身,教育给他(她)的,应该是他(她)能够在生活上日益趋向整体而不是部分,日益趋向完整的“小宇宙”而非“支离破碎的世界”(比如人格缺陷和精神分裂症即是“人”的支离破碎)。如何猜得不错的话,三维目标的根本用意,应该不外于此。因为,生活是多维的,教育不能狭限于某一维,或者连一维都没有,比如只要“分数”就可能哪一维都谈不上、哪一维都没有。

何况“教育即生活”,反过来说“生活即教育”也没错,因为教育与生活一样,无处不在。生活的持续过程构成了我们的人生,因而教育的真谛,毋宁说就是帮助人完整地认识自己、做好自己,亦即“服务人生”。然而必须明白,教育是有两面性的,在“善”的一面它有益于我们的人生,倘陷入“恶”的一面,它会有害于我们的人生。所以,教育之于人的命运,虽不能决定,却有改变之助。好的教育,对“人”必有帮助、改善和发展之功,断然无疑要“弃恶扬善”。有了这一观念,那么一个不可割裂的、完整的“三维目标”就显得很有意义、特别重要,尤其其中无法用灌输达致效果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一维。

所谓“三维目标”,其中的“维”,就是维度,就是角度;“三维”,就是三个维度或角度。三维目标,就好像一个东西的“整体”从三个角度去看,看来看去还是同一个东西,也总是同一个东西,而不是把一个东西分割成三部分去看,分割了就不是那个完整的“一个东西”了,而是成为“三个东西”了。一个东西变成三个东西,就失去了它原有的“整体”意义。

仅从知识的类型角度看,三维目标本就不可能分割,也不宜分割。习于俗见,我们过去对知识的看法往往是狭隘或有漏洞的,应该更新和健全。关键要明确三点:(1)概念(定义)是知识,这叫做“概念知识”(知道“是什么”);(2)方法(程序)也是知识,这叫做“程序知识”(知道“怎样”);(3)态度、信念(类似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更是知识(知道“为什么”),这叫做“态度信念知识”或索性称之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识也行。前两点大家都知道,后一点我们的认识往往不到位。“态度信念”常被认为是很虚的东西,怎会是知识?我说它当然是知识,而且是颇为重要的知识,重要到每日每时不可或缺。

比如,商鞅在变法时“坚信”只有树立政府的信誉,故有“徙木为信”举错,这样做才使人“坚信”变法是来真格的、应该采取积极的“态度”对待,这是变法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在我们看来很虚的“态度信念”,在商鞅那里却是实实在在的“知识”和“能力”,假如他没有这样的态度和信念,那商鞅就不会使用那样的“方法”,变法的实施(“过程”)也就可能变成另外一种样子。

同样,作为老师,你“坚信”只有对学生充满爱心,你每日每时对学生抱有这样一种爱的“态度”,并把这种爱用灵活的教学“方法”贯穿于概念知识、程序知识、态度信念知识的日常教学“过程”当中,那你就有可能是一位“有效教师”,你的日常教学也因此会臻于有效,这便是你的“能力”。倘若你没有这样的态度和信念,那你的教学效果就值得怀疑。关键在于,你得拥有这样的“态度信念知识”,然后才会运用其他类型的知识实施教学、展现课程。

用西方的课程观点看,我们的“三维目标”,其实某种意义上正是课程的如下三个层面:①“阐明的课程”(教师根据“课标”阐明并设计教学);②“展现的课程”(教师实施教学的过程);③“体验的课程”(学生感受教学的过程)。教学的有效性,既表现在“三维目标”的完整性上,也体现在课程三个层面的有机统一中。这些观点,是值得我们在课改中加以借鉴的。

一般地说,无论“三维目标”观,还是“三维课程”观,有效的教学过程,概念、方法、态度信念等多种类型的知识,它们基本上是同时发生,几乎没有先后之分,也不可能在学习概念知识的过程中排斥方法和态度信念知识,或者先学习这个后学习那个。毫无疑问,落实“知识与能力”目标,需要借助“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落实“过程与方法”目标,需要借助“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而落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当然更离不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支撑。通俗地讲,其特点必然是“我他中有你”“你他中有我”“你我中有他”,谁也离不了谁,谁也和谁分不开。

今天我和赵亚夫、张汉林两位老师就三维目标深入地交换了意见,下午在课程团队的例会上,亚夫先生和我又简单讲了讲,希望大家结合实际思考,写出自己的看法与学员们交流,我也便写下了这些文字。并且,我还想借此对于教学设计中“三维目标”如何表述,举个堪称丑陋的连例子都算不上的“例子”。姑妄抛砖,仅供在改变表述方式方面作启发思路的引子。实在大而无当,不足为据,敬请批评指正!

根据课程标准“三维目标”的要求,对某某某课的教学做如下设计

一、采用某某某方法导入,吸引学生静气凝神,他们在上课伊始就能投入学习,并在伊始就比较清晰地了解到本课的学习目标,从而使学习“心中有数”。

二、某某某(人或事)是必须记住的历史知识,采用某某某方法(比如借用与现实生活有联系的某某、某某事例做比较、比喻等),便于学生在理解中记住。

三、某某某是教学重点,预计用时某某某分种,根据学生的已有认知及其差异,有针对性地用某某某办法,目的是举“重”若“轻”,便于学生扎实地思考、理解某某某历史,建构正确的历史观并能够在生活中加以迁移运用。

四、某某某是教学难点,本班学生对此类历史问题的认识能力普遍某某,因此拟采用某某某方法(如交互协商)效果应该更好,当然视课堂前期的“生成”情况可做适当调整,故预先准备另外两种方法以便需要时采用:一是某某某方法;二是某某某方法。

五、历史观的改变很重要,学生如何看待历史,也就会如何看待生活,把历史观转化为人生观。为此,在重点难点的教学中,我特别准备给学生多一些角度和观点,这些角度和观点是否正确,学生只有自己动脑思考、独立判断才可得出结论。本课拟从如下几个角度和观点激发学生思考,期望他们能够获得更多学习体验:1. 某某某;2. 某某某;3. 某某某;4. 某某某。

六、把发展性评价渗透在教学过程当中,用恰当的时机和语言随机及时评价学生的学习表现(一般用比实际表现稍微高一点的评价),关键是保护他们的自尊,他们能够对学习有兴趣、有信心,并在纠正错误认知和建构正确认知上发挥效力,有能力保持自尊和学习能力且能够表现在日常生活当中。

七、本课结束前,了解一下学生对重点难点的学习情况,然后决定是否留作业。预计学生在某某问题上不反复琢磨思考,理解起来比较困难,故预备了几道题供学生思考训练:1. 某某某;2. 某某某,3. 某某某;4. 某某某。经了解全班学生已经普遍理解了,就只供学习思考作参考、可以不交作业,否则就得交作业(作业我会细加批改,并准确地回馈我的看法),究竟采用哪种办法到时视实际情况而定。

 

 

历史课堂教学目标:分列不如综合

 

何成刚

 

我们先看一位历史学员关于《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的课堂教学目标设计:

1.知识与能力

知道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了解孔子、孟子与荀子对儒家思想形成和发展的重要贡献;认识百家争鸣形成的原因及对当时和后世产生的重要影响;提高学生阅读材料和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观看孔子教授学生的动画片,了解孔子的基本思想和人生观点。通过相关的寓言和成语故事来了解道家、法家和墨家的主要观点,增强感性认识。采取比较和启发式教学等方法来理解四家学说的特色和观点。让学生运用诸子百家的观点来解决现实问题,使学生积极参与整个思考过程,用争鸣来理解争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多元的思想中,感受诸子百家为人类思想宝库所作出的卓越贡献,体会人类优秀思想对后世惠泽千年的影响;感受先代哲人关于做人、处世和立国的智慧。

从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关于“百家争鸣”课程内容论述的角度看,这位历史老师关于课堂教学目标的论述还是比较到位的。但是我个人却有一些小小的看法,不知道合理与否,写出来,请大家指正。

我们都知道,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是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宏观角度论述历史科的课程目标,其实并没有结合具体的、特定的历史教学内容,所以有一定的合理性。如果我们在设计一节历史课的教学目标时,还从这三个角度来阐释是否合理、是否便于操作性,就值得商榷了。

尽管这位历史学员的课堂教学目标设计是值得肯定的,但我个人认为还应该更完善地设计。之所以要完善,是因为现在的阐释割裂开了对历史认识的不同层次和角度,凸现了历史认识的混乱的特点,而且互相交叉,又缺乏整体感。实际上这些层次和角度具有一定的梯度,完全可以“一气呵成”,更便于教学操作。那么如何完善,个人观点是:分列不如综合,将“三维”的思想隐性地,而非显形地渗透进教学目标的阐释之中。

那么,《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的课堂教学目标,是否可以这样设计:

知道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尤其是通过观看孔子教授学生的动画片,了解孔子的基本思想和人生观点,进而了解孔子、孟子与荀子对儒家思想形成和发展的重要贡献;

通过相关寓言和成语故事来了解道家、法家和墨家的主要观点,通过比较、讨论、探究教学等方法加深理解四家学说的特色和观点。

在此基础上认识百家争鸣形成的原因及对当时和后世产生的重要影响;在多元的思想中,感受诸子百家为人类思想宝库所做出的卓越贡献,体会人类优秀思想对后世惠泽千年的影响;感受先代哲人关于做人、处世和立国的智慧,同时能够从诸子百家的观点中获取有助于解决现实问题的有益启发。

 

 

从课程理论的角度

看“过程与方法”的设计

 

黄牧航

 

如何理解“过程与方法”目标?我拟从课程理论的角度做一些探讨。

为什么过程与方法可以成为教学的目标?原因在于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把握的不同,直接会导致学生所经历的思维过程、情感历程和掌握的思维方法的不同。从课程理论的角度分析,大概有三种理论流派可供我们参考:

第一是行为主义理论。其原理是“刺激—反应”,教师提出一个问题,讲述一个观点,要求学生做出相应的、既定的反应。其优点是目标明确、操作方便、反馈及时、检测容易。其缺点是对于知识性、技能性和经验性的教学较有效,而对一些思维程度较高的学习内容就显得无能为力。如果一位教师在教学中满足于让学生做对填空题、判断正误题,那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奉行这种理论。

第二是认知主义理论。其原理是“学习的本质不是学生在行为上产生变化,而是心理认知结构发生变化”。如果一位教师在教学中充分考虑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和心理基础,努力谋求他们的知识结构、态度情感的改变,那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奉行这种理论。

