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课程建设 >> 正文
对中国影响最大的十大历
高考辅导怎样分析历史事
高考辅导怎样分析历史事
高考辅导如何解答历史选
高考辅导高三历史总复习
高考辅导之怎样解答历史
高考辅导之怎样做历史简
高考辅导之怎样解答历史
高考辅导之怎样解答历史
优秀历史试题设计一:台
最新热门    
 
追问历史教育的社会价值——中学历史教学的目的和任务笔谈

时间:2009-10-18 17:18:56  来源:诸葛众
 

追问历史教育的社会价值
  ——中学历史教学的目的和任务笔谈

  ●历史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它始终以人为中心,以追向历史对于人的意义、价值和存在本体为己任。
  ●历史教学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需要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观念。
  ●任何削弱或抛弃中学历史教育的做法都将产生不可估量的严重后果。
  ●历史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人格教育。人格教育也需要历史教育。
  ●以德育人,以史育人,是历史教育进行民族自尊心和健全的国格人格教育的重要途径。

 

历史教育的重任:铸造民族精神 培育国民意识

文/陶旭东

  英国作家塞缪尔·斯迈尔斯在著作中写道:“每一个民族和每一个个人一样,要维护自己的品格。在一个制度化的政府统治下——每一个阶级都或多或少地行使自己的政治权力——民族的品格必然依赖于多数人的道德品质。决定个人品格的道德品质也决定着民族的品格。如果一个民族的品格不是心胸宽阔、忠贞、诚实、善良和勇敢,那么它就会被其他民族所轻视,在世界民族之林中无足轻重。”综观世界教育发展史,各个国家和民族都把培养民族自尊心和国格人格意识作为学校教育的首要任务,都把历史学科作为进行这方面教育的重要渠道。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建设以中华民族文化精神为主体的精神文明,培养青少年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国格人格意识,是更为艰巨的超越物质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近年来有损民族自尊心和国格人格的报道屡见不鲜,例如某些小商贩在街头兜售当年日本帝国主义对外进行侵略战争的武藏号军舰模型,有的老板竟然以殖民主义统治时期澳门的外文名字为自己的酒店命名,更有甚者一些见利忘义者在有的旅游区让游人穿上侵华日军的军服和佩带军刀摄影留念,这些触目惊心的事实使我们感到痛心之时,同时也促使我们深刻反思社会、学校乃至历史教育在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国格人格方面缺少了什么?能做些什么?
  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国格人格是全社会的共同任务,中学历史教育在培养青少年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国民道德品质方面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目前社会上一些人身上出现的丧失民族自尊心和国格人格的行为,其原因多种多样,从中学历史教育教学的过程和作用进行思考分析,不可否认也存在着相当多的问题。一是课堂教学重视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轻视历史学科以德育人、以史育人的独特教育作用,有的教师继续采用划书背书等教学方法,因而使历史学科的德育功能无从发挥。二是教学方法陈旧呆板,教师对历史事物和人物的评价往往停留在公式化的说教,程式化的分析,记忆性的结论,忽视中学生学习历史过程中的情感体验,由此失去历史教育进行思想教育的意义。三是脱离学生实际和社会生活,课堂教学不善于联系现实问题,不能以历史知识和经验教训指导学生认识、解决面临的实际问题,导致历史教育成为学生心目中可有可无仅仅是应付考试的一门学科。四是历史教科书关于爱国主义和意识形态,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的一些观点、结论,或过于深奥,或不能解释现实社会存在的多种现象,从而造成学生观念上的模糊和认识上的困难。
