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课程建设 >> 正文
对中国影响最大的十大历
高考辅导怎样分析历史事
高考辅导怎样分析历史事
高考辅导如何解答历史选
高考辅导高三历史总复习
高考辅导之怎样解答历史
高考辅导之怎样做历史简
高考辅导之怎样解答历史
高考辅导之怎样解答历史
优秀历史试题设计一:台
最新热门    
 
中学历史科文化、艺术史的地位兼谈教学操作方法

时间:2009-10-18 17:16:56  来源:佚名
 

       就对象来说,每门科学一开始就要研究两个问题:第一,这个对象是存在的;其次,这个对象究竟是什么?(1)我们只有通过现在这双眼睛才能看到过去,才能理解即世的存在。历史的发展过程就是人们从事实践活动的过程,从这个角度观察社会的变迁,“我们仅仅知道一门唯一的科学,即历史科学。”(2)历史科学是一切社会科学的基础,是人类社会文明的记载和总结。“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保证,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关系跨世纪宏伟蓝图的全面实现,关系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兴旺发达。”(3)学习历史,无论于个人知识结构还是社会整体运行都不无增益。基于此实用性,我国教育部课程计划中例来是把高中历史课设置为一门必修的基础课程,并列之为毕业会考和高校招生的考试科目。

    “知识是教学内容中最重要的最根本的因素。……没有历史知识,历史作为研究人类往事的一门科学,就不能实现其职能。”(4)与其它基础科目相比,历史的学科特征又是较特殊的。历史无所不包,它涵括古今中外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技……,历来有政史不分、文史不分、史地不分之说。历史科学这一综合性特征,决定了历史教学必然会涉及其它学科,尤其是政治、军事、艺术、民俗等学科的知识;决定了历史教学必然是全方位的活动。为使教学具可操作性,现阶段教育部确立了历史教学的“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掌握系统的历史知识,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目标;(5)并指明随着教学和考试改革的不断深化,更要趋向于“在考查内容上,日益突出历史知识的内在联系,即知识结构和学科体系,日益突出与其它学科间的知识渗透”路径。(6)

    由国家教委编定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供试验用)》,是供21世纪的全日制普通高中使用的,具有很大的超前性,体现上述精神的色彩就十分鲜明。制定这一宗旨的目的一方面在于突破以往教学中观点陈旧,体系欠合理,内容详略失当的不足,力图“⒈反映史学界、考古学界的最新研究成果”,“ ⒉将历史的下限向后延伸”,“ ⒊相对增加亚洲史的内容”,突破较大的还包括对“文化内容,尤其是科学技术内容大大增加”; (7)“另一方面,是在历史课程的教学思想上体现时代精神,也就是说在教学思想上也要采用新的研究成果。”最重要的是“以提高学生素质为目的,其中,又注重能力的培养,而不再是片面追求升学率各单纯的应试教育。”因为“21世纪培养的人材,应当是高素质的,是既能为祖国现代化事业贡献力量,又了解世界,能高瞻远瞩,参与世界竞争的一代新人,而不是仅仅会考试、耳目塞听、眼光短浅的书呆子。”而“所谓高素质,就是既有较丰富的文化知识,又有较高的运用知识从事工作的能力,还有较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其次,在教学内容的要求上,“所选的内容是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与学习中最重要、最有用和最精华的。”为达到这些目的,传统的一支粉笔,一本教材,一张嘴巴的教学法显然捉肘见襟,要实现好的效果,“适当安排课堂讨论,撰写历史内容的短文等”及“加强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已是不言而喻的时务。(8)〈横线为笔者所加〉

 

 


    作为此纲要指引下编写的人教版《世界近代现代史》,与以被之取而代之的人教版《世界历史》相互对照,上述特征是一目了然的。本文要阐释的文化史也同样具备有这种色彩。“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9),世界近现代史部分,从文艺复兴时的自然科学讲起,而后重点讲了工业革命,接下去是17世纪至20世纪的自然科学,再下去又重点讲述了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即第三次工业革命。在中国近现代史部分,从清朝后期的文化,到民国时期的文化,再到社会主义时期的文化,都着重讲了科学技术的成就。(10)丰富的科学技术史的内容,是对旧教材的一次巨大超越。更为重要的突破是,这次编写的教材首次把以往视为“选学”的文学、艺术章节列入常规学习之中。此举不可容等闲视之,从理论上来说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在具体学科体系中基本原则的运用,从中学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这正是素质教育的极好材料。