第三是建构主义理论。其原理是“教学必须要让学生主动地去学,而不是被动地接受;学生的知识是通过自身的实践和理解得出来的,而不是靠教师的灌输得到的;在学习中应该正确发挥学生的非理性的因素,注重获取积极的情感体验;每个学生都有其学习的思维和方法,教师的任务是帮助学生找到这种最适合他的思维方法,而不是把某种思维方法硬塞给他”。如果一位教师在教学中让学生在占有一定资料的基础上积极思考、探索规律、总结方法、抒发情感,那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奉行这种理论。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发现,三类教师由于教学设计的出发点不同,学生所经历的思维过程和所掌握的思维方法必然也就完全不一样。这三种理论并不存在一个递进的关系,并不是说后一种理论就一定要比前一种理论先进。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群体,我们应该设计不同的方法,但我们事前必须明白,由于我们的出发的方向不同,学生所经历的过程也必定是不一样的。例如,从北京往东走,注定要经历大海;从北京往西北走,注定要经历沙漠。

例如,面对《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一课,在“过程与方法”目标上我们可以有不同的设计方法:

方法A:通过抢答游戏识记1929年美国经济危机的主要知识点。

方法B:通过回顾1825年资本主义世界第一次经济危机的情况,探讨美国1929年经济大危机的特点。

方法C:通过收集和展示1929年美国经济危机的图片,体会大危机给美国经济造成的巨大震荡。

这三个设计,理论上分别倾向于行为主义理论、认知主义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表面上看它们的区别不大,但只要我们细心想象,就可以知道它们所带来的课堂面貌是截然不同的。因此,学生行为方式、思维方法、情感经历的差异是直接受我们教学设计目标的影响的。三个设计的出发点不一样,不存在好坏之分,我认为能够适应学生实际的设计都是好设计。例如,对于一个差班,方法A就是一个好设计,如果非得用方法C,那明显就是拔高了。同样的道理,对于一群高素质的高中学生,使用方法A很可能就会让他们感觉到索然无味。

 

 

对“过程与方法”的一点认识

 

王 芳

 

在三维目标的设计中“过程与方法”应该如何写?为什么它是一种教学目标?它与过去的能力目标有什么区别?这是今天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让众多老师感到非常困惑的一个问题。

在新课程中设计“过程与方法”这个目标实际上反映的是教学方式的一种转变。所谓的“过程与方法”,引用张汉林老师的解释,是指学生在外在的学习过程中达到内在学习思维方法的目标。在传统模式的教学中我们更多的是一种面向结果的教学,即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去寻找现成的结果、现成的观点、现成的结论。在这种模式下学生的自主意识、创新意识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而面向“过程与方法”的教学关注的是学生掌握知识理解知识以及相互之间关系的过程以及在这个过程中积累的方法,它的目标实际上并不只是停留在现有知识落实多少上,它落实的应该是一种发展性、发散性的学习方式。它强调的是以后的应用,由此及彼,学生如果在学会知识过程中所掌握的方法可以在以后的学习甚至更长远的时候产生影响和作用。这样我们的教学才会有生命力,才会有活力。

满足不同程度学生个体学习的需求也是教师在设计“过程与方法”时要关注的问题。作为个体的学生,它的潜能是不同的,根据学生的差异教师可选择不同的方法去激发学生的潜能,去思考问题,把主动权交给学生,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真正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来,掌握理解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

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学习习惯如何养成?我想这就是我们强调过程与方法的意义所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分析

——新课程三维目标漫谈之一

 

王  雄

 

教师们讨论三维目标时遇到的第一个头疼的问题是过程与方法,这个问题常常会难住很多老师。当他们看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时,感到比前一个目标维度好理解多了。其实,这最后一维目标才是高中历史新课程中最为关键的内容,它涉及到很多传统思维方式的转变。为此,笔者将自己的一些思考提出来供大家讨论。

为什么要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作为新课程目标中的重要内容?不理解这个问题,老师们就也很难进入目标设计的状态。

新课程改革的总目标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为了中华民族的振兴”。这与过去的教育目标有了很大不同。体现在课程目标上就是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取代过去的思想教育目标。这是一个重大的变革。因为,如果从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来看,情感态度是非常个性化的,属于个性心理的范畴。历史教育如果从每个学生的发展来思考,就是要培养学生完整的人格,健康的个性。价值观虽然也有个人的价值取向,但是还有共性价值观。所以,我们区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两个目标的特征并不相同。

举例来说,情感态度很难说有正确和不正确的。一个历史事件导致一个人悲伤,而另一个人高兴,情感只是外在的表现,问题的关键在其内部的个人经历与价值观的取向。笔者在上课时,讲到秦始皇统一的时候,有的学生很兴奋,为统一感到高兴,还有的学生很悲伤,为统一战争和秦朝暴政中无数生命被践踏感到痛苦。看起来,学生的情感态度不同,但实际上,这两类学生对秦统一的价值取向不一样,才会导致其不同的情感体验。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说哪一种情感态度正确或错误,而应当从学生个人经验与价值取向上分析具体情况。

从很多老师教学的现状来看,在课堂上,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都是被教师主宰的。个人的情感不能真实地表达,学生们从小学会的是揣摩教师的需求,满足教师的目标,这样的教育只能导致情感态度与价值取向的分离,导致学生双重人格的产生。

高中历史课堂应该成为真实的探讨的课堂,应该成为学生独立思想成长的殿堂。如果学生的情感态度都被虚假控制,独立思想与健康人格如何发展?新课程如何实现它的终极目标?

因此,要理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就需要我们转换思路。首先转换的就是:教师们先要搞明白,谁的情感态度?谁的价值观?我们需要的是从学生的情感、学生的价值观来作为教学设计的基础,这便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原则的具体体现。

价值观的变革是从一种共性价值观向另一种共性价值观转变。个性的因素相对少一些。如高中历史“必修一”实际上是从政治文明的尺度来看历史的,这就涉及到价值观的转变。过去的革命价值观是强调对立的,是以武力或暴力为基础的。在以武力和暴力为基础的人看起来,妥协是不存在,对自己的政治对手除了从肉体上消灭,就是从精神上摧毁,最主要的方式就是杀戮和抹黑、贬低或丑化。

政治文明提倡的价值观是宽容、妥协、共存,当然这需要民主法治的制度保障。从价值观来看,应当改变我们对暴力的价值取向,需要我们转换思维方式。转换语言方式。

在未成年人成长过程中,教师的目标不仅仅是教育与发展,还有保护与发展。前者好理解,后者需要说明。何谓保护与发展?保护实际上就是要保护学生自嫩的心灵。不应当对学生在课堂出现的情感态度采取压制、讽刺的态度,而应当是尊重与引导。我国政府签署的《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第13条 有这样的规定:

1.儿童应有自由发表言论的权利,此项权利应包括通过口头、书面或印刷、艺术形式或儿童所选择的任何其它媒介,不论国界,寻求、接受和传递各种信息和思想的自由。

2.此项权利的行使可受某些制约,但这些制约仅限于法律所规定并有必要: (a)尊重他人的权利和名誉;或(b)保护国家安全或公共秩序或公共卫生或道德。

教师们在课堂上保护学生的思想表达,不用暴力或压制的方式对待学生,这本身不仅体现了教师对法律尊重与遵守,而且体现了文明的价值观。反之,当学生们成长起来,他们便会在教师的影响下,藐视法律,崇拜权力,赞赏暴力,这完全背离我们民族实现政治文明的目标。

让我们用智慧为学生创设一个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历史课堂吧!因为我们深知,多一个人格健康的孩子,我们民族振兴就多了一份希望。

 

 

 

对三维目标中

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理解

                         

秦立富

 

一整天都在看老师们发的文章和交的作业,发现很多的老师对三维目标的理解上还存在很多疑惑,大都没有跳出旧的知识、能力、思想教育目标的窠臼。新课程改革,其中最明显和给老师们冲击最大的就是三维目标的提出,而三维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个维度的目标,看似很好理解,很多人想当然地认为无非是旧的思想教育目标的简单扩大化,这样理解就太窄了。那么如何来理解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个目标呢?我谈一下个人的拙见。

作为国家的教育课程,其中国家意志的东西是不可能删除的,所以我们肯定,情感态度价值观包含着旧课程当中思想教育目标的方面。但是作为历史这样的一个人文学科来讲,历史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要让学生以古知今,服务人生。我们的教育当中给学生的是学生将来发展的基础,包括知识基础、能力基础,更包括道德基础和价值观的基础,一言以蔽之,就是要为学生将来的全方位的发展打下基础,要面向学生的未来,用本着为学生终生服务的态度,从长远的可持续发展的眼光来看待这个问题。因此我们理解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时候,也要从的多个角度全方位立体地去理解。如果只是把它理解成为简单的思想教育的扩大,就会限制我们的视野,而没有更高的立体的视野,我们有效的历史教学也就无从谈起。

老师们还有一个误区,就是把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看成是分散的三个逐渐递进的层次,或者认为知识与能力是达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基础,过程与方法是达到的方法。新课程中的三维目标它是一个东西的三个维度,通俗一点说就是一个事物的三个方面,我们不能将他们割裂开来,变成三个叠加的面,而是要把握他们之间的联系,作成一个立体的稳固的三棱体。我们在平时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每一个知识点,都要从这三个维度来加以考虑。一个知识点,可能三个方面的目标都有,也可能只有其中的两个,也可能只有其中的一个。

既然很多知识点都内含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那么一节课中不同的知识点可能就有不同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这样的情况我们如何来处理呢?我们要把握该课的核心价值观或者说核心的思想。教科书的编写者在编写的时候之所以把这些内容放在一节课当中,是有他们的原则和思考的,而且这一节课和整个单元的目标甚至整个模块的目标都是密切联系的。我们老师在备课(备教科书是其中的一个方面,但决不是全部)的时候,第一步就是要体会教科书编写者之所以这样做的理由,教科书的编写者要通过这节课的内容希望学生得到的最核心的东西是什么。然后老师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或者延续编者的想法,或者有自己的理解。我们举例来说明:《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这一课,主要是讲了三个制度,从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等级森严的分封制。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综观这一课,我们可以提炼出该课的核心点,就是一个词:稳定。从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禅让后期,早期的禅让遗风已经不复存在,围绕禅让出现激烈的争斗,为了维持一个稳定的局面,不能再实行不论何姓都可以做王的禅让制,而只让一个姓的人来当。虽然只有一个姓的人可以当君主,但是同姓之间的众多子嗣也会因为争夺君主而起争斗,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嫡长子继承制的分封制就应运而生了。随着分封延续,大宗小宗日益增多,为了维持稳定的局面,宗法制也开始出现。而围绕这些制度产生的礼乐制度,以及孔子等人的思想中的等级观念,同样都是为了服务与稳定这个目标。

那么此时我们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也就很明显了。稳定是发展的前提。正是这样稳定的局面,才保证我们中国的发展,保证了我们在古代世界里的地位。夏、商、西周的这些政治制度是我们的创造,为我们国家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再进一步联系现在,和谐社会的提出,稳定是压倒一切的等提法,这些理论在学生的心目当中就不在是空洞的口号,而是有理有据的必须。这样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和我们旧教材当中的,诸如是为了更好的维护他们自己的统治等这样的目标相比,高低立现。

我们要更好地把握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首先需要老师们教育理念上有一个大的突破,真正把学生看成是有血有肉的,有独立思想的人,真正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多给他们一些真善美的东西,而这些东西是学生终生发展受用无穷的。可能若干年后,具体的史实学生已经忘记了,但是这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东西却会一直在对他起着作用。其次,老师要在专业上不断加强。新课程下,对历史的学习是民主的,老师讲授的实际上是自己理解的历史。而历史专业的功底很大程度上又影响着老师对历史的理解,而做为指导者的老师不论在理解上还是在史实上是要高于学生的。给学生一碗水,老师要有一桶水。只有不断加强对历史专业的学习,才能不断扩大自己的视野,在更高的层面上找到内含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才能更好的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目标。

  

友情链接一:

教学设计中如何撰写三维目标?

