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课程建设 >> 正文
琼山中学初中历史课程模
海南省实验中学历史中考
广东实验中学初二历史期
湖北黄冈中学初三中考模
元培中学历史与社会寒假
宜昌市南阳中学中国史总
宜昌市南阳中学中国史总
中学生阅读书目推荐100
樊汉彬:中学历史课堂教
张桂芳:中学历史房山视
最新热门    
 
刍议中学历史课程中的民族主义教育——兼论2005年全国高考文综卷Ⅰ第37题

时间:2009-10-18 17:15:12  来源:manager5
 

刍议中学历史课程中的民族主义教育

——兼论2005年全国高考文综卷Ⅰ第37题

浙江师大附中    吕准能    321004

内容提要:民族主义与爱国主义相互交叉而容易混淆,对于青少年学生进行“民族主义”的引导极其迫切。历史教育教学必须视为重中之重,并慎之又慎,真正体现出史学的借鉴功能。高考题切中时弊,触及了敏感话题。我们倡导温和、理性、开放的新民族主义,对此,可谓任重道远、责无旁贷。

关键词:民族主义   引导   高考题

长期以来,包括知识界在内,很多人对民族主义的认识仍然非常有限、片面和偏颇,甚至停留在简单的、形而上学的、漫画式的印象上。有人声称高扬民族主义旗帜,也有人仍把民族主义理解为极端民族主义或狭隘民族主义很多人对民族主义通常有两种傲慢与偏见:一是对民族主义趋之若骛,视为狂热;一种是对民族主义嗤之以鼻,视为极端。当前国际风雨变幻,正值纪念抗日战争世界发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也在我国致力于“和平崛起”阶段,本着坚持科学态度、体现时代精神、融会世界意识原则,对于国人尤其是青少年进行全球化时代“民族主义”的引导显得极其迫切。诚然,今年的高考历史试题切中了历史教育中的时弊,触及了历史教育过程中的敏感话题。笔者缀承此文,以求教于同仁。

一  民族主义概述

从民族主义复杂性上一般说来,民族主义与爱国主义是两个相互交叉而容易混淆的概念,我们当下的爱国观念仍然是以民族主义为感召的。从正面而言,它是民族群体对自我归属的体认,是民族存在信念和民族国家理念的结合,以及由此而来的对待其他民族群体的态度和原则。从负面来看,人们却避而远之。在传统思维定势下,“民族主义”(nationalism)是个带有贬义的词汇,总与“狭隘民族主义”、“盲目排外主义”“大国沙文主义”等相联系。建国后,宣传中一贯强调的是“爱国主义”(patriotism)教育,并明确反对“民族主义倾向”,因而缺乏必要的探究与争鸣,使研究显得十分薄弱。对民族主义的认识与反思,错综复杂,见仁见智,学界已做了大量研究,比如在西方有阿克顿勋爵、波普尔等人,近几年国内有许纪霖、高全喜等人。1994年《战略与管理》杂志社就曾发起了民族主义讨论,此后2004与2005年之交,《环球时报》也展开争论,在学术界产生了一定的反响。我们只有在忠实于历史事实的基础上,把爱国主义作为历史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时关注民族主义问题,才能有效培养正确的爱国情感与民族意识。

