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课程建设 >> 正文
刘桂英等:高三历史教学
周长森:高中历史教学研
佚名:高一学生历史课堂
孙才周:高中新课程课堂
何大灿:高三历史教学中
周长森:高三历史教学的
庞友海:高三历史复习教
兴化一中历史组:高三历
杨甘霖:高中历史探究活
岳麓版:高一历史期中考
最新热门    
 
朱殊:高中历史新课程一年实践感悟

时间:2009-10-18 17:19:55  来源:朱殊
 
高中历史新课程一年实践感悟
 梅林中学  朱殊
 

1、总体看法:
    新教材的使用,给了我们教师大显身手的机遇和挑战,由于模块的考试和学生成绩的评定由本教研组负责实施,而我们又很了解自己的学生,因此,教师和学生都很适应新教材的教学,这是我们充分应用了新课标赋于我们的自主权利,和较大程度上发挥了教学灵活性的结果,所以我们欢迎新教材的使用。“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只有彻底在思想观念上突破旧的条条框框,找回自己从事历史教学多年的理想与追求,抱定“我们不做谁做,今天不做何时做”的新理念,甩开膀子豁出去,才能在新课标的指引下纵横驰骋,闯出历史教学的一片崭新天地。
2、困惑求解:
    我们在教学中感到,新教材的最大问题是没有解决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问题。不少学生在初中根本就没有认真地学过历史,历史知识的储备相当空乏。所以当教材中缺乏因果联系的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面对学生的时候,就很难让学生理解、把握该事件或现象发生的根源和本质。同时,微言大义的历史概念和历史结论晦涩难懂,要让学生理解,这便成了无源之水,课堂上学生如读天书一般。所以也就很难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达到理性的思维。另一方面,学校图书资料不配套,硬件设施也还不够优越,(有是有,但是不一定好用)虽有教参,但作用非常有限。所以教师要花大量时间和精力搜集材料补充内容,显得力不从心。诚然,在一定程度上这可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拓展学生的视野,但是如此广博的内容要在每周两课时总计不到40个课时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显然,这是不切实际的,也是不可能的。还有,虽然插图丰富了,引用的材料也新了,但教学内容结构并没有根本改变,学生要学好课程还是得死背书,教材的活动安排也不现实,没有操作上的可行性。
3、具体操作:
   (1)依据校情安排课程,删减适度的内容
    高中历史课程,依据课标安排,必修课、选修课、X课限定选修课总课时253课时,分述中国近代现代史、世界近代现代史和中国古代史,分五册安排五个学期教学。人类历史如此漫长,留下的史料浩如烟海,这就要求编写人员精选教学内容,在有限的篇幅内系统表述。新教材按章节体以全新的面目面世,符合大纲精神及编写要求,切合教学实际而不拖泥带水。从编写的内容来看,选材简炼,表述精当,紧紧扣住历史发展主流。但教材每章的各节之间的衔接有些问题,有的节的内容与上一节重复较多,这就需要我们根据学校的课程安排,打破节的界限,进行调整和整合,事实证明事半功倍,效果较好。
   (2)深入探讨,转变教学观念
    面向21世纪的教育,改革教学的内容和方法,意义极为重大。新教材已在教学内容上迈出了一大步,从着眼于培养少数“尖子”到趋向于提高全体学生的水平。而提高整体教育教学的质量,则是教学方法的改革问题。这其中,师资是关键。一年来,我们自觉参加继续再教育。一是积极参加市、区教研室组织的新教材培训;二是科内教师互学,畅谈体会和感受;学习交流的内容,除学习新教材外,更为关注的是如何落实素质培养的教学方法。教学中,我们严格要求,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新课标的精神实质,自觉地接受新的教学思想并作用于日常教学工作中。
   (3)加强教研,迅速建立检验学生知识落实的训练载体。
新教材教学中,我们始终感觉到:要推动学生素质全面发展,首先教师必须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为此,教学研究工作我们视为先导行为,常抓不懈。根据学校教学安排,我们历史年级教研组,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对新教材展开研讨,在形成共识的基础上,首先定位:①兴趣②知识。其次,正在区教研员的带领下编写一套《历史学习》和与之配套的《学生课后练习》丛书。它通过“认知结构”帮助学生分清纲目层次,理清内在联系,达到认知的双重目的;通过“重点、难点剖析、误点研究”对学生难以把握的疑难问题、重要概念等用简要的文字进行点拨,帮助学生加深理解;通过“反馈检测、高考追踪”帮助学生准确认识自己“学得怎么样”,并培养学生动手动脑提高学习水平。
4.长远安排:
    教改是一个过程,需要有长期的整体考量和系统的配套训练计划。我们对这套新教材的初步教学设想是:一年级简单化,引导学生掌握较粗的线索,大力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二年级逐渐深化,重点是打好文科班的历史知识基础功底;三年级全面化,根据收集到的有关信息,一切从实战要求出发,作好应对高考的细节上的准备。
    仅仅一年的短暂实践,几点尚不成熟的想法,借学校给的这个机会作个抛砖引玉吧。

                                                   2005年9月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