三者之间的关系如何?

 

团队专家赵亚夫:历史教学目标刍议一:怎样理解知识目标

 

    历史教学的第一个步骤便是制定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第一个程序则是梳理历史知识。无论我们依据哪家哪派的教育理论或采纳怎样的教学方式,知识目标既是有效教学的基础,也是教师教育、教学观念转变的基石。引申说,对学科知识性质的认识,关乎学科教育的质量。所以,欲深究教学目标的有效性,理应从知识目标入手。

全文地址:《历史教学》2007年第5期

 

 

团队专家赵亚夫:历史教学目标刍议二:怎样理解能力目标

 

无论人们如何定义学习的概念,它总是与知识和能力联系在一起。而且,知识与能力不可分割。尽管在理论范畴认定知识应然的有用性,与知识在实践范畴的已然的有用性,存在较大的区别,就好像人们常以“知识就是力量”的口号鼓励自己,却又常常发现自己所学的知识大多没有用处一样,但是谁也不否认凡是获得有用的知识,就必须付诸有效的学习行动,“有效行动”与“有用知识”的桥梁正是能力,抑或呈现知识价值的力量,恰是能力赋予它的作用。所以,无论是“了解”、“知道”,还是“理解”、“运用”这类“目标行为动词”多么诱人,如果在认知方式和操作方式——归根到底是能力问题——没有严谨且明晰的、层阶的且具体的、整体且均衡的、可控且可测的、乃至学术且完整的表述的话,它就不会在指导教学有效性方面有真正的意义。就历史教学的人文性而言,我们就是持“知识即能力”的观点,也未尝不可。

全文地址:《历史教学》2007年第6期

 

团队专家赵亚夫:历史教学目标刍议三:怎样确定课堂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作用,对教师而言,如同打靶时枪上的准星,要把得住、瞄得准、三点(眼睛、准星、靶心)一线切不能马虎。当然,从教学过程看,它是一课之魂。目标模糊如同混沌无窍,虽有动态然终不是有意义的生命。从教学效果看,它是一课之准绳,目标繁复如同剺尺,虽有形制然实不能有价值的规矩。因此,我们理应给教学目标是什么、为什么、做什么以应有的答复。

全文地址:《历史教学》2007年第7期。

 

 

团队专家张汉林:对历史三维目标的一点思考

 

三维目标的提出是此次课程改革的一大特色。在教育界,三维目标名头很响,但知晓并不等于重视。很多人认为三维目标太虚,有的老师写完教学过程的设计后再套上三维目标,有的老师甚至主张不要写三维目标。理论与实践差距如此之大,谁之过?且让我们多一点思考。

三维目标,是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的简称。什么叫维度?举例说明,长、宽、高就是一个物体的三个维度。既然是三维目标而非三类目标,那么这就表明三维目标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在此,我有一个小小的疑惑:知识与能力合在一起当作一个维度,合适吗?这是出于对称的需要(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还是心理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如果是前者,应该是四维目标;如果是后者,还是请心理学家或教育学家出面解释一下,以免谣言四起。在弄清楚这个问题之前,我谨表示存疑,下文仍沿用三维目标这个概念——据说有关文化的定义不下二百种,可研究文化的论著照旧推陈出新,文化学者更是层出不穷。

《历史教学》2007年3期

全文地址/kcjs/kcyj/200612/4983.html

 

 

广东省教研员魏恤民:误种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对三维目标实现途经及效果的一点思考  

 

很多老师对新课程有一种认识:分组讨论、师生互动回答、角色扮演等就是新课程的课堂教学,在公开课等上依葫芦画瓢。人们对新课程的偏见和抵制就是这批老师造成的,他们只是学到了招式、动作,其中的精气神都没有揣摩,就自认为掌握了要领。

新课程的本质追求是学生的发展,手段是教师的指导下的学生探究学习、合作学习、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是否有效?这个问题必须要追问。学习内容的深浅程度、学习对象的层次性(个体还是部分?还是全体?)探究问题的有效性等都决定学生学习的质量和效果,并且决定这些方式在课堂教学中评价。

我们不要在追求手段时忘了目的!

我们也不能因为某人杂耍太极拳,就认为太极拳不过绣腿而已。 

 全文地址:http://blog.cersp.com/userlog/6353/archives/2007/291137.shtml

 

 

余文森:“三维目标”就像一个立方体的“长、宽、高”

 

  “三维目标”是新课程的“独创”,是新课程推进素质教育的根本体现,它使素质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落实有了重要的抓手和坚实的操作性基础。可以说,“知识和技能”维度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学会,“过程和方法”维度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会学,“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维度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乐学,任何割裂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教学都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维目标”是三种目标吗?

  “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新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而不是三种目标,就像一个立方体的长、宽、高一样。首先,“三维目标”具有内在的统一性,统一指向人的发展。其次,“三维目标”是交融互进的。相对于人的发展这一总体目标,任一目标都不能脱离整体而单独优先发展,缺失任一维度都无法筑成完整的人的发展的金字塔。其中,“知识和技能”目标只有在学习者的积极反思、大胆批判和实践运用的经历过程中,才能实现经验性的意义建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只有伴随着学习者对学科知识技能的反思、批判与运用,才能得到提升;而“过程和方法”,只有学习者以积极的情感、态度为动力,以知识和技能目标为适用对象,才能体现它本身存在的价值。再次,“三维目标”不是均等存在的。人的发展是“三维目标”的整合,缺失任一维度,都会使发展受损,但这并不意味着“三维目标”对人的发展的贡献是等值的。因而,着眼于人的发展的教学要根据各学科的特殊性和学生原有基础有所侧重。

全文地址:

http://www.jyb.com.cn/cm/jycm/beijing/zgjyb/6b/t20070420_79038.htm

 

 

 

友情链接二:

“过程与方法”目标如何理解与设计?

 

团队专家任鹏杰:什么才是教学的真正主导

 

我否定了“教师主导”说,优秀的老师是不是感情上接受不了啊?这个观点聚讼纷纭久矣,于今更烈。在哲学上,它不堪一击,但说起来比较复杂,暂不多嘴,我仅从教育角度简单谈谈。

  一说此观点是错的,很多人大为不解:主导教学的不是教师,那又是什么呢?

  浅表地看,我以为这个“主导”应该是课程标准,因为课标代表着国家、民族和整个社会的教育价值观,教学的一切行为,不管教师的,还是学生的,都得以课标要求为依归(当然其前提是,课标必须能够反映国家、民族和整个社会的教育价值观,不合理需要调整那是另一回事)。假如不以课标为主导,而是以教师为主导,无疑要取决于教师的教育价值观是否正确了。教师的价值观正确,教学越有效,就越有益于“人”;相反,教师的价值观错误,教学越有效,就越有害于“人”。很多老师因为自己的价值观是正确的,教学是有效且有益于“人”的,所以在感情上难以否定“教师主导”说,但冷静下来去思量,“教师主导”说在教育实践上,有很大的冒险之虞。我这样说,绝无贬低教师作用的意思,而是说这一观点被作为一种原则性的理念去倡导,极有可能将教育的善否,全然系于教师一己的行为,其后果如何,怎堪想象?

  深层地看,我以为这个“主导”应该是学生成长、进步、发展的内在需求(这种需求,当然得符合国家、民族和整个社会进步发展的需要)。课程标准的根本依据,就来自学生的这种内在需要。毋宁说,教学的“外显主导”是课程标准,“内隐主导”正是学生成长、进步、发展的内在需求。只是没有人去揭示这一隐藏在课标背后的更根本的依据,才容易误解罢了。明确了这一点,就索性可以不恰当地这样说,是学生的学习需求主导着教师的教学,“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而不是相反。就历史教学有效性来说,每个学生在“认识自己、做好自己”服务自己的人生方面,需要什么,教师就应该满足他们什么,哈哈,用教授的话说就是“缺阴补阴,缺阳补阳”,而不是无视学生学习需求的个体差异,不管你要不要,只用教师自己的“一套”办法,去主宰“多个”活生生的生命。我想,要有效教学,就不能不厘清这些关系和道理,创造用更多办法,帮助各各不同的学生。何况,这也是课程改革的用意所在。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7年第5期,全文地址http://blog.cersp.com/userlog6/80343/archives/2007/366245.shtml

 

 

团队专家张汉林:再论“过程与方法”目标——以初中历史课程标准中的“教学活动建议”为例

 

初中历史课程标准中附有“教学活动建议”。这些建议,大部分都和“过程与方法”目标密切相关。据笔者粗略统计,这些教学活动涉及到板报、识图、纪年、讨论、辩论、图表、演剧、制作、收集资料、调查访问、辩论、比较等十余类。笔者试以收集资料和调查访问两种教学活动为例,谈谈自己对过程和方法目标的制定与表述的粗浅看法,以求教于方家。

《历史教学》2007年第4期

全文地址:http://hist.cersp.com/xspd/200706/6551.html

 

 

团队专家张汉林:谁的“过程与方法”——三谈“过程与方法”目标

 

新课程改革以来,一个争论不休的问题是:“过程与方法”是手段还是目标?我的看法是,不是所有的过程与方法都能当作目标,教师教学的过程与方法就只是手段,学生要掌握的思维过程与方法才是目标,前者是为后者服务的。这个看法,从逻辑上讲是行得通的:教师教学的过程与方法自然不是学生学习的目标,学生实然的思维过程与方法也不是目标,学生应然的思维过程与方法才是目标。从实践上讲,明确了这一点,“过程与方法”就不再虚无飘渺悬在空中,而成为老师们触手可及的东西。