  正视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积极的对策解决矛盾,培养青少年学生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健全的国格人格,是中学历史教育适应21世纪我国政治经济社会迅速发展,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最根本的教育目标。在教学实践中应当从以下两方面进一步加强铸造民族精神培育国民意识的思想教育。
  首先,历史教育要敢于直面丰富的变化的社会生活,注意结合现实和针对学生实际进行教育教学。在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伴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面对社会生活中存在“一切向钱看”的思想倾向和“黄赌毒”、“假冒伪劣”、“坑蒙拐骗”等社会丑恶现象,历史教育要借助丰厚的史实,使学生认识到从古到今人类社会的历史,是人们为生存而奋斗而工作的发展史,为贪婪而竞争,为追求物质利益而失去信仰理想和仁爱精神,是人类社会的精神生态危机,21世纪的中国在建设高度的物质文明的同时,必须建设高度的精神文明,当代青少年学生不仅要掌握文化科学知识、现代信息技术、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更要以积极健康的人生理想和正确的价值观念应对未来生活的挑战;历史教育还应通过课内外教育活动,使学生学习领会在学校乃至将来在社会实践中应当弘扬的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诸如“仁者爱人”、“成人之美”的友爱思想,“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天下为公”、“修齐治平”的人生理想,“见利思义”、“先义后利”的价值取向。
  其次,要加强民族自尊心和国格人格意识的培育。在信息化社会和学习化社会已经到来,知识经济时代、数字化时代和全球一体化日益走近之际,国际交流日趋频繁,中国和世界联系更加紧密,因此对外交往过程中保护民族利益,保卫国家主权,维护国格和人格尊严,显得尤为重要。历史学科要进一步加强国家和民族意识的教育,使学生认识到“人们对祖国的这种神圣感情是与他们的共同利益相联系的。迄今为止的人类社会,还是按照地域划分为国家的……人们总是要在祖国这个政治的、文化的和社会的特定环境中进行各种不同的斗争”②。在激烈的国际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斗争中,国家利益和国民自身利益休戚相关,强大的祖国依靠广大的国民来建设和保卫,没有强大的祖国就没有个人和家庭的幸福安宁,这是中外历史留给我们的经验教训。近500年来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各方面落后于欧洲先进国家,目前和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相比仍有很多差距,当代中国青少年学生要正视现实,树立振兴国家和民族的雄心壮志,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再写新的辉煌篇章,这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希望所在。历史教育还应该使学生认识到任何一个国家不可能永远保持先进的发展水平,不同发展层面的国家经济文化发展都具有相互补充共同促进的作用,主动学习其他国家人民创造的优秀文化遗产,在相互帮助、互通有无、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的交往过程中促进各自国家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历史教育更应该使学生认识到国与国之间的交往,受到双方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限制,因而必然带来和平共处或者战争侵略、平等交流或者掠夺剥削等问题,中国奉行不分国家大小,不分民族强弱,不论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相互尊重,相互理解,一律平等,友好交往的外交政策。
  总之,读史明理,论从史出,鉴往知来,以德育人,以史育人,是历史教育培养民族自尊心和健全的国格人格的重要途径。
  ① 《新华文摘》2000年第11期,第176页。
  ②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爱国主义宣传教育的意见》,1983年。

