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课程建设 >> 正文
对中国影响最大的十大历
高考辅导怎样分析历史事
高考辅导怎样分析历史事
高考辅导如何解答历史选
高考辅导高三历史总复习
高考辅导之怎样解答历史
高考辅导之怎样做历史简
高考辅导之怎样解答历史
高考辅导之怎样解答历史
优秀历史试题设计一:台
最新热门    
 
中学历史课程教材学术研讨会纪要

时间:2009-10-18 17:18:39  来源:佚名
 

           中学历史课程教材学术研讨会纪要
 
 
    9日上午。

    教育部中学历史课程标准研制组组长、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朱汉国先生,就“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内容介绍”作了主题

    9日下午。

    方骏(香港教育学院社会科学系副主任方骏博士。):

     会议要求我做一个主题发言,介绍香港历史教学的情况。我简单说一下。香港有八大院校由政府资助,没有私立大学。八大院校中只有香港教育学院是学院,其他都是大学。香港教育学院社会科学系中有历史科、地理科和社会科。在香港做教师必须在大学毕业后再到教育学院进修一年取得资格。香港的历史教学,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史和世界史是分开的,课程纲要和教科书都是分开的。中国史用中文教,世界史用英文教。98年时,特区政府推行母语教学政策,除114所中学可以用英文教学,其余300多所要用中文教学。香港也有科目融合的趋势,如把历史、地理、社会合在一起叫综合人文学科,好多人也不赞成。香港教科书的编写是放开的,没有任何垄断,大家都可以根据课程纲要来编写。中国历史教科书现有十几套,大约有四五套市场占有率比较高。其中叶小兵参与主编的文达版据说占百分之三、四十。我就简单地介绍这些。

    龚奇柱(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教育学会历史教学研究会副理事长、新课标四川教育版初中历史教科书主编、享受国务院津贴的普教专家):经过按新课程标准编写新教材,我感到教材又进了一步。新一轮课程改革推动历史课程的进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历史教学的地位进一步确立并有所提高。义务教育新课程规定每周2个课时,高中历史作为必修课,与物理、化学地位相同,外加选修的6个学分。与现行大纲要求相比,高中还有所增加,课时和学分的规定反映了历史课程的地位得到确立,得到基本保证。第二,广大历史教育工作者从新课标中看到了原来教学的一些弊端。包括教材编写在内的一大批人经历了建国以来最深刻的一次教育观念的变革。广大教师开始转变教学方式,教材编写者也开始转变教材编写的观念。历史课程改革的理论与实践正在改变着历史教育学。第三,对现行大纲和教材的修订是这次课程改革的第一步。2000年教育部颁布了修订的初中历史教学大纲,各种版本紧跟着进行了修订。教育部重新审定了各种教材。高中的大纲和教材也是如此。修订后的教材较好地体现了素质教育的思想。一些初中教材还吸收了新课标讨论稿的一些新理念。修订后的教材质量有了较大的提高。这为2007年以前初高中历史教学的质量提供了基本保证。因为,新课程要到2007年才能在全国全面推广。这样,修订后的现行教材就为向新课程提供了适应性的过渡。第四,教材多样化的方针在真正意义上得到落实。原来只有4种教材,人教版、上海版、沿海版、内地版;现在按新课程标准编制的、经国家审查通过的就有7种版本的教材。各种版本从内容到形式较之过去都有突破和创新。第五,各套新课标教材在竞争中都注重创新。竞争是存在的,但创新是共同的。也基本上做到互相学习。我和王斯德先生原本不熟悉。王先生是华东师大版教材的主编,我是川教版教材的主编。华东版教材出版后,王先生总是在最短的时间内寄给我。我至少是华东版的首批读者之一。他对我们没有半点儿的封锁和保密,表现了大家风范。这使我很感动。我认为这有利于教材编写的进步。第六,《历史教学》组织的大讨论推动了历史教学的改革,影响着历史教材的编写,给我们很多启发。《历史教学》从2002年第10期开始开辟专栏讨论教材编写问题。从去年第10期到今年第6期我计算了,一共发表了44篇文章,包括访谈录在内,我都怀着敬意认真地阅读。这44篇文章反映了历史学家、历史教师对课程改革的关注。他们提出了许多有益的、中肯的意见,其中包括教材编著者没有考虑到的问题,给我们留下了很多宝贵的启示。这些启示归纳起来有这样几点:一、历史教材关乎子孙后代,关乎民族传承,编者一定要具有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不能草率从事。二、历史教材要恢复历史的真实,历史的本来面目,使学生能想象历史,进入历史。三、历史教材要体现时代性,反映学术研究已达成共识的新成果,渗透新时代的精神和价值取向。四、编写理念要跳出教本的理念,真正实现由教本向学本的转变。五、历史教材要有可读性,历史教材的厚薄不是实质性的问题。知识还是应该放在重要地位。六、教材的编写要处理好继承和发展的关系,要认真研究建国以来教材编写的经验与教训,在传承的基础上发展、创新。我个人体会,如果没有当年人民教育出版社苏寿桐、李纯武这样老一辈的专家对我的指导、帮助和鼓励,我本人今天可能就编不出教材。事实上,现在编教材都在自觉不自觉地继承过去编教材的优秀成果,又在自己的编写中创新和发展。比如现在教材都用大小字来表述内容。这种形式就是1992年人教版创新,1993年我们编内地版时也采用了。我们在学习中对大小字的功能又做了进一步的研究和发展。又比如说,现在教材在每章之前都有一段导语。这种形式又是1998年内地版教材首创,以后这种形式又被各套教材所采用。它们在采用中又有所发展,我们也不断地在改进。我举这两个例子,不外乎是想说明,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对推进教材的进步是何等重要。

    这次大讨论给我们留下的第七点启示是:历史教材的编写不仅要注意学科体系的逻辑,学生学习心理的逻辑,还要注意体例结构系统,文字系统、图像系统等等教材的编写逻辑。要把先进的课程理念具体落实到教材编写之中,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启示是:课程改革对教材编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编者要把自己的价值判断和对时代精神的理解,融入教材编写之中,编者自身的史德、史才和史识在编写中都会受到检验。川教版的编者们深感差距很大,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跟上时代的发展。

    川教版在编写中幸运地赶上这次大讨论,我们吸收了许多讨论中的意见。我们是这场大讨论的最大受益者。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历史教学》组织的这场大讨论推动了教材编写的进步和改革。最后,让我们代表川教版的编者,对《历史教学》杂志表示感谢。(掌声)

 

 

    聂幼犁(华东师大教授):您主编的“内地版”和非内地版有什么区别?“内地版”有什么特色?