让我们先来看一位初中教师提供的案例《罗斯福新政》。通过这个案例,我们要讨论的话题是:关注到学生的思维过程与方法的教学设计和忽略学生的思维过程与方法的教学设计有何不同;教师的教学过程与方法应该如何服务于学生思维的过程与方法。

《历史教学》2007年第7期

全文地址:http://hist.cersp.com/book/200707/6975.html

 

 

 

◆ 案例点评○○○

张汉林  刘向荣  王  雄

(栏目信箱:xiangrongliu@sina.com

 

 

案例1:“新中国建国初期的外交成就”三维目标设计  

 (发表日期:2007-08-11

 

作者:湖南岳阳班 吴银飞

 

一、三维目标设计

(一)结果性目标

二战后世界形势的特点;新中国的外交政策;建国初期的外交方针;新中国同苏联等国建交;新中国同邻国和新兴民族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中国代表团参加日内瓦国际会议;中国代表团在万隆亚非会议上的积极贡献。

(二)生成性目标

1.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新中国外交的背景和目的,回顾中国所处的国际环境和中国国内建设任务,分析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政策和方针,培养学生把历史内容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评价的能力,并提高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引导学生对比新中国外交与旧中国外交的不同,培养学生运用历史比较方法,鉴别历史知识的能力和比较问题的能力。

3.引导学生归纳新中国成立初期外交方针的内容和意义,归纳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成就,使学生掌握利用表格概括、归纳历史问题的方法。

(三)表现性目标

1.通过对新中国外交政策的外交成就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新中国在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中,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开展外交活动,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从根本上改变了旧中国外交的屈辱局面,显示了中国人民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和爱好和平的愿望。

2.通过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和赞扬,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成为处理与国相互关系的准则,新中国为建立新型、平等、和谐的国际新秩序作出了重大贡献。

3.通过中国代表团参加日内瓦会议、亚非会议内容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新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提高,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专家点评:王雄

首先要肯定老师是看了相关书籍,经过仔细思考写出的这个设计。其中的闪光点有:

(1)清楚地列出了新中国建国初期的外交成就;

(2)掌握把历史内容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评价的能力;

(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为建立新型、平等、和谐的国际新秩序作出了重大贡献。

其实,这样写出的目标已经足够了。一节历史课不可能实现太多的目标,“如何将目标简化”是很多教师面临的共同问题。要做到这一点,需要我们反复斟酌课程目标的要求,不要将想到内容的全写在上面。这一课涉及的课程目标是:

了解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

因此,写得太多并不合适,反而冲淡了核心目标。比如“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新中国外交的背景和目的,回顾中国所处的国际环境和中国国内建设任务”并不是课标的要求,完全可以省略。但是,有的老师会反问:“不知道背景、目的,怎么可能真正了解重大外交活动?”这里需要老师明确一个问题,这就是:作为铺垫的知识背景并不是课程目标,也不需要学生掌握,因此不必写进目标设计。

另外,写三维目标要考虑从学生的角度写,不能像以前一样从教师的角度写。因此,“通过……培养……”的语言模式应该改成:“通过……掌握……”比如上面一课的设计可以是:

1.了解从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的重大外交活动。

2.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

3.体会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促进人类和平与进步的重要价值。

最后一个问题是吴老师采用的是结果性评价、生成性评价、表现性评价,这些词都是进入新课程的老师必须理解的。不过,在写课程目标的时候最好还是使用三维目标。因为吴老师提到的这三个概念是从评价出发的,不是从课程目标设计出发的。同时它们也不是并列的概念。结果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并列,预设与生成并列,表现性评价更多的是对学生探究行为、角色扮演等学习进行评价的方式。

总之,新课程带给我们全新的体验。非常有意思的是去年我也曾经像吴老师一样写过类似的目标设计。我们每个人都是从不会到会,从不熟练到熟练的过程,这个自主探索的过程就是我们希望的学生学习的过程。祝愿我们大家一起在探索与交流中成长!

 

 

案例2:必修I专题一第二课

 

新疆乌鲁木齐历史(2)班  毛咏梅

 

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始”

作业1:三维目标的设计

1.知识与能力:通过讲解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培养学生运用比较的方法获取知识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比较分封制与郡县制,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究新知识的兴趣,让学生在回答问题中学会比较知识、积累知识,在思考问题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对本课历史知识形成科学性的认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要求学生对中央集权制度作出正确认识与评价,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对建立和巩固我国多民族国家起了积极作用,并为后世所沿用。

 

专家点评:陈亚东

这里仅对这位老师的作业谈些个人看法:

第一,这位老师的作业很认真,以课标为依据,写的也很具体。但按照现在关于教学目标的一般约定和理解,其中的行为主体应该是学生而不是教师。这样类似“培养学生”“引导学生”“激发学生”等等表述就值得推敲了。

第二,关于“知识与能力”这一维度的目标,其中的“能力”按照课程标准的叙述,可以归结为两类: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和培养历史思维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份目标中没有形成这种梯度,而如果认真阅读课标,我们会发现,如“通过比较的方法”一般是用做后者也就是培养历史思维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一向度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一般是通过阅读文献等途径,这样“运用比较的方法获取知识的能力”这种表达也值得深究。

第三,在“过程与方法”这一维度中,“中央集权制度”没有被提及,这样的撰写显然不能完整反映整堂课的进程。

以上一些漏见,不当之处,各位海涵。

 

 

案例3:《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三维目标设计

 

新疆生产兵团历史二班  张荣仙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三维目标设计

1.知识与能力方面:掌握中央集权制度的概念;了解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的原因,经过,作用及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概述中央集权制度的特点。

2.过程和方法方面:通过创设各种情境,引导学生研习和运用历史材料,启发学生进行思考,在合作与交流中提高历史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正确认识中央集权制度在中国历史上所起过的重要作用,客观准确的评价之。正确评价特定历史时期重要历史人物的功与过。

 

专家点评:刘向荣

本三维目标设计既有成功之处,也有值得商榷之处。

例如,在“知识与能力”方面,设计者对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这一内容从原因、经过、作用及影响、作用等方面概括的比较全面,有条理而非琐碎,而且还尽可能地将知识与能力熔为一体。但是,设计者究竟要培养学生什么样的能力,在表述中似乎看不出来。

又如,在“过程和方法”目标设计上,从“通过创设”、“引导学生”和“启发学生”等词语,我们可看出设计者显然是站在教师的角度。新课程强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显然三维目标中的“过程和方法”的主语应该是学生,而不应该是教师。尽管教师也要转变自己的教学方式,但这只是手段,而非目的,教师教学的过程和方法的落脚点必然是学生的学习过程与方法。另外,目标表述比较笼统,“研习和运用历史材料”和“提高历史思维能力”虽然属于过程与方法,但没有具体指出该如何研习和运用历史材料,在合作和交流中又该提高学生的何种历史思维“方法”。

第三,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设计者提到要“正确认识”和“正确评价”,但究竟何谓“正确认识”?何谓“正确评价”?设计者没有明确点出,给人无的放失的感觉

 

 

 

◆ 作业赏析○○○

黄牧航  束鹏芳

(栏目信箱:huangmuhang@126.com)

 

【编者按】今天,参与远程研修的学员继续观看专题录像“新课程下的历史教学设计”这一学习的基本资源,并且围绕教学设计和三维目标展开探讨,远程研修的课程专家团队也踊跃参与,形成了基于三维目标和问题设计的集理论探索与实践构想于一体的“风暴”,在这头脑风暴中,我们在诸多方面都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毫无疑问,教学设计是教学的重要环节,是老师的智慧和爱心所在,这里的智慧与爱心都可以归结为以优秀的教学和优质的教学来促进学生的健全发展。教学设计有一个无法也不可以绕过的门槛,那就是三维目标这一课程目标指引下的教学目标,本期简报在百家争鸣栏目里配发了一组文章,旨在从理论上展开深入探讨,在作业赏析栏目,我们从学员那里辑录部分篇目,以反映学员的认识和操作情况。如何理解和确定三维目标,需要每一位教师在实践中认真思考,认真体会,而且是一个持续不断的反思和实践过程。(束鹏芳)

 

 

l        陕西渭南 刘新胜  http://acad.cersp.com/article/1225209.dhtml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问题设计及其设计的原因

一、问题设计

1.秦朝的中央集权是怎样形成的?

2.为什么说秦朝的中央行政体制是以皇权为中心的?

3.秦统一后为了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采取了哪些措施?

4.中央集权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二、如此设计的原因

设计问题的理念是紧紧围绕本节课的三维目标而展开和进行。

在师生合作、共同解决这四个问题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注重探究性学习,学会与老师、与其他同学的合作学习和交流,并在其间弄清秦朝中央的皇帝制与三公九卿制、地方官制——郡县制,把握秦朝开创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特点,理解这一制度形成的背景及其历史影响。认识到:秦朝统一一方面顺应了民心,另一方面也充满了血腥和杀戮;其开创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一方面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以及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地主阶级又通过这一制度大大加强了统治,使人民处境日趋恶劣。

    

徐赐成点评:

刘老师是善于学习、勤于思考的老师。我学习过您发表的一些作品。就本设计,我有几点想法和您交流:
     首先,问题设计紧扣重点,指向明确,有梯度,是很见功夫的。
     第二,通过解决这些问题,使学生感受到探究的乐趣、合作的意义和交流的快乐,是很有必要的,也是可行的。但要注意操作问题,探究、合作都是学习的需要决定的,我不赞成老师在课堂上说:“下面我们进行合作(或探究)学习。”要看学生有没有这种需求。您同意吗?
     第三,关于要认识到“秦朝统一一方面顺应了民心,另一方面也充满了血腥和杀戮”,我觉得要注意避免公式化的说法,秦具备了完成统一的条件,但这是不是就一定“顺应了民心”,教科书没有这方面的史实证明。您觉得呢?

 

 

 

l        崔英娜   http://acad.cersp.com/article/1210218.dhtml

 

《必修一〈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三维目标设计》

 

知识与能力:

1.废行省、设三司;废丞相,权分六部。

2.识记清初政治制度的变化;军机处的设置。

3.了解明朝内阁制度形成的经过极其发展。

4.理解内阁制与宰相制的区别。

5.理解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基本概念:内阁、军机处,并结合具体历史背景和历史阶段特征加以分析、评价,培养学生辩证的思维能力。

6.从多角度分析明清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强化和完备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7.掌握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演变趋势及其对当时社会所产生的积极作用。

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的有关资料,逐步掌握阅读历史资料的方法。

2.通过比较内阁制与宰相制的区别,掌握比较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本课,认识到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既有助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也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阻碍中国社会的进步。

2.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到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是造成中国近代落后和被侵略的原因之一,激发学生为祖国的富强而努力,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夏辉辉点评:

这个设计非常能够反映我们历史教师从旧的知识体系下向新课程转型的痕迹,这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新课程下教学设计、包括三维目标的设计应当注意哪些问题?