 

前车之鉴不可忘 科教兴国当重史

文/戈万章

  历史自成为一门科学以来,就成为人们研究和阐述人类社会发生、发展的具体过程和客观规律的科学。在人类跨入21世纪的今天,我们强调历史的社会功能和存在价值,讨论历史教育的改革趋势和发展方向,难道没有它的现实意义?
  据传新的课程改革将大大缩减中学历史的课时数,又闻教育界的少数“专家”在酝酿论证取消历史科代之以什么“社会科”。果真如此,这将对历史教育造成怎样的严重危害?对我们的国家和民族又将产生怎样的影响?这不能不引起我们深深的忧虑和不安。
  首先,历史教育“明智”功能的削弱,将影响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我们研究和学习历史有什么用呢?这是千百年来许多人曾有过的疑问,也是众多伟人志士不断寻求回答的问题。
  ①不懂历史,就难以从中汲取营养、获得经验和启示。历史作为一门科学,它具有自身的学科体系和广泛的包容性,时间上纵贯古今,空间上囊括中外。过去是现在“前身”,现在是未来的“蓝本”,今日中国是昨日中国的发展,今天之世界是昨天之世界的演变。西人说:“历史叙述过去,但是这个过去乃是现在的历史”,“历史是了解现在的钥匙”。“历史把老人们的经验传递给儿童,若没有历史学,老人也如儿童”。可见,历史是反思之学,是明智之学,我们理应从中总结经验、汲取营养、获得启迪;以前人为鉴,避免重蹈其覆辙,以前事为师,努力获取其教益;从而在振兴中华建设祖国的伟大事业中保持警醒的头脑,能够趋利避害,择善而从。因而,历史具有借鉴资政和启迪心智的功能是不争的事实。“历史象个范例,为我们服务,它告诉我们应该追随什么、避免什么。”在当今世界,历史的借鉴功能越来越受到广泛的重视,表现在历史教育方面,各国都非常重视对广大民众特别是青少年学生进行历史教育。如美国,“中小学历史教学以国家教育部门制定的《历史教学大纲》为准绳,历史课每周有五课时,中小学安排相同。”与之形成强烈反差的是拥有极其丰富历史宝藏的中国,却有些人要削弱甚至取消中学历史教育,不知是出于何种考虑?
  ②不懂历史,就难以揭示社会规律,预示未来的发展。古人唐太宗曾说:“以人为鉴可知得失,以古为鉴可知兴替。”近人龚自珍也说:“欲知大道,必先知史。”这就阐明了历史学的最高层次的社会功能,即历史的揭示社会发展奥秘,预示社会前进方向的独特功能。可见,历史乃治国之学,兴国之学。学习历史可以站得高看得远,立足现实把握未来,高瞻远瞩而又深谋远虑。历史教育的任务之一就是展示历史发展的规律和社会发展的趋势,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去培养教育青少年,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历史感,帮助他们正确认识中国的过去和中国的现实,世界的历史和世界的今天,使之以充分的信心、坚强的毅力、历史的智慧投身于祖国的建设事业中去。如果我们削弱或者抛弃了历史教育,如果我们培养的青年一代不懂历史,其后果将不堪设想,这不仅是教育的悲哀,更是国家和民族的悲哀!美日在尝到了一度取消中学历史课的苦头后,不是加强了历史教育吗?我们不也有“文革”的惨痛教训,难道我们能够忘记吗?
  其次,历史教育“人文”关怀的缺少,将影响国民的综合素质和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
  历史学科是人文科学的一部分,它也肩负着人文教育的重任,肩负着提高整个国民综合素质的重任,这不仅是历史学科本身的独特优势所决定的,也是由下列一些因素决定的。
  ①现代社会呼唤人文精神。当今的中国正“面临社会大转型和经济全球化的潮流,中国素重人文教育的传统有渐遭冷落忽视的危机感,然而,人文主义无疑是人类极有价值的思想遗产,学术仍然是人文思想的源头活水,而人才终究是人文社会的基本要素”。所以,在我国改革开放、走向现代化的今天,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在现代社会进入科技时代、信息时代、竞争时代的时候,人文精神必然成为时代的呼唤。历史以它无可替代的时空内涵和认知维度,给人以心智的陶冶、思维的启迪、能力的训练和情操的熏陶,使人获得一种深厚的人文素养。
  ②祖国复兴需要爱国精神。历史有巨大的育人功能,尤其是爱国主义教育。“史学者,国民之明镜也,爱国心之源泉也”(梁启超)。什么是爱国主义?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固定下来的对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它有着巨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在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和国际环境严峻复杂的形势下,在国家繁荣、民族复兴的过程中,我们迫切需要爱国主义的精神支柱及其强大的凝聚力,来增强公民的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和自强不息的精神,从而为自己国家的强盛、民族的复兴做出努力。历史是爱国主义的最好教材,我们理应充分发挥历史教育在这方面的得天独厚的优势,而不应人为地加以削弱。
  ③人的发展渴求人文关怀。“人”的自身发展应该是全面的、健康的、和谐的,这是人的自身发展的需要,因为良好的人文素养能够提高人的个性修养和生存质量,优化人的认知结构,开阔其思维视野,增强人的气质魅力;因为在现代化、工业化和市场经济的影响下,教育出现了重“应试”、轻素质,重理轻文等实用主义的短视倾向,从而造成了我们的青少年学生畸形发展,人文知识“营养不良”。这就要求我们应“以学生终身发展为本”,培养出既具有缜密严谨、求异创新的科学素质,又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正确的价值观念、积极的人生态度、良好的文化气质等人文素养的人才。
  历史教育的巨大功能是不容置疑的,在科教兴国中是大有作为的,任何削弱或抛弃中学历史教育的做法都将产生不可估量的严重后果。因此,我呼吁:前车之鉴不可忘,科教兴国当重史!我希望:自己的忧虑是多余的;我企盼:历史教育的春天早日到来,因为她必定预示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作为一名普通的中学历史教师愿与同仁为之共同奋斗。
  ① 约翰·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第十六章。
  ②③ 玖恩·维夫斯:《论教育》。
  ④ 赫尔·菲力浦斯:《中美历史教育:共同、相似与差异》。
  ⑤ 王元化:华东师大《大学活页文库》刊首语。