    中学历史教材的这次改革,意图在于呈现出这门学科的蓬勃生命力扫除以往教材中不和时宜的内容,这无疑是编修者的一个初衷。这种良好的企盼其最终带来的结果如何?它对学生的成长将起到什么样的感化作用?这些尚在我国都待于实践之中,就国外的经验看,所产生的效应都是积极的,对受教育者的均衡发展有独到的作用。(11)在现阶段,尽管“不能迷信考试,把它当作检查学习效果的唯一方法”,但基于建立了经过“认真研究、试验、改进考试的内容和形式”较完善的考试制度这一不争的事实基础上,“考试是检查学习情况和教学效果的一种重要方法,如同检验产品质量是保证工厂生产水品的必要制度一样”,社会评判衡量一门科目的价值尺度还是倾向于其是否考试科目。(12)我国考试制度中最举足轻重的高考影响是每个社会成员都了解的,高考与教学的契合互动,素来是人所关注的焦点。近两年的高考可以说对大纲的这个趋势把握也是旗帜鲜明的,明显地增强了以往分量菲薄的文化史的内容。
    项目 政治史 经济史 文化史
     分值 比重 分值 比重 分值 比重
    1997年 67.5 45% 75 50% 7.5 5%
    1998年 85 57% 35 23% 30 20%
    比例增加 +18.5 +12% -30 -17% 22.5 +15%
     ——摘自《1998年高考历史试卷与学生答题情况简析》(13)

    如表所示,1998年高考试卷对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等三类内容的考查比例与1997年相比有了明显变化,突出的一个表现是对文化史内容考查的比重大大增加。三类内容的考查比例调整无疑是对以往教材内容要求的斧正和拓展,体现的是反思过的历史学科体系在中学教育中的再次构造。

    与即往的内容相对而言,这个飞跃是巨大的,它为某种程度上直接或间接地受到考试制度引导的教学提示出一些信息。但是,这并不等于说就一扫了以往教学中的为考试而传授的过激作法。在教材修编的过程中,“需要指出的是,高考命题改革的步伐不宜过快,太快中学历史教学不适应,不适应必然导致高考历史成绩偏低。高考历史成绩偏低又将直接影响中学生学习历史的信心和兴趣,并使历史学科在未来3+X的高考改革中处于不利地位。历史难考,报考涉及历史专业的人数就会大大减少,这样势必会影响中学历史教学的质量和历史课在学校中的地位。”(14)这种顾虑在制定考纲时表现为对一些课本中新增的内容要求甚低,尤其是文化史中由“选学”拨正为必修的科学、文学及艺术史。这种教学与必考之间的暂时脱节情况,也可以说是目标和动作中的不协调,在深受急功近利的应试教育荼毒的广大中学历史教师的思维中的概念就是,讲亦可,不讲述亦可,所形成的局面则为丢开教学目标和要求自行其事。这种态度恰又正是和教改所企望的标矢背道而驰的,仍然没收到预期的效果。这些被诸原因影响而在教学中束之高阁的文学、艺术史内容,在应试教育体制中为人们置之不理尚可理喻,而在大力宏扬“培养素质”的现阶段依然倍受冷落则让人怀疑这个方向的感召力。“物竞天择,适者生存”(15),难道说这些知识和大纲要求的提高素质的目的是大相径庭的?

    

 

“在心理的水平上,(教学)活动是以心理反映为中介的生活单位,它使主体在对象世界中辨识方向”,但活动同时是“具有自己的结构、自己的内部转变和转化、自己的发展的系统”,所以“从这方面来看,活动就表现为在其中实现着‘主体——客体’这两极之间的相互转变过程。”(16)以此为前提而界定的我国学校教育活动,它的基本任务之一就是要对受教育者进行审美教育,使之能享受到人世间多种形式的美,拥有一个情趣丰富的精神世界和人生。就审美教育结构来看,艺术教育和美学的教育又是一个基本的成份。(17)我国的审美教育主要集中在美术、语文、音乐等学科中,这些学科承担了美育功能的大半,但“五官感觉的形成是以往全部世界史的产物”,(18)“审美需要、艺术活动,正是植根于这个从人的历史发展的本质中产生出来的深刻过程”,“审美感(或审美力)是在历史潮流进程从自然感中成长起来。”(19)从历史学科的角度进行的审美教育,这种功能是其它学科难与分庭抗礼和望尘未及的。再退一大步,即便我们排除实际上许多学校没有开设除语文之外的大多数审美学科,单纯地仅从认识一些最常识的文艺发展知识着眼,也是应该学习这些基本内容的。