因此,现在是我们亟待对民族主义概念正本清源的时候了。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曾概括了民族主义发展的几个阶段:英国、法国、西班牙等独立大国的发展为民族主义的兴起打下了基础,直到18世纪西欧资产阶级掌权才呈现近代的形式,并在法国大革命和拿颇仑时期得到了最大的促进,因而成为了19和20世纪的历史中的重要因素。但是19世纪后半世纪,变得越来越沙文主义和军国主义。近代民族主义起源于欧洲,本身仍可细分为文化民族主义和政治民族主义,本文主要指后者。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他说:“民族主义是近代欧洲历史上的一种现象。它并没有以可辨认的形式存在于中世纪”[1],在民族初具雏形的国家,原本松散的利益联盟从民族主义中汲取力量,国家意志被迅速强化;与此同时,一些帝国在民族的独立意愿下土崩瓦解,新兴的民族国家在旧帝国的废墟上生气勃勃地成长起来,在国际竞争的舞台上,民族主义开始成为一支不容忽视的力量,在争取民族独立和国家强大路径选择过程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霍布斯鲍姆就指出,“民族主义早于民族的建立,并不是民族创造了国家和民族主义,而是国家和民族主义创造了民族[2]。”一个困惑的问题是,西欧早期产生的反对封建专制统治,追求民主、自由、平等,创建民主政治的民族主义,最后演变为侵略和奴役其它民族的民族主义。毕竟,对内的民族主义是一种统治意识形态和强化权力合法性的标识;对外,民族主义是维护民族独立、国家统一的旗帜。但是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将民族主义作为对外扩张的借口时,民族主义走向对立面,异化为民族自私主义、民族至上主义,甚至民族沙文主义。民族主义是一柄价值双刃剑,可以行善,也可以作恶。实际上,民族主义有两种情况:弱小受欺时,民族主义是一种反抗,追求民族独立、维护民族尊严、实现国家统一,这往往来自于求生的本能和对祖国、民族的热爱;在霸权欲望膨胀且实力强盛时,民族主义极易演变为大国霸权主义、民族沙文主义,这通常来自因实力超群而产生的傲慢和野心。
      换而言之,

 民族主义在中国的诞生起源于外来的威胁,呈现了强烈的东方古老民族“抗争”与“赶超”特点。同一民族的人彼此的认同感在外部威胁到来时往往容易达到顶峰,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民族危机下,义和团运动时期民族主义在中国盛行,到抗日战争时达到其峰值,不同政治理念的人在异族入侵的巨大压力下暂时捐弃前嫌,共御外侮,拉起了民族主义的大旗,投身于救亡运动中。在此,民族主义是一种凝聚力、号召力、动员力。民族主义具有强烈的民族忧患意识、自强意识和复仇意识,能够激发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自尊心,能够号召、动员、凝聚本民族的力量奔向伟大的理想。

不需讳言,我国的舆论尤其是历史教育教学中严重存在着对民族主义的诸多混乱、迷失甚至误导,在理念、内容和方式上的滞后以远远不适应时代的要求。例如,近代以来的列强侵华战争,目前所使用的课本在介绍起因时远远落后于学术的进展,似乎给学生一种感受,在中外冲突中,自己永远正义有理,没有丝毫错误,外国人永远无理,他们该负全部责任。第二次鸦片战争缘起于洋人入广州城问题,学术界早就考证清楚了(详见茅海建《天朝的崩溃》),但教材仍袭旧说,迎合一再受挫的民族意识急于找回自我感觉的需要而无视公理。火烧圆明园的罪行到什么时候都应该受到谴责,但是,咸丰帝从拒绝公使进京到坚持要洋人行跪拜大礼,又下旨扣押英、法使臣及随行人员包括记者在内共计39人,在刑部大牢里折磨死20人,介绍这些火烧圆明园的诱因能充分了解事件的原委。讲到义和团,我们对于义和团滥杀无辜的暴行避而不谈,更不会谴责义和团无故枪杀无辜的洋人或教徒。极端民族主义从来都是战争的温床,十足的祸国殃民。应该说,香港的历史教材则相应的客观些,事实求是的描述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广州反入城斗争的关系(见袁伟时《现代化与中学历史教科书》),同时也宣扬了爱国主义。

笔者以为,理智的民族主义价值判断有如下几点可供参考:是自卫性的还是侵略性的;是否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内涵;是否包含对其他民族文化的尊重和欣赏;能否跟上时代的要求;在坚持国格、人格尊严的前提下,是否具有自省意识和能力。唯有如此,才能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学会如何在尊重普世伦理与国际准则的框架下,始终坚持“有理、有利、有节”原则,引导学生把握中外交往上的是非曲直,这样对于培养适应开放世界的中国新公民大有裨益。
                                            回顾与现状