 

史学的魅力在于对人心灵的恒久呵护

文/陈伟国

  在今天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轻视文化、不屑人文教养的现象屡见不鲜。人们把历史已经作为精神的奢侈品,成为附庸风雅的陪衬或点缀。在这种全球化、工业化的洪流中,作为有着独特人文精神传统和以读史著史闻名的古国是否还要历史学?
  现代教育在强调人对社会的适应、强调人面向社会的发展时,却忽视了人的生存本身,忽视了“照料人的心魄”这一教育的永恒使命。常言“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但对灵魂的深入关照恰恰是现代教育最所欠缺的。现代教育强调知识,强调更快更多更对地致知,却没有引导人们对知识赋予应有的人文关怀。历史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它始终以人为中心,以追问历史对于人的意义、价值和存在本体为己任。它通过人类积累的智慧精神、心性精粹与阅历经验传授给下一代,以期使人能洞察人生、完善心智、净化灵魂,理解人生的意义与目的,找到正确的生活方式。
  德国著名历史学家斯宾格勒在《西方的没落》一书中发人深省地写道:“我们若是要研究所有的历史,我们必须先解答一个迄今未提出的问题:‘历史为谁而存在?’”无疑,历史是人所创造的和所独有的,也是为人而存在的。我们常常能在启人心智、促人感悟的历史中寻找到先人留下的借鉴和启迪:人的本质和价值是什么?生命的意义何在?什么是健康美好的人性?我们可以从原始人钻燧取火、农人戴月荷锄归的历史场景中体会到劳动的伟大;从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霍去病“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名人事迹中接受到良好品德的熏陶;我们可以从苏轼一生虽然宦海沉浮,但身处顺境,不骄不躁;陷入逆境,不恨不怨;居庙堂之高,心忧黎民,勤于政务;处江湖之远,尽职尽责,为善一方的心态中感悟到为人应有的达观、充实与平和。我一直认为,一个现代的中学生去阅读一本历史书,包括教材,只有他真切感到他所读的是一本他本人的日记,或是一本对他当前的生存和幸福有益的作品,他才有阅读下去的兴趣,由“论他”变为“论我”。同时中学生只有从史学中领悟到真实深刻的人生,只有从对历史的探寻中,引发出自己的泪水和笑声,只有通过史学拨动了自己的心弦,把个体有限的生涯化进无限的永恒中,他才能体验、领略到历史的风采。当史学成为人对自己生命的领会和意义阐释时,知识就会与热烈的人生相结合,那就会带来极高的学习热情。
  人类天生就有一种历史情结,正如孩子出世要知道自己的母亲,浪迹天涯的游子难以忘却故土,寻根意识、历史意识、家园意识都表现出对历史的依恋。埃及卢克索神宙法老像镌有一句话:“我看到昨天,我知道明天!”到过那里的人,没有不被这句话震撼的。人人都是从昨天走到今到,又从今天走向明天。这种情结不仅仅是简单的怀旧。历史消失的是时间,永不消失的是后人对千秋功业的缅怀。在这种缅怀中,最使人传诵不已的,是作为文化精粹的智慧言论和行为,那种运筹帷幄的大智大勇、辚轹百代的玉想琼思、解颐醒世的妙喻珠联,都能给人一份明智、巧思和良知。史学是石,敲击出希望之火;史学是火,点燃了生命之灯;史学是灯,照亮了人类之路;史学是路,引我们平稳地走向灿烂的明天。
  英国历史学家在《历史的功用》一书中写道:“文官的工作绝不像数学那样单纯与抽象,它处理的是人情世态。历史提供了此种工作的适应背景和训练。”英国人曾说过:“多难的二十年间,左右英国政坛的是英伦中部的两位企业家,最后我们终于有了一位历史学家来担任首相(丘吉尔),总算松了一口气。不管凡人作何感想,历史学家当首相,总算安全多了。”美国一位史学家在《历史的意义与方法》一书中写道:“史学家不是预言家,他没有水晶球,但他能借过去发展而将现代事件的过程作合理的、可靠的评价,也因此可以窥知未来。”
  长期以来,历史课在中学一直处于被冷落和遭歧视的地位。历史教师难免羡慕数学学科的声誉,嫉妒语文、英语学科的待遇。我认为无需辨明、无需感到自卑,也无需证明它的存在。历史就是历史。历史教师虽然很少能够听到“掌声响起的时候”,但我认为历史教学仍不失为一个高尚的和激动人心的冒险事业。历史教师的价值存在于学生的心目中,凝聚在学生成长的道路上。历史虽已久远,化作飞烟,变成泥土,但是她的心灵、智慧、力量却会升华和蒸腾,冲破万里云层千山暮景,透穿时间的阻隔,映照荡漾人间万物,与过去今世来日同存。