    龚奇柱:教材要编出自己的特色,要有它的适用地区,要有自己的创新。川教版有面向西部地区的特色。它适当补充了课标中没有的、发生在西部地区的重大历史发现,比如三星堆遗址,课标没有要求,我们作为阅读课做了较详细的介绍。再有西部地区少数民族比较多,我们在教材中能介绍的都做了补充。增加的西部地区的历史资源对于西部大开发也有益的。对于西部可持续发展我们在教材中也有考虑。如梯田,我们设计了“梯田的开辟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的讨论题。这是可持续发展观点的教育问题。

    任世江:刚才您使用了一个“国家版教材”的概念,能否做个解释?

    龚奇柱:国家教材,凡是经教育部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通过的教材。

    叶小兵:这个概念我不知道是否合适。经过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通过的可以在全国范围内使用。另外,内地版的说法已不再使用,如果是本地区批准的,只能在本地区使用。
    龚奇柱:国家课程、地区课程、校本课程,不同的课程,教材批准的权限不一样。国家教材意思就是经过教育部批准的。

    有人解释:经过教育部审定的教材应该说在一定意义代表了国家的行为。

    (讨论热烈)

    叶小兵(国家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历史教学研究会副理事长,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我主要谈谈对高中新课标的思考。思考交织着领悟和置疑。学习了高中新课标(实验稿),有很多感受。初中课标出来后反响比较大,《历史教学》组织了讨论。现在经过实验,总体发展趋势是比较好的。这次课程改革推行起来还是比较顺的。特别是教师的观念转变以后,在实验中成果逐渐显现出来。初中的主题式的方式,基本上还是通史体例,这样,教材的编写和教师备课还是比较顺的。高中的课标出来后,恐怕是一场真正意义上的改革,是有史以来对历史教学最大的一次冲撞。如果搞的好,历史教学可以上很大一个台阶;搞的不好会造成比较大波动。上午朱汉国已经介绍了,在课程类型上有必修课和选修课,选修课就是新课题。老师怎么选?学生怎么选?学校管理者怎么排课?课程的体系呈专题式的,中外专题合编,古今中外没有这种方式,史学界也没有以中外专题合编形式的著作。这是一种极其大胆的探索。课标出来以后,紧接着就是教材的编写,这对教材编写和教学实践都有很多新问题。我学习了以后,体会:一是体例的变化不要看成是知识组合的方式,应该看成是历史教学由知识认知类型转变为探究问题的一种类型。这样理解可能就容易接受。如果按知识系统、知识的逻辑性、结构性看,你怎么看怎么别扭,时序混乱,一会儿中国,一会儿外国,跳跃很大。如果从专题也就是问题的角度看,重组知识的目的,不是让高中学生学习完整的、系统的、专业化的历史知识体系,而是让高中学生通过对具体问题的探讨,看历史上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比如高中课标必修的“历史(Ⅰ)”,有9个子题目,是政治史的结构,使学生通过探讨这些问题了解人类政治社会、政治制度、政治活动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了解当今政治发展的趋势。这是历史教学模式的一种转变。第二,我感觉高中课标设置的课程,无论必修还是选修,每门课都有它的立意、核心,或者说是“魂”。为什么要上这门课?比如“探索历史的奥秘”,如果你按它的纲目要求,把三星堆遗址等都介绍一遍,按知识堆起来,恐怕没有达到专题的要求。台湾高中原有中国文化史的选修课,其中最后一章的题目叫做“中国文化的当今意义”,就是谈中华文明的现今地位、影响和作用,这就把这门课的档次提高了。它让你不仅记住李白、杜甫、徐光启等,它是让你认识中华文化的价值和意义,在今天的作用和影响,怎么传承和发扬。按高中新课标的专题编教材,我建议,导言和结尾的课一定要好好讲一讲,应该请高手来写。看高中新课标,每一个模块的前言和最后一大段话,要仔细阅读,这大概是真正的立意所在。否则,你就不明白为什么这样设计。

 

 

    改革有时会出现结果和初衷完全不同的情况。高中课标这种专题形式的,有可能使各种教材完全不一样。比如:选修课“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要求“了解19世纪以来文学的主要成就”,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音乐作品,等等。这里弹性比较大,写什么?可以完全不一样。专题的题目一样,内容选择可能不一样。专题形式内容可以偏,可以深,可以广,也可以浅,可以长,也可以短。可开拓的空间比较大,如果处理不好会有麻烦,会产生很多现实问题。