人们不应过于健忘,六十多年前,法西斯势力丧心病狂,将千百万民众拖入战争,战火蔓延到全世界,到处都有狂热的民族主义者施展着淫威。这场战争对世界和平与自由的破坏更是绝无仅有。今天的人们终于沐浴在和平的阳光里,人们将可以更为冷静地反思爱与恨、生与死。面对那空前的死亡,每个人都有责任进行最深刻的反省,惟有如此,才有可能使人们走出仇恨,将人道主义、追求和平的精神植入心灵,克服肤浅、狂热与偏执的民族主义。外国势力的长期压迫、现代化进程的挫折情绪、抗拒全球化的封闭心态和某些势力的鼓惑与煽动,培育了当代中国的极端民族主义思潮的肥沃土壤[1]。当年奉行“扶清灭洋”的义和团战士笼统排外而自食其果,最终悲剧性地成为“爱国贼”们所煽动的歇斯底里的民族主义的牺牲品。尽管西方殖民主义入侵所引发的民族主义救亡热情的确无可非议,近代中国的民族主义就是这样一种救亡图存的共同意志,但前车之鉴不可忽略。自不待言,东方民族的这种抗争是异常悲壮的。我们是在全民族同仇敌忾的基础上,实现驱逐外侮、保卫中华、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抗战的胜利是中华民族大团结的胜利。

棘手的问题还在于,冷战的结束导致一度被压制的极端民族主义取得了更大的释放空间。但是,当整个世界似乎更趋于一体化的同时,民族主义运动却愈演愈烈。当前国际社会的诸多麻烦绝大多数与民族主义问题紧密相关。从海湾战争、波黑危机,到卢旺达、乌干达、刚果等地的部族冲突,一直到阿富汗塔利班专制都触目惊心。极端民族分离主义的滋长,并被恐怖主义所渗透,给世界的稳定蒙上了阴影。最近,日本一些官员向中国提出了“改善历史教育”的无理要求,日本的一些媒体也鼓噪,中国历史教育中的爱国教育“催生”了“反日民族主义”,简直岂有此理,荒唐至极,不但不思悔改,反而倒打一耙。同时,一些中国国民特别是年轻一代在对日问题上日趋情绪化,缺乏冷静克制。民族主义,多少罪行假汝之名而行!针对民族主义教育的诸多误区,我们需要拷问自己,谁来为国民畸形的价值观买单?谁来为我们民族的将来负责?中国如何以崭新的大国形象立足于世界?这些是任何一个有良知的国人都应正视的问题。

为此,我们要优化历史教育,克服原有的历史教育中目标上存在虚化与结果上的低效现象。以往,爱国主义形式化、庸俗化倾向比较严重,鱼龙混珠,莫衷一是。通过简单式灌输,产生了这样的错觉即爱国需建立在敌视西方的立场上,书中流行着几个无形的公式:反西方=爱国,主战=爱国;反之,非此即彼,

 亲西方=卖国,主和=卖国。同时,教材内容严重老化,只要求“了解”、“简述”、“列举”侵华战争的史实,和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不强调了解真相,这样无助于学生学会公正地分析历史问题。只讲侵略和反抗,容易使学生形成凡是反洋人的斗争都是反侵略的、爱国的观念,事实上这不是培养爱国主义,而是培养狭隘的民族主义。现在的历史教育不仅向青少年灌输一些非理性的结论,而且在教学中还不断地把这些结论奉送给学生,只要掌握现成的结论就万事大吉,不需要也不会独立思考。再加上考试的制约,只套用教条,久而久之,培养了一批思想简单甚至偏激的年轻人。例如提到条约,我们头脑里缺少甄别,立即产生条件反射“丧权辱国”,贴上“标签”准没错。长此以往,只会在学生心灵里埋下冤仇报应的种子。青年学生中发生一些涉外的群体性事件,与多年的片面教育不无关系。无论如何,爱国的行动首先要合情、合理、合法,现在很多青年学生人格不健全,动辄冒失冲动,加之价值判断失衡,把狭隘的民族主义混同于爱国主义,当偏见和激情结合在一起时,它会激起令人生畏的非理性力量, 9.11事件后,网上BBS有不少学生的喝彩,这种现象很大程度上与我们的教育尤其是历史教育有关,难怪被人们称为是“提供狼奶的教育”。“愤青”族的诸多言行有损人格国歌,实在害人害己。针对日益紧张的中日关系,如何体现我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感情呢?笔者对此不敢轻松与乐观。中学历史教育教学必须在民族主义问题上看作重中之重,且慎之又慎,时时警钟长鸣,真正体现历史学科的借鉴功能。