 

新世纪,中学历史教学可有可无吗?

文/冯章葆

  中学历史学科的必修课课时又要减少了。据一项调查统计表明,我国的历史教学计划平均两年多就要变动一次。普通中学的历史课程像钟摆一样,摇来摇去,循环往复。表现在课时分配上大起大落,课程内容频频修改,选修课设置上几经反复,乃至形同虚设。那么,新世纪中学历史教育真的可有可无吗?回答当然是否定的。
  历史是什么?它一方面是指事迹或事象本身;另一方面又指那些通过想象为了想象写出来的东西。所以我们所探讨的历史并非纯客观的自然存在,而是渗透着哲理思辨的理解、认知与总结。这也就使历史学科定位在人文学科之上,并成为了承担重新营造人类精神家园任务的角色。
  从世界发展的潮流看,21世纪的社会既是一个高科技日益增长的知识密集型社会,又是一个生活质量全面提高、文化需求全面增长的人文社会。人文主义和科学主义将不断融合,科学主义是未来教育目的观的基础;人文主义是未来教育目的观的方向。因而,只有科学人文教学观才是完整的教育观,才能促进人类社会朝着符合人性的方向和谐全面地发展。因而,我们只有切实加强以历史为核心的人文科学教育,我们的教育才是完整的、充分的。
  中学历史教育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历史学习和历史研究。从概念上讲,它不是历史学和教育学的简单相加,或认为是教育的历史学。因为学校历史教育在遵循人文学科的一般法则、利用其特有的认知工具外,必须树立符合教学规律的学科教育目标与内容,并在其中形成一套旨在培养国民素质、符合人类发展愿望、适合民众接受水准的历史学科体系。所以,历史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人格教育。反过来说,人格教育也需要历史教育。“历史给人类以智慧”(培根)。“学习历史使你得到并增强理解不在眼前的事物的能力”(乔治·乔埃金·戈申)。“历史知识将引导我们深刻地洞察我们当今的生活和活动的社会意义,通过这种洞察形成我们的行为和品质”(佐藤正夫)。“历史将赋予我们真正的教养,是一门绝对不容忽视的学科。……细致入微的历史研究将会扩大我们对于现代事物的认识(洞察力),将赋予公民和君主以处理公共政策时的教训式的刺激或警告。我们还可以从历史中引出大量的道德教训的实例”(布鲁尼)。据一项调查表明,有97%的成功人士认为历史有必要学或多学一点,有43.2%的人认为,从历史中增加了自己的文化修养。
  既然历史的地位如此之高、作用如此之大,那么中学历史教育何以沦为如此境地、遭遇如此尴尬呢?这其中当然有中学历史教育本身的原因,如教材问题、教法问题、历史教师素质问题等,可以说这是中学历史教育在自作自受。但最关键的还是功利主义的教育所造成的。长期以来,教育被作为一种工具、一种手段,将以树人、育人为宗旨的基础教育沦为一种知识的传播和训练,在这个过程中,人的价值、情感、地位被可怕地泯灭了,人文价值、人文底蕴被可怕地流放了。因此,不管中学历史教育如何进行改革,有一点我们始终都应牢记,我们的定位是教育,教育的对象是人,最高目的也是人。任何外在于人的遥远存在的教育,其生命必将走到尽头。历史学科的历史教训值得永远记取。

