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课程建设 >> 正文
宁鹏刚:激活历史──高
何成刚等:再谈如何上好
何成刚:培养史料探究能
陈志刚:与郭秀平老师商
何成刚:比较与思考——
何成刚:海峡两岸历史教
何成刚:《诗经》之《硕
何成刚:人民版必修第一
何成刚:人民版必修第二
何成刚:人民版必修第三
最新热门    
 
何成刚:海峡两岸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比较

时间:2009-10-18 17:15:55  来源:何成刚
 

 

 海峡两岸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比较

 

何成刚*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课程处,北京  100816)

 

摘要:《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的颁布,标志着我国高中历史教育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对于《标准》中体现出来的诸多创新之处,学界给予了积极肯定。本文拟将海峡两岸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进行重点比较,在指出各自特点的同时,也对进一步改善大陆的《课标》提出建议。

 

关键词: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比较研究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的颁布后,历史教学界给予了积极肯定,这里不再赘述。笔者拟将这个《课标》与我国台湾地区最新颁布的高中《历史课程纲要》(以下称《纲要》)相比较,试图从目标、内容和教科书编写三个方面,提出自己的改善建议。

 

 

新《标准》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角度阐述历史课程目标。《纲要》则以学科“能力立意”,以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为中心,同时兼顾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试比较)

 

视角

《标准》

 《纲要》

 

 

 

 

宏观比较

▪扩大历史知识范围,深入了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

▪了解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初步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学会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认识历史和现实问题,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历史观;

▪树立不断完善自我,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贡献和关注民族与人类命运的人生理想。

▪培养历史学科的方法,提升学生的历史思维。

▪帮助学生理解自己文化的根源,建立自我认同感。

▪建立学生对于世界上各种文化的基本认识和理解,养成包容并欣赏多元文化的开阔胸襟。

▪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以充实其生活的内涵。

 

 

 

 

 

 

微观比较

▪知识与能力:

进一步认识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大历史问题。

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时序观念:

时序观念是发展学生历史理解的基础,也是历史作为一门学科所特有的性质,历史事件、人物唯有置放在时间架构之下,才能显现出意义与价值。发展时序观念,就是让学生依照时间顺序建构事件之间的意义与关连性,理解历史上诸如变迁、延续、发展、进步、倒退等观念的意义,并对事件提出合理的历史解释。

▪过程与方法:

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学习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努力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注重探究学习,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学会同他人,尤其是具有不同见解的人合作学习和交流。

▪历史理解

我们常说历史不是“背科”,那么理解活动的开展,恰是最直接且关键的证明。历史理解所关联的重点在于:如何将历史事实的“记忆”接引、提升至“理解”层次,并且能够对史实的历史脉络与意义加以掌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进一步了解中国国情,热爱和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激发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自豪感,逐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树立为祖国现代化建设,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

加深对历史上以人为本,善待生命,关注人类命运的人文主义精神的理解。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努力追求真善美的人生境界。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塑造健全的人格,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增强经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进一步树立崇尚科学精神,坚定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

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进一步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

▪历史解释

历史以过去作为探究对象,已逝的过去无法如实再现,只能透过史料证据来重新建构,因此,所有的历史叙述在本质上都是对过去的一种解释。“历史理解”着重在设身处地认知过去,目的在尽可能接近无法全然再现的过去;“历史解释”则以史料证据与历史理解为基础,有意识地对过去提出理性的、系统性的、因果关系式的说法。教师应提供学生接触不同史料、历史叙述的机会,以发展学生历史解释的能力。

▪史料证据

史料必须置于历史脉络中,转化为证据,在学生的历史理解或历史解释的活动里起了作用,方具有价值;史料总是应该要与探究过去的意图产生紧密关联,而且唯其能引发探究活动,才能真正彰显深刻的历史教育意义。

 

不难看出,《纲要》关于历史课程目标的论述,具有强烈的学科特色,明确指出了历史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教育的独特性。而且,《纲要》关于历史学科学习能力的三级分类:“时序观念”、“历史理解”与“历史解释”,具有较强的层次性,更符合历史学习的逻辑性。《标准》则强调历史学习中的分析、比较、综合、概括、归纳等一般性学习方法,显得比较抽象。关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阐释,虽不乏精彩之处,但有泛泛之论的感觉,比如“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增强经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进一步树立崇尚科学精神,坚定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等。

 

与《标准》重视“历史知识”不同,《纲要》强调“历史史料”在历史学习中的作用,重视培养学生搜集、整理、辨别和应用史料的能力。因为,历史史料在历史学习,尤其是探究性学习中有着积极的意义,即注重学生对于史料的搜集、整理与自己的理解,从而形成、构建出新的历史知识,以区别于历史教科书提供的历史知识。

