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教材研究 >> 正文
熊昌友:新中学历史教材
王富友:“20世纪以来中
熊昌友:课标对教材编写
熊昌友:川教版历史地图
本网网友:盘点记录我的
最新热门    
 
熊昌友:历史教科书编写的思考

时间:2009-10-18 17:20:21  来源:熊昌友
 


历史教科书应采用启发式方法

大量编入引发学生创新学习的内容

 

熊昌友 李勇 

重庆市南川区第三中学校 

 

我们的教科书不是考古、考据的专家认定式的“准确报告”(且事实上不同的教科书和学术书也有巨大区别,甚至矛盾的说法,而其中必定有“误”)。教学也不应当是把本来就“似是而非”的史实当作绝对化真理强制叫学生去记忆,与教材不同即判决“死刑”。而当利用教科书(学材)去启发学生思考、想象、观察、制作实践等等创造性的学习。学会真正的分析问题,而不是利用死记的知识去选择性答题就叫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培养良好的创新学习、创新思维、创新技能技巧和创新习惯。即使学生没能按教材“记死”结论(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影响等)也已有远远超过传统意义上的巨大的收获。

 

此页中选举的几幅图就是利用历史进行创新学习的最好材料,教材中不应当完全的直截了当的公布“史实”“答案”,不去直接点评“史实”,要以“以前如何”,“为什么要这样做”,“怎么来的”,“还能何办”来提问式编写。可先按当时的时代局限性思考,然后打破历史正常进程,“大跃进”入现代和未来去“异想天开”地想像和实践。诱促学生去想像思考和动作实践,而不是公布。不一定追求与历史“真象”完全一致,促使学生去多角度思考其答案。还要提示“你认为还可以如何改进?”从而引起悬念思考。为后边的相关学习打好基础。历史教科书中必须大量编入此类具有启发创新的小字材料。考试的“答案也当有多种方案。”历史上这类知识点无限枚举,即使专家们没有“标准”,也只可以让学生思考。

一、对历史人物的编写方法和使用方法初探

如,对毕昇图片,他是怎样从雕版印刷想到活字印刷的? 活字印刷比雕版印刷有哪些优点?还有哪些不足?如何克服不足之处?你从中受到哪些启发?

又如,希特勒图片,我在教学“二战爆发前后”时,就诱导学生去思考,德国是如何一边扩张,一边又采取手段骗过英、法、美等国,获得纵容甚至帮助。还与苏联处理好了关系(缓兵之计兼麻痹之计)。采取声东击西、声西击东、声西击北、避开主力、突然闪击..........,竭尽了希特勒的“聪明才智”。你有何感想?

 

如爱迪生图片,用小字简介生平及创新性实践性成就,他我格言警句,与学生成长成才最有启迪和典型故事。提问:你从他身上汲取前人的什么精华?他有有哪些不足之处?如何改进之?他如果在当今时代,可能作出与他有联系的哪些贡献?假如到21世纪的光子时代,你代他为人类作出什么成就?你现在当作哪些准备?

 

黄道婆从流落的海南岛黎族人那里尝到的棉纺织业技术,传授给家乡人,改进棉纺织工具,后来广泛传开,成为历史上的“棉纺圣女”。你如果外出打工学到某种意外(意内)本领,会如何办?

 

二、对历史创新发明的实物的编写方法和使用方法初探

比如,对“王桢发明的排字转盘”,历史发明探究的启发问题式:“在这发明以前是怎么办的?”“为什么这么做?”“这有什么优点?“今天的现实生活中有这类例子吗?”“你认为利用这种方法可以改进什么东西?”“还有改进的必要吗?”

 

对“翻车”,在教材中可设思考题,让学生猜测:

1、这可能从什么东西改进而来的?追述历史的“来龙”。

2、联系其他学科知识(常识)怎样把水抽上高处的?

3、与西汉的手转翻车比起来优点是什么?物理省力方面为主的运用。

4、与这方法相比更好的办法是什么?你能举出几种方案?

5、这方法仍有哪些缺点,如何克服?从而学生可能自己就想像出牛拉翻车,水力筒车等历史上的“去脉”。

6、得用现代技术如何改进?可能自然想到现代的抽水机。当今的享受的渊源,感恩先人。

7、你根据现代信息资源对这相关的发明作一个更好的设计预测。可能想到电脑遥控下的自动抽水机等等新发明。这是历史最高境界的“学以致用”

8、从另外的角度来思考,还有更好的提高水位的方案吗?如水库。思维方式的突变。

7、你还有什么疑问与心得?教材和老师没想到的没讲到的,学生当时没想到或学生受启发课后想到的可能更有价值的独到的,不愿公开的独创性成果“私存”。

 

这样创造性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养成,起码能为以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留下悬念,甚至还可能诱发学生在相关方面作出巨大贡献。

 

 

 

三、精选极具创新研究潜能的历史事件编写方法和使用方法初探。

 

如,《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一步扩大》,传统编写和教法就是要求死记1941年12月7日,日本在山本五十六策划下,偷袭美军在太平洋上的海军基地珍珠港,损失情况,结果影响等知识点。而从创新教育的角度,我们教材学材编写和使用就当在愉快、自由、平等而轻松的气氛中结合这一史实,像聊天式的启发诱导学生去提出种种问题,提出种种设想和解决方案。认识日本采取种种欺诈手段(但军事原则角度确是“兵不厌诈”)取得了战斗的胜利。一边与美谈判,一边又抓住美方基督教徒礼拜(星期日)战备松驰时,并造成美方认为“是自己的飞机”,突然偷袭美海军基地珍珠港,以极小的代价给美方极大的损失.........