 高考题中的民族主义评析

令人蹊跷的是,民族主义、自由主义和社会主义被认为是近代尤其是工业革命以来,起源于欧洲并影响世界的三大主流的社会思潮,尤其是民族主义,更受到全世界不同制度的国家、不同文化背景的民族的普遍接受和信奉,三者在对立统一的矛盾中运动变化。然而,在中国的实践中民族主义与自由主义理念相互背离,救亡热情压倒启蒙理性,而社会主义取得了胜利。尽管没有公开和大量地使用民族主义话语,但其实强烈的民族主义成分不言而喻。在历史的备考复习中民族主义本来是一重要的历史线索,对于中国与世界的近现代史都具有深远影响,由于比较隐讳而长期得不到重视。

但我们欣慰地看到,2003年全国文综卷的第37题即涉及历史学科的“长城题”的考察方向及其展现出来的新动态,与近来我们强调的发扬民族精神是一致的。高考历史试题所要引导的方向,与课程目标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所要求的“激发民族自豪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加深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认同感”是一致的。针对 “反法西斯战争六十周年与中日关系”这一时政热点,进一步体现“战争与和平”这一人类永恒的话题,可以就为从历史角度考查而提供恰当的切入点。另一方面,针对中日关系的严峻形势,国内恰恰潜伏着众多非理性的民族主义暗流,当前妥善地处理对外关系又是我国政府对青年学子的基本要求。由此,通过高考的方式引导学生正确看待“民族主义”问题,实际上使高考体现国家意志的命题意图得到了很好的贯彻。故2005年全国卷Ⅰ的第37题可谓清理之中又意料之外,巧妙而隐性地介入时事热点,是非常出彩的优秀试题。

美国政治学家摩根索强调:“作为一种政治现象,民族主义为两种自由提供了精神源泉,即集体自由和个人自由。前者为一个民族摆脱另一个民族统治的自由,后者为个人根据自己的意志加入这一民族的自由……所以,民族自决原则的实现是民主政治和民族主义的实现[7]。”法国大革命的一个重要口号乃是建立“单一的、不可分裂的”民族国家。外国的武装干涉更是激发了法国人民的民族主义意识。正因为这是一场法国保卫革命、保卫祖国的正义战争,当国民议会宣布“祖国在危急中”时,全法国沸腾了,所有的人都准备“迎接欧洲的进攻或进攻欧洲”,“整个法国只有一个愿望,只有一个呼声:抗战。谁要是反对抗战就被看作对祖国不忠,对祖国的神圣事业不忠的罪人。”于是,才有高考题材料二中“瓦尔密战役中,法军士兵在普军逼近时,高呼“民族万岁!”击退了敌人的进攻”的英勇场面。最后法国人民不仅击败了入侵者,同时也把路易十六送上了断头台。就这样,不仅一个民族国家诞生了而且,民族主义思想意识很快在欧洲扩散。1821年希腊人起义、1830年比利时人又发动起义、意大利人经多次起义之后,在1859至1871年间完成了统一。1871年德国人也建立了帝国。此时,民族主义原则已在西欧获胜。

固然,民族主义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历史作用,评价民族主义要以历史的、辩证的眼光审视它。在文艺复兴和资本主义国家上升时期,民族主义成为统一国家、振兴民族的正面口号。但在西方世界走向侵略、奴役落后国家的道路后,民族主义的对外破坏作用显现出来,并发展成为两次世界大战的精神动因。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是实现近代化的首要载体,但是,我们还要特别看到两次世界大战之所以发生,都与民族主义在西方恶性膨胀的有关,因为,西方列强并不独以中国这些东方落后国家为弱肉而强食之,它们还展开了互相争夺的世界大战。随着19世纪的逝去,西方国家的民族主义逐渐丧失了维护本民族正当权力和利益的进步性,反而蜕变为维护资产阶级统治集团利益的极端民族主义和帝国主义,奉行本民族利益至上,排斥敌视其他民族原则,还为争夺霸权和重新瓜分殖民地,最后,欧洲形成两大军事集团,正如高考题材料二中“