 

同时,《纲要》还对“时序观念”、“历史理解”、“历史解释”与“史料证据”进行了详细的阐释,与《标准》简单强调的“史论结合”、“论从史出”形成鲜明对比,有助于加深老师对历史课程方案的理解,具有极强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说明了历史教学并不是一门背诵、记忆的学科,而是重在理解、解释与思考的学问,体现了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与探究性的教育理念。具体而言,《纲要》有层面地解释了“历史理解”、“历史解释”能力。内容如下:

 

 

 

(一)能够直接地认知与掌握历史叙述文本的内容与意义:掌握历史叙述的要点、用自己的语言重新进行历史叙述、分析与解释其作者的立场。(二)能够设身处地的认知历史事件:此举意在提倡学生对历史应抱深切之同情的立场,防止苛责古人。要求学生:掌握重要的历史名词在当时脉络下的涵义、以当时时序、地理空间、用语、概念、价值观等为基础解说历史事件;能参照既有的历史叙述来检视自己原来的认知,建立起对历史事件的重新认识;避免只用现在的价值评断历史。(三)能够在一连串相关纷杂的史实中,评断出具有重要意义的史实,并提出适切的理由。(历史理解)

 

(一)不同的史料证据、时代关怀、作者身份、想法都可能导致不同的解释,呈现多元面貌。学生需要理解不同历史解释的差异之处,以及产生差异的原因。(二)历史解释旨在建构事件前因后果的关连性。因果关系是历史解释的基础,学生应提升对历史因果关系(不具有必然性,相同的原因不见得导致相同的结果)的理解能力,并能与科学因果关系(具有必然性)区别。(历史解释)

 

至于“史料证据”,则《纲要》中最耀眼的地方,它主张让史料“说话”,反对说教与灌输。强调历史是一门基于史料基础之上的注重逻辑推理和严密论证的科学。傅斯年先生的名言“史学便是史料学”这一思想,真正进入了基础历史教育中的历史学习。其规定的能力层阶是:(一)学生必须学习在史料中发现线索,并且经由一番思考、讨论或推理,而能判断其作为证据的适当性。(二)学生应该要熟悉史料搜集的观念与方法,才能够真正提升探究能力。(三)只有让学生自己学习应用史料,才有可能真正获得探究能力。高中生应用史料,最重要的目标是能藉以形成一个新的问题视野,更进一步,则是形成自己关于过去或当代的历史叙述。

 

相比之下,《标准》中提倡的“论从史出”的“史”更多地是指“历史知识”,而《纲要》中则强调“论”从“史料”出。依笔者之见,《纲要》关于“历史理解”、“历史解释”与“史料证据”的剖析,最突出的亮点在于强调了历史学习过程的多样性、丰富性与科学性,注意培养学生不同的学习方法,汲取并渗透了史学研究中的若干理念与方法,增强了历史学习的深刻性与科学性。其价值在于,对学生的历史学业水平做了既具体又明确的分层次的规定,实际上给我们提供了一份开展既包括历史学习方法,又包括历史学习目标的历史探究性学习的指导纲要。而《标准》在这一点上虽然也指出了应培养学生思维的探究性,但惜墨如金。实际上,近十几年来大陆历史教学界在培养探究性学习能力方面积累了丰富的成果,完全应该被吸收进《标准》中。

 

 

《标准》与《纲要》中的学习内容都由必修和选修两部分组成。与《标准》不同,《纲要》规定高一年级学习台湾史与中国古代史(上古至明),高二年级学习世界史(不分本国史外国史),高三为历史选修课,其中去“中国化”之目的,已遭强烈批判。j鉴于海峡两岸高中历史课程指导原则相差悬殊,笔者在这里只能就其中的部分内容进行比较。

 

以《纲要》必修课程中的中国史为例。它设计了“华夏世界的形成”、“中古的变革(魏晋南北朝、隋唐) ”、“近世的发展(宋、元明、清)”、“近代的冲击(晚清)”、“中华民国的建立与发展”、“共产中国与两岸关系”六大专题,按照历史发展的时序性编排内容,依然坚持“通史设计”的思路。相比之下,《标准》三大专题模块设计,则更具有创新性。

 

可以说,《标准》与《纲要》都注意到了高中历史学习的个性,并试图较大程度地拓展、延伸与深化学习内容。就《标准》而言,高中历史课程内容在很大程度上是在初中历史内容的基础上进行重新排列组合。此举有其合理性,也有弊端,那就是容易导致历史学习内容的大量雷同。尽管《标准》在学业发展水平方面使用了诸如“知道”、“了解”、“概述”、“简述”、“列举”、“探讨”、“认识”、“理解”、“比较”等动词,以与初中相区别,但是在历史教学实践与历史教科书的编写中,这种做法是否产生了指导意义,颇值得怀疑。比如“了解”、“概述”与“简述”之间有什么本质区别?又如对于历史上的诸多变法,历史课标有的要求“知道”,有的要求“简述”,有的则要求“概述”,这里面是否有缺乏论证的过程?我曾将新编的各版本高中历史教科书与初中历史教科书中的“抗日战争”做过比较,并没有发现令人信服的实例。