老师的这一课三维目标的设计,知识目标详细,能力目标具体,情感目标丰富,是一个比较好的设计,尤其使用的相关动词准确,比如识记、理解,了解、掌握等,尤其注意史观的理解。

但这里我也提出一些不同看法:

1.“知识与能力”目标不够精炼,有重要累赘之嫌,第1、2、3点与第5点明显重复,赵亚夫教授曾提出我们的教学目标要“消肿”,这一提法不但提醒我们要考虑四十五分钟一堂课所能完成的目标,同时也要求我们在撰写教学目标时要注意行文简炼。同时这一课的目标过多过细,很难在一节课完成,尤其是第6、7,而“影响”与“进步”二个概念又有交叉。

2.“过程与方法”一直是撰写难点,它之所以能成为一种教学目标,是强调在过程中习得方法,“阅读历史资料”本身是一种过程,而“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才是一种方法,新课程理念下的“过程与方法”与以前的“学法指导”是有区别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所列两点也有重复之义。另“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是造成中国近代落后和被侵略的原因之一”这一提法有问题,用“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阻碍了近代中国发展”比较中肯一些,尤其是这一提法与后“激发学生为祖国的富强而努力,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如何联系起来?学生了解了专制的危害后如何“为祖国富强而努力”?“如何爱国?”在政治文明史的学习过程中,人类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的进程告诉我们什么?专制这一历史遗产给我们带来的是什么?学习了政治文明后的青年如何爱国?做一个有民主意识的现代公民就是爱国,认识专制在历史的积极作用与消极影响,让青年一代既不妄作一个否定中国传统的“愤青”,更不愿做唯唯诺诺的奴才,这才是爱国。

综上所述,我以为新课程下教学设计,尤其是三维目标的设计应该要注意以下几点:

1.教育学理论要更新,以建构主义为核心的新课程理念是这次课改的支撑,注重学生已有的学习基础,关注学生的兴趣,注重过程,在过程中习得。

2.史学理论要更新,新旧课程的衔接与过渡不只是知识在量方面的扩充,而观念的更新要求我们把目光放到人类文明发展的进程中去观察一切历史现象,一切宏大的口号要落实到具体的教学内容中去,过去那种大帽子底下开小差教学目标,实际上造成了历史教育的虚无。

3.认真领会新课程下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维方法,并与具体的教学实际相结合。

 

 

 

l        新疆哈密 付佳智  http://acad2.cersp.com/article/1218773.dhtml

 

高中历史新课程目标设计要把握三个重点

 

高中历史新课程目标设计是达到高中历史教学目的,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如何围绕新课程目标进行教学设计,重点在于把看似抽象的题目,通过精心的设计,使之成为具体的、可以理解的教学内容。重点把握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正确理解三维目标

正确理解三维目标是做好设计三维课程目标的前提。其中心词是“三维”,也就是三维的内容是什么?直面讲,“三维”即三个维度,举例说明就是一个物体的长、宽、高,把此概念引入历史教学,其本身就是一种创新,也是一大特色。现在我们讲三维,说的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者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不可分割。三者之间知识与能力是基础,是重点,我把它称为低维,过程与方法是获取知识与能力的必经阶段,我把它称为中维,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教学目标的升华,我把它称为高维。我认为这三者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缺少哪个环节都无法达到教学目标。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才能完整理解三维目标的内涵,为最终做好三维目标设计创造条件。

二、如何进行三维目标设计

三维目标咋一看,很眩、太虚,让人有点找不到北。在搞不懂的情况下,只能在背课时套用,这只是借此概念而已,但真正了解了三维的内容,其实并不难。在三维目标中,知识与能力与过去是一脉相承的,变化甚微。仍然是把学生获取知识、提高能力放在教学的首要位置。也就是如何使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并在学习中提高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都是近些年来推行素质教育所强调的和重点要求的,也不难理解,在实施过程中也较好把握,在此就不再赘述。按照老师们的讲课,三维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括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和科学精神,无论从内容或要求,相较与过去的“思想教育目标”虽然有较大变化,但方向是一致的,都是培养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将来如何做人,在我看来,科学精神不仅是指做学问的精神,更重要的是做人的标准,如此理解也就不很困难了。过程与方法,则是达到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和科学精神的必经之路,说得直观一点就是教学过程,也就是采取什么样的方法,达到学生获取知识,提高能力,培养学习兴趣、端正学习态度,养成科学的治学精神。根据这样一种思路来设计三维目标,我想肯定能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也就是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把很眩、太虚的概念具体化,依此设计三维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就不再成为难题。

三、如何使三维目标设计与教学内容做到有机的统一

既然明白了设计三维目标的成式,那就很自然地想到与教学内容的联结。也就是面对一段史料,如何将其内容按照三维目标进行设计,首先要做的肯定是对史料进行剖析,看哪是知识和能力目标,哪是教学的目的和学生必须掌握的重点,再就是通过什么方法达到这一教学目的,这实际上就是教学中的三步曲。因此,我说三维目标实际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统一于一个教学过程中。譬如,高中历史课程中有如何认识中君主专制制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它的知识层次是君主专制,能力层次就是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也就是如何评价这一影响。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层面就是要搞清楚君主专制是中国历史上的一种政治制度,其特点是中央集权和皇帝专制,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也就是任何权力高度集中在中央,中央通过控制地方的行政权,也就是通过任免、考核和监督地方官员,使权力牢牢掌握在皇帝的手中,同时也使国家能够高度统一。过程层面就是结合中国历朝历代君主专制的特点进行评价。再譬如,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规定:“列举贞观之治的主要内容,评价唐太宗”。评价唐太宗就是一个教学活动。要评价唐太宗,重要的是要准确把握唐太宗在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对外交往等方面的举措及效果,这是知识层次。能力层次就是评历史人物的能力。方法层次,就是要运用那些评价方法。过程层次,如:结合史实进行评价,夹叙夹议、从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关系、对外交往等方面分别评价,然后作总结性评价。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层次,如学习唐太宗善于倾听不同意见,尊重少数民族风俗文化等等。在一个教学活动中,如果能从这三个不同的维度予以设计,就可以使之关联起来,做到三维目标与具体教学内容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从而实现教学的三维目标设计。 

 

吕准能点评:

付老师的论述比较全面,对于新课程教学目标已有了一定的认识。当前的历史教育已越来越重视三维目标的有机统一,并取代了以往教学大纲下的教学目标的提法,并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提高到极其重要的地位.《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作为国家对国民在历史方面应该具有的基本素质所提出的要求,也必然影响到历史高考命题的走向。在教学活动中,历史教师不仅要使学生能够较好掌握和运用知识,同时要应关注学生的精神状态,引导他们汲取历史智慧,开阔视野,增强历史洞察力和历史使命,从而更好地全面发挥历史教育的功能。

 

 

 

◆ 研修感言○○○

何成刚  夏辉辉

信箱hechenggang@ncct.gov.cn

 

听!木匠的故事

——杜苇研修感言二

夏辉辉

 

记得不久前,听深圳福田区教研员嵇成中老师讲过一个木匠的故事:一个木匠干了一辈子的木匠活,有一天,他终于老了。他去向主人辞行,主人百般挽留,老木匠却是去意已定。最后,主人说:那好吧,请你在走之前给我盖最后一栋木房子吧,我必重金酬谢您。无奈间,老工匠最后一次拿起了斧头和墨线,带着浓浓的去意、马马虎虎地完成了他一生中最后一栋房子——反正是最后一栋了,他不愿再精心付出。经过半个月,木房子造成了,老木匠心里知道,这是他一生中做得最差的活儿。尔后,老木匠向主人去辞行,老主人说:你给我干了一辈子,这栋房子是我送给你的——听了这话,老木匠悔意顿生,如果,如果早知道这木房子将是送给自己的,那,那他会用毕生的绝活来做好它呀!

故事讲完了。听故事的人们都在反思——那个悔意丛生的老木匠!那个老木匠就是你?就是我?就是他?

远程研修开始有两天了,有千山、有万水、有病毒还有黑客!这些都成为远程学习的障碍,但是我们仍看到许多学员克服了诸多困难,交来一篇篇作业——尽管不太成熟,却令人感动。记得有一位学员在作业的最后一行附上:“老师,昨天网络不通畅没有交作业,今天补上,给你们添麻烦了,谢谢!”短短的话语暖人心扉,这股暖意来自于对学习的共识、对进步的认同,有了对成长的共同渴求,哪怕隔着千山万水,也必如夸父追日、日行千里。

可是,还有些障碍来自于我们的内心,有的学员问:“这种远程学习是否有效?有些东西纸上谈兵,并没有解决教学上的实质问题,作业只是应付,那我想问一下,这次学习的目的是什么?”而且从我们浏览作业的情况来看,许多学员从网上下载案例、文章上交充数,甚至许多作业就是课程团队专家们的研究成果!这一切,都割痛了我们的心——人的进步首先应该是内发的,没有内在的需求,人类是不会站起来的!这个过程会有些累、甚至有些不知所措,但却是任何人都代替不了的!这一场学习的革命是我们人生的一部分,就是我们的木房子啊!如果我们像故事中的老木匠那样,把这本属于自己养老的木房子做得马马虎虎,那受害的是谁?这个事业是谁的事业啊?

老木匠的房子也许不会那么快就倒蹋,但是,一辈子精益求精的他住在这自己马虎了事的木房子里,鼠目寸光的短见所带来的悔意天天吞噬着他!

我们的木房子盖好了吗?

 

 

等待也是一种研修

束鹏芳

看到学员的作业无法上传,试图回复学员的问题,却是“无法显示网页”,最新文章也是长时间的“加载中,请稍候……”,这能够不让所有参与远程研修的老师着急吗?于是QQ里,大家相互提示:等一等,会好的/我们可以期待/我们先讨论一些感兴趣的问题吧/……

等待其实也是一种研修。

我们的期许需要等待,我们对历史教育的孜孜以求是需要等待的耐心的,我们的思考是在等待中完成的,而我们在等待中养育的心态会让我们远离教育的浮躁和功利。

在信息传递十分快捷的时代,因为网络技术因素而让我们意外地感受了“等待戈多”般的意识,这不能理解成“无意插柳柳成荫”吗?