 在20世纪初的欧洲每个国家突然之间有了要使自己强大的感情……;每个国家都想得到更多的财富……”。“在一九一四年战争开始的几个星期……最爱好和平,最心地善良的人,也像喝醉了酒似的两眼杀气腾腾”也就不足为奇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历时51个月,直接用于战争的费用达1863亿美元,双方共阵亡853万人,给人类的浩劫可谓前所未有。
  “落后便要挨打”,日益衰老的奥斯曼帝国与中国具有相似的历史遭遇,民族危机强化了民族自决和国家强大的愿望。在于凯末尔革命中民族主义的目标明确,即独立、富强(或民主),使第一战后在所有反对欧洲人的殖民地的民族主义起义中,土耳其最为惊人,最为成功,也就自然而然。正如一历史学家所断言的:“20世纪是有史以来整个人类接受同一政治观念即民族主义观念的第一个时期。”[5] 梁任公首创“中华民族”之说,虽然流质多变,但无疑是始终不渝的爱国者,他曾热烈欢呼道:“民族主义者,世界最光明正大公平之主义也,不使他族侵我之自由,我亦毋侵他族之自由。其在于本国也,人之独立;其在于世界也,国之独立。”此说难能可贵。孙中山等人加以继承,信仰中则既是爱国主义又是民族主义,在其革命纲领中,进一步提出了“民族主义”学说,进而将“民族主义”置于在其三民主义学说的首要地位。

众所周知,民族主义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场合起着完全不同的作用。它曾是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德国、意大利的统一运动、日本、中国、土耳其的改革运动的重要动力,民族主义在(近)现代化过程中起到“民族独立、政治民主、经济近代化”的杠杆作用。依据以上三则材料,高考答案指出除了积极作用外:起到了鼓舞人们争取民旗独立,还有消极作用,即引起民族间的对立和战争。从近代史看来。民族主义成为被压迫国家和人民争取独立解放意识的觉醒,从人道角度看,天经地义,具有一种历史正义性。从另一方面看,民族主义为战争和杀戮助纣为虐,人们不能不看到,诸如德国纳粹主义、日本军国主义等意识形态也是一种民族主义,只不过是非常极端和狭隘的民族主义,由于鼓吹专制主义和扩张主义而展现了极大的破坏性。所以,民族主义由于其强烈的色彩和鼓动性,因而是一柄锋利的双刃剑,它既能起到动员民众的作用,也很容易伤害到自己。它可以自卫,维护尊严和权益,也可以杀人,去伤天害理。

  思考与展望

历史发展总是不可能一帆风顺。一战之后,这种蜕变的民族主义在意大利、德国和日本进一步发展,并与法西斯主义相糅合,最终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人们不可思议的是,为何此时的民族主义的面目如此狰狞可怕?在痛定思痛之后,我们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控诉与清算日本法西斯的罪行,厘清民族主义这一历史概念是做到以史为鉴的先决前提之一。