    另外还有一个知识密度的问题。课标要改变繁、难、偏、旧,但也产生了一些新的繁。知识密度太大,举一个极端的例子,历史(Ⅰ),第2个子目“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要求“列举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这里至少要说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这些内容不要说1个课时,两个课时能不能讲清楚?密度大不大?再比如历史(Ⅲ)中的专题“2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第三个子题要求“知道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文学成就,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不光是成就,还有特色,这用1节课,或两节课,我给你5节课,你能完成吗?密度大不大?教材怎么编?一般来说,一节课的课文文字在1500字左右,很少超过两千字,你怎么从诗经写到明清小说?作品、作者要说吧?不说内容怎么介绍特色?我的想法,这个处理权交给老师,有些可以变成活动,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还有重复的问题。比较典型的是孙中山,历史(Ⅰ)中要讲“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要讲孙中山,历史(Ⅲ)中又有“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在选修课(二)又有“孙中山关于民主的主要论述”,选修课(四)又有“概述孙中山推翻清王朝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主要史实”,两门必修、两门选修同时都涉及孙中山的事迹、孙中山的思想,是否重复?再比如历史(Ⅲ),要求“知道相对论、量子论的主要内容”,涉及爱因斯坦;选修(四)中又有“了解牛顿、爱因斯坦……主要科学成就”,还要讲相对论,同一个知识重复。教育应该选择最优化的方案。重复是否必要?

    还有一些新的内容,如历史(Ⅲ)要求“以网络技术为例”,历史课讲网络技术,对很多教师来说是新东西。选修课中有三星堆遗址,也是新内容。教师确实要不断学习,不断充实。新课标将历史贴近社会、贴近现实,扩展了历史的领域。

    新的高中历史课标形成了自己的新的结构和系统。这个系统的内在联系是什么?这需要认真领会。否则,这节课讲中国现代,下节讲世界古代,这种跳跃怎么过渡、怎么理解。总之,历史教学工作者要在推行新课标的过程中,多学习、多思考,勇于实践,迎头赶上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掌声)

    方骏:王先生,课标讨论都征询了哪些人的意见?

    王斯德:有高校的老师,中央党校、文献研究室的人员,中学教师、教研员,初中课标还召开过学生的座谈会,高中学生没有召集过。

    方骏:香港的高中课程方案搞了三稿。2001年推出一稿,有很多新的东西,反响很大,很多教师反映教不了。第二稿在2002年10月,改了很多,基本内容教师可以胜任,2003年最后一稿顺利通过。教师的适应过程很重要。

 

 

    (讨论不录)

    聂幼犁(华东师范大学教科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市教材审定委员会成员、上海历史教学研究会会长、上海高考历史命题组组长):刚才小兵的发言我很赞同。改革很大,风险也很大,但冒些风险是值得的。都有与时俱进的问题。那怕这一步迈错了,也要迈。你把这沉闷的气氛打破了,就是历史的功劳。不能保证每一步都是对的,都很稳当。一统天下、一种格局,在前几次课改中都没有触动,这么多年没动,现在动一下,很多老师不适应,也是正常的。你要花功夫去学嘛。好在改革宣传20多年了,大多数人都是赞同的。极端反对者很少。大多呼吁加强教师培训。课标再完善也要靠教师去转化。教师是教学之本,课程之本。没有好教师哪来好学校?哪来好学生?教师为本,是本钱;学生为本是根本的宗旨和目的。这两个为“本”不能混淆。教师培训非常迫切、重要。课标这种古今中外一起讲的专题,要求知识面很宽。好的课标、好的教材,也要好的教师去教。否则,歪嘴和尚念经,把经念歪了。

    我的发言已有提纲给大家,有几点解释:

    关于历史教育的内容,不应只强调中华民族的优点,要讲失误和不足。不必担心讲缺点学生就不爱国了。现在的学生生活在开放的社会。不像我们当年生活在封闭的社会里,傻乎乎的。老师讲什么就信什么。对现在的学生,你一味地讲好,不讲不足,只讲别人的不足,肯定不行。


    要讲现代化中主要国家经济建设的特点和成败经验。现在的学生能够直接感受到经济建设中遇到的现实问题。择校的压力实质是就业问题。学生能够看到父母、亲属中的下岗现象。就业与失业在工业化进程中许多国家都遇到这样的问题。历史教育中没有这样的内容。当然,我也不是说一下子加进去。但历史的经验的东西,学生想知道的,我们现在的课本里没有。高考过后,很少有学生把外语课本丢掉的,留着还有用。但有把政治课本扔掉的、把历史课本扔掉的。没用。它学的时候是被迫的。不重视历史,是因为历史没有给孩子们智慧。

    关于中学历史教育的目标。历史知识是讲不完的。不要样样都教给学生。英国的办法是规定一些内容,还有国别史、断代史由学校去选。前提是历史教育的目标是什么?从史学角度看,很多内容都重要。但要从中学生的实际发展阶段考虑。“学史使人明智”还须明智地学史。“授之以鱼,不若授之以渔”。思想方法是最最主要的。我们呼吁好几年了。现在还有些课本和试题,要求学生评价林肯、评价毛泽东,他连第一手材料、第二手材料都分不清,怎么评价?很多老师叫学生评价拿破仑,老师是否能分辨出课本中,哪句话是编者带有观点性的介绍,哪句是客观的描述?最基本的取证都不知道,就让学生下结论评价,还要考试,这样就把学生思想弄僵化了。思想方法问题绝不是抽象的。历史讲不完,真正学生能用的是思想方法。把思想方法教给他,受益无穷。毛泽东多次讲过,学马列主义要学立场、观点、方法。我们为什么不把史学特有的一些方法交给学生呢?