所以,等待既在养育研修者的心理素质,也在创生教师成长的课程目标。

 

 

◆ 热点聚集○○○

夏辉辉 

(栏目信箱:dg_xiani@163.com

 

问题缘起:远程研修的第一个专题是“教学设计”,许多学员都交上了自己远程研修的第一份作业,精神可嘉,同时也引起了我们的进一步思考:倒底如何理解三维目标?三维目标之间的关系如何?把原来的旧的三个教学目标套进来行不行得通?作业中所映出来的这些问题成为今天的热点,晚上的在线研讨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进一步的讨论。

 

 

热点一:

教学设计中如何撰写三维目标?

三者之间的关系如何?

 

研修学员李建荣:我看三维目标

 

我认为,在教学目标设计上:严格依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同时认真研究教材和学生情况,全面整合和落实“三维目标”。在教学内容设计上:完整、准确地优化教学内容,通过问题化设计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在教学形式设计上,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教师教学方式科学化、合理化、多样化

以高中历史必修Ⅰ第七专题第二课《美国1787年宪法》为例,《历史课程标准》确定的课程目标要求是“说出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联邦制的权力结构,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君主立宪制的异同”;《历史学科教学指导意见》目标(学习要求)是,“知道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特点及其作用;知道联邦制的权力结构;理解美国的总统制;比较美国共和制与英君主立宪制的异同,感受1787年宪法中的“制约与平衡”原则这一人类政治智慧。”相比而言,《历史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在课程目标上一方面严格遵循《历史课程标准》,另一方面又对《历史课程标准》目标进行了细化、扩充和升华,使新课程目标更加符合我省普通高中的教学实际。由于新课程特别关注和强调要改变传统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通过教与学要求学生逐渐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并且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所以,在考量、设计此课教学目标时,我们应该“三管齐下”,适当向“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倾斜。因此,在《美国1787年宪法》“三维目标”教学设计时,笔者就相对比较侧重后二者,设计了通过采取学生分组合作讨论方式,探讨“美国联邦政府在启蒙思想指导下并结合国情如何进行制度创新的(权力分立和制约平衡)?”这一探究题,以此落实“过程与方法”目标;又设计了“英国议会制、美国总统制有何异同?中国封建君主制和英国议会制、美国总统制的根本区别是什么?”这一比较题,以此来引导和启发学生认识资本主义民主制度也是人类政治智慧的精华,民主政治也是多样性和独特性的,而且在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时也是可以借鉴的,从而来落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教师在具体制定三维目标时,这三维目标可以分别制定,但在具体运用实现过程中却是互相交融渗透、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当然,三维目标在具体课中分布和地位也是不同的,有的课教育性比较强,有的课知识性强些,但不管什么课,教师对“过程与方法”方面教学设计时一定要切实关注和重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则尽可能挖掘和升华。

全文地址:http://acad.cersp.com/article/1237420.dhtml

 

在线研讨:

Guanzw76211精心揣摩的教学设计本身如同一份优美的艺术品,让人沉醉其中。从写教案到进行课堂设计,也是教师主体能动性发现的过程。我觉得对这个问题的探讨应该有两个层面:一是在教学设计中如何渗透新课程理念:既要避免流于肤浅,矫枉过正,又要避免墨守陈规,因循守旧,应遵循中庸的原则。二是从操作层面如何更好的进行教学设计。或言之技术角度看的话如何完成一节课的构想与设计。

我说两个我比较疑惑的问题:

1.备课时间。不知道是不是历史学科有这个问题,感觉40分钟的课,用一节课的时间备可以上,用一天的时间备结果也不一定让自己满意,如果把进行课堂设计看成是创新的话,既让人充实满足,又觉得很累。如果不求进取的话,呵呵,我觉得现在让我上教材任何一节课,我也能顺下来,以前觉得当老师烦人,就是因为总是重复。所以如何解决创新与时间的矛盾呢?各位老师每节课用多长时间呢,

2.教学目标。这个我仅就我能接触到的看,包括其他学科,普遍认为,写在教案纸上教学目标没用。所以大家多是从教参上抄下来,目的是对付教务检查。从知识层面,大家在设计时解构教材的过程完成了这一目标的制定,而对重难点的把握与突破也间接实现能力目标的要求,至于情感态度方面,结合教师自身的知识结构,适当发挥,这种观点当然有问题,不知道各位的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例子,问题是如何制定设计合理的教学目标呢?

古船:guanzw76211您好!您提的两个问题很有代表性,看来,您很敏锐!我们分开说:第一个备课问题。备课时间长短实际上与自己的知识储备有关系。如果某课的内容涉及的知识自己比较熟悉,可能花的时间少一些。如果相关知识内缺乏,自己上课肯定没有底气,备课的时间就会长得多。您提的问题的关键在于:花了很长时间不一定有好的课堂效果。这个问题我也有体会,如必修一的第一课,看了很多近年来的早期文明研究资料,脑袋里都是各地的考古发现,到了课堂上该怎么上却没怎么考虑。这是因为:我们解决的是知识基础问题,并没有从课程目标与学生的角度来思考如何上课,其效果当然不会好。

Guanzw76211换而言之,我们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教,或者说我们备课的出发的应该是着眼与学生的发展,围绕教学的对象与目标,进行合理的设计,不能只是为了装满自己这桶水,更要考虑如何给学生一碗水。

迷失在路上:呵呵,我们有多少水够给学生的呢?我觉得到是在新课程的大背景之下,是个共同成长的问题。应该是个互动的过程,是师生与知识之间的互动,也是师生之间相互学习的过程。

Guanzw76211您说的很有道理,我赞同课堂应是互动生成的过程,但是作为老师传道授业是最基本的要求。从专业知识看,我们学在前,也应该比学生要更多一点。当然对这个问题我们看的角度不一样,呵呵。

古船:第二个问题“如何制定设计合理的教学目标呢?”是今晚的主题之一。

首先,我觉得这是个难题,需要我们每个人花费较长的时间来理解课程目标,并在实际教学中加以运用。老师们一定不能太着急。这本身就是一个能力的问题。比如说,对于早期文明的相关知识你不太熟悉,可以去看书,补上知识。但是要用新课程的理念去设计教学目标就很不容易。注意:这里用的是“设计”一词,与我们以前“写”教学目标是不一样的。以前很多老师就是抄教学参考书的目标。而设计是一种能力,是需要再创造的。

其次,能力的形成有自己的特点。对学生,对教师都是一样的,都要遵循这个特点。这就像学习骑自行车,开始的时候学得很慢,有一个很难受,很别扭的阶段。就像大家现在设计三维目标感到的痛苦一样。

Jsgnscy我觉得教学目标的制定一定要研究学情,不能照抄教参上的,上一节课一定要精心选择材料,以及设计问题来引领,问题是选择什么样的材料,我们普通老师手头上的材料有限,有合适的网站吗?

shensy1961我觉得教科书上的图片以及其他资料应该首选,因为那特别具有针对性.

shensy1961其次就如王雄老师说的:秦始皇的资料很多,我们该选那些资料来为我们上课做准备。我想提几个建议:第一,史料。如《史记-秦始皇本纪》《资治通鉴》都可以用;第二,现代学者的论述。如钱穆《秦汉史》等;这两项都是比较严肃的学术类资料,是我们上课的基石。但有的时候需要的是吸引学生的资料,就可以找网上的争论,可以是搞笑的内容,也可以是错误的观点。这需要我们平时注意积累了.

yulin0304:“教学目标的制定一定要研究学情”,这句话大有文章可做。北京市西城区组织教师搜集学生学习问题,就是出于研究学情的考虑。

古船:jsgnscy我觉得教学目标的制定一定要研究学情,不能照抄教参上的,上一节课一定要精心选择材料,以及设计问题来引领,问题是选择什么样的材料,我们普通老师手头上的材料有限,有合适的网站吗?

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提得好!我想会有不少老师遇到这个问题。当然这个问题也很具体,就像做饭。现在不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问题,是米很多,菜也很多,看你如何选择的问题。举例来说:

秦始皇的资料很多,我们该选那些资料来为我们上课做准备。我想提几个建议:第一,史料。如《史记-秦始皇本纪》《资治通鉴》都可以用;第二,现代学者的论述。如钱穆《秦汉史》等;这两项都是比较严肃的学术类资料,是我们上课的基石。但有的时候需要的是吸引学生的资料,就可以找网上的争论,可以是搞笑的内容,也可以是错误的观点。

博雅:我一直困惑和焦虑的是,试图确定一堂课有一个中心或主线,使三维目标一气呵成,融为一一体,但总是有些散乱,难以驾驭.

梁君华:制定教学目标一是课标,二是学生.

教了旧教材,如今看着新课程,有很多的不适.

博雅:不是应的是课程理念变化了,可能一时跟不上;教材变化了以前的知识储备要太适应;学生的初高中衔接没有做好而不适应。

16947我觉得三维目标设计最难的是如何使三个维度有机结合起来,不脱钩。请问各位老师是怎样处理这个问题的呢?

朱正标:一堂课的目标设计应该是三维整体的。

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面对的一个教学文本(教科书)以及学生。目标的设计可以说是蓝图,三维目标设计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仅仅到此为止,跟进的是整个教学过程如何展开,这是教师必须考虑的,就是一堂课在开展后如何实现教师所设计的三维目标。在三维目标中,显形的是知识和能力,隐性的是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一般教师首先考虑教师要教什么?学生要学什么?然后考虑怎么教以及怎么学?在知识与能力中,如果用聂幼犁教授的观点来看,包括史实知识、史法知识和史论知识,传统的教学设计往往考虑史实知识,因而,在教学中采用的教法往往用较好的讲授法基本能够解决问题。但现在加上史论知识和史法知识,仅仅用讲授法肯定是不行,因而在解决史论与史法知识方面,必须考虑过程与方法,延伸开来,过程与方法从教是为了不教的角度考虑,演化成课堂教学必须实现的目标,历史生成过程与认知过程在课堂教学中就必须转化成学生学习历史的过程与方法,学生必须参与,因而参与是解决和实现过程与方法最佳手段。至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并不是教师要刻意追求的,在史实知识学习过程中,在史论的把握以及史法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亲身体验就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实现过程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因不同的知识学习与学习过程,学生所获得的体验是不一样。

晚凉中的杜苇:老师您提的问题非常到点子上,今天团队就在讨论这个问题,赵亚夫教授、任鹏杰主编指出三维目标的“维度”问题,而不是像有的老师理解的那个三个条块。

16947谢谢杜老师的肯定,我经常看您的博客。真是非常佩服您的,这并不是客套话。

我的理解是这三个维度的目标我们一般的做法是借助”知识“这个链接结合起来,通过第一个目标来实现后面两个目标,在往往在上课时却是过分强调”知识与能力”,而忽视甚至放弃其他两个。实话起来可能比写出来更难。

古船:三维目标是这次课程改革中的核心点之一,它需要我们转换思路,重新思考我们的学生、我们的教材,以及我们的课堂。当然,转换思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

博雅:对于三维目标的理解不能从平面而1应从立体角度来把握不是线性的而是非线性的。

古船:三维目标是围绕一个中心的目标组合。例如课标中有这样一个内容:

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宗法制和分封制是知识,了解是能力目标,这两者是结合在一起的。从学生学习的角度看,就是学生学习的目标是: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内容。这个了解是识记层面的要求。从评价的角度看,学生能够说出宗法制、分封制的基本内容,那么这个知识与能力的目标就算达成了。

学生一定是在学习过程中,运用一定方法,才能掌握上述知识与能力的。比如我们要讲解宗法制和分封制中的难点问题,什么是宗?什么是宗法?什么是分封?分封制涉及哪些基本内容?然后,请同学们在课本上找到相关内容,作一个名词解释。并在小组中交流一下,最后在小组中说出来,这就是过程与方法。当然对于教师来说,还有更加细致的问题要考虑:有的学生不敢说怎么办?有的学生乱说怎么办?这就涉及到历史学习的规范,并且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学生如何通过小组学习来参与公共话题的讨论?这也是一个过程与方法的问题,特别是高一新生,没有这种素养,后面的学习很难进行。

那么,这里面有情感态度价值观吗?

