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教材研究 >> 正文
对中国影响最大的十大历
高考辅导怎样分析历史事
高考辅导怎样分析历史事
高考辅导如何解答历史选
高考辅导高三历史总复习
高考辅导之怎样解答历史
高考辅导之怎样做历史简
高考辅导之怎样解答历史
高考辅导之怎样解答历史
优秀历史试题设计一:台
最新热门    
 
高中历史模块必修一解析(2)

时间:2009-10-18 17:21:38  来源:历史课程…
 

专题三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一、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1. 为国家在农村和城市逐步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奠定基础:

  ⑴ 物质基础:1952年底,国民经济迅速恢复,国营企业力量日益发展壮大;

⑵ 阶级基础:工人阶级在整个国家中的领导地位和国家对社会经济活动的控制能力得到很大加强;

⑶ 农村基础:土地改革后,各级政府帮助农民互助合作。

2.  ⑴ 1953年,制定过渡时期(新民主主义—社会主义)总路线;过渡时期是指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基本改造完成。

⑵ 国家以根本大法(宪法)的形式表现国家意志。

3. 内容:

   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4. 过渡时期特点:

⑴ 时间的长期性;

⑵ 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造并举,也就是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同时进行(最大特点);

⑶ 工业化放在首位。

5. 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途径:三大改造

   农业——参加合作社(农业互助级——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手工业——参加合作社

工商业——全行业公私合营 实现对民族资本的和平赎买。

⑴ 目的:使资本家私有制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公有制。

⑵ 结果:① 到1956年底,实现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深刻变革,社会主义改造取得决定性胜利,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② 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③ 基本确定高度集中,高度统一计划经济体制。

  ⑶ 三大改造具有必要性和实现的可能性,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一次社会变革,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6.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指出,党的任务就规定要把中国由是由新民主主义过渡至社会主义。


1. 探索成功之处:

   ⑴1956年,毛泽东发表《论十大关系》

意义:实际上中共试图开辟一条与苏联不同的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大问题

⑵ 1956年,中共八大召开

   ① 内容:〈1〉正确分析了国内形势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

〈2〉主要矛盾是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实现之间的矛盾;

〈3〉全党主要任务是把中国尽快从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

〈4〉在经济建设过程中要坚持综合平衡的基础上稳步前进。

② 意义: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探索中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方面所取得的初步成果。

  ⑶ 三大改造,

2. 探索失败之处:

⑴ 1958年,急于求成和片面强调经济建设发展速度(领导人指导思想有问题)

⑵ 发动“大跃进”;

⑶ 发动人民公社的运动。

3. 危害: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使得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严重泛滥开来,造成社会生产力的极大破坏。

4. 启示:

⑴ “大跃进”的启示:

   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实事求是,尊重客观经济规律。(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尊重客观经济规律)

⑵ “人民公社会”的启示

   生产关系的变革必须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

⑶ 中共八大的启示:

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国情出发,关注国情,正确分析国情,深刻了解国情,正确分析国内主要矛盾。

 

 

 

 


1. 1971年,周恩来来主持日常工作,提出国务院整顿企业的措施,恢复被破坏的各种设施;在农村,重申必须坚持按劳分配的原则。经过近两年的调整和整顿,国家经济工作出现了起色。

2. 1975年,周恩来病情加重,邓小平主持中央工作。以铁路整顿工作为突破口,对交通运输、钢铁工业和国防科技工作等进行了全面整顿,国民经济开始了复苏和发展。

3. 文革的教训:

   ⑴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⑵ 保持社会安定团结;

⑶ 及时抓住发展机遇。

 

小结:50年代—70年代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

⑴ 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⑵ 尊循客观规律,不能急于求成;不可偏偏追求高速度;

⑶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⑷ 保持社会安定团结;

⑸ 抓住发展机遇。

 

 

二、伟大的历史转折

工作重点的转移

1. 背景:历史的徘徊及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2.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

3. 会议基本内容:

⑴ 思想路线: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方针,果断地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做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斗策略;

⑵ 政治路线转折;

⑶ 决定:改革开放(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权力下放,精简结构等)

4. 历史意义:

⑴ 是中国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⑵ 开始了中国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僵化半僵化状态到全面改革、从封闭半封闭到对外开放的历史性转变;

⑶ 以这次全会为起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正式开辟,伟大的社会主义改革由此揭开序幕;

⑷ 它是中国进入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新时期的光辉标志;

⑸ 是新时期的遵义会议,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团。

 

改革:从农村到城市

1. 起步:农村(涉及三农问题)

2、改革首先在农村掀起的原因:

中国是农业大国;农村是整个政治局势稳定基础;原有体制(人民公社)弊端,中国农业集体化以后,由于农村经济体制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受到压抑,农业生产发展缓慢,农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徘徊不前。

3. 农村的经济改革内容:

⑴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安徽、四川设点);

⑵ 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

⑶ 废除“一大二公”

4. 农村的经济改革的意义:

⑴ 是中国农村的经济体制的一次重大变革;

⑵ 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⑶ 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的经济形势和社会面貌。

5. 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时间:1984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

6. 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内容:

按照政企分开、所有权和经营权适当分离的原则,国营企业改变统收统支的经营方式,扩大生产经营自主权,自主经营,自主盈亏。

7. 建国后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变化:

  土改后农民个体所有制—三改后为集体所有制—人民公社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最能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1. 过程:

  ⑴ 1980年,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设了经济特区;

⑵ 1984年,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

⑶ 1985年,中央相继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开辟经济开放区;

⑷ 1990年,开放内地地区。浦东的开放,成为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重要标志。

2. 到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初步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的对外开放格局。

                                      

 

 

三、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

90年代至今

目标:建设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保国民经济快速增长

历史性的跨越

1. 背景:

   ⑴ 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东欧巨变,苏联解体,中国的改革开放进入一个关键时期;

⑵ 国内政治低谷—自由化思潮刚平定、外商撤资。

2. 1992年春,邓小平发表谈话的意义:

  对处在关键时期的中国改革开放事业,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而深远意义。

3. 1992年,中共十四大。

内容:

⑴ 确立了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⑵ 明确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⑶ 要求全党抓住机遇、加快发展,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

4. 以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召开为标志,中国的改革开放步入一个新的阶段。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过程:

1. 1984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2. 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认为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都是经济建设的手段,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3. 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4. 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使中共十四大提出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和基本原则具体化;

   ⑴ 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⑵ 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产权清晰,权责分明,政企分开、科学管理的现代化企业制度;

  勾画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规定了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方向。

5. 1997年,中共十五大召开。指出:

   ⑴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⑵ 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

⑶ 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非公有制经济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意义:反映中国共产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又一次思想解放和认识深化。

6. 2002年,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