    关于中学历史教育的准则。我强调的历史教育特殊准则。包括历史课程标准在内,我们照搬教育的一般准则比较多,当然这也没错儿。那么,历史教育本身如何区别于语文、政治呢?历史教育本身的准则强调不够。

    历史不是Science牞不能轻易下结论。历史要重证据,要强调“史由证来,论从史出”。在基础教育中,特别注意帮助学生形成证据意识与认证能力。课程改革不仅是标准问题、教材编写问题,与课程有关的教师都要考虑课程的再开发问题。另外,要让学生听到对历史解释的不同声音,让学生懂得多元理解,要重视并抓住学生突然冒出来的思维“火花”。在上海,一位老师讲唐朝对外关系一课,学生就问当时对外交流有没有翻译?这么多翻译谁培养的?学生有很多思维“火花”,历史教育应该鼓励思想“火花”。

    (聂幼犁讲话全文见本文后)

 

 

    杨绪敏(徐州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我们现在要求中学教师去适应课程改革。但高校现在培养出来的,仍然是新教师、老观念。出去很不适应。师范大学中的教法课还是老一套,各级师范院校的领导,脑子有没有新课程的概念?师范教育跟不上去。培训现在很重要。上面动作很大,逐级到下面就递减了。尤其到农村,推行起来相当困难。江苏苏北的教师月工资四五百元,根本谈不上网络教学。

    有人插话:我是中学教师。每周高二、高三十几节课,聂教授你说的我赞同,但高考不这样要求,标准答案就那么几行字,你答上了就有分。我们就看高考怎么考,我们就怎么教。

    聂幼犁:评价必须改,评价不改一切都会落空。游济荃(济南教育学院):今天这个会是非官方的、民间的谈坛。但是非常符合实际需要。我今天就有很大收获。聂老师刚才讲,多好的课标,多好的教材都要教师去实现的。教师培训非常重要。国家级培训非常重视,省级就差点儿了,市一级就走过场了。济南市中区去年培训明确说没有钱。今年好一些,讲半天课给100元。暑假培训两天,半天讲新课标解读,半天讲教材分析,半天讲座,再看一些教学录像,就算培训过了,可以上岗了。初中新课程在实验区中确实成绩突出,但实验区的人力、物力条件,重视程度,等,推广以后就不见得有典型意义。教师的培训落到实处关系到改革成败问题。叶老师、聂老师你们都是说话有影响的人物,你们应该给我们呼吁、呼吁。(众笑)

    叶小兵:您讲的,和刚才讲的教师工资等问题,这是社会问题,不是教育的问题。有的培训费也划过去,不知谁折兑走了(众笑)。这是社会问题,教授说了也不管用。还有刚才那位老师讲一周十几节课,你问问香港的方先生,香港历史教师一周三十几节课,对不对?(答:是)这些问题都是社会问题。我们讨论课程问题,怎么积极投入的问题。比如师资,几所师范大学现在都在研究,多种模式的。这次课程改革是全方位的,肯定要推动高等师范院校的教学改革。现在的师范生毕业即落后,毕业后就得培训。课改对高等师范也提出了挑战。我们常说,机遇与挑战,还有一句,机遇是留给那些有准备的人的。我们今天讨论课程问题,对有些中学教师来说,可能是2008年才会真正用到新课标和新教材。但是,你知道这个信息后,现在就做准备,别管它培训不培训,我要做知识的储备,教育理念的转变,那么,你就会出成绩、出成果。改革肯定会损害一部分人的利益,但也给有准备的人提供了机遇。只要你喜欢干这行,你就要多学习,跟上发展。高中新课标36个模块,有的分量大,也有份量小的,它给实际操作留下很多课题。

    (讨论热烈,有争议)

    另一位中学教师:我刚听了一天就觉得很有收获。可惜这个会没有记者来报道。(众笑)上午朱汉国先生讲,未来高中的历史课时地位与物理、化学一样,但是,实际上要赶上物理、化学的地位很难。历史学科在中学教育中很低啊,被称为副科、小学科啊。

    叶小兵插话:能不能换位思考,历史为什么要当主科呢?当副科有什么不好呢?

    方骏插话:从全世界各国看,历史不可能做为主科。

    我的意思是要说,要呼吁历史教育的重要性。历史教师自己要振奋精神,搞好历史教学。


    有人插话:对。学科地位不能决定一切。有很多历史教师成绩非常突出,在学校就很有地位。关键还在于自己努力。比如在座的陈庆军先生,当老师时三十几岁就被评为特级教师,又当过市教研室主任,市教委副主任,现在办私立学校,成就也非常突出。

 

 

    10日上午。

    李德藻(重庆市巫山中学特级教师):我研究了人教版、北师大版、川教版教材。这些教材都努力体现了课标的精神,许多设计令人耳目一新。在研究中,我认为有如下几个问题很重要。1搞清课标构建的体系是搞好课程建设的重要前提。这个问题搞不清,有可能走老路。新课标构建的是什么体系呢?是按学习主题方式呈现的人类文明渐进的知识体系。这与当前使用的大纲和教材不同。现在的教科书是按社会形态的时序性按章节编排,强调的是按社会形态的时序性演进,按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加以介绍,呈多链式知识网状结构体系,重视因果链接。新课标按人类文明演进的主题编选内容,强调内在的联系,对非主题的内容具有排斥性,弹性小,呈围绕主题的向心性聚合状态。凸现文明演进的航标亮点。用大步流星的方式展现出来。比如初中新课标的古代主题:“中华文明的起源”、“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统一国家的建立”……这些主题显然是对中国古代不同时段的集中概括。“中华文明的起源”只要求知道元谋人、北京人和河姆渡、半坡遗址的原始农耕文化特征,它不像传统的体系,要求知道氏族、氏族公社,阶级的产生等等,它注重文明的起源。学生能知道史前时期祖先最早的生存方式及其对中华文明产生的影响。它舍弃了传统的许多内容,构建了一个新的体系。高中课标的专题安排,也要从它设计的角度和主题方面去理解。对课标不能用局部眼光去看。