要理解“情感态度价值观”需要我们转换思路。这就是:你先要搞明白,谁的情感态度?谁的价值观?

zhangzhen3古船:“谁的情感态度?谁的价值观?”

一语点出教学设计三维目标的出发点.我记得陈桂生教授提出过,如果教师把关注学生学习心理与学科学习联系起来,那么以后的教学中一定会有更大的收获的.这其实就是一个教与学的过程,

jsgnscy这个问题好啊!这正是我的想法。回答又有政治化之嫌,不回答又难以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

16947对,我困惑的就是给学生什么样的情感态度价值,历史学家的?老师的?人文学家的?毕竟学生阅历有限,从“为了学生折终身发展”这个角度上看,这个目标特别重要,却是特别棘手。

Jyss吕老师,您好.我是新手,请多指教.今天的讨论很及时.其实,对于三维目标之间的区分我有时也难以分辨.这几天,看赵亚夫先生在历史教学上的有关论述,有收获.建议大家去看看.咬菜根.

学史通灵:大家好!我叫徐赐成,很高兴见到各位!

现在加深一下对一些基本概念的理解很有必要,这是教学设计的前提,也是这次培训研讨的基础。

“三维目标”的生命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必须对其有比较准确的理解才能去落实。关于“过程与方法”,一定是学生学习生活中的“过程与方法”,即任何“过程与方法”必须经过学生的体悟才能内化。学生是在掌握了某个知识后、理解了某个问题后、运用过某些史实后,才能真正理解某种“过程与方法”。“过程与方法”作为学习目标,是很个性化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更是如此,强迫不得。教学设计时,我们要更多地考虑用什么办法帮助学生“掌握”、“理解”、“运用”,而不能把传授某种方法作为教学目标去追求。

cjp4353说到教学目标的确定,我觉得应该考虑以下几个因素,或者说几个层次:

1.课标要求什么,考试考什么?这是最基本的。

2.教师知道什么?知之为知之,是知也。不要把自己搞不懂、弄不清的强加给学生。

3.就本课知识而言,历史学科要求什么。

4.学生有什么需要?

5.社会有什么需要?

写得比较匆忙,没有细细考虑,请各位指正。

博雅:我觉得应把学生和社会需要什么放在最显著的位置上。

马守信:能否在一线教师中尝试:以新课程的理念指导教学实践,在实践中总结、提升理论水平,努力做到新课程改革和高考命题的契合互动!

cjp4353我就是这个意思,所以放在最后两个层次上。可惜,我们日常教学中为取得较好的考试成绩,往往只关注第一个层次。很少真正替学生设身处地设想,他们需要什么。

Qingyunx三维目标的设计最终还是看落实情况。设计的再完美,无法实现也没有意义。结合学生的实际重要。这是我对目标设计的简单看法。

马守信:目标是学习的方向,是课程效果达成的尺度!

 

 

热点二:

“过程与方法”目标如何理解与设计

 

在线研讨:

李清:“1.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对“焚书坑儒”批判的学习,学生能认识和理解儒学在汉代得以兴起的社会背景。通过学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太学和科举制等重要史实,学生能理解儒学在汉朝成为正统思想的过程以及后世对儒学正统地位的巩固。”我觉得这样的表述比较好,不仅体现出知识与能力的有机结合,而且所呈现的知识并不是散乱的、零碎的,有一定的针对性和系统性

徐赐成:就其表述方式来说,可否这样:“学生通过对‘焚书坑儒’批判地学习,认识和理解儒学在汉代得以兴起的社会背景。” “通过对....的学习,学生能.....”有点绝对化。是这样吗?

束鹏芳:我们可否这样:用什么方式学习什么内容,有望达成什么样的目标。

徐赐成:“我们可否这样:用什么方式学习什么内容,有望达成什么样的目标” 好! 

李清:如果三维目标结合起来的话,我倾向于这样,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培养都需要过程与方法,而且是什么样的过程与方法,这就是我理解的过程与方法,而且情感等因素不仅体现在内容中,还在于过程中,完全可以做到有机结合。

徐赐成:我同意,过程与方法是基于对具体知识的学习的。

束鹏芳:我在第1期简报上表明了一个观点,过程与方法并不就是教学的过程与方法,不仅仅是通过怎样的教学过程与方法来实现知识与能力目标,更重要的是历史本体的过程与方法——历史的过程与方法。完整来说,应该是基于一定的教学过程和方法来展现史学意义上的历史过程,实现史学意义上的方法论。

李清:那是否可以理解为你认为的过程与方法是本体论性质的?我理解的过程与方法却不是这样的,而是侧重于认识论,就是如何实现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作为目标出现就是在此过程中学生应该学会使用哪种学习方法,应该学会哪种能力。

徐赐成:不管是学习的过程与方法,还是历史本体的过程与方法,都是需要学生体验和感悟的过程与方法。这是对概念的理解问题。

李清:作为新课程的亮点的体现,我觉得过程与方法就在于如何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比如以前侧重于接受,现在提倡探究,这就是一种过程与方法。当然这仅仅是我的理解,还需要大家改正我的看法。

朱正标:我赞成徐老师的理解。历史本体有其过程与方法,但课程标准还是讲历史学习主体的对历史本体的过程与方法的理解,这个理解有学习的过程,也有感悟的过程有累积的过程。

朱正标:过程与方法从“教”是为了“不教”的角度考虑,演化成课堂教学必须实现的目标,历史生成过程与认知过程在课堂教学中就必须转化成学生学习历史的过程与方法,学生必须参与,因而参与是解决和实现过程与方法最佳手段。

学史通灵:现在加深一下对一些基本概念的理解很有必要,这是教学设计的前提,也是这次培训研讨的基础。

“三维目标”的生命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必须对其有比较准确的理解才能去落实。关于“过程与方法”,一定是学生学习生活中的“过程与方法”,即任何“过程与方法”必须经过学生的体悟才能内化。学生是在掌握了某个知识后、理解了某个问题后、运用过某些史实后,才能真正理解某种“过程与方法”。“过程与方法”作为学习目标,是很个性化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更是如此,强迫不得。教学设计时,我们要更多地考虑用什么办法帮助学生“掌握”、“理解”、“运用”,而不能把传授某种方法作为教学目标去追求。

沈素英:在收看学员关于三维目标的作业时,发现一个非常明显的问题,即,“知识与能力”目标同“过程与方法”目标混淆,尤其是“能力”目标同“过程”目标、“方法”目标混淆。历史学科的能力主要包括,阅读史料与获取信息的能力,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历史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过程”包括对历史的感知过程,积累历史知识的过程,理解历史与现实的过程,参与学习以及学会学习的过程。“方法”包括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方法,进行探究学习,发现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比较、概括和阐释所学内容的方法,与他人合作与交流的方法,还包括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过程”中必定有“方法”,而“方法”需通过“过程”来实践。“能力”同“过程与方法”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它们都是教学所要达到的效果,即都是目标,是预设的结果;且在操作中,“过程与方法”又离不开能力。“方法是具体的、外显的;能力是抽象的、内在的。”(张汉林老师语)如,深圳的唐云波老师在选修四《秦始皇陵兵马俑》一课的目标设计中,把能力目标设计为“认识秦始皇陵兵马俑艺术价值与史学价值”。即,要通过认知活动,得出兵马俑的艺术价值与史学价值有哪些。把过程与方法目标设计为“通过资料了解秦始皇陵概况的过程,学习探索历史真相的方法”、“根据兵马俑坑信息分析长平之战,学习依据历史信息解释历史现象的方法”。重要的不是秦始皇陵“怎么样”,也不是历史真相“是什么”,重要的是怎么从秦始皇陵分析得出历史真相。同样,“长平之战及其胜负的原因”也远没有“如何运用兵马俑提供的信息来分析长平之战的胜负”重要。“分析兵马俑的价值”属于能力目标,“运用兵马俑坑的信息来分析长平之战”属于过程与方法目标。长平之战不是本课的教学目标,其胜负原因也无需掌握。能把兵马俑与长平之战联系起来,这就过程与方法目标实现的反映。

 

 

热点三: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目标如何理解与设计

 

在线研讨:

16947张老师,你好。我想请教您一个问题。在情感、价值观的教育方面,有时我们教材上的价值观和现在学生的价值观有冲突,碰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处理?我们应该给学生一种什么样的价值观教育。

jsgnscy我觉得现在也有矛盾啊!比如什么菲律宾啊,哥伦比亚啊现在也在“剿匪”,还有巴勒斯坦,为什么就被搞个恐怖主义的帽子戴戴,解释起来还是很费一番功夫的。

guanzw76211这实际上涉及到我们对史学本身的理解问题,

我们很难否认史学的工具性。文学领域有个著名的论断“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样看能够理解很多问题,至于学生提到的问题,共产党是代表人民利益啊,最广大人民,所以着眼于社会发展,着眼于人民利益去解释,呵呵,一块探讨。

jsgnscy是不是有政治化之嫌呢?