    当前中学中这种情况,明显的表明是为数不少的历史教育者观念还远滞后于教改的方向。当然,造成这个局面出现的关键缘由并不仅在于“教学为什么?”这一目标理解上(这是很重要的一面),还包括有诸如许多教师不具备此方面的知识构造、教学中不宜把握内容(要在45分钟内讲完成几百年的文学、艺术史,不是轻而易举的事)、缺乏所必需的份量不少的展示材料(如音乐、绘画作品、典型的文学作品片段)以及教学资源(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如计算机、录象机一类)的匮乏等具体制约讲授中实施可行性操作约因素。(这是不容忽视的另一重要方面)

    在思想和教纲保持跟进的基础上(人的方面),在解决所需的各种资料、设备的基础上(物的方面),辅以一定的技巧,实现在教学的实践操作中同大纲一样的飞跃是具有现实意义的。在这里要强调的是,就物的方面而言,并不存在过多的困难。
   
    下面,我们就以几个教学片断来介绍文学、艺术史中我们的实践操作方法。

    一、 文学史讲授片断示例:(《世界近代现代史》17——20世纪初的文学)

    设计课时前的思考:此内容讲授的对象不是纯专业学习者,涉及到不少的文学流派、作家、著作,要做到既不照本宣科,又体现文学的鲜活,这是难以把握的一点;但有利的是学生已经有所了解了这近四个世纪的社会发展情况,从历史学科的特点出发,唯一要做的是让学生明白各种各样主义、流派的盛行“与当时历史条件的关系是什么?”(20)

    针对教学特点的准备:首先,理论方面,依据的是萨其曼的“探究训练模式”,即“希望学生经常会产生疑问:‘为什么事情会如此这般地发生?’希望学生为解答疑问能够合乎逻辑地获得资料和加工资料。”以此达到“学生能形成一般的理智策略,用它们找到‘为什么事物就象现在这种样子’的答案”的目标。(21)其次,行动方面,搜集涉及到的内容的书籍,如《外国文学作品选读》、《世界经典小说速读》、《文学理论》、《西方文学史》等,备自己阅读和挑选授课时用。为使教学设计便于实施,我们采取了化整为零的技术手段,把相关内容安排在讲授完一个历史大阶段后,独立为一个课时。(下面的范例安排在“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东西方世界”一章后)

    作为范式的理论及具体操作过程:

    1 给学生提供疑难情境的阶段:由一学生诵读完莫里哀《伪君子》缩写后,介绍莫氏生平并提问:①莫里哀时代有何特点?②他的作品和他的时代有否共通之处?(学生反映:启蒙思想→理性→反专制王权、贵族特权和等级制度。)

    2 收集资料阶段(即让学生懂得对疑难情境探究的第一步是确认、证实与情境有关的物体、事件和诸条件的状态、本质或同一性的过程):提问:这一时代中还产生有哪些著名文学家和作品?(学生阅读课本后对笛福《鲁滨孙河流记》、歌德《浮士德》及拜伦、雪莱、雨果等有一定程度的了解)

    3 实验阶段(即学生用他们关于物体、事件的表现的知识,把问题转向情境中所有变量的相互关系上的阶段):提问:他们的著作和时代的主题存在什么关联?著作性质之间有无差异?(学生在启发后反映:有关联、差异)

    4 形成解释阶段(即让学生阐述自己的见解的阶段):提问:你是怎么看待这种作家、作品和时代之间关系的?描述一下这些作品的共同之处。(学生发言最后归结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
    5 分析探究的类型阶段(即让学生反省自己的探究路线,自觉明了自己的探究过程及其性质和种类的阶段):总结:社会存在决定意识。(布置学生课后用此结论就其它作品写分析作文)
    课后对学生的调查:课堂上的内容基本能当堂记住,对指导以后如何阅读作品提供了一种思路,希望多多开设这种形式的教学。

 

 

    二、 艺术史讲授片段示例:(《世界近代现代史》17——20世纪初的音乐)

    设计课时前的思考:在具有讲授文学史中同样的难度同时,如何从历史学科的角度使音乐呈现并为学生感知、体验?