“满耳是大众的嗟伤,一年年国土的沦丧”,血雨腥风的往事不堪回首。正如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的全民族共同抗战所取得的,实现了空前的民族觉醒。从此,大江南北,长城内外,中原大地,西南边陲,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共赴国难,开始了空前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中华民族五千年来历劫不衰,生生不息,薪火传承,百折不挠,最终结束了上百年屈辱和苦难的历史,今天更迈向伟大的复兴,究其根本,就在于中华民族有一种万众一心、无比坚韧的民族精神,有一股不甘屈辱、异常顽强而深厚的生命力量。余英时先生大有感慨:“中国近百年来的变化,一个最大的动力就是民族主义。一种政治力量是成功还是失败,就看它对民族情绪的利用到不到家。如果能够得到民族主义的支持,某一种政治力量就会成功,相反的就会失败。”[2]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今天,我们要正确区分和妥善处理爱国主义与狭隘的民族主义、大国沙文主义。过去的许多惨重教训证明,民族主义往往被别有用心者利用成为单纯的、赤裸裸的民族主义,德国当年从文化民族主义到政治民族主义突变所引起的深重的民族灾难,世人该记忆犹新。然而历史颇具讽刺意味,最近发生的英国伦敦7月7日连环爆炸案和埃及沙姆沙伊赫爆炸事件再次震惊世界,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作为中国人应该不仅爱中国人民,也爱世界上一切热爱和平与自由的人们,真诚地表达我们的同情,坚决谴责恐怖分子所犯下的不可宽恕的罪恶,我们要力争杜绝幸灾乐祸、亲痛仇快的事件再次重演。美国当代政治学家白鲁恂也谈到,民族主义的发展必须超越种族或民族归宿的要求,建立实质性的内容去激发大众的情感、设立规范和准则,限制领导人的行为 [3]

 阿克顿勋爵曾经告诫人们“……一个民族也只能在与其他民族的和平共处与相互竞争中得到优化和改良。”[6] 因此,我们倡导温和、理性、开放,即温和而不极端,理性而不狂热,开放而不狭隘,这便是和平崛起的中国所需要的新民族主义的主要特征,这种新民族主义,极其符合中国与世界的利益,它与爱国主义在内涵上大致统一,在外延上几乎重合。时代呼唤中国人立足本土,放眼世界,尊重别人但不卑躬屈膝,学习先进而不妄自菲薄,讲求信义而不损人利己,做坚定、沉稳、宽厚的爱国者。假如人们普遍养成了宽容、平和、进取的健康形态,就十分有利于中华民族的和平统一,也有利于中华民族以的全新形象融入到国际社会中去。当成千上万的中华儿女成为这样的爱国者之时,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宿愿就能指日可待,中国腾飞也将为时不远。
    综上所述,通过相对本真的、生动的、令人信服的历史教育教学,力求扩展视野、增进理解、消除误会、寻找症结、达成共识、面向未来,树立无愧于五千年文明泱泱大国爱国者的胸襟情怀,警惕非理性民族主义谬误和罪恶的祸害,养成在保持中国民族文化的认同、热爱祖国的大前提下,成为更富于竞争力、更具备全球眼光的新世纪人才,使渗透了深沉而宽容的新民族主义的爱国主义精神成为时代的主旋律。民族主义在今日的困境并不首先是理论的困境,也有实践的困境。中学历史教育教学与高考需要做何种努力呢?对此,可谓任重道远、责无旁贷。

注释:

[1]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11月第一版页354

[2] [英] 埃里克·霍布斯鲍姆著,《民族与民族主义》,李金梅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9月第1版,页10

[3] Hans J. Morgenthau, The Paradoxes of Nationalism, Yale Review, vol.xivi, no.4(June 1957),PP.481-483

[4] 余英时,“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的激进与保守”,载《现代儒学的回顾和展望》,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12第1版,页22

[5] [美] 白鲁恂,“民族主义与现代化”,载香港《二十一世纪》杂志,1992年2月号

[6] [8]H·科恩:《民族主义:它的意义和历史》普林斯顿,1955,第89页

参考文献:

 [1]用爱国主义超越民族主义(讨论),王义桅,《环球时报》 (2005年01月31日 第十五版)

[2]何为民族主义,我们应该怎样爱国?——杨奎松教授访谈录,来自于南方周末 中学历史在线网2005-07-283
[3]中国是否需要民族主义?林治波,《时代潮》〔2004年第24期〕

[4]民族主义是把双刃剑,黄晴,《环球时报》 (1999年11月05日第16版)

[5]论历史课程中的民族主义与国际理解教育,何成刚,《教育研究与实验》[2004(3)]

[作者简介]吕准能,浙江师大附中高级教师,男,1965年生,主要从事中学历史教育教学研究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