    2围绕主题、突出主题是课标建设的视觉要求。按学习主题呈现学习内容是新课标的重要特点。主题意识是本轮课改特别强调的课程意识。这是一个基本理念,由此可以改变繁、难、编、旧的现象。比如“统一国家的建立”,将陈胜、吴广起义置于与统一国家建立的关系中。要从主题去理解内容。脱离了主题就脱离了课标。如课标没有列入“文景之治”,也没有东汉王朝,从传统角度看似乎是课标的一大失误,但从学习的主题看,是统一国家的建立孕育了文景之治,文景之治不过是统一国家的循环。“统一国家的建立”与“大一统的秦汉帝国”,二者有所不同。前者要求知道何时形成、怎样形成统一国家的,怎样巩固发展的;后者则指向秦汉帝国,要求全面知道这两个王朝的建立和灭亡。二者内容不同,主题也不同。主题意识非常重要。又如“商鞅变法”,可以从各个角度强调,如对秦统一的作用,对阶级关系的变化、社会形态的变化、重农抑商政策对中国社会的长远影响,等等。但从课标的主题看,商鞅变法被放在“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统一国家的建立”主题之中,因而,重点应放在郡县制的建立和小农生产方式确立,是统一国家的基础方面。这样才能紧扣主题。

    3认真研究课标对知识要求的表述。课标是教材编写的依据。课标对知识表述的色彩应十分注意。以陈胜、吴广起义为例,过去大纲对陈胜、吴广起义的情感色彩表现十分强烈。强调“第一次”、“推翻了”等等,但新课标中只要求“知道”,重点放在与统一国家建立的矛盾中。《课标解读》解释说,这是统一国家内部矛盾的总爆发。它发生在统一国家建立之初,意味深长。将起义放在统一国家建立的矛盾中去分析。统一是积极的,但统一并不是完美无缺的。起义则是社会进步中不可避免的对立与矛盾的产物。课标不再要求我们尽力去歌颂陈胜吴广起义的正义与伟大,只要求我们深入探讨社会矛盾的对抗和冲突怎样随着社会的进步而尖锐化,社会矛盾为什么会随着社会的进步而增强。不同角度的理解会得出不同的结论。陈胜吴广起义与西汉王国问题都属于巩固统一的问题。反秦起义发生在战国的六国地区,也说明这种抗争的性质与统一反统一、集权反集权、法制反法制有关。郡县制与分封制之争,以及焚书坑儒是统一中的矛盾在上层的反映;陈胜吴广起义则是下层的反映。从起义的主体看是农民起义,但陈胜也是裂土而王,反映了战国遗风。随之响应的起义更是大多继承了六国衣钵,想要恢复战国的格局。这不是进步,是反动的。但其积极作用也很明显,就是对汉初政策的影响。

    4与时俱进,对历史做出时代的解读。从内容方面,怎样评价历史,用过去现成的结论不行。如对王安石变法,是激进的还是保守的?从商品经济发展的角度看是保守的。摧抑兼并,就是只允许政府敛财。又如夏朝的建立,传统观点认为阶级的产生,为了维护阶级的利益而建立了国家,但是,北师大版教材将其放在大禹治水的背景上,我认为很有道理。马克思就认为东方国家的建立,如埃及、印度都与大规模水利建设有关。大禹治水的规划如果没有国家的建立就无法实现。堵的办法是从氏族公社的利益考虑,疏导的办法则要从整体考虑实施。治水与社会生产密切相关。我们必须用批判的眼光看过去的结论。谢谢。(掌声)

 

 

    陈光裕:(天津咸水沽一中特极教师)我的文章原是在2000年国家骨干教师培训班学习时做的论文,导师是马世力教授,原文一万四千多字。当时看到香港文达版教材觉得有很多长处,从理念、内容和版式都觉得耳目一新。用我们的教材比较,当时觉得它也有很多缺陷,如称太平天国是“民变”,等等,还有些问题,阐述比较中性。我现在的看法也有些改变,在此不多讲了,希望和大家多交流。

    方骏:香港教材印刷质量确实很好,但也有很多缺陷。有些配图与正文没有多大关系。


    叶小兵:一般认为评价教材,第一是科学性。我认为是可读性,首先是给孩子读的,学本,适应孩子读。历史课本可读性包括很多方面。图的配合,如五代十国,很乱,可能有些老师也搞不清,但又不能不叙述。这一部分不配图又显得与其他版面不协调,于是选一张五代十国某个皇上的墓,与课文毫无关系,但起到烘托历史气氛的作用。也不是让你学习的。图的作用有好多种,有的是紧密配合课文,有的就是让你建构历史形象,有的是为了引发读史兴趣。有不同的功能,也不乏商业运作,好看。香港的教科书都用铜版纸,制作很精美。但文字叙述很简单,为了应付考试都列成一二三。

    嵇成中(深圳市福田区教研员):我们从2001年进入课改,给我们带来很大变化。首先是学生学习状态的变化,由被动到主动。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提高了。深圳很多学校都配置了足够的电脑,有些班每个学生都有手提电脑,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超过了教师。学生交流表达、置疑创新能力也得到提高。在观摩课中,学生会向旁听的教师提问题,这在以前是不可能的。教师变化很大,在课改中,教师职业的不可替代性得到增强。过去讲医师、律师、会计师,都是专业人士。但若说教师是专业人士,很多人不以为然。因为,过去很多人都可以随意改行做教师。课改以后不行了,如果没有经过训练你就当不了教师。课改提高了教师地位。从秋季开始,我们将进入综合课的试验。

    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很重要。深圳有很多高级教师、特级教师面对课程改革比刚毕业的教师转变的难度还要大。有些人宁可去教传统课。课改拒绝平庸。平庸主要指思想的平庸。我们调查过,有些教师多年来没有系统读过一本教育专著,没看过专业杂志,这是很严重的问题。

