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教材研究 >> 正文
对中国影响最大的十大历
高考辅导怎样分析历史事
高考辅导怎样分析历史事
高考辅导如何解答历史选
高考辅导高三历史总复习
高考辅导之怎样解答历史
高考辅导之怎样做历史简
高考辅导之怎样解答历史
高考辅导之怎样解答历史
优秀历史试题设计一:台
最新热门    
 
高中历史新教材编写指导(19)

时间:2009-10-18 17:22:22  来源:朱汉国主…
 

 

第六章   选修课程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一、    教学内容说明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选修课程《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着重反映人类对20世纪以来战争与和平的思考。这一模块共设有6个专题:1. 第一次世界大战; 2.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和平; 3. 第二次世界大战; 4. 雅尔塔体制下的冷战与和平; 5. 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 6.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在上述专题中,专题1、3、5反映了不同时期战争在动因、目的、性质、规模、手段和影响等方面发生的深刻变化,专题2、4、6反映了人们在不同情况下为维护和平所作的努力。六个学习专题共同构成高中历史选修课程《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的主要学习内容。

 

通过6个专题的学习,力图让学生了解20世纪战争与和平运动的发展脉络和重要的历史事件、人物和现象;提高观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培养热爱和平、关爱人类的正义感和崇高情操;进一步认识战争的根源和现实危险性,树立忧患意识与和平意识,从历史经验的总结中提高保卫世界和平的自觉性;进一步弘扬世界人民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表现的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不畏强敌、百折不挠、不怕牺牲的献身精神,为维护世界和平的神圣事业进行不懈努力。

 

1.第一次世界大战

 

(1)帝国主义之间的基本矛盾  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   科技成果应用于军事行动

(2)萨拉热窝事件   马恩河战役   凡尔登战役   索姆河战役  美国参战  苏俄退出战争   德奥集团失败的原因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

(3)第一次世界大战直接损失   西欧的衰弱  美日的崛起  苏俄十月革命及影响   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

 

本专题讲授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历史,包括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背景、过程和后果等主要史事。通过讲授,要让学生理解为什么发展到20世纪才会发生世界大战,认识德奥集团失败的原因,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人类历史发展的影响,弘扬追求和平、关爱生命的人文精神。

 

2.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和平

(1)巴黎和会的召开  《凡尔赛和约》 的内容   凡尔赛体系的建立  华盛顿会议的召开  《四国条约》内容  《五国海军条约》内容及作用  《九国公约》内容及作用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实质和影响

(2)《非战公约》内容及其历史作用

(3)国际联盟建立的背景   国际联盟盟约的内容   国际联盟的主要活动  国际联盟的历史地位

本专题主要讲授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至20世纪20年代的国际关系,包括凡尔赛会议和华盛顿会议以及两次会议所构成帝国主义和平体系、《非战公约》的主要内容、国际联盟的成立和主要活动。通过讲授,要让学生剖析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实质和不稳定性,认识“非战公约”的历史作用,评价国际联盟的历史地位。

 

3.第二次世界大战

 

(1)法西斯主义兴起  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及影响   日本、德国法西斯体制的建立及其内外政策   世界人民反法西斯侵略的斗争   英法绥靖政策及影响   美国“中立法案”的实质   《慕尼黑协定》内容及影响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订的原因及作用   德国突袭波兰   英法“静坐战争”   法国溃败的原因   丘吉尔上台及“不列颠战役”

(2)苏德战争爆发   莫斯科保卫战   太平洋战争爆发   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斯大林格勒战役   中途岛海战   阿拉曼战役   三大战役的历史地位

(3)意大利投降  《开罗宣言》  德黑兰会议以及第二战场开辟    苏军反攻    雅尔塔会议及影响    易北河会师    德国投降    波茨坦会议及影响   日本投降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吸取第二次世纪大战的历史教训

 

本专题讲授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包括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现实原因、国际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各大战场重要战役、重要的国际会议、德日意法西斯的溃败等主要史实。通过讲授,要让学生理解为什么会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认识法西斯集团失败和反法西斯同盟胜利的原因,认识第二次世界大战对历史发展的影响,吸取世界大战的教训,树立忧患意识与和平意识。

 

4.雅尔塔体制下的冷战与和平

(1)雅尔塔体制的确立  西欧力量相对削弱   美国、苏联迅速崛起   冷战局面的形成  乔治·凯南的“遏制”理论   丘吉尔的“铁幕”演说    杜鲁门主义   马歇尔计划  北约建立  华约成立

(2)第一届世界保卫和平大会   第二届世界保卫和平大会  《罗素——爱因斯坦宣言》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反战运动  战后世界人民反战和平运动高涨的原因、特点和意义