 

四、按历史发展的进程来专题性展示的图片的编写方法和使用方法初探

 

也要实得“层层剥落”的启发式方法编排历史材料,每个环节都尽力采用上述的“问题式”去开发学生的智力和非智力潜力。注意:下文不一定全文在教材中“明明白白”在展现,而要“遮遮掩掩”,“犹琵琶半遮面”,使学生“千呼万唤始出来”。必须让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后体验探究的方法和过程。

 

如中国古代计时器历史。中国古代计时器的创始时间不晚于战国时代(公元前476~前222)。应用机械原理设计的计时器主要有两大类,一类利用流体力学计时,有刻漏和后来出现的沙漏;一类采用机械传动结构计时,有浑天仪、水运仪象台等。此外,还有应用天文原理(大都根据日影方向测定时间)计时的日晷,它也是中国最古老的计时器之一。

 

土圭 这是一种最简单的“时钟”。古人用一根杆子直立在地上,通过观察日影来估计时间。清晨和傍晚影子最长,正午影子最短;上午,杆的日影偏向西;下午,杆的日影偏向东。根据影子的长短和方向,可知大概的时间。学生自己绘图并解说。


 圭表 它由两部分组成:直立的铜柱叫“表”,平卧的铜尺叫“圭”。把表放在南、北端,并同圭相垂直,测量日影长度。这样,不但可以测出时间,还可以根据每天上午日影的长短,定出四季的节气。


  日晷 也叫“日规”,由晷针和晷盘组成,晷盘上刻有二十四个等分的刻度,晷针垂直在晷盘中央。太阳照着晷针,针影随太阳的运转而移动,刻度盘上指示出刻度来,便知时间。

 

    以日影测时的工具都是古人的“影钟”,统称为日晷。但都只能在晴朗的白天应用,阴雨天和夜间就不行了。


  火钟 就是古人用燃香来计算时间。如读书读了一支香,做工做了两支香。或是点燃一盘香(形如现时的蚊香),看烧了多少,便知过了多少时间。有时,在香中间缚一根纱线,线的一端系一个铜球,球下面放一个铜盘,当香火烧断纱线,铜球便落入盘中,叮当作响。这是古人用的“闹钟”。学生自己绘图并解说


  水钟 就是铜壶滴漏,也叫“刻漏”、“漏刻”、“漏壶”。有单壶和复壶。初壶用上、中、下三个壶相互迭置,壶底都有小孔,三个壶下面再放一个受水壶。最上一只壶内装满水后,水即逐渐从小孔流入以下各壶。受水壶内装一个直立浮标,上刻时辰,水逐步升高,浮标随之上升,这佯就可知道时辰。

 

编写历史专题教材时,绝不要机械地、全面系统地把历年的陈旧知识千篇一律地直接机械地告诉学生,而必须极力精选富于和利于激发学生探索欲望的内容。首选哪些一环促一环,环环紧扣创新发展史,诱导师生乐于钻研其中的“创新点”和创新精神和创新技能。选材时,必须与现代和当代的成败联系,使历史具有“时代特征”。如,印刷史:机械抄画、雕版印刷、各种活字和排法、静电印刷和排版、当代毕升王选……;火药火器史:火药的发明、飞火、霹雳炮、火枪、突火枪、火铳、子窠、来福线来福枪、火箭导弹、原子弹氢弹、导弹核武器……;指南针史:司南、指南车、各种指南针、水罗盘、旱罗盘、经纬仪、卫星定位系统……;笔史:棒笔、蘸水笔、毛笔、鹅毛笔、钢笔、铅笔、元珠笔、电子笔……;文字史:刻画符号、甲骨文、金文铭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行书、楷书、行楷、行草、简化字……;人才选拔史:周之门客制、秦汉察举、曹操唯才是举、九品中正制与士族寄生腐朽、隋之科举、唐对科举的完善(制举与常举、武举、密封、殿试)、宋时创弥封与誊录、明清八股取士、科举的废除、引进西洋课程与长期应试教育、素质教育创新实践学习……;农具史:从打制石器到磨制石器,从青铜到生铁,从生铁到钢……;抽水工具史:背负肩挑、手转翻车、脚踏翻车、水力筒车、牛转筒车、抽水机……;工业革命发展史:(飞梭、)珍妮机、水力纺纱、骡机、水力织布、改良蒸汽机、交通运输业、电力、飞机、汽车、近代通讯……;等等,等等。

 

最后须指出的是,要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编写,不要每张人物和实物图片都机械性用上述的几个问题,要变着法儿激发学生的“探欲”。诱使学生创新学习、创新思考和创新实践的方式方法要多样化,充满情趣。如:比一比、功德碑、创新路、急转弯、后悔药、作一作、挫折路、取经途、献一计、警世钟、评一评、联通车、审判庭、耻辱柱、挑战杯等等。

 

 

邮编408415 重庆市南川区第三中学校 熊昌友

 

邮箱dgxcy@163.com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