    教研方面我们以校为本。以学校现状展开教学研究。形式主要是理论学习、研究交流、案例分析等等。教育部提出不培训不上岗,先培训后上岗,这是必要的,但实际上更多的问题是在教学实践中才能遇到的。大量的问题要在教学实践中研究解决。各校情况不一样,统一的教研活动可能解决不了。以校为本,要重视学术引领,拒绝理论就是拒绝进步。第二,提倡“龟兔同盟”。龟兔赛跑,第一次乌龟赢了,有偶然性;第二次再赛,肯定兔子赢;第三次乌龟提出不能按兔子指定的路线跑,途中遇到一条河,乌龟虽然跑的慢,但有渡河的本领,兔子只能望河兴叹;第四次,兔子提出合作,发挥各自所长,跑的时候,乌龟爬在兔子身上,过河的时候,兔子站在乌龟背上。这个寓言提出的是合作交流。高考竞争的时候互相封锁。课程改革要提倡合作交流。

    课堂教学课题化也很重要。研究的问题要与教学有直接联系。要建立问题意识。

    关于高中课改我们首先做大量的认同、宣传工作,为即将开始的改革做准备,争取社会的关注和支持。广东省2004年进入高中课改,2007年高考自行命题。广东准备把广东建成课程改革的基地,考试评价制度改革的基地。(掌声)

    有人问:学校自治你提了一下,能展开说一下吗?

    嵇成中:新课程将赋予学校充分的自主权。据经济合作组织调查,全世界各地的学校,一个学校自主权的大小与办学的效益成正相关。自主权越大,办学效益越高。新课程改革赋予学校充分的自主权,当然是在遵守有关法规的前提之下。

    陈庆军(山东现代实验学校校长):我想就新的高中课程标准谈些看法。最大的优点是新的课程理念和课程思路。优点就不多讲了。课程改革是很复杂的工作,受到各方面的制约。我曾经参加过教学大纲的修订工作,有这方面的体会。有些因素是专家不能解决的。高中新课程标准中,有些内容的选择回避了对高中生来说是比较重要、非常需要的内容。中央一再提解放思想,但到具体问题上总是反映出“左”的影响。特别是选修课,应该更宽泛一些。感觉一些更有用的东西没有列进去。比如,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初中讲了,高中还要讲这些内容,而选官制度、监察制度没有列进去。重复多,新的少。在内容上似乎知识太少。理念上是先进的,具体规定又显得保守。

    课程改革最大的障碍是考试,特别是升学考试,如果考试制度的改革不解决,课程改革新的理念再好,措施再完善,最终改革还是不会到位。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提出要“全面实现历史教学的评价功能”,我想是否改为优化考试功能更好。考试对改革有积极作用,搞不好也有消极作用。其实,这也是教育的规律,就是考什么就教什么,考试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我认为,高考的出路在于放权,放权给高校。这可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是如果不解决,应试教育就避免不了。关于教科书怎么编的问题,学生负担重不重不在于课本的厚薄、知识点的多少,在于考试的压力。

 

 

    任世江:我想把新课程标准下几种初中版本及其学生用书做一些比较。我目前看到的有人教版、北师大版、华东师大版、岳麓版和四川教育版五种版本的初中历史教科书。这些教科书较之过去的课本都有很大的进步,都比较好看,印制质量都非常好。这是非常可喜的。编教科书,我认为科学性还是第一位的。科学性的实质是求真求实。教科书要引导学生探究、置疑,要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首先在编写中就应该体现求真和探究的精神。从这个角度来看,几种版本各有不同,还有可改进的地方。第一,教科书应该尽可能地告诉学生史实的来源。教科书是在重新写历史,不可能没有结论的东西。讲史实也是在讲结论。为了表现历史真实,几种版本在配图上都下了很大功夫。比如北京人,有的配上考古挖掘的现场照片,有的配上头盖骨的复原像。对北京人的描述大体与旧教材一样。但川教版加上了一句“根据化石材料,可以复原北京人的模样”。这句加的好。它告诉了学生认定几十万年前历史的主要依据。还有关于二里头出土的青铜器、陶器,它在图下文字注上说:“很多学者认为,这两件器物是夏代的遗物”。显然这句话是留有余地的。历史实际上有很多有待认识、研究的。现在的认识程度是这样,就不要说的太死。将依据告诉学生,培养学生探究的意识。历史是重证据的。重证据的思维习惯在市场经济、法制社会中是非常必要的。根据什么认定的史实,由简单到复杂,逐渐地向学生渗透,使他们形成追求证据的思维习惯,才能不盲从、不唯书、不唯本。再比如,介绍到甲骨文,有的版本说,目前能认识一千多个字,有的版本说,近两千字。实际上大家都知道,对甲骨文的研究,有些并没有产生共识,那么,教科书上就不能武断地下结论。教科书的文字表述比插图更重要。

    第二,教科书应该尽可能地客观地阐述历史。求真求实的表述,在文字写法上大有讲究。教科书惜字如金,有时加一句就客观,少一句就易形成错误的印象。现在电视剧有一种“皇帝情结”,好皇帝是天下大治的关键。殊不知,好皇帝也要有一批治世能臣相佐。汉武帝时期国力强盛,过去课本归结为汉武帝的雄才大略和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事实上,还有一批大臣发挥了作用,使政府职能,使中央集权的优势得到充分的发挥。如盐铁专卖,常平仓等,桑弘羊有很大功劳。教材可以不必提桑弘羊,但有的版本加上了一句话“根据臣下的建议”就非常好。皇帝能倾听意见,决策正确就不得了。但具体方案不都是他想出来。全归结为一个人,就逐渐形成了皇帝情结。

    第三,教科书应尽量采用学术研究的新成果。成果指达成共识的,至少还没有新的证据能推翻的结论。史学界有一种现象,有人拿出证据说明了的问题,但还有人仍照旧说,充耳不闻。历史教科书不能这样。要尊重学术研究。而且几种版本不应分歧太大。比如是禹建夏、还是启建夏,现在的版本就是两种说法。还有关于对孔子“仁”的概括。有的说“爱人”是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爱惜民力;有的则解释为做人的道理,还有的版本表述为互相爱护。孔子的思想研究这么多年了,那个说法更准确一些?刚才说的甲骨文也是一例,到底认识了多少?