(3)赫鲁晓夫改变斯大林对外政策   赫鲁晓夫访美   第二次柏林危机   美苏核军备竞争  古巴导弹危机  “尼克松主义”的内容、原因   苏联“缓和”战略的原因、目的   尼克松访问苏联  《赫尔辛基宣言》的内容、影响    苏军入侵阿富汗   卡特主义  星球大战计划   戈尔巴乔夫对美国外交政策   《消除中程导弹条约》  东欧剧变  苏联解体

(4)《普遍安全宣言》  旧金山联合国国际组织会议  《世界人权宣言》   裁军、控制军备和维持和平行动

本专题讲授的雅尔塔体制下的冷战与和平,包括美苏冷战局面形成的主要过程,柏林危机、古巴导弹危机等重大轨迹危机,世界保卫和平大会、《罗素——爱因斯坦宣言》、六七十年代美国反战运动、七八十年代美苏关系变化的背景和过程、联合国的产生及其主要活动等史实。通过讲授,让学生认识冷战形成的原因和特点,分析战后世界人民反战和平运动高涨的特点和意义,认识综合国力在对外关系中的决定作用,客观评价联合国的作用。

 

 

 

5.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

(1)朝鲜战争的背景、过程、结果和影响   越南战争的背景、过程和取胜原因  朝鲜战争、越南战争与冷战格局关系

(2)犹太复国运动   联合国大会关于巴勒斯坦分治的决议   第一至第五次中东战争的交战双方、结果、影响  中东问题与冷战的关系   萨达特访问以色列  《戴维营协议》 《奥斯陆协议》  拉宾遇害  “中东和平路线图”

(3)印巴战争的根源   三次印巴战争   两伊战争的原因、进程   印巴战争和两伊战争的教训

(4)海湾战争的背景、进程、结果    海湾战争的特点

本专题讲授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包括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中东战争、印巴战争和两伊战争、海湾战争。通过讲授使学生认识局部战争与冷战格局的关系,认识中东问题的复杂性和解决中东问题的艰难性,理解地区冲突产生的原因和教训,认识高技术战争的特点和影响。

 

6.和平与发展—当今世界的时代主流

(1)20世纪后半期世界形势的变化   千年首脑会议  

(2)和平推动发展   发展促进和平   战争威胁依然存在   世界和平力量进一步增强      

本专题讲授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和平与发展,包括20世纪后半期世界形势的变化、和平推动发展、发展促进和平等史实。通过讲授,使学生把握当今世界国际形势发展的总趋势,认识和平与发展两大时代主题的辨证关系。

 

二、教学指导建议及案例评析

 

高中历史选修模块“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着重反映人类对20世纪以来战争与和平的思考,共有六个专题。前三个专题:第一次世界大战、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和平、第二次世界大战,主要反映不同时期战争背景、过程、目的、性质、规模、手段以及后果、作用等方面的史实。后三个专题:雅尔塔体制下的冷战与和平、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和平与发展——当今世界的时代主流,是历史事件所带来的国际关系的变化。六个学习专题共同构成这一选修模块的主要学习内容。①

 

这一专题型的历史教学新体系,有利于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能力的提高和学习方式的转变,并且每个专题都与现实社会、学生生活紧密相连,这就有利于学生运用历史思维理解现实问题,借助社会现实反思历史问题,有利于探究性学习和开放式教学的开展。

 

新课程教材构建新的结构体系,这就要求教师深刻领会新课程教材教学理念、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教学组织结构所发生的变化,要有驾驭教材的教学能力,充分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实施教学,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探索多种教学途径,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促成教学目标的全面实现。

 

(一) 树立全新的教学理念。

 

课程总目标的定位是:“使学生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脉络,继承优秀的文化遗产,学习历史经验,弘扬民族精神;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学会运用科学的历史观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习从历史的角度去了解和思考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而关注中华民族及全人类的历史命运,为学生进入更高层次的学习和走向社会奠定必要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 ② 为实现这一总体目标,课程标准制定时遵循的基本思想和原则是:实施专题式的学习方式;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导;提倡自主学习;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关注全体学生、关注个别学生。为此教师要做到:必须树立新的教学观,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必须推进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形成新的课堂教学模式。

 

(二) 准确把握新课标的学习目标

 

课程标准把课程目标分解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层面,不仅提出了具体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思想情感教育目标,而且把学习历史的过程与方法作为课程目标提出来,把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放在了课程改革的重要位置。为落实这些目标,提出了可操作性建议。③