其实要做到完全克服雷同是不可能的,为此《纲要》给了我们一个启发:清楚地标明高中历史学习内容的重点所在。这里仍以“中国史”内容为例:

 

比如关于“科举制”,《纲要》指出,(3-1)科举虽创建于隋唐,但产生重大影响则在宋代,以至明清,九年一贯教材已有述及。宋代以来,儒家又回归思想主流地位,读书人如何在科举致仕与文化自觉、经世致用中安立,更是宋代以迄明清士人的一大课题。本节着重于科举对于士大夫身份取得与阶级文化形成的影响,关于士人的品味及交游,可以探究,惟科举制度及其演变的细节不宜缕述。

 

比如关于近代列强侵华,《纲要》指出,(1-2)关于鸦片战争、英法联军、八国联军等,九年一贯教材已有述及。本节应着重于探讨西方为何要打开中国门户,以及条约体制取代朝贡制度之后,中国所遭受的各种影响,与被迫进入西方主导的国际社会和政法秩序之时,所面临的处境。西力冲击与西风东渐未必都是负面的,因此须从不同层面探究和评估。

 

类似的表述普遍存在于《纲要》之中,其意义:为历史教科书的编写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诸如哪些地方应该铺张与渲染,哪些地方应该一笔代过或轻描淡写;为历史教师把握教学重点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就此话题,《纲要》还特别指出,编写历史教科书时,应参考国中教科书有关中国史的部份,如果内容重复时,高中课本应简略说明即可,如此一方面可免重复,减少教学负担,二方面,可维持中国史历史解释的完整性。

 

 

 

《标准》和《纲要》都在选修课程设置了若干专题,内容如下:

 

《标准》

《纲要》

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2、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5、探索历史的奥秘

6、世界文化遗产荟萃

1、儒家思想与中国社会

2、道教与民间信仰

3、医疗与社会文化

4、日常生活与大众文化

5、从华侨到海外华人

6、生态环境、物质文明与近代人文生活

7、信息传播媒体的普及

8、历史是什么、个人的反思

 

显然,《标准》选修专题更多地关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重大历史主题,以政治史为主,兼及文化史,所定专题属传统历史学研究的范畴。除了模块5与模块6外,模块1、2、3、4更多地与初中历史课程内容重复。《纲要》的选修内容,更多地倾向于中国文化史,关注传统文化与日常生活,强调文化认同,比如模块1、2、3、4、5。这与国际史学界“目光向下”的研究新潮有关。模块6目的在于探讨自然、物质与文化、文明之间的互动关系。总之,与初中历史课程内容及高中历史必修课程内容相比,《纲要》的选修模块拓宽了新的学习内容,开辟了新的学习领域,从形式到内容都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它从多学科的角度综合研究生态环境史、人群生命史(医疗社会史)、新文化史等。j 下面摘取五个模块的内容,供我们体会课程设计者的良苦用心。

 

模块一:儒家思想与中国社会

 

1、以儒家思想为主,以宋、元、明、清为主。

 

2、首先讨论孔孟的思想要旨,扣紧其时代背景,接着讨论宋明理学之主要代表人物及其思想,并进而讨论中国近世以来的家庭伦理与社会规范。

 

3、可先追溯汉唐之间儒家思想及孔子、孟子、颜回等人尊崇地位的起伏及交替过程。而后,从唐宋以来,讨论书院、官学与孔庙的相互关系。

 

模块三:医疗与社会文化

 

1、简要讨论“经脉、气与人体之关系”,并述及针灸医术何以发达。其次,本草治病的起源甚早,本专题针对唐宋以来儒医兴起,偏重以本草治疗,而且到了近代中医草药治病的取向又与“科学”的医学观念或技术产生另种关系。第三,讨论宗教医疗,以医和巫的关系为主轴,依历史发展呈现医疗文化与社会之关系。

 

2、讨论十九世纪下半叶以来,西方医学及医疗的新观念及社群机制,例如医院、专业医生、细菌学、解剖学、开刀手术等,传入中国后所造成的各种反应。从新文化、新思潮的冲击,讨论中国及台湾社会理中西医之间的关系,例如,为何有“废中医论”?“废医存药”之说?为何有中医学会等团体成立?“科学中药”有何新意?甚至这些“问题意识”之背后与国族主义或文化冲突有何关系?