    几个版本都配有学生用的练习册,名称不一样。按新课标的精神,练习册已有了质的变化,不再是习题集了,加了很多故事,趣味性增强了,符合学生心理。几种版本的配套教辅,差别也很大。从定价上看,高的达到930元,低的只有150元。从量上说,9元多的至少有十五、六万字;150元至多容纳3万字。如果把答题空都减去,也就1万多字。显然编写思想不一样。我赞成增加故事,学历史就是要多读一些,课本容不下,放在练习册中,是一种形式的转变,并不增加学生负担,但关键是选材要有标准。应选那些故事性、思辨性强的史事。如果没有标准,选材就杂了。比如秦统一,荆轲刺秦王的故事都没有选。这个故事讲了一千多年了,至今张艺谋的电影《英雄》还有人提出质疑,到底谁是英雄?又有故事性,又留下思考的问题,学生可能一辈子都忘不了。

 

 

    10日下午。会场一致要求王斯德先生发言。

    王斯德(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人文学院院长,《中学历史教学问题》杂志主编,教育部中学历史课程标准研制组副组长、新课标华东师大版初中历史教科书主编):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时代背景从世界角度看,一是科学技术飞速发展,高科技手段已经广泛运用于各个领域,二是国际竞争加剧,经济全球化已经呈现,国家与国家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既相互竞争,又相互依存。我们这个时代还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中,有的过去不很严重,有的是过去没有的,现在却产生了。比如,核威胁、核武器,这是当前人类面临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现代战争如果是核战争的话,以现在世界上的核武器,有可能把人类消灭掉。还有生态环境问题等。所以,一方面是社会发展,人类进步,一方面是整个世界并不太平,充满了矛盾、充满了挫折、充满了危机。如果听任这些问题发展下去,人类今后能否继续生存、发展下去就将成为问题。人类精神生活也产生了问题,包括人文精神的淡化、人类的异化等。也就是说人的全面、健康发展遇到了许多新问题。从中国来讲,我们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社会转型,即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问题,面临中华民族复兴这样一个任务。所以,无论从国际,还是从国内看,当前我们生活的时代,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时代。

    在这样一个时代,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人,也就是我们未来的社会交给哪些人来管理,这是一个重大的问题。新一代人,他们应具备什么素质,也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问题。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这个问题我们必须解决。对这个问题目前是有争论的。我认为,应抓住几个要素:一是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二是竞争精神、竞争能力;三是要学会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学会平等待人,与他人合作、互助,共同发展,这些问题很重要。

    过去,在讲到国家间关系时,我们要么强调合作,要么强调竞争。强调竞争的时候就针锋相对、寸步不让,现在这两个极端恐怕都不行。过去,国际间矛盾的处理,也讲到国际主义,但国际主义还主要是从意识形态方面讲的,主要讲无产阶级要发扬国际主义,而不是从人类的角度来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现在国家与国家之间,应该强调从人类整体利益出发来处理一切事务。“人类的利益高于一切”,我认为这话是对的。但在实际行动中,每个国家的统治者是否能做到人类的利益高于一切,那就不一定了。“人类的利益高于一切”,这是理想,我们应该朝这个方向努力。国际上的行为主体是国家、民族,因此,考虑爱国主义、本民族的利益是天经地义的,就像每个人行动时,也要考虑自己一样,但是只考虑个人不行,也要考虑国家的利益,也要考虑人类的利益。所以,新的时代培养什么样的人,关系到人类的前途命运。通过巴以冲突,可以看到巴勒斯坦的一些人是如何教育下一代的。还有,日本曾经侵略过我们,我们不能忘记这段历史。但我们不能仅仅是记住,记住以后怎么办?这才是重要的问题。我们记住这一历史,根本的是要和平,包括日本人也是这样。所以,应首先考虑以什么教育学生。我们所进行的课程改革,包括教科书的编写,都一定要先考虑这个问题,考虑清楚了,才能潜移默化地渗透在教科书里面。


    我们提倡教材要编出新的水平、新的知识,我以为,根本的问题是体现时代精神。体现时代精神至少是编写教材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教材的编写能科学地体现时代精神,那一定是有水平的教材。历史学科体现时代精神要解决的问题很多,这里有一个认识问题,实际也是个老问题,即:为什么学历史?学习什么样的历史?怎么学历史?这三个问题无论是编写教材还是上课,都必须弄清楚。对这三个问题,不同的时代会有不同的理解,体现的内容也就不一样。

    先谈谈“为什么学习历史?”也就是学习历史有什么用,有什么功能。

    从宏观上讲,我认为历史学科是一个反思的学科、反思的科学。人类在发展过程中是很需要反思的,人类需要自己认识自己。历史学科就是要解决这个问题:人类从哪里来的?现在在何处?将来到何处去?历史学科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让人认识自我、反思自我、矫正自我、超越自我。历史学科是启迪人们思维的学科,表现上是为了讲清过去,实际上是为了现在,为了将来。历史虽然是过去的事情,但历史并没有完全死亡。历史的很多东西都存活于现在的生活中,存活于现在的思维中。历史学是我们认识自己的一种科学。马克思曾经说,人们是在一定的既定的历史条件下创造历史的。这就是说,我们创造历史是在继承已有的历史条件下的创造,割断了历史,忘记了历史,不可能很好地创造历史。我们学习历史的最大目的,是对人类前途命运的关怀。