第一,在知识与能力目标上,分为三个层次的要求:(1)凡在学习模块的表述中使用“了解”、“知道”、“简述”、“讲述”、“列举”等行为动词的,是指学生能够正确写出或判断所学知识的基本内容和史实,为知识层次要求。例如:简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历史背景;了解凡尔赛会议和华盛顿会议构建帝国主义和平体系的史实;知道“非战公约”的主要内容;概述第二次世界大战是怎样从局部战争逐步走向全面战争的;了解中东战争发展过程等等。(2)凡在陈述中使用“认识”、“理解”、“归纳”、“说明”等行为动词的,是指学生在前项要求的基础上,还能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并形成对历史人物、现象、事件的意义、影响作用、特点等方面的抽象认识,即形成一定的历史技能和历史思维能力,为理解层次要求。如:理解人类历史为什么发展到20世纪才会出现世界大战;认识世界大战对人类历史发展的影响;说明从七八十年代美苏等国由紧张对抗到谋求缓和对话反映的实质;结合历史事实,认识和平与发展两大时代主题的辩证关系等等。(3)凡在陈述中使用“分析”、“比较”、“评价”、“探讨”等行为动词的,是指学生在前两项要求的基础上,还能运用己有的知识和技能,对该类历史知识进行自己的解释和判断,分析因果关系、利弊得失和比较异同等,以培养自主学习习惯和进行探究式学习的能力,为运用层次要求。 如:剖析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实质和不稳定性;评价国际联盟的历史地位;汲取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教训等等。

 

第二,在“过程与方法”上,强调学习历史是一个从感知历史到不断积累历史知识,进而不断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过程。这就要求学生通过各种教学活动去认知去感受去体验。历史选修课内容要点的设计就明显具有这种导向。如:了解“凡-华体系”构建的史实,剖析该体系的实质和不稳定性;了解海湾战争,认识高技术战争的特点和影响等等。

 

第三,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上,注重学生的文化素质、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的培养,把历史教育的社会功能与人的发展教育功能结合起来,实现“一观二情三感四态”的教育目标。如:认识两次世界大战对人类历史发展的影响,弘扬追求和平、关爱生命的人文精神;吸取世界大战的教训,树立忧患意识与和平意识;更好地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各国的共同发展。

 

 

  

(三)   灵活合理地运用教材资源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采用专题单元编写体例,每单元集中探究一个比较宏观的历史问题,而每单元又由相互联系的各课构成有机整体。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灵活地使用教材,特别是要对教材进行适当的取舍调整和补充, 根据实际需要,增添、整合同类专题的材料,提升学生的历史技能,促进其历史思维能力的发展,从而灵活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灵活运用课程资源,较好地实现课程目标要求。如学习“大战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一目时,教师可补充一些资料。如一战期间空战的情况,飞艇、飞机对大战的影响,也可以让学生收集两次世界大战中各国运用的杀伤性很强的武器图片资料,启发学生站在时代的高度从和平发展的角度谈启示: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它的巨大发展在给人类带来福祉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灾难和无数的忧患。正如爱因斯坦在得知美国使用原子弹造成平民严重伤亡时,非常痛心地说:致信罗斯福提议研制核武器,是自己一生的错误和遗憾。这些都是实现情感教育目标的极好素材,以此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新的教学要求在教学空间上可以变化环境来补充书本知识之不足。如:可以改变课堂桌椅排列形式,把教室布置成某个历史场所。在学习二战时期一系列国际会议时,教师把课堂安排成各国参与会议的现场,由学生充当各国代表,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补充相关资料,进行情景演示。

 

再如:可走出教室。在教学组织上综合运用集体授课与活动、分组讨论和交流、收集资料与研究等多种形式,不拘一格,灵活多样,完全按教学的实际需要来设计教学,充分合理地利用教材、挖掘教材,充分发挥教材资源的最大优势。

 

上述做法,不仅充实了教材资源,还能“让学生的情感动起来,让学生的嘴巴动起来,让学生的双手动起来,让学生的双脚动起来”,④ 从而提升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各种技能的发展。

 

(四)   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的多样化和现代化,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大胆运用灵活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自主发展的空间,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效果,从而使学生的知识、技能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都能得到全面的发展。

 

情景导入法。创设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激发兴趣。《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教师教学用书中有这样一个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教学导入案例,非常引人入胜,现展示出来,以供借鉴学习。

师:有人曾说:欧洲的近代历史,就是法德两国打冤家的历史。的确,自德意志统一之后,法德两国在3/4个世纪中多次刀兵相见,结下了深深的历史怨恨。双方都处心积虑地削弱对方,并炫耀自己的强大,在两国人民心中投下了深深的历史阴影。(出示照片:法国凡尔赛宫镜厅)

这座金碧辉煌的大厅,曾经见证过法德两国的哪些历史大事呢?

