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课程建设 >> 正文
千古人物对联中
宇文树平:让人物在历史
让人物在历史的背景里鲜
张荣锁:将历史人物“立
郑秀莲:关于评价历史人
转载翦伯赞关于历史人物
曹建平:中学历史人物教
历史人物评说测试题(完
{推荐}:初中历史新课程
何成刚:人民版选修历史
最新热门    
 
从人物的多元解读看历史教学的魅力

时间:2009-10-18 17:18:22  来源:杜苇
 

杜苇:这里所写的历史课堂故事,有的是我自己课堂上发生的,有的是听课得来的,如果有空,还会从网络上找一些。这些历史课堂的故事应该反映历史教学,不但有过程而且有点评——这是我对自己的要求,也是一个说明。

 

玛蒂尔德、秦始皇与文天祥

——从人物的多元解读看历史教学的魅力

 

杜苇、平民

 

最近,学生的语文课学到了莫泊桑的《项链》一文,我突然想起了一些事,于是就如何解读该文与语老师进行了交谈。当初,《项链》一文以“尖锐讽刺小资产阶级的虚荣心和享乐思想”的主题思想被选入中学课本,女主人公玛蒂尔德是“小资产阶级妇女庸俗鄙陋”的典型形象。随着时代的发展,对《项链》一文的解读有了新的进步,大家通过文章看到了作者对小公务员的同情,对路瓦栽夫人的歌颂:诚实、信用,为摆脱家庭困境甘愿经受苦难的牺牲精神。面对这些不同的解读,我们如何把握?有人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项链》的多元解读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但是作者在写这篇文章一定有一个主导立意,如果只看到了对玛蒂尔德的同情、歌颂与赞扬,而看不到对其虚荣心的批判,那也是不全面的。虚荣心是人人都有的,并不是只有“小资产阶级”才有,去掉了阶级的标签,并不意味着回避人性的弱点,过分的虚荣心必然会带来悲剧是学习这篇课文应有的人文启示。

 

从语文的案例回到我们的历史教学中来,近来有老师在案例中提出:“秦始皇该不该修长城?”, 修吧,被人骂为暴政,不修吧,我们现在哪里能看到第八大奇迹?该不该修长城的“困惑”实际上是涉及对秦始皇的评价,进而再关系到评价的角度、立场和标准等问题,既包括了历史研究,也属于历史教学。其实,如对玛蒂尔德的评价一样,对于秦始皇的评价老早就有了,甚至最早可追至西汉贾谊的《过秦论》。可以说《过秦论》打下了千年来对秦始皇评价的基调,既有对其丰功伟业的敬仰,亦有对其暴政的批判,而且后者是主要的,成为历代王朝借鉴的主要视角,我想总书记提出的“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我们的发展不能以牺牲精神文明为代价,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更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本身就是积淀了千年来统治者对秦始皇教训的反思。与评价玛蒂尔德一样,时代的进步给了后人的多元解读历史人物的机会,统治者的安邦立国、长治久安不再成为评价秦始皇唯一的视角,文化贡献、民族融合等成为普罗大众所关心的话题,多元解读秦始皇似乎给评价造成了“混乱”,但如果我们看清这些“混乱”的来源后,就会明白,“多元”并不一定会“混乱”,多元即多角度,正如有的老师所说,要多角度,就“必须将被评价的对象解构,而后逐一析评”,企图用一个笼统的的大帽子、单纯的大是大非来完成多元解读似乎是不可能的,历史学与历史教学发展越科学化,便越要细化与深化。但是,无论怎样的多元,基本的史实是不能否认的,即秦始皇修长城大量征发徭役带来了民生的痛苦、是秦灭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有了这样一个史实,秦始皇的教训则可以大胆地提出来,包括在维护统治或社会发展中如何以民为本、社会发展的是不是一定要付出代价、要谁来负责等等问题。

 

评价的多元是对千姿百态人生的尊重与支持,是对人性复杂和社会复杂的认同,是人文思想的体现,但是多元应该并不是没有原则,是有一定的价值观做支撑的,虽然由于历史发展的千姿百态,使得这一原则的开发有那么些难度。

 

我还以为,引导学生进行多元评价,需要教师在平时教学中有着开放的心态和一定的引导能力,所谓开放的心态即指教师的史学思维本身就是多元的,而足够的引导能力则是教师的设问、置疑、表扬、肯定能引起学生对一系列看起来统一或者矛盾的现象进行争鸣,并且在争鸣中卓有成效地、积极地寻找答案。对于历史老师来说,这是一个很高的要求,应该是一个历史教师不停追求的目标。

 

 

 

新近听过一堂初中历史课《元朝的统一》,在课堂上教师提出了一个非常有价值的问题——虽然这个问题已被人们讨论了很久:“元统一中国值得肯定,文天祥抗元斗争也值得歌颂,你怎么看这个问题?”只听见全班同学齐声答到:“各为其主!”把我们在坐的听课教师吓了一大跳!随后大家又都笑了!笑孩子们的思想整齐划一,思维步调一致——为什么这么整齐?是什么东西让他们的思维这样整齐?学生的回答或许没有什么不对,可是,本来这就是个非常有矛盾的现象,为什么学生们没有产生冲突与疑惑?教师制造的矛盾场景为什么没有产生共鸣?笔者以为,学生面对这个大是大非的问题没有进行细细的解剖,这时,教师应当就这个问题进行细化:曾有人提出,现在我们说起成吉思汗无不沾沾自喜,似乎他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大的英雄,可是,我们又该怎么来评价文天祥呢?文天祥是不是逆历史潮流而动的小丑呢,他的抗元行为是不是螳臂挡车呢?是不是阻碍中国统一的行径呢?教师如果能结合课本后的资料,引导学生对“中国”这个概念形成历史性认识,从而达到有效继承文天祥爱国主义精神的目的,这比该教师课堂上放《吉祥三宝》和成吉思汗的相关音频视频要好得多,把学生的直接兴趣引向了间接兴趣。在这堂课上,教师放弃了学生对这一问题的思考与争鸣,既是爱国主义教育的损失,亦是历史研究方法、思维能力培养的缺失。

 

正如有的老师所说,教给学生研究历史的方法远比讨论“秦始皇的困惑:我该不该修长城?”问题本身更有意义,历史学作为一门科学的魅力也就在于它本身有着无穷无尽的问题。我想,通过历史教学,向学生展示这一魅力,引导学生向历史问题的深处一步步探索,鼓励他们探索的勇气、教给他们探索的方法、引发他们小脑瓜里边无穷无尽的问题,历史教育便成功了一大半了。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