    具体地讲,学习历史大概有两个功能,一个是“资政”,一个是“做人”。“资政”是个别现象,是总结历史经验把国家治理好。“做人”是普遍的,学习历史也可以学到许多做人的道理,正反两个方面都有。现在我们中学历史教学中,将一些反面人物去掉了,我认为不好,应该让学生在比较之中学习。无论是“资政”还是做人,时代性都很强,都应体现时代精神。比如“资政”,过去讲“资政”主要为少数统治者服务,《资治通鉴》主要给统治者看,给皇帝看,现在讲“资政”,要讲每一个公民都要参政、议政,参与治理国家。

    下面再谈谈“学习历史学什么?”从中学历史教学讲,至少应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从基础教育的目标讲。基础教育是公民教育,要学习每个公民最基本的素质要求决定要学习的那些东西;二是从历史学科讲,那些最基本的知识,最基本的知识不一定是最经典的;三是在你所处的这个时代里面比较有意义的知识。还有个问题,牵涉到每个教师,每个编教材的人:我们对历史如何看。我们讲历史、编教材,首先体现的是我们对历史的总体把握,也就是说,你认为历史是什么。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在明确上述三个方面的目标后,从宏观上讲,就将知识体系的框架搭起来了,从微观上讲,就能够比较好地确定知识点。

    宏观上讲,过去基于我们的认识,知识体系的框架是王朝体系。改革开放后有了新的变化。一种以人类现代化进程为体系,一种是吴于廑先生的从分散到整体。那么,如何来构建学科体系,我的看法,从历史本身看,世界上一切都是历史,空间发展也有历史。我们所讲的历史是人类社会的历史,是以人为中心的。问题是从什么角度来看历史,有从生态的角度看,有从阶级斗争角度看,有从生产方式的变化看。我以为,人类社会的历史应该是人类为生存、为发展的历史。人类在不同的历史阶段碰到的根本问题都是如何生存与发展问题,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会碰到不同的问题,以不同的方式解决,有的解决得好,有的解决得不好。这些为人类认识自身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内容。人类为生存、发展而斗争是整个社会的活动,应该研究其特点。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关于政治,就目前制订的历史课程标准,人们就有不同的理解。有人认为,你们淡化了政治;有人认为政治性太强。政治本身是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没有人能脱离政治,政治不是淡化、强化的问题,过去是把不是政治的问题也说成是政治,是将政治泛化了。对于政治,需要讲的还要讲,应如实反映社会政治的实际情况。因为社会的发展是不平衡的,有的时期政治是处理问题的主要手段,经济、思想文化次之,有的时期又是经济或文化为主。各个时期、各个国家也是不同的,应该实事求是地反映,不能一说政治重要什么都是政治,一说经济重要什么都是经济。

 

 

    微观上讲,就是知识点的选择问题。我国正进行的基础教育改革就是要改变以前的“繁、难、多、旧”的弊端。以前的中学历史教科书基本是大学教科书的浓缩,这次课程改革删减了一些内容,大约删掉了2/5,幅度很大。应该给学生哪些知识,为什么要给这些知识,哪些要删,哪些不要删,反映了我们对学生的看法,也反映了我们的历史观。举个例子,农民战争、农民起义,中国是发生最多、也是最大的,要不要删,争论很大,最后初中课标古代史只剩下一个陈胜吴广起义,近代是太平天国反对外国侵略。还有,讲农民战争讲什么?过去讲农民战争的必然性、正义性、胜利的原因、失败的原因,研究怎么去搞战争;讲影响、结果,从农民战争的角度讲农民战争,是造反有理。现在讲农民战争,应该从社会稳定的角度讲,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社会为什么不稳定,如何动荡?历史是过去的事,研究历史的是现代的人。今天要站在时代的高度认识过去,这并不是实用主义。还有,早期资本主义怎么讲,也有个时代性问题。过去我们主要批判早期资本主义的野蛮性、黑暗性、腐败性,早期资本主义确实有野蛮的一面,但资本主义的发展不是一下子成功的,也有一个从低级到高级的过程。野蛮性要讲,但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转变是社会在前进。应该讲,在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的社会转型期遇到哪些问题,是如何解决的,要总结经验教训。还有关于亚非拉革命,过去讲亚非拉是怎么取得独立的,现在编教材,应着重讲独立后,走什么发展道路,建立什么样的国家模式,怎样在经济上获得发展,重点放在革命以后怎么办。

    历史学科的时代性,还应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如何正确地重现历史,当然完全重现是不可能,但要尽可能地靠近历史,不能歪曲历史;二是怎么解说历史,怎样重新认识历史,这是时代性很强的问题。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人,解说历史是不一样的,现代人要站在时代的高度来审视历史,解释历史,科学地总结历史经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培养富有时代意义的历史思维。研究历史一方面要强调时代性,一方面要防止随意性,不能玩弄历史,历史是相对稳定的。编出的教材要有时代性,反映时代气息,一看就知道不是50年代编的,不是10年前编的,但也不能有随意性,要相对稳定。这两个方面如何处理,是编写教材要考虑的问题。历史学科的时代性还体现在,要学习国内、国外的最新学术研究成果;建立学科发展的机制,进行多学科的渗透、交叉,尽量引进相关学科的理论、方法,包括一些内容;再有,引进现代教育手段、方法。
    关于这次课程改革的时代性问题,因时间关系不再讲了。

    (王斯德先生发言后,讨论十分热烈,有人要求王先生继续谈“怎么学历史”的问题,有人建议王先生整理成文章发表)

    与会学者还就“中学历史教材改革了,大学教材怎么办”进行了研讨。还有学者指出,对于中学历史教育的功能还应进一步研究,不要给中学历史教育赋予过多的使命。学习历史是为了了解过去,认识现在,展望将来。“展望将来”值得考虑,了解了历史不是什么问题都能解决的,别说将来,就是当今有些问题也不是了解了历史就能解决得了的。

    (11日全天,会议组织代表考察。会议结束。)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