 

模块四:日常生活与大众文化

 

1、选择“茶”及“戏剧、通俗文学”当作专题,期盼由此以小见大,讨论宋代以来市民阶层兴起之后,中国社会和文化的新面貌。

 

2、茶与华人生活之密切关系已无庸置疑,然而茶也是种植物,它最初如何形成饮料?宋代以来,饮茶及茶坊之普及与社会经济有何关系?与礼仪习俗又有何关系?这些问题都值得探讨。

 

3、本主题可以从市民生活及休闲文化入手,讨论戏剧及通俗文学之演变,更可从戏剧及通俗文学之内容讨论民间之伦理价值及社会规范。

 

模块六:生态环境、物质文明与近代人文生活

 

从“自然、物质—文化、文明的互动关系”说明近两百年来物质文明、自然生态与人文生活的关系。

 

模块八:历史是什么、个人的反思

 

1、本单元是三年来高中生学习历史的最后一个章节,因而回归“史学”本身,提供师生们一起讨论“历史是什么?”“学习历史与现实人生、社会有何关系?”

 

2、本单元强调学生“个人的反思”,所以切忌塞填各种“标准答案”。课本的设计可以针对两大主题:

 

(1)历史是什么?历史意识是什么?历史事实与历史解释之间有何关系?

 

(2)史学成为独立的学问,它是否有何不可取代的理由?人们认知过去有何意义?历史知识、历史思维能力与人生、社会有何关系?当然,如何“善用”历史知识及思维能力,避免“滥用”?也值得深入讨论。

 

 

 

 

尽管《纲要》关于历史课程内容的叙述,明确了高中教学内容的重点,这是其一大优点。但是与《标准》相比,也存在着非常类似的问题。无论是依据《标准》还是《纲要》编写的历史教科书,必然存在着不同的编写者对于同一历史事件的理解相差悬殊的现象。

 

比如,关于国共关系,《纲要》指出,(3-3)国共及国共关系演变,是主导二十世纪中国历史发展最重要的政治因素,应加以探讨,本节着重于国民党部分与国共关系,共产党的详细探讨留待下节。关于国共内战,重点应放在战后外交与政经情势的演变,以及双方决裂终而交战的关键原因,由制宪、行宪所引发的冲击,应分析探讨,国民党撤守台湾的决定,亦应交代,战争过程则不必细述。在九年一贯教材中,早期以至战后的国共关系、西安事变等,已有述及。面对历史课程纲要这种过于弹性化的叙述,不同版本历史教科书不出现分歧与争议是不可能的,甚至出现各版本教科书不仅内容交集不多,甚至叙述的方向会南辕北辙的现象。

 

对于高中历史教师,这确实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在大陆实验《标准》的地区,历史教师则将人民版、岳麓版、人教版高中历史教科书“做加法”,从而加重了师生负担,直接冲击了课程改革的初衷。这个板子现在都打在了教师身上,但事实上高中历史课程方案过于简约才是造成弊病的主因。

 

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大陆学者至今还没有引起足够的注意,台湾学者提供了诸多建议,笔者在这里选择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一种,归纳如下:应由历史教育专家学者商讨,制订出一个比较详细的内容纲要,即究竟哪些有代表性的人名、事件应该编入教科书。在此之前,先广泛征求意见,将大家认为必须要写进教科书的人名、地名、时间、事件、概念等,作清楚的说明,并且不厌其烦的举例说明其范围或强调的重点。取得共识之外的部分,可以视为各版本写作时的弹性。如此一来,教科书写作在内容上有较明确的规范,教科书审查也有较明确的标准。

 

这种做法实际上与以往《历史教学大纲》中列举重要历史知识点的做法非常类似,但已不是简单地列举。当然这种做法是否可行,尚有待于大家的深入讨论与论证。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http://203.68.236.97:808/x00ps2/modules/einyd0/rewrite/tc-5.html(台湾地区.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纲要)

[3]顾真.略论台湾新史学的崛起与成就[J].社会史研究通讯,2003,(6).

[4]赵亚夫.追寻历史教育的本义——兼论历史课程标准的功能[J].课程·教法·教材,2004,(3).

 



*作者简介:何成刚(1977年—),男,汉族,陕西咸阳人,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课程处,历史学博士。

 

j 台湾在此次的历史课程改革中试图利用内容结构变化,有意将“台湾史”与祖国大陆的历史乃至整个中华民族的历史区分开,渗透所谓的“台湾人意识”,就此遭到岛内有识之士的强烈反对,这也是大陆学者理应充分警惕的。

j所谓新文化史,并非传统的文学艺术史、哲学思想史,而是同社会生活紧密联系的社会文化史。

 

 

    载《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