    针对教学特点的准备:首先,理论方面,依据的模式是“现代化教学手段辅助教学式”,即“运用现代科技,如计算机、电视、录像、实物投影仪等,生动再现历史人物、事件”,“让过去的历史人物、场景走进我们的视野”的模式。(22)其次,行动方面,为备好、上好课调试了多媒体教室的计算机、把剪辑了用于教学的声音图像资料拷贝到电脑磁盘中,查找了《西文音乐史》、《西文古典音乐欣赏》等资料。
   
    作为范式的具体操作过程:

    1 导入:课前用电脑播放《东方红》、《春天的故事》。(意图:以强烈的反差刺激学生的情绪起反应)

    2 铃响讲授新课:

    ① 提问:两首曲子背景如何?(意图:通过知识迁移方式使学生明了“社会存在决定意识”,音乐创作同社会发展有一定关系。)

    ② 回顾17世纪之前的音乐概况,电脑播放原始音乐、宗教音乐片断。(意图:验证音乐创作同社会发展有一定关系。)

    ③ 提问:17——18世纪欧洲社会的思想状况如何?(意图:让学生明了启蒙思想→理性→反专制王权、贵族特权和等级制度。)

    ④ 讲授18世纪“音乐之父”巴赫的生平和创作突破(受启蒙思想作用的事实),当中电脑展示巴赫的肖像,讲授完后播送指导欣赏《勃兰登堡协奏曲》片断。(意图:引导学生体会对比巴赫的作品和宗教音乐异同,再次验证音乐创作同社会发展有一定关系。)

    ⑤ 讲授海顿、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方法如上,此从略)

    最后总结:17——20世纪的音乐繁荣,是建立在资本主义兴起、确立和定型的基础之上的,这一时期音乐的创作发展,既集中反映了时代的风貌,表达了人类的理想,也预示着新时代的到来。(布置学生课后用此结论就其它作品写分析作文)

    课后调查:此课为公开课,教师们总的评价是:“创设了一种生动直观的情景,一种迫不及待的要学的氛围;动与静的接合,给予了学生一个强烈的感观、心理刺激,激发出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反映是:人、时代、作品都生动地呈现于眼前,使他们第一次把以往接触到,但思维中混乱的的这些人物、作品以时代为线索最终贯穿起来。
   
    理论是灰色的,生命之树常青,历史科学的多元性决定着这门学科的无穷生机。作为基础学科的中学历史更应义不容辞的应体现出这门学科的这一本质。旧有的教学模式已使本是永恒清新的人类变迁蒙尘,中学历史确已到“挽狂澜于即倒,扶大厦于将倾”之际,我们坚信更多志同人士将倾心的投入到这一重筑历史教学结构的队伍中来——因为,我们乐观地相信这么一个信念:只要“地球还在转呀”,历史教改的步伐就“决不会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23)(24)

 


    
    注释:
    ⑴黑格尔《美学》第一卷,转引自《中国新文艺大系﹒1976-1982理论三集》第761页
    ⑵马克思《德意志意识形态》,马恩全集第三卷,第20页
    ⑶《中国共产党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
    ⑷莱纳《历史教学中发展学生的历史思维》,教育科学出版社89年版,第37页
    ⑸国家教委《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
    ⑹曹广星“大历史教学略论”,《中学历史》96年11期
    ⑺、⑻、⑽王宏志“21世纪高中历史教学大纲的指导思想”,《历史教学》97年6期
    ⑼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民出版社93年版《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⑾华东师大历史系“历史教学法”听课笔记
    ⑿《邓小平同志论教育》,第60页
    ⒀阎丰坡等“1998年高考历史试卷与学生答题情况简析”,《中学历史》98年10期
    ⒁陈伟国“析’98高考49题学生答题”,《历史教学》98年10期
    ⒂赫胥黎《天演论》,严复译
    ⒃阿﹒尼﹒列昂捷夫《活动、意识、个性》,译文出版社80年版,第51页
    ⒄叶澜《新编教育学教程》,华东师大出版社93年版,第220-221页
    ⒅马克思,转引自劳承万《审美中介论》上海文艺出版社87年版,第113页
    ⒆列斐伏尔《美学概论》,第40页,转引自劳承万《审美中介论》
    ⒇高中世界史上册《教学参考书》,人民教育出版社95年版,第328页
    (21)叶澜《新编教育学教程》,华东师大出版社93年版,第349-351页
    (22)贺千红“构建适应素质教育的现代历史教学模式”,《中学历史》98年8期
    (23)伽利略,转引自商务印书馆81年版爱德华﹒卡尔著《历史是什么?》,第171页
    (24)赫拉克利特,转引自人教版《世界历史﹒古代史》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