朱正标:教师在教学中会经常遇到这样的问题,这需要教师应激机智。像这个问题教师这要问一句“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称呼?”就可以了,学生会去思考的?历史需要去追问历史的为什么,有时候无需把现实联系到一起。

yulin0304这个问题很棘手,因为它容易和现实的政治问题结合在一起。我提点个人看法。我觉得我们可以把历史的还给历史,把现实的还给现实。

晚凉中的杜苇:有的老师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中写到:

“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到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是造成中国近代落后和被侵略的原因之一,激发学生为祖国的富强而努力,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是造成中国近代落后和被侵略的原因之一”这一提法有问题,尤其是这一提法与后“激发学生为祖国的富强而努力,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如何联系起来?学生了解了专制的危害后如何“为祖国富强而努力”?“如可爱国?”在政治文明史的学习过程中,人类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的进程告诉我们什么?专制这一历史遗产给我们带来的是什么?学习了政治文明后的青年如何爱国?做一个有民主意识的现代公民就是爱国,认识专制在历史的积极作用与消极影响,让青年一代既不妄作一个否定中国传统的“愤青”,更不愿做唯唯诺诺的奴才,这才是爱国。

zhangzhen3对于这个目标,昨天在评论的时候我也觉得有一些牵强,杜老师说得很好!有一些大而空的情感目标,教学中变成了政治教化.情感价值观既然是学生的,教师只能是从学生出发,如果套用最近发展区的理论,实际教学中是否能做得到?

Jyss这里,我们教师自己的情感价值观要正确,也须不断改进.但无论如何,我们不能偏离国家的主流意识,学生毕竟是受教育者,而我们的讲台是人民的,有的学术问题不得不回避,尽管我们有不同想法.咬菜根.

博雅:在这里需要历史老师巧妙而机智地处理,既不能完成跟风而需要道理思考,但不能偏离基本准则。

16947我记得任主编提出过“公民教育、人格教育”作为历史课程的两大主题,但现代意义的公民价值、人格价值与中学历史教材中所体现的的价值是有一些冲突的,老实说,我老实按照教材的来教学,觉得连自己都说服不了自己。

jsgnscy我觉得应该引导学生用发展的眼光来看问题,比如我谈依法治国时,让学生要明白依法治国是我们追求的目标,而不是已经成为现实

Jyss夏老师,您好.久闻大名,,我们的老师在制定情感价值观时,总是大而全如您所举事例..而教学的结果又没体现,好像是给人看的,自己也不知所云.还不如,放低要求,在一节课上达到一个具体的情感要求.,如能积小成大,不亦更好,更富有可操作性.咬菜根.

晚凉中的杜苇:谢谢您的关注。

再举一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新文化运动所发扬的精神的学习,使学生明确,作为中国未来存在和发展的重要途径,对民主和科学的追求也是个人健全人格、正确道德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主要体现,以此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

【诊断】本案例中把教学目标的主体定为教师而不是学生,而且存在语句不太通顺的毛病,同时情感目标过于宏大而空洞。王小明博士著的《教学论——心理学取向》一书中,这样提出:教学目标规定的主体是学生而不是教师,是预期经过教学后学生表现出来的行为而不是教师的行为。教学目标是学习的结果而不是学习的过程。教学目标是学习的结果而不是发展的结果。教学目标是预期的而不是现实的学习结果。

【对诊下药】建议修改为:学生感受新文化运动所宏扬的民主科学的精神,认识民主与科学是社会进步的两大车轮。

学史通灵:“立场”问题很重要,这也是历史教育的功能之一。“立场”是自己的选择,不是他人的说教。所以,“匪”这样的问题必须通过讨论解决。让参与讨论的人自己人认识到一种“立场”。这不正是“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吗?

博雅: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落实严重存在假大空的现象,许多过于宽泛并过时的东西损害了历史教育功能的发挥.

我觉得更多从学生的人生服务出发,从人性的养成着手,从人类基本价值理念上展开有有意义

古船:情感与态度是非常个性化的东西,都属于个性心理。而价值观虽然有个人的,但是也有共性价值观。所以,我们要弄清楚“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第一步,就是要区分开。情感与态度很难说有正确和不正确的,一个历史事件导致一个人悲伤,而另一个人高兴,情感只是外在的表现,问题在其内部的个人经历与价值观的取向。

cjp4353王老师的见解给我以很大启发。我以为情感与态度似乎可以分为三种,人类历史上共同的美好追求,当今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历史文本阅读者(教师与学生)的主观认识。在实际教学中,情感与态度目标比较难以界定,强调前两种容易导致空话、套话、废话,强调后一种则容易把教师的主观认识强加给学生,学生的主观认识往往容易被淹没在教师的“话语霸权”之下。

Jyss我们的教学难哪.有时连自己都不能信服,却又要说得那样光明和阳光,这是算教学智慧还是悲哀,我也糊涂了,您说对吗?咬菜根。

梁君华:教学中情感,价值观是谁的?我感觉更多的时候,是老师在把自己的情感价值观推销给学生,我们认为应该什么样,学生就会成长为什么样.在我们现在的教育中,学生很难形成独立的情感认识.我个人认为,我们共性的东西太多,个性的东西太少。

 

 

◆ 互动问答○○○

 

如何充分挖掘现有材料

 

Jsgnscy:我觉得教学目标的制定一定要研究学情,不能照抄教参上的,上一节课一定要精心选择材料,以及设计问题来引领,问题是选择什么样的材料,我们普通老师手头上的材料有限,有合适的网站吗?

yulin0304(张汉林):“教学目标的制定一定要研究学情”,这句话大有文章可做。北京市西城教育研修学院组织教师搜集学生学习问题,就是出于研究学情的考虑。

“一定要精心选择材料”,这是问题的一个方面,问题的另一方面是如何充分挖掘现有材料。

举个例子:《戊戌变法》一节中引梁启超《戊戌政变记》一段:“人人封章,得直达于上。举国鼓舞欢蹈,争求上书,民间疾苦,悉达天听。每日每署,封章皆数十,上鸡鸣而起,日哺乃罢。”这个材料是教材上的,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利用好,甚至有人会用错。

拿到这个材料后,我们要加以辨析:梁启超是在什么情况下写这本书的?戊戌政变后,梁启超等流亡海外。当时的海内外舆论大部分都是指责康梁等人。在这种情况下,康梁要为自己的行为辩护,而且还想争取海内外舆论尤其是海外舆论的支持,以解救被囚禁的光绪皇帝。所以,在戊戌政变结束后的两三个月内,梁启超就匆匆写成此书。

    这样特定的写作背景和目的,决定我们不能完全相信梁启超的这段话。梁启超之所以描述当时的形势是“举国鼓舞欢蹈,争求上书”,是想证明变法得到了全国人民的普遍支持,是正义的。梁启超之所以描述光绪皇帝“鸡鸣而起,日哺乃罢”,是想树立光绪皇帝勤政、民主的开明形象。至于变法是否真的得到全国人民的支持,光绪皇帝是否真正勤政和民主,仅凭这段材料我们还无法下结论。

那我们该如何利用这份材料呢?

首先,我们能从材料中获取如下信息:梁启超认为当时变法的形势一片大好,光绪皇帝勤政、开明。

其次,我们要分析梁启超为什么会这么认为。这是因为:他想树立光绪皇帝的良好形象,他要证明变法的合理性。

再次,我们要分析梁启超的叙述是否是客观的,这就需要我们将这段材料和其他材料作比较。相当多的史料揭示,戊戌变法的群众基础比较薄弱。教材也是持这种观点,而且还认为这是戊戌变法失败的主要原因。从逻辑角度来讲,正因为群众基础薄弱,变法才会失败。所以,梁启超的叙述肯定有夸大的地方。这种夸大,如果是无意的,这就表明康梁等人十分幼稚,没有看清变法危机四伏的恶劣形势;如果是故意的,是因为他要证明变法的合理性。实际上,后来梁启超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承认,当时为情势所逼,自己有夸大地方,是故意的。

最后,我们能从这段材料中做出什么结论呢?从方法角度来讲,不要轻信所谓的一手材料,一手材料的可信度同样受作者的立场、期望、动机的影响;从知识角度来讲,这段材料不能用来证明变法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支持。

 

 

◆ 研修花絮○○○

 

又多了一个

 

秦立富

 

本次研修一干人等浩浩荡荡开赴凤凰岭,我心下窃喜,终于可以一睹诸位大家的风采了。一到地,最先看到了任鹏杰主编,果然是位温文而不失儒雅的关中汉子,我正心潮澎湃,不能自已,却见任主编魔术似得掏出一物,点火、吸气,烟雾缭绕,哈!原来任大主编是个烟民。

下午时分,我们等来了盼望已久的黄牧航教授。黄教授好帅啊!以前只在视频里见过他,今天一见到,才发现他比视频里面还要好看,唇红齿白,大眼浓眉。我等正热烈寒暄,转眼间,点火、吸气,烟雾缭绕,呵!原来黄大教授也是个烟民。

工作第一天,网络千敲万敲就是不通,空有一身力气却无用武之地,着急、叹息声比比皆是。主持专家赵亚夫教授也是颇感无奈。在又经历了一段无望的网络折磨和等待后,去找赵教授寻求良方。却见他正在同任主编、黄教授一同商量问题。再仔细一瞧,七窍整吓跑了八个。赵教授正襟危坐,目光炯炯,好似战场大将,千军万马了然于胸,手中拿着的,赫然也是吞云吐雾之具。要知道赵教授身体不好,一向是不抽烟的啊。不禁疑问:这是怎么了?

跟课程中心的何成刚博士同居一室。网络不畅,加之其他琐碎之事,何博士可谓日理万机,一刻不得闲。瞧他风风火火,来回进出,看得人直担心,悠着点,可别把您这仅有的一百零几斤给交代了。晚上十一点半,一脸疲惫的何博士推门回来,眉头紧缩的好似年轮。一屁股坐在床上,久久不语。咦,有味道?仔细寻找,得,何博士手里正星光闪耀。这是怎么了,烟民又多了一个 ?认识他两年了,从没见他抽过烟啊?况且他还有一位做医生的夫人。

    今天领到了一任务,要写篇文章。想要整理素材,却发现网络还不如昨天。求爷爷告奶奶就是不理不睬,晃晃悠一个上午都过去了,神仙也该急了,真想连电脑加自己一块扔窗户外面去。不管心情如何,还得干啊。自己写吧!抓耳、挠腮,搜肠、刮肚,这词句都哪去了?这灵感都哪去了?坐也不是,站也不是,脚也垛地了,头也撞墙了,还是只有那可怜巴巴的几百字。忽然,不知从哪里来的力量,穿鞋,下楼,交钱。意识回来的时候,豁然才发现,自己也在烟雾里正陶醉呢。得,又多了一个。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