生:回忆,回答(略)

师:1871年1月18日,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在这里加冕称帝,建立德意志第二帝国。德意志统一的完成揭开了历史的新篇章,但却深深刺伤了法国的民族感情。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法国特意把宰割德国的巴黎和会的开幕式定于1919年1月18日在镜厅召开。法国总统在开幕词中咬牙切齿地声称:“48年前,德意志帝国就诞生在这个大厅里。它生于不义,自当死于耻辱。”法国自认为在当年蒙羞的地方洗雪了耻辱。然而,21年后,德国人却在另一个地方上演了相似的一幕。(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及照片)

这节车厢我们是否似曾相识呢?

生:回忆,回答:(略)

师:1918年11月11日,在法国贡比涅森林的雷通德车站,在协约国联军总司令福煦元帅的行军列车的车厢中,德国代表签订了停战协定,宣告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战败。1940年6月22日,这节车厢被从博物馆中拖出来,成为法德两国之间一次新的停战协定的签署地。然而,这次双方的位置发生了变化。

下面,就让我们回到炮火连天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去了解这一幕是怎样发生的。⑤

 

情境模拟法。创设情景,设疑引思,让学生结合已有知识及自己搜集的资料,主动发现问题、探讨研究问题。创设情境主要采用学生自主阅读教材或观看影视图片的方法,用问题来调控教学过程和效果。也可以让学生以当时、当事人的身份,利用动作或语言再现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

如:在学习华盛顿会议时,可以把课堂安排成九国参与会议的现场,由学生充当各国代表,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进行演示。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搜集一些和教材相关的资料,在展示各帝国主义国家一次次激烈的较量的同时,教师可做些分析和补充。如提出以下问题:在这次会议上帝国主义为什么要拉着中国发表一个所谓的公约呢?《九国公约》真的“尊重中国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了吗?列宁曾评论道:“华盛顿会议为太平洋两岸的两个大国的下一场战争,埋下了第一批火种”,你如何理解?通过这些场景的设置、材料的补充和问题的提出,学生深刻领会华盛顿会议的实质和隐含的矛盾,从而实现教学的目标。

关于战争与和平这一模块,设用情景模拟法教学极为方便。教师可以组织看电视电影片,《伦敦上空的鹰》、《逃离毕加索》等等,都是一些了解战争过程的很好素材;可以引导学生阅读有关书籍,《辛德勒名单》、《绞刑架下的报告》等等,都能使学生身临其境,感悟历史,感悟伤痛,珍惜和平。

 

多方辩论法。主要适用于一些思辩性较强,从不同的角度可能会有不同的结论,史学界仍存在一定分歧的历史问题。如关于中国参加一战问题的讨论:日本影响说、美日共同影响说;关于战争与革命的关系的讨论:肯定意见、否定意见。这些都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辩论,可采用个人辩论、组内辩论的方式进行。通过辩论培养学生思辩的能力并从中感悟历史。具体步骤:收集史实材料;对史实材料进行整理分析辩论;得出结论。

如:结合当前实际,就有关世界和平的某一主题组织一次辩论会。这是一个增进学习效果的好方法,在活动之前,教师可以动员学生去搜集各方面的材料,这不仅可以增长学生的知识,拓宽学生的视野,让他们接触到许多平时在教学中所接触不到的内容,更重要的是发动学生去收集材料,形成自己的观点、看法,并从中得到体会与收获,同时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

 

材料学习法。可供学生研究的材料种类繁多,主要包括:文献资料、图表、历史地图、历史图片、图画、诗词歌赋等。将材料融入到历史教学中,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研究氛围,加大课堂教学的开放度,提升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这种学习活动,能够形成有深度的历史认识,能够培养学生阅读和获取信息的能力。如:教学案例。

 

合作探究法。合作探究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合作学习要适时适度,学生必须掌握合作技巧和方式,应有明确的合作任务,再经过共同努力来完成学习任务,最后合作学习还应当有一个学习方案。课程改革中开放式教学鼓励探究式教学活动,通过探究式课堂教学活动等途径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应用知识的实践机会,使学生逐渐形成主动参与、探究发现和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让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如:20世纪先后爆发了两次世界大战,不仅造成了世界性人力、物力的损耗,也给全世界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罕见的最残酷的规模最大的战争,给各国人民带来了无尽的痛苦与灾难,并且战争的伤痛至今仍在延续。基于此,引导学生共同探究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的深刻的启迪。

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提出论据、回答质疑的能力,鼓励学生进行开放性的探究讨论,使学生达成共识:当两次世界大战离我们越来越远时,当战争的伤痛对人类的影响越来越小时,我们更应该时刻保持对战争的警惕,提高保卫世界和平的自觉性,避免重蹈覆辙,让世界在和平的氛围中取得更好的发展。这样使教学目标达到最大程度的实现。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