 

张扬人文大旗

文/束鹏芳

  文明社会人们是通过人文学科来思考重大问题的,人文学科是自古以来人们所说、所想、所写以及用其他方法表达的关于人类经验最美好的东西。历史是人文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读史使人明理,历史所表述的人类经验能够回答以下问题:我们的收获和缺陷是什么?我们应该做些什么?我们可以希望什么?所谓的明理,正寓于其中。
  “历史这样东西是人类生活的行程,是人类生活的连续,是人类生活的变迁,是人类生活的传演,是有生命的东西,是活的东西,是进步的东西,是发展的东西,是周流变动的东西。他不是些陈编……不是印成呆板的东西。”(《李大钊史学论集》第198页)马克思也曾把每一个时代的历史比作一部“历史剧”(《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113页)。
  因此,无论就人类生活的理来说,还是就人类生活的剧来说,历史学科都更是人文学科的重要组成。学习历史就是侧身于一部部“历史剧”中,认识一个人文世界,在这样的过程中,收获历史知识,理解历史中的情和理,凭借历史的镜子,洗涤灵魂,提炼品质,激发热情。所以历史教学在本质上就是要以活生生的历史事实的再现为依托,通过科学的解释和分析,形成历史认识,由此拓展受教育者的精神世界,培养学习主体的人文精神。历史学科培养人文精神的教育目的以及目标是什么呢?
  历史教学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需要坚持以人为中心的人本主义观念。表现在教学内容上应该着眼于以下方面:
  1.以历史人物的活动及其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影响为中心来再现历史过程,重视培养学生对历史人物的评价能力。历史人物教学有助于推动人认识自我、成为自我和发展自我。“有关星球的理论决不会成为星球的一部分;而关于人的理论却进入到人的意识之中,决定着他的自我理解,改变着他的实际存在。”(赫舍尔《人是谁》,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8页)
  2.在历史人物的教学过程中,唤醒个人的自觉意识,能够对人的发展有一份终极关怀。在历史人物的教学过程中,要强调个人的社会责任,教育学生用历史成败得失的眼光来看问题,注意社会群体的长远利益。
  3.在科技与经济发展的历史教学中,引导学生抵御物质主义的影响,为社会提供人文导向,灌注保护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尝试让学生为经济发展进行人文设计。
  4.在政治史与文化史教学中,发掘民族精神。要让学生意识到,一个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不仅依靠科技实力,还仰仗人文实力,而且科技发展的前提条件往往还有赖于人文环境,此外人文实力还体现了该民族的精神风貌,反映了该民族精神成熟的程度。这在现代西方国家,诸如德国、法国、美国等国无不如此。因此凝聚民族精神,提高民族素质,就是历史教学注重人文教育的目标之一。历史学科要使学生了解本民族的文化与价值观念,了解本民族的仁人志士,具有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
  历史教学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需要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观念。这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的是:
  1.强调学生知识情感意志的平衡发展,克服惟智倾向的偏颇,促进人的总体生成。
  2.通过组织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相互合作、同情弱者的人文精神。
  3.充分运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技术和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再现历史的生动魅力,并努力使历史与现实,历史与学生生活联系起来;淡化逻辑的技术培训性的教学操练,让历史教学浸没在人文氛围之中,抹上感性色彩,并给予学生精神上的磨砺和馈赠,以取得知识、思想、能力与情感教育合一的效果。
  4.让师生对历史的阐述与对话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部分:再现历史本身,再加工出体现人文精神的历史。这种对话是“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式的“客观”阐述;这种对话是师生之间错落有致的讲述和探询;是张扬学生个性,引导学生表现自我的做法。这非常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
  历史姓人,历史教学姓文。“人”的旗帜要高高飘扬,再现历史的生动、阐述人的历史活动及其历史与现实交汇下的微言或大义,这是历史教师的天职。
  “作为社会动物的人的进化难道不是无可救药地落在技术进步的后面了么?”(《历史是什么?》,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129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