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课程建设 >> 正文
刘桂英等:高三历史教学
周长森:高中历史教学研
佚名:高一学生历史课堂
孙才周:高中新课程课堂
何大灿:高三历史教学中
周长森:高三历史教学的
庞友海:高三历史复习教
兴化一中历史组:高三历
杨甘霖:高中历史探究活
岳麓版:高一历史期中考
最新热门    
 
吴萌:高中历史课改中的困难与思考

时间:2009-10-18 17:16:48  来源:吴萌
 

作者单位:深圳南山教科中心  

 

高中历史课程改革在广东省已经全面展开,在近一段时间的听课过程中,我觉得高中历史课程改革的确有多困难。本文结合我所听的高一年级的一堂历史课,谈谈高中历史课程改革中将会遇到的困难和我的思考。

这节课的容是必修模块(一)“政治文明历程”(岳麓版)中的第三课“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斗争”。一位教师的教学过程如下:

导入:教师提出问题:“本课的内容与前面三课的内容有什么联系?”(前面三课的内容是:“从方国联盟到天下共主”、“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斗争”)。教师紧接着讲了这节内容与前三课的联系。

教师讲述:教师讲述了秦、西汉、东汉、北魏、隋唐、宋朝元朝明朝清朝中央集权政治体制中中枢决策机构的演变过程,并将演变过程以图表的形式写在黑板上。

学生阅读:教师讲完后,要求学生阅读课文。

课后练习:教师指导学生做课后习题。

 

 

听完课,我跟授课教师进行了比较随意的交谈。他觉得这节课内容多,讲起来时间很紧张。我觉得该教师讲的这节课主要存在三个问题:漏掉了最重要的内容-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教师的教材观还没有转变过来;学生的主体作用没有发挥出来。

第一个问题产生的原因是教师没有把握课程标准的要求。

新课程的一个最重要的要求就是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把握课程标准的要求,课程标准是我们进行教学设计的依据和出发点。本部分内容课程标准的要求是:“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该教师之所以会漏掉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的教学内容,原因在于没有熟读课程标准,没有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进行教学设计。

由此产生了第二个问题:如何确立新的教材观?新课程的教材观是把教材作为教学的一个载体,教师是用教材来教而不是教教材。

教材不再具有原来的“经典”地位,教师可以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和自己的教学实际对教材进行合理的取舍、可以将教材中的内容重新排编排、更可以选择适合自己教学特色和学生情况的材料诸如课件和史料等进行教学。该教师之所以觉得教学时间紧,就是因为他力图将教材中所有的内容都面面俱到。另外,该教师在以往的教学中习惯于给学生拉出知识的纲和线,生怕遗漏了什么内容,所以不仅将教材中秦、隋唐、宋、明、清中枢决策机构的演变过程列入图表中,还加上了西汉、东汉、北魏中枢决策机构的演变的内容,使教学时间更觉紧张。

第三个问题产生的原因是教师的教学方式没有发生改变。

高中教师长期受到应试教学的“煎熬”,总是力求在最短的时间里填给学生最多的东西,忽视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明明是学生自己能阅读的内容,一定要教师讲;明明是学生自己能做的事情教师要代替他们做。这节课中,反映秦、西汉、东汉、北魏、隋唐、宋朝、元朝、明朝、清朝中央集权政治体制中中枢决策机构的演变过程的图表完全可以由学生自己来做。我在跟学生的交谈中也证实了这一点。

 

 

随后,我和该老师一起重新设计了这节课。

导入:教师提问:人们常说“宰相肚里能撑船”,为什么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还需要这么大的肚量?(从学生生活中接触到的语言导入新课。)

阅读课后材料题:让学生阅读课后中国各朝统治者对丞相的看法,提出问题:你同意他们对丞相的看法吗?

 阅读教材: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

 制作图表:让学生根据阅读的内容制作“中国古代主要朝代中枢决策机构演变表”。主要朝代即课本上给出的秦、隋唐、宋、明、清各朝,教师不必再补充其他朝代的内容。

 分析图表并讨论:中国古代主要朝代中枢决策机构演变反映出什么趋势?让学生自己得出相权衰落、皇权加强的结论。

 深入讨论: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尽管我们这种设计是不完善的,还可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但是,这种设计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主体的新课程理念,学生的思维活动贯穿始终。我们征求了学生对新设计的意见,他们都认为设计中的任务他们能够完成。我建议该教师在另一个班按照新的设计教学。几天后,该教师在电话里兴奋地跟我说:这样的设计学生表现得很积极主动,他们不仅能够自己列出图表,而且讨论得非常深入。他还很大声地对我说:“我感觉到教得很有